海外博士申请经历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菁英计划分享暖心的 海外博士申请经历分享

海外博士申请经历分享

2024-01-19 12: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年的博士申请基本上已经结束,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路历程和申请经历,希望对有相同想法却不自信,或者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欢迎收藏、点赞、友好地评论交流~~谢谢

以下是原答案:

先分个区:第一部分 是申请的结果+个人基本条件第二部分 是个人申请经历,里面内藏干货,建议也都加粗了 包括语言、套磁和奖学金申请第三部分 是满满的干货,列点输出

先说结果:11个offer,2个全奖,1个半奖。(一开始觉得希望渺茫,想多试试,没想到都中了)

虽然这段过程非常辛苦,但是结局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当然和大佬们比不了,大佬们假装没看到就可以⁄(⁄ ⁄ ⁄ω⁄ ⁄ ⁄)⁄)

美国田纳西全奖

英国布里斯托全奖(CSC)

英国约克大学半奖

比利时根特;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德国慕尼黑工大(去年的)

英国女王玛丽;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瑞典KTH

英国拉夫堡;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利兹

英国利物浦;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谢菲尔德

再说一下本人背景:国内985本硕(GPA 80),化学背景(本硕学材料化学,博士是物理专业),没文章,在职申请(因为去年申请没成功),雅思6.5,全程DIY,没中介。

先说一下动机吧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想要出国,我都回答:因为想出国玩,这句话实际上是半真半假,假的是可能博士也没有时间去真正的放松玩;真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论是轻松的旅行还是辛苦的穷游,这段旅程必定会带给我不一样的经历,接下来的人生可能也不同了。相信大部分人的理由都不外乎出国镀金、更好的科研水平、科研氛围、回国去高校等等,当然这些也都我是综合考虑的因素。

2. 下面是我的申请过程:

从本科毕业开始,就陆续有身边的同学申请出国学习,我的心思也开始活络。硕士时,与导师交流,导师也是非常推荐支持我出国读博,给了我很多建议,申请国外博士的想法也开始坚定。但是由于硕士只有两年,决定的时候已经有些来不及了(大概在研一末),英语还没有考,以前也从未想过要刷GPA,需要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后悔了,可以说第一年的申请非常的匆忙,可能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有想法,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越早准备成功率越大!

当时的我可谓是什么都不知道,完全是从零开始,对自己的实力、高校、课题组、以及需要准备的东西几乎一无所知,非常感谢小木虫里的各种帖子的帮助(这里不是广告,多听听别人怎么申请的很有帮助),让我快速找到了方向:考英语+陶瓷

先说英语考试,当时走了很多弯路,了解了雅思和托福的考试规则后,我天真的以为托福更容易一些,因为是机考,不需要与考官面对面讲英语(对于非常内向慢热的我,这简直是灾难),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是自学,很难预估自己的口语,即使有模拟考试,也很难对自己的英语成绩有清醒的认知,虽然知道自己没准备好,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有所了解的同学都知道,因为要提前一两个月预约,时间已经不能改了),第一次考试直接给了我当头棒喝。插一句,我当时英语六级水平是483。要知道,国外高校的托福成绩要求最低是80,小分要求20+,好一点的学校要求会更高。

第一次的托福成绩

后来又考了一两次,成绩提升不多,不仅浪费了很多银子,更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后来在男朋友的建议下,改考了雅思。因为截至申请的时间快到了(一月中旬),只有一次机会了,压力非常大,能力还不足,结果可想而知:

第一次雅思成绩复核成绩

4.5的口语也是从未听说,复查是5.0,也远远不够学校的要求:英国学校一般需要总分大于6.0,小分不少于5.5;好一点的学校需要总分大于6.5,小分不少于6.0;牛剑帝国理工要总分大于7.0还是7.5我忘了,小分不少于7.0。虽然这个成绩没有用上(说陶瓷的时候会解释),然后语言学习和考试就停了一段时间,因为申请截止了,再考也是没有意义了。

后来再和英语死磕是申请失败以后的事情了,时间节点大概在5月底申请失败,从8月份报名了小站(这里不是广告)继续考到12月,10月底终于考过了。有人可能觉得,为什么十月底考过了12月还要去考试呢?因为我10月份考试,10个工作日后出结果,成绩不够,但自我感觉还行,又一次复查了,复查需要6周左右,肯定不能干等着,还要报名预约下一次考试。

10月份的成绩10月份的复核成绩

非常幸运,复核过两次成绩都有所提高。大家知道,雅思成绩复核是不管多少科目需要复核,都是一样的价钱(当时是1400元),虽然当时只希望口语可以提升0.5,但是一财迷就把写作也勾选上了(听力和阅读客观答案,错误的可能不大),万万没想到,一下提了1.5分,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当时真是松了一口气,回想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辛苦,也是值得的。给大家的建议是,英语不好的同学还是学早准备越好!托福和雅思都有两年的保质期。

【虽然本人英语不是很好,也给出了一点建议,详见文章结尾干货区】

考语言的流程:

先看自己去哪里,美国加拿大一般考托福+GRE;欧洲以及亚洲日韩新加坡什么的,考雅思,有时候是通用的,但是要求最低分不一样,这个要查清楚了,再做决定。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考位、类型(纸考还是机考)等等,这个很容易就能查到,我就不说了。考虑好自己最晚需要什么时间拿到成绩结合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需要成绩的时间,考虑要怎么学习,是自学还是报课程,是线上课程还是线下课程,是边科研和上专业课边学英语还是专心学英语。考虑清楚后,就可以按计划执行了。由于考位经常很紧张,要算好时间报名,提前一两个月报名。

考语言的事情就先说到这儿,有面临相似问题的同学可以做个参考~

下面说一下联系导师,也就是套磁。

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有很好的大学,但是我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欧美,就没有考虑这些学校,因为考GRE来不及了,就缩小范围到欧洲高校。一年前的我对找导师、课题组和研究方向都毫无头绪,甚至连学校都认不全。也是在小木虫上搜了一些套磁的经验之后,就开始找导师,大量的发邮件。由于对自己研究方向没有清晰的认知(这也是之后发现的),投出的套磁可能相关度都不够高,结果就是,几乎没有什么老师回复。第一年能拿到TUM的offer,全归功于陶瓷的时候联系到了我硕士导师当年的博导,可能是看到的我的推荐信吧,电话面试也很水,不仅我的英语烂,全程是信号超级不好,却很顺利地拿到了offer,我坚信是看在我硕士导师的面子上给我的。这里解释一下,正常CSC申请是3月份截止(合作项目),5月份所有申请截止,我前一年11月份就拿到了offer,可以说顺利得过分了,因此也没有再去用心的找其他学校。

德国是小语种国家,去年申请国家留学基金(CSC)时,只需要开具语言证明就可以免去托福雅思成绩,这也是之前的成绩没有用到的原因。但是正是因为offer拿得太容易了,误以为自己稳操胜券,对之后的申请就掉以轻心了,自身条件不足+材料还准备得不够充分,就导致了第一年申请的失败。

说个插曲,当时还联系了其他的学校,虽然想去欧洲小国,因为男朋友申请的是英国,也联系了不上英国导师。当时的我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更准确地说是不知者无畏……竟然还申请了牛剑(捂脸),比较印象深刻的是面试了剑桥、圣安和布里斯托的教授……不堪回首的回忆,不知道丢了多少脸……

我们继续说我申请的主线,其实回想起来,申请失败也并非无迹可寻,在最后提交前,硕士导师和我说博导发了5个offer,不清楚算不算联合培养,建议我可以尝试联系其他导师,可是当时有点晚了,而且也怪我自己没有太在意,(这里科普一下,CSC最多会给一个导师四个名额,两个联合培养,两个博士生)。另一个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是,申请材料准备得不够好,因为是化学专业背景申请物理专业博士,应该重点体现的是自己和博士的相关性有多高,而当时我却错把重点那放在了学科交叉,现在想想,也是很不应该。最不应该的是,没有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当时放弃了找工作,也没有其他学校的备选,显得格外被动和狼狈。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尽可能多的给自己创造选择的空间,说白了就是能多申请就多申请,抓住一切机会,选择可以留到最后。

今年的套磁我大概是从去年9,10 月份就开始了,多看一些各个学校的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之后,也逐渐能准确地找到和自己相关的博导了【具体怎么更快的找到相关的导师,详见文章结尾干货区】,大大地提高了套磁的回复率,当然套磁信也要写得诱人,客气而不卑微【套磁建议也在干货区】。

干货分享完了,说回我的故事。大概到了12月份,就联系到了一部分导师了,其中我根据自己情况(语言还没过关),分成三种:

1. 小语种国家。可以找导师要语言证明,就可以免去雅思成绩,以免自己没有拿到足够的成绩,比如,比利时根特,荷兰阿姆斯特丹;

2. 语言成绩要求较低的学校。因为今年的雅思考试,我已经满足了总分6,小分5.5,已经可以申请一些好学校了,例如,利兹、利物浦(在我没拿到更高的语言成绩前一直是我的首选)、约克等;

3.语言成绩还需要努努力的学校。例如,布里斯托、谢菲尔德等。我当时是一边联系导师,一边准备英语的……

12月-1月(圣诞节前后),是面试最忙最集中的时候,建议趁导师们圣诞节放假之前面试,不然要等好久。本来根据去年的情况,我一开始不抱什么希望,以为面试被刷的概率很高,但是万万没想到,几乎所有面试都通过了!这也是拿了这么多offer的原因。其实多面试是有好处的,通过老师的问题,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没说清楚,感觉自己每次面试都能改进一下自己的自我介绍ppt【我面试的经验也分享在最后了,大家觉得有用的话点个赞呗~~】。

面试的话,有的比较严谨会面试两次,一次是导师,一次是导师带着学校的CSC负责人或者学院招生官再面试一次;有的老师比较忙,就面试一次就可以了;还有的会叫上整个导师团一起面试你一个人。

然后1月-2月,就可以得到正式的offer了。大部分英国学校走的是学校和CSC的合作项目,需要有学校的筛选,也就是提名,只有你拿到了学校的提名,才有资格申请CSC。

这里科普一下,CSC国家奖学金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分为两种,一种是合作项目,就是CSC和某些学校签署了协议,CSC每年会给这些学校一定的名额,这些学校会自己先筛选本校既拿到了offer又想要申请CSC的学生,给一部分学生提名,学生有提名才能申请这个项目,如果成功申请了奖学金,学校会免去学生的学费,CSC出学生的生活费;另一种是个人项目,就是只申请自己的生活费,但是CSC会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证明你可以支付自己的学费,可以是拿到免学费的半奖,可以是欧洲小语种国家本身就不收学费,但不能是你个人自己出钱,即使有缴费收据也不行。

比如约克大学,虽然我拿到了offer,但是没有拿到提名,就不能申请约克-CSC合作奖学金。但是我拿到了约克的半奖,可以抵消学费,这时候就可以拿着免学费证明,申请CSC的个人项目,CSC出生活费(当然,这只是个例子,半奖公布得太晚了,申请CSC已经截止了)。同理,欧洲其他国家没有学费,就可以拿着没有学费证明,申请CSC的个人项目,CSC出生活费。因此,即使你拿到了多个offer,没有拿到提名前,也不建议提前拒绝教授,除非你已经拿到最心仪的导师的所有申请材料。

如果一切顺利,手握几个提名,只能选择一个来申请国家奖学金,这时候就涉及到导师选择问题了,这个问题的具体讨论可以通过链接看到我之前的回答。

当然,尽快做决定,给其他导师回复是最基本的尊重。然后就是专心申请国家奖学金了,想申请却不清楚的朋友可以详见官网:

【CSC需要的申请材料也在干货区,请注意查收!】

小木虫上也有大量的干货、建议、QQ微信群、详细的申请步骤、以及最新的各种消息,大家可以参考。

写的很多了,有空再来更新~~也欢迎友好的提问和补充~~

需要的话可以收藏,希望对你的申请有所帮助!

根据知友的提醒下面说一下钱(奖学金)的问题: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去年没去德国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自己家庭也不是非常富裕的情况,再加上本身父母也不是那么希望一个女生读博,还是离自己这么远,而且身边大多数人都已经上班赚钱养家了,因此,即使父母不指着我赚钱,也觉得读博不应该再花父母的钱了。这就是我非要申请到奖学金的原因,相信大多数人也是希望能拿到奖学金的,因此,奖学金是选择大学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首先科普一下可以从那里弄到钱:

1.老板是大牛,申请的项目自带可以供博士的钱。

有的老师有钱,会直接在自己网站上或者国外会有一些职位网站发布信息,有的不写(可能是不那么缺人),需要自己联系老师的时候问。但是由于现在好多老师都知道中国有CSC项目,有钱也会让你申请CSC。有的老师非常想要你,会跟你说,先申请CSC,没申上也给你钱(据说有,我没遇到过),有的没申请到CSC,就失学了(这种情况要注意,一定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工作或者其他不甚满意的全奖等,可以自费的土豪当我没说)。

2.学校/学院的奖学金

这个竞争就非常激烈了,尤其是好学校,你是在跟全世界的优秀大佬们竞争。美国财大气粗,全奖比较多,欧洲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不能放弃,一定是能申请就申请,就像我申请York大学的三个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全奖)、学院的Wild Fund Scholarships(最高半奖),CSC合作奖学金(提名)。本以为十拿九稳的提名没有拿到,但是出乎意料的拿到了学院的半奖,可以cover掉学费。

3.职位

有的公司会资助博士,还有一些欧洲小语种国家,博士算作职位,默认有钱。可以在职位发布的网站上找到。网站链接小木虫上有很多。还有公司资助相当于上班,学历的含金量需要考量,类似问题我不是很清楚,毕竟我的申请也没过。

4.CSC国家奖学金

里面有很多项目(有硕士、有联合培养、有攻博项目),有什么项目、条件要求、材料准备、申报时间,你能想到的问题都能在官网上找到。建议想要申报的同学提前弄清楚,可以提前按照条件准备材料。【材料有哪些在干货区】

说一下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校和在职人员都可以申请,毕业了没工作不行;双非有机会的;没文章也有机会。(暂时就想到这些)

5.广州菁英计划

这几年越来越有名,可以说是广州省的CSC,不一定必须是广州人,具体条件每年可能偶变动,还是上网自己确定一下比较好,如果条件满足,可以申请一下,给CSC保个底。

后续的出国手续,我可会更新在自己的专栏里,有需要也可以去看看:

ATAS申请:

英国签证申请:

干货分享区:

一、英语学习的建议

时间紧任务重的话建议还是报个班,有很多技巧可以学到自学能力强的话,可以自学,比较省钱如果觉得与自己预想的成绩有差距,可以考虑复核成绩,但要考虑时间来不来得及口语还是要多说,如果有个小伙伴就更好了小站有很多免费的复习资料,可以领取官方真题是最好的学习材料几天突破之类的书真的是毫无用处

二、怎么快速找到相关导师

从常看的文献中寻找先选学校(参考QS排名),首页找到学院,逐个研究方向和课题组排查学校首页输入关键词搜索有的学校会有职位信息,尤其欧洲的学校,博士职位信息是常有的,英国大部分算学生,没有职位信息小木虫有职位信息的发布,也可以关注一下

三、 套磁的建议

多了解一下哪些领域才是与你真正相关的,才能更容易联系到导师多参考一下套磁信的模板,写一封最适合自己的,一定要自己写,不能直接套用套磁不要发一个实验室的多个老师做一份英文简历,套磁的时候把自己的简历附在邮件最后建议用正式邮箱,比如学校的邮箱,其他邮箱可能成为垃圾邮件没有回信可能是没看到,2周后可以补一封

四、面试的建议

准备好自我介绍可以准备一个简单的ppt介绍自己和自己做过的项目准备好面试常问的问题的答案提前检查网络和软件礼貌,千万不要迟到提前去个人主页了解导师的研究兴趣和项目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实话实说就可以了面试结束后可以发一封邮件,解释一下面试中没回答上来的问题如果你自己可以控制面试时间,可以把自己不太看好的面试放在前边,累积经验

五、面试中常问的问题

自我介绍做过的项目解释自己项目中的一些细节这些都是你自己做的吗?你在项目中负责哪些工作?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课题组/导师?可以申请CSC吗?英语成绩够吗?什么时候可以来?了解我们的项目吗?你觉得自己可以胜任博士的工作吗?博士那些品质是必要的?还有什么与要问我的吗?

六、CSC的申请需要以下材料

1.《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研究生类)

这个是先在网上填写后,下载下来的。注意的是,每次修改之后提交,该表格的条形码就会改变,建议检查无误再提交和下载。

2.《单位推荐意见表》

在校生是学校填写,在职人员是单位填写。

3.正式邀请信(offer)复印件

如果是英国,会有学校统一的offer,如果是小语种国家,一般是导师出具的邀请信,需要检查一下,要包括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国内院校;要说明是攻读博士学位,以及留学时间的明确起止年月;国外导师;主要学习/研究工作;免学费或获得全额学费资助等相关费用信息;工作或学习语言;外方负责人签字与联系方式。

4.英文学习计划(1000字以上)

要有导师签字

5.国外导师简历

也要有导师签字

6.成绩单复印件(自本科阶段起)

7.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雅思托福成绩

8.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正反面同时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

9.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