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奇迹,回顾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的开滦煤矿干部职工的感人自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莱芜矿山煤矿历任矿长是谁 开滦奇迹,回顾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的开滦煤矿干部职工的感人自救

开滦奇迹,回顾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的开滦煤矿干部职工的感人自救

2024-07-16 08: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在地震发生时,始建于1878年、已经有近百年开采历史的开滦煤矿正在组织夜班矿工的“放高产”运动,此时有一万多名干部和职工正在煤矿下属各分矿的矿井下进行作业(当时的开滦矿各级干部的普遍风气是:坚持参加劳动,不当“桌上司令” ,所以他们努力与工人划等号,带头下井和工人一起作业)。地震发生后,煤矿表面的建筑物几乎在一瞬间就全部坍塌。

在第一次强震过去后不久,开滦矿务局副局长郭彪踉踉跄跄地从自己的房屋废墟中爬了出来,他很幸运,他的房子只是被震裂而没有坍塌,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脱困的开滦矿务局领导干部。脱困后,郭彪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向矿务局调度室的方向跑去,但当他凭借着记忆跑到调度室所在的位置时看到的是一片瓦砾,原有的调度室建筑早就没了影。

被震成一片废墟的开滦煤矿的地表建筑

没有人去拉响警报,然而拉警报已经没有必要,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从废墟里钻出来的女人、老人和孩子顾不得自己浑身是血、满身尘土,哭喊着就向各矿的矿坑口的方向跑,因为井下有他们的丈夫、儿子和爸爸。

此时的开滦矿已经乱作一团,通讯联络全部中断,所有八个矿井(唐山、林西、东欢坨、赵各庄、吕家坨、范各庄、荆各庄、钱家营)的发电和通风设备基本在地震中毁坏,各矿井下全面断电、断风,井下的万余名干部职工的生命安全岌岌可危,命悬一线。按照一般的认知看,地表都已经被震得一塌糊涂了,那地下还不知道会震成什么模样。那些由圆木作为支撑的狭窄巷道、掌子面、竖井、斜井,平时看着都要捏一把汗,感觉随时都要塌陷的感觉。地面上劫后余生的人们普遍认为,地下的万余名矿工和下矿的干部们的生存希望已经十分渺茫,女人们撕心裂肺地哭喊着自己男人的姓名,和孩子们哭喊“爸爸”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给遭到地震浩劫的开滦煤矿带来了更多的凄凉和哀伤之气。

老照片,下井作业的开滦煤矿干部职工

开滦煤矿博物馆中复原的采煤作业场景

开滦煤矿赵各庄矿的技术专家罗履常回忆道:“井下工人好几千、近万人呐,地面上都这样了,井下的工人成什么样更不知道了,出于责任心,也出于阶级感情,我也得把他们救出来。”他的说法代表了当时开滦煤矿表面幸存者的普遍心声,所以他们顾不得已经成为废墟的家,迅速在留守干部的组织下在各矿成立了各自的搜救队伍,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毅然下井救人。

罗履常

罗履常对赵各庄矿的矿道分布了然于胸。他亲自带着一支30多人的救援队伍,带着30多盏矿灯和其它工具下矿,每到一个拐弯的地方就留下一盏矿灯作为标记,在下到一个泵房时,留守在这里的工人没有离开岗位而是坚守在这里。他问罗履常:“出什么事了?上面打仗了?”罗履常回答:“地震了,你怎么不走?”工人回答:“我的岗位在这里,没有命令死也不能离开。”

“我的岗位在这里,没有命令死也不能离开。”这句话不是一句随便说说的话,某分矿负责保管作业用的炸药和雷管的保管工张勇因为要收齐所在矿井的炸药,在已经升井脱险的情况下依然重新下井寻找没有收齐的炸药,结果再也没能回来,事后在被地下水淹没又退潮后的某作业面发现了他的遗体。

像他这样因为敬业而放弃逃生的机会的英雄并不止一个人。

不过,出乎地面上所有人意料的是:由于开滦煤矿的井下设施周围有坚实的、与整个地质结构层结成整体的岩体和土体约束,构成一个极为稳定的结构,不易受到地震力的破坏。再加上唐山大地震属于浅源型地震,最深的震源深度为23米,而开滦煤矿各矿井的作业深度都大大超过这个震源深度,同时地震引起的加速度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层递减。因此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正在井下工作的干部职工除了极少数正好处在震源深度范围内的人员当场遇难外,大部分都安然无恙,他们所在的作业层的井下设施也基本完好无损。对他们而言,老天爷算开了一次眼,给了他们生的机会。

设在一个简易帐篷里的开滦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

然而,井下人员当时的处境依然凶险,由于此时井下处于停电、停风、停提升的“三停”状态,排水、通风、电力、通讯等设施全部停摆。除了矿工帽上的应急灯,完全没有其它的光源,应急灯的储备电能有限,再加上震后可能导致的地下水水位的猛涨,如果不及时得到救援,这万余人将会被活活闷死或者淹死在矿井中。

当年只有17岁的矿工李宝兴正和工友们一起在赵各庄矿1000米的作业面进行作业,对地表发生的地动山摇一无所知,李宝兴是这样回忆发生地震时他们在井下的感知的:“当时觉得好像哪旮沓塌方、冒顶了,好像出大事了似的。这晃得那叫一个劲儿,煤层在一瞬间都下来了,乌烟瘴气的。我们都纳闷,发生啥大事了?这么大劲儿啊?井下平常冒顶啊塌方啊没有这么大劲,没有这么晃的。”

李宝兴

此时,各矿矿面的地下水位开始缓慢上涨,被困在各矿作业面的干部和职工没有坐等救援,纷纷开始组织自救行动:

唐山矿当天有1600余人下井,地震发生时,绝大部分人都及时从各自所在的掌子面作业区撤到了位于地下900米的大巷。经过三个采区的负责干部紧急碰头商议,一致决定率领众人蹚水穿过7.5公里长的大巷,然后沿着2号矿井的一条能通向地面的倾斜战备小道到达地面,这条战备道虽然狭窄,但因为周边都是坚固的岩层,所以是最安全的撤离通道。

于是,这群人很有组织地开始了行动,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领路,工人在前、干部在后;新职工在前,老职工在后;群众在前,共产党员断后,大家相互搀扶着,相互提醒着“小心脚下”,缓慢地先后经过九道巷、七道巷、六道巷……

由于通风的断绝,井下闷热异常,不少人因为呼吸困难而虚脱乏力,尚有余力的人搀扶着他们沿着这条湿漉漉的斜道艰难向上攀爬。到达五道巷时,前方领头的向导猛然感觉到了一股明显的、凉飕飕的风。经验告诉他,这是地面打开风门送进来的自然风,于是整个巷道爆发出阵阵的欢呼,赌一把赌赢了。

唐山矿下井的1600多人中除个别几个失踪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安全升井。

吕家坨矿当天的下井作业人数将近1000人,包括100多名干部和几十名妇女。地震发生后,吕家坨矿副矿长、党委常委、矿革委会副主任贾邦友作为井下职务最高的干部挺身而出,从各作业面将人召集到一起,组织临时自救小组,自任指挥长,组织大家自救。

贾邦友是1945年参军、1954年复员的老兵,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从部队转业到开滦煤矿,历任科员、科长、吕家坨矿的副书记、副矿长。经历过战火磨砺的他特别受职工和群众的信任,此时他在迅速研判了情势后选择了他认为最安全的逃生线路——一条狭窄、陡峭的备用竖井。

在地下错综复杂的巷道里摸索前进了三个多小时后,贾邦友带着众人找到了位于地下130多米的竖井底部。虽然这条带着金属梯的竖井看上去毫无损坏,但此时众人早已经精疲力竭,眼前一百多米高的竖井对他们而言显然如同一眼望不到顶的天梯一般——

不过,在贾邦友和其他干部的鼓励下,由强壮的托举着体弱的,由男人托举着女人,沿着梯子一点一点往上面顶,时不时提醒道:“抓紧梯子!不要松手!”最终,第一个人于7月28日7时30分成功出井,当贾邦友最后一个爬到地面时已经是8时30分,历时近5个小时的逃生之路终于结束。

老照片 开滦煤矿矿工

他刚刚在风井口露头时,不知谁喊了一句:“你们看,老贾上来了!”地面迎接老贾的除了矿领导之外,还有刚从井下上来的工人和干部,他们都在焦急地等着他。大家看他上来了,一下子拥到他的身边,有人告诉他说,大家商量好了,不等老贾上来,谁也不离开井口。贾邦友心里一阵发热,一一和这些与他共度生死的人握手,眼里噙着泪花喃喃地说:“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赵各庄矿作业面的地下水涨得速度极快,困在此处的包括李宝兴在内的矿工们正拼命用手头一切可以用的工具将被地震震落、堵住巷道的煤层挖开,给自己打通一条生路。时间一久再加上空气混浊,人们逐渐又饥又渴。李宝兴回忆说:“当时的状态,说老实话还不如死了算了。渴到极限的时候,有的人连自己的尿都喝了。”

老照片,1909年时的赵各庄矿

然而还没等煤层挖通,工人们的矿灯因为电力不济而相继熄灭,井下瞬间变得一片漆黑,绝望瞬间在人群中传开——完了,这下上不去了!

然而部分经验丰富的老矿工依然不放弃,摸着黑依然在用矿工帽不断挖掘煤层,在老工人的带动下,年轻矿工也纷纷停止哭泣,带着泪水跟着老师傅们一起挖。在这样的顽强求生欲的支撑下,分散困在各个作业面的矿工们纷纷挖通了阻隔巷道的煤层脱离了险境并陆续与下井搜救的罗履常带领的救援队汇合,沿着罗履常标记好的逃生路线陆续升井。

最后获救的是李宝兴所在的5人小组,因为他们被困的位置距离井口最远也最偏,被他们挖开的煤层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多米。李宝兴回忆说:“在看到前方亮灯的时候,我有说不出的畅快,就像家里亲人来了一样。”

但是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当他们看到亮灯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余震,罗履常等人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先行撤离矿井。失去光照、手头又没有任何光源的李宝兴等5人又陷入黑暗之中。刚进矿没多久的李宝兴当场就哭了起来:“妈呀,我这次是出不来了,今后没法孝敬您老啦——”

他们5个人摸着黑来到距离井下800米的一处平台,在这里他们幸运地找到了冒出来的淡水,几个人不顾一切地猛喝一通,就是死也不能当渴死的鬼。随后5个人蜷缩着躲在平台的升降机中靠着这些水硬挺,这一硬挺就挺到了8月13日。

此时,井上的人早已经认为这5个人已经遇难,已经开始着手恢复赵各庄矿的生产。8月13日下午,罗履常带人下井修复排水设施,当他们踩着深到小腿的地下水下到井下800米时。已经困在井下15天的李宝兴发现了罗履常手中的矿灯灯光,兴奋地喊着“我又看到灯了,又有人来了!”然后跳出升降机连滚带爬地跑到罗履常身前不管不顾地抱住罗履常嚎啕大哭起来,其余四个人也如同李宝兴那样,生怕罗履常会跑掉一般。

李宝兴他们5个人成了开滦煤矿最后获救的一批矿工,当他们升井后,遇到他们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困在井下15天居然还能活着上来,人间奇迹啊!这是天意!

获救的被困矿工

整个唐山地震期间,开滦煤矿的干部职工不等不靠,积极自救,下井的万余名干部职工除了张勇等17人或因坚守岗位或者因为在逃生过程中不熟悉线路误入采空区不幸遇难外,其余人员全部获救,造就了不折不扣的开滦奇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