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南第一义庄”闻名,无锡荡口将建慈善博物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荡口古镇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以“江南第一义庄”闻名,无锡荡口将建慈善博物馆

以“江南第一义庄”闻名,无锡荡口将建慈善博物馆

2024-04-28 12: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以“江南第一义庄”闻名,无锡荡口将建慈善博物馆

来源:交汇点新闻

无锡是慈善高地,慈善传统悠久深厚,锡山区荡口更以古镇上“江南第一义庄”——华氏义庄而闻名天下。12月8日,“江南义庄(慈善)文化研讨会”在荡口举办,与会的30余名专家学者系统梳理了江南慈善文化发展历史,耙梳了史上世家望族的慈善传统,揭示了包括义庄在内的慈善文化的价值意义。记者还从研讨会上了解到,第一部《无锡慈善史》正在编撰中,无锡慈善博物馆建设也在荡口启动,主体工程将在2024年内完成。

荡口风光

义庄功能:赡养帮助族内困厄群体

义庄是古时的一种社会善举,由北宋范仲淹在苏州创始。会上,多位专家对义庄的功能、特色、内涵等进行了分析解读。

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歌把慈善分为国家、民间两个层面:国家层面表现为“施行仁政,以人为本,普惠天下”;民间的行善之举,旨在扶弱济困,以助人际和谐,如大家族内的富庶者捐出一定田亩,扶助穷困,赈济灾荒,同样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荡口华氏义庄则为江南义庄的典型代表。

“华氏义庄自明代创办后持续兴办400余年。在江南诸多义庄中,华氏义庄无论数量、规模,还是持续时间上均居前列,被后世赞誉为‘江南第一义庄’。”原无锡市社科联主席、江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尧明介绍,义庄的社会功能很多,它给予族内困厄群体的赡养帮助,在天灾来临时帮助族人渡过困厄,为家族子弟提供教育谋取更好前程,设置义冢使“死无葬地”的穷人得以体面下葬。除宗族内部事务之外,江南的义庄也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务,如修路、架桥、办学等。

荡口的华氏义庄

那么华氏义庄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呢?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高侠总结为“以德为先”,并指出:在家族生活内部主要指“孝德”,而家族外部关系则为“义德”。明清至近代的数百年间,荡口华氏秉持忠厚仁德的处世之道,借助创设、兴办义仓、义田、义庄,义学、义栈等多种形式周济族人,普惠邻里,赡族扶贫,助学济困,不断通过慈善夯实家族德文化的内涵。这种力行德义的善举,不仅壮大了家族实力,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树立了良好家族形象。

管理经验:以制度和监督相结合

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许多义庄最终没有能坚持下来,但华氏义庄持续数百年,这是什么原因呢?

“义庄实施制度订立和实时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无锡广电集团副总裁、侨联主席王凡指出,为确保赡族恤贫善举的正常开展,华氏新义庄制定的管理规则甚为严密。比如被救助人员报名时,须请正直之人到庄保举,由董事查访确实后入册,依次递补。租米的收取支出规定:收租与给米时,董事必须要亲自检点,不可全凭执事人经手。为加强管理和增加财务透明度,每届年终,义庄将收支情形造册核查;如遇董事任期届满或辞谢,也需将各账目簿册及田契等文书及庄内器物、存积米谷,一一交接清楚。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管理经验。

华氏义庄制定的规则和条约

义田制度是义庄运营最重要的手段,当年范仲淹在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但义田制度并非一蹴而就,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任翌表示华氏义庄的义田制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经华氏三代努力,义田制度才逐步得到完善。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汪春劼则列举了华氏义庄支出和收入的详细数据说明义庄运营的公开与透明。

明清的义庄义塾并非某个家族一枝独秀,而呈现出“百花争秀”的场景,义庄义塾,除了华氏,还有芙蓉山社学、崇仁义塾等。无锡开放大学副教授马国云介绍,清朝末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谢家福的慈善事业一直持续到19世纪90年代,并在制度设计上做了大量探索,对后世启发深远。比如公信制度。就是将募捐金额、赈济过程公布于众。首先是写明捐献数额的捐款凭条;其次是将捐款人的名字、籍贯、捐献数额、收捐机构、经手人等信息公布在报刊;再次将办赈、捐赈情况上报朝廷,争取朝廷嘉奖。

“慈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业,因而慈善过程和资金也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并向社会公告。慈善组织和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专项基金,维护慈善事业公信力。”王凡说。

助推慈善:在荡口筹建慈善博物馆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无锡正在组织编纂《无锡慈善史》,在荡口筹建慈善博物馆,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荡口风光

慈善博物馆定位以及展陈内容是什么?无锡历史学会会长、原无锡市档案局(馆)局长汤可可认为:“博物馆虽然选址在荡口古镇,但不应囿于荡口一地遗址、事迹,不满足于打造一处文商旅融合的参观景点,而是要通过全方位展示无锡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把博物馆建成一个集慈善文化展示窗口、慈善理念教育课堂、慈善项目推进现场、慈善文化遗产历史资料数据库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平台。要通过观赏、交流、文化活动参与等形式,表达爱心,讲解理念,传扬慈善价值和社会责任,引导公众参与慈善活动,真正做到‘让慈善之光照亮心灵,照亮生活,照耀社会’。”

无锡市档案局(史志馆)长张曙峰从博物馆建设运营和管理的视角,指出“要加大征集文物,丰富藏品与内容,精准传承慈善文化;推进场馆功能叠加,从形态、业态和活态上呈现精彩,打造人文空间等,助推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目前,无锡慈善博物馆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展陈大纲文本已基本完成,并进入修改、调整、完善和论证程序,空间设计也正在衔接之中,并着手进行布展策划,包括数字化线上博物馆的设计构思,预计主体工程将在2024年内完成。

荡口风光

会议主持人江南大学庄若江教授告诉记者,去年11月,曾在荡口举办“江南义庄文化研讨会”,对荡口义庄的缘起、发展、社会作用、价值意义以进行研讨,赢得了很好社会反响,今年再聚荡口,是为继续深入探讨江南文脉传承与发展,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梳理江南慈善文化发展沿革历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荡口文脉悠久,文化厚重,在这里举办会议很有在地感,既有历史意义,也很有现实意义。

研讨会由锡山区荡口古镇管委会主办,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无锡市江南文化研究会、锡山区义庄文化研究会承办。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