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世界】江西茶里的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茶的背景介绍 【茶世界】江西茶里的文化

【茶世界】江西茶里的文化

2024-07-08 01: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价甲天下”的产茶重镇

江西茶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追溯,最远甚至可以抵达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那个时候,江西就已经有了种茶和饮茶的风俗。在上世纪90年 代江西吉水县的一处东吴晚期墓葬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很多青瓷擂钵、带盖钵、盏钵等生活器物,被认为是我国目前发现较早的成套茶具。唐代文献《膳夫经手录》 中则记载,婺源、浮梁等地茶叶“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便说明早在南北朝时期,江西就已经有了发达的茶市,而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写下的那句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更是唐代江西茶叶繁荣的有力见证。

浮梁,即今天景德镇市下辖的浮梁县。有唐一代,浮梁是中国茶叶最为重要的集散中心。抄写于天宝年间的《敦煌遗书•茶酒论》中称“浮梁歙州,万国来求”,说的正是当时浮梁茶叶贸易繁盛的景象。《元和郡县图志》中则有“浮梁岁产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的记载,另《膳夫经手录》称“饶州浮梁茶……其于济人,百倍于蜀茶”,这些都印证了唐代浮梁地区茶叶贸易的发达和兴旺。

对唐代江西茶进行了系统性描述的要算陆羽的《茶经》。在这部当时世界上唯一一部茶叶专著中,江西的婺源、袁州、吉州都是出产上等好茶的地区。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陆羽写作《茶经》前后的36年 中,他曾多次踏足江西考察名茶甘泉,行迹遍及今天的上饶、鄱阳、余干、弋阳、吉安、九江、南昌等地,留下了很多诗文和佳话,被后世广为传颂。这说明,这一 时期,江西茶叶已经闻名于世,广为人知。到了宋代,江西茶更是迎来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当时全国产茶区共有三十七州六军,属 于江西的则有九州四军,分别为江州、饶州、信州、洪州、抚州、筠州、袁州、吉州、虔州以及南康军、临江军、建昌军和南安军,占整个江南茶区的三分之二、全 国的三分之一,产茶地几乎覆盖了今天江西大部分县市。北宋一朝,全国岁茶课为1153万公斤,其中江西高达342.5万公斤,名列第一。南宋时全国产茶总量虽有所下降,但江西仍据全国之首,达到231.5万公斤。在全国年产茶量突破50万公斤的七个地区中,江西就有两个,一是隆庆府(今南昌),二是江州(今九江),分别为145.9万公斤和73万公斤,产量之高,令人震惊。

明清两代,江西茶仍旧延续着唐宋时代的辉煌,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首先是茶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品类产区,如在婺源、庐山地区,以绿茶为主;在浮梁、修水地区,以红茶为主。其次,这一时期的江西茶开始大量出口,明万历年间,“婺源、修水、浮梁、铅山等产茶大县,均有不少外商在产地设立茶叶加工 厂”。又以修水的宁红为例,1872-1881年出口俄国砖茶总量为86128担,1882-1891年上升为259268担,被誉为“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第三,这一时期随着江西茶叶贸易的繁盛,一些新兴商品集散中心开始兴起,成为茶叶贸易的重要枢纽。最典型的代表是河口镇,该镇位于赣东北信江与铅山河的交汇处。明中叶后,受贸易影响,河口开始成为闽、浙、皖、赣四省重要的水运商道,江西茶叶在此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最远一直抵达今天的北欧各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茶叶贸易“桥头堡”。

举世公认的好茶产区

从南北朝到晚清民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江西一直是中国茶叶贸易的重镇,不论在国内贸易、宫廷进贡还是在税负承担、对外通商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江西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产茶大省,更是举世公认的好茶产区。

在唐代,洪洲(今南昌)所产白露茶、九江所产庐山茶、婺源所产歙州茶、袁州(今宜春)所产界桥茶皆为当时风行全国的名茶。两宋时期,驰名全国的极品名茶共有6款, 而江西就占有谢源、双井、黄龙三席。此外还有高安所产黄檗茶,亦被时人称为“茶中绝品”。元明两代,如永丰茶、弋阳之木坑茶、安远之九龙茶、宁都之林岕茶 都为岁贡名茶,“四方争重价购之”。清及民国,深受茶商和民众青睐的江西茶多达上百个品种,产地遍及全境。此外,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江西茶叶的商业品 牌意识开始觉醒,并最终被世人所接受,如修水的宁红、河口的河红、浮梁的浮红、婺源的绿茶、遂川的狗牯脑,到了清末民初,都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茶叶品牌。1915年,浮梁县天祥茶号的“浮红茶”、遂川的狗牯脑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更是斩获了金质奖章,深受世人推崇。历经千余年的发展与蜕变,江西茶终于自晴耕雨读的农业时代走向了机器轰鸣的工业文明,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悠久的茶文化

除了在“产茶大省”和“好茶产区”这两个领域内有不容争辩的地位外,江西茶叶还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其他方面如民俗、陶瓷、文学、宗教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远远超出了其本身价值所在。两宋时期,江西不仅茶产量高居全国第一,而且茶风鼎盛,空前绝后。宋代流行的“斗茶”之风,据说其起源正是来自江西。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其著作中记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茶风之盛,可见一斑。

茶风和茶叶贸易带动了以陶瓷为主要质地的茶具制造业的发展。不论是文人士大夫所钟爱的各类造型别致的茶盏茶杯,还是跟随茶叶贸易远洋出海的大宗茶具商品,江西茶对于制瓷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瓷一体,很早就成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大特色贸易,最具象征意义的莫过于“哥德堡号”事件。1745年,这艘来自瑞典的商船,从景德镇出发,满载着江西生产的瓷器和茶叶回国,不料却在即将抵港的时候触礁沉没。260年后的2005年10月2日,“按照传统工艺重新打造的新‘哥德堡号’从哥德堡港口起航,开始历时两年的复航中国之旅。新‘哥德堡号’沿着18世纪中瑞海上丝绸之路,途经西班牙加的斯、巴西雷塞弗、南非开普敦、澳大利亚佛雷蒙特、印尼雅加达,抵达中国广州。这艘复活的欧洲商船甚至效仿它的前生,郑重其事地向景德镇开出了一张采购瓷器和茶叶的清单”。

在精神层面,江西的茶叶,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首先是茶融入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茶痴”,他不仅不在乎被人讥讽为“分宁一茶客”,还对家乡所产“双井茶”推崇备至。当家乡人送来这份贵重的特产时,他立刻想到的是要将之拿去与苏东坡分享,并欣然写下“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的名句。另一位大人物欧阳修也是一位铁杆茶客,其自号“六一居士”,“六一”其中之一便是茶。对于“双井茶”,他不仅和黄庭坚一样推崇喜 爱,甚至还亲自参与过对这款宋代名茶的品牌包装与文化推广。再如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稻秧正青白鹭下,桑椹烂紫黄鹂鸣。村虚卖茶已成市,林薄打麦惟闻 声。”描写的是他在临川前坪寺一带所见到的茶市盛况。类似这样与江西茶有关的诗文,在唐宋元明以来的很多文人士大夫著作中多有出现,可见茶叶对他们生活的 影响之大。其次是江西茶在普通民众的日常采摘劳作中,慢慢地发展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采茶戏,并一直延续至今,这足以说明茶文化对人们生活浸染 之深。再次,唐宋以来,江西茶饮文化开始渗入宗教领域,形成了深受后世推崇的茶禅文化。在两宋很多涉及江西的文献中,屡见寺庙僧侣亲自种茶、制茶的记载, 如宋人曾几的《茶山集》中就记载了当时上饶广教寺僧侣种茶的情景:“似病元非病,求闲方得闲。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野外无供给,城中断往还。同参木上 座,与汝往茶山。”上文提及的宋时名茶黄龙、黄檗以及庐山云雾茶,都与当时的禅林有着密切关系。茶因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而与佛教倡导的明心见性、体 悟自然精神存有高度的默契,茶禅一味,使得茶具有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

相得益彰的茶具与水

欲获得饮茶的良好品茗氛围,营造出和谐的品茗环境。品茗所用器皿的外形、色泽、釉色、纹饰理所当然须备文化品昧,而其泡茶所用之水,也理当十分讲究。只有茶与水、茶与茶具配合到位,配以清雅的品茗环境,方能相得益彰。

“器为茶之父”,茶具的制作材质繁多而以陶瓷为主。江西生产的陶瓷茶具历史悠久,在距今近二千年的东汉墓葬中,就出土了有用于贮茶的青瓷器系罐、煮茶的陶炉、饮茶的青瓷钵。但在唐代以前,陶瓷茶具以江浙一带盛产的越窑青瓷与河北生产的白釉邢窑瓷两大窑系为代表,只是到了宋代,福建建阳窑茶盏和江西吉州窑的黑釉茶盏才取代了“南青北白”的主流地位。从明代起,景德镇更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制瓷中心,因此,在明清时期,以江西景德镇为主生产的白釉瓷取代了盛极几百年的黑釉茶盏而成为陶瓷茶具的主流。江西陶瓷茶具数量众多,丰城的洪州窑、赣州的七里镇窑、吉安的吉州窑以及景德镇窑等,都是名闻中外的产瓷窑场,生产了大量的精美茶具。其中的佼佼者当数吉州窑的黑釉茶具及景德镇的陶瓷茶具。

世界著名瓷都景德镇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成为与宜兴相并列的世界闻名的两大陶瓷系统之一。宋代景德镇的影青瓷,“天下共宝之”,宋真宗时命景德镇供御瓷器,并要求底款打上“景德年制”款, 由于皇帝喜爱,以至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天下咸知景德镇”,“景德镇”也由此取代新平镇而成为这座城市的城名,可以说影青瓷是为其生产地赢得皇帝年号命名城市名称的殊荣的瓷器,这些瓷器中,茶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至明清时,景德镇瓷,独领风骚,其茶具小巧玲珑,胎质细腻、釉色光润、画意生动。其彩瓷美丽眩目,甜白瓷精美绝伦,青花瓷淡雅滋润与茶的清丽恬静和谐一致,具有独特的美感,因而青花茶具也声名鹊起。清人王世性曾在《广志绎》中记载:(这里的瓷器)遍中国,以至海外彞方,凡舟车所到,无非饶器(景德镇古代属于饶州,饶器则是指饶州出的瓷器) 。当时,络绎不绝的国外商人,把景德镇精美的瓷器运出海港,景德镇因之而扬名世界。

宋人兴斗茶,对茶色要求极高、贵纯白,为便观色,茶具尚黑,致使黑瓷窑场蜂起。在宋代烧制黑釉茶盏的窑场中,江西省的吉州窑也是较重要的一座。据元末明初刊本的《东昌志》记载:“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庙寺观始创。周显德初,谓之高唐乡临江里磁窑团,有团军住之。及宋复盛,景德中为镇市,制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辟坊巷六街三市。时海宇清宁,附而居者数千家”,于此可知,吉州窑创烧于五代而兴于宋,在南宋更形成了规模极大的民间窑场。由于吉州窑当地瓷土高铝高钾高钛量,因而白度不高,白中泛黄,为掩饰胎色的不足,吉州窑工巧妙地利用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釉彩装饰技术,运用丰富的装饰手段,烧制出物美价廉的各种器皿,主要有木叶、剪纸贴花、玳瑁、窑变花釉以及剔花、绘花等,其中木叶、剪纸贴花最具特色,因其独特的纹饰深受茶人喜爱。而在吉州窑变化多端的釉色装饰中,最具有独创性的当数独具特色的“天目釉”了。“吉州天目”中,茶盏名品众多,木叶天目即为其代表作之一,其多为宋代典型的斗笠碗,口大,足小,敞口浅腹。斗茶时搅动茶水,观察茶色,叶子纹理随着茶水注入,芳香飘溢诱发茶人的缕缕思绪,想着菩提树,使人们在涤尘却烦的境界中感悟生命与自然的美好;玳瑁纹也是吉州天目的代表之一,玳瑁就象龟的甲壳,天然浑成,再现自然神韵;鹧鸪纹就是鹧鸪颈上的斑点,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僧惠洪:“点茶三味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兔毫茶盏,其口较小腹深,盏体饱满端庄,外壁釉色凝重,与内壁放射状兔毫相映成趣,兔毛细长柔嫩,并带有细点光亮,十分精美,宋徽宗称之曰:“盏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宋代诗人也有不少咏兔毫盏之作:陈蹇叔诗云:“鹧斑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写作泓”、黄山谷云:“兔毫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蔡襄试茶诗曰:“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吉州窑还有一项创新,就是把民间剪纸的实物,直接运用于陶瓷生产的过程中。吉州窑独创的黑釉剪纸贴花工艺,使得瓷器釉面上酱黑色剪纸因色泽的流动显得生动自然,画面构成不拘一格,因器布局、纹样多样。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水是茶的色、香、味、形的体现者,古往今来,人们在“论茶”时,总忘不了谈水,明人许次纾《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6所以古人烹茶,无不尽寻名泉佳水。张又新《煎茶水记》记载他曾亲尝天下宜茶之水,然后将天下水分为二十,并排叙诸水名次先后,其中前十等中,江西水就占有四处:庐山康王谷水帘水、庐山招隐寺下方桥潭水,洪州西山瀑布水、庐山龙池山岭水7。其中庐山康王谷水帘水名列第一,从此庐山谷帘泉水就有“天下第一美泉”之称。谷帘水位于庐山大汉阳峰南麓,当地植被繁茂,雨水通过植被缓缓渗入土层,再慢慢经砂岩过滤汇聚成泓碧水,从涧谷喷涌而出,倾泻入潭,故而水质特优。自陆羽品泉之后,谷帘水名声大振。苏轼有“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之词。南宋李纲有“甘泉多自名山出,世名谷帘为第一”。其他名人学士,诸如王安石、秦观、孔仲武、朱熹等都慕名访此,品泉试茶,留下许多美妙诗句,公认谷帘泉水“甘腴清冷,具备诸美。”宋王禹偁还专门为此写了《谷帘泉序》“水之来,计程且一月矣,而其味不败,取茶煎之,浮云蔽雪之状,与井泉绝殊”8,认为谷帘水最宜试茶,不仅味好,而且沫饽云脚如浮云积雪,故在特别重视沫饽育华的古代尤被珍视。庐山招隐寺下招隐泉因被陆羽品评而被称为“天下第六泉”,又因陆羽曾在此品泉著书而被南宋周必大称为陆子泉,“六泉”水因而更加名声远播,吸引了无数名人雅士,来此品茗观景。清代诗人屈大均作诗称:“二十四潭作一桥,惊泉喷薄几时消?一山瀑布归三峡,小小天风作海潮。”用六泉水烹庐山云雾茶,成为庐山一绝。

只争朝夕的重振行动

江西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都是“国之重器”,备受世人关注。但近几十年来,江西茶叶却出现了退步和落后,其颓势正如已故著名茶学专家陈文华在一次访谈中所言,“江西的茶叶面积85万亩,在全国排名第12位,比云南少475万亩,比贵州少285万亩。江西产量只有3万吨,是福建11.2%,云南的14.5%,浙江的18.1%”。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在陈文华看来,“如果只单纯从面积和产量去寻求突破,恐怕不是出路。出路只能是依靠传统的茶文化优势,凭借优越的生态资源,提升茶叶的内在品质,做大做强名优特茶的品牌。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关键还是要由政府来主导”。事实上,近些年来几个茶叶大省如滇、浙、闽等地的茶产业发展策略上,采取的正是上述思路。云南之普洱、浙江之龙井、福建之大红袍,都成了中国最为著名的茶叶品牌,并且能够恰如其分地代表各省的茶产业特色,就连中部的湖南省,近年来也在积极打造统一的茶叶品牌“湘绿”。江西在多年的发展中,虽有好茶,却一直各自为政,甚至形成了“喝茶排内不排外(省)”的奇怪格局,九江人不喝修水宁红,婺源人不喝遂川狗牯脑茶,有人感慨,江西茶叶,缺少一个“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大品牌。树立一个“带头大哥”作为群龙之首,极为重要。

实际上,振兴江西茶产业,一直都备受江西历届政府的重视。2015年,江西首次提出“江西茶,香天下”“四绿一红”的茶叶口号和品牌概念,力图整合资源,扭转颓势。2016年11月,在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我省提出“加快绿色崛起,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这是时代赋予江西儿女的使命,也是重振江西茶产业的重要契机。今年3月,江西省整合资源,成立了江西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旨在打造江西茶品牌、振兴江西茶产业。

鸣谢:本文参考自陈留的《江西茶里的文化》及“悦读茶书会”公众号,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在此表示感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