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4400字】范文118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苹果xsmax银色是白色一样吗 【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4400字】范文118

【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4400字】范文118

#【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4400字】范文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篇一: 我的生活感悟 篇二: 我的生活感悟 篇三: 我的退休生活20xx 篇四: 我们的生活小感悟 篇五: 论大一生活感悟 篇六: 我的生活感悟 篇七: 我的退休生活感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

一、 前言

最初我读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完成作业,但是读着读着就发现这本书有它特有的魅力。戈夫曼用朴实的语言,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潜意识内的东西写了出来,能够研究并准确把我们下意识里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很了不起,更何况,这本书真的很发人深思。这本书的思辨性很强,但是这套理论又很实用。因此,今天我想就这本书来谈点自己的想法。

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向来都很杂,但是不同的时代的关注点不同。在上个世纪末以前,社会学家关注的重点在社会问题上,属于宏观的范畴;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社会学家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个体之间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面,也就转到了微观的层次上。戈夫曼的“戏剧论”就是影响最大、发展最快的芝加哥社会心理学派的“形象互动论”产物。(戈夫曼的理论被称为“戏剧论”或“印象管理”)

二、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表演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在人际互动中的一些常见表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给人印象。但是这种表现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行为个体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的表达,包括各种语言符号或他们的代替物;另一部分是行为个体似乎不慎留意或没有加以控制的流露,它包含在广泛的行动中,是隐含的意义。戈夫曼强调的表演主要是指这一部分,以及对这部分表现加以控制的技巧。戈夫曼在“表演”这一章中谈及的误解表演、神秘化表演、理想化表演以及“前台”装置等等都是日常人际互动中最常见的一些表演。而当这两部分表现发生冲突时,我们

更愿意相信后一种,即人们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因而,如果我们要给别人制造某种印象的话,就要对似乎“未加控制”的流露加以控制,以便让人们产生我们所希望的印象。这就是“印象管理”,或者说,是我们在为别人制造“情景定义”。当然,有时也会出现“表演失误”,这时,作为互动的另一方就会视而不见,使得互动能够进行下去。因此,作为印象管理的表演,在社会互动中时极为基本的要求,也是日常生活中举目所见的现象。

第二章 剧班

这一章讲的是如何做好剧班的“印象管理”。“剧班”,是指与个体表演者相对的另一基本表演单位。从字面上来讲,剧班就是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表演单位。但有时戈夫曼也把某种个体表演者称为“个人剧班”。所以,剧班并不是个体表演者的简单扩大。勿宁说,个体表演者表现的是个体表演者的特征,而剧班表现的是被表演的工作的特征。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侧重点不一致。比如夫妻双方在一起表现的就不是各自作为个体的特征,而是家庭关系的特征。而本章所讲的就是如何做好剧班的“印象管理”,从围绕中心这个角度来讲,作为“印象管理”的研究对象,剧班表演也比个体表演更有价值。而且,剧班在观众面前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剧班成员为共同表演一套常规程序需要相互配合及相互一致,从这个方面来讲,剧班表演也同样重要。

第三章 区域与区域行为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前台和后台这两个不同区域的特点、在不同区域表演者的行为特征及相互关系。前台指的是表演场合,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后台的现实总是与前台表演相矛盾的,而且也理应是相矛盾的。表

演者在后台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盖那些不能表现于前台的东西,比如化妆,从前台退入后台,表演者就可以得到休息、放松,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而且我们应该认识到,后台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而只是相对于表演场合而言。比如相对于工作场合来讲,家里就是后台,在家里夫妻吵架是正常的,但如果这时突然来了客人,夫妻双方就会暂时休战,家里就变成前台,他们共同表演给客人看。戈夫曼特别指出人们从后台转入前台那一瞬间是如何转变的,这是社会学尤其应该注意的。

第四章 不协调角色

“不协调角色”指的是各种冒充的表演者。他们既不是表演者,也不能称为观众。比如某人假装是顾客抢购商品,其实是卖方有意安排的。又比如仆人,他既不属于主人的剧班,但主人也不能把他看成观众的剧班,因此他们能知道很多的秘密。因此,要做好印象管理就要对这些不协调角色特别留意。

第五章 角色外沟通

“角色外沟通”是指当两个剧班进行互动时,各个剧班成员在他们分担的正式角色之外所进行的私下沟通和表演。在这一章中,戈夫曼列举了四类角色外沟通,即“缺席对待”、“上演闲谈”、“剧班共谋”和|“再合作行为”。戈夫曼指出,尽管表演者的正式角色表演可能像是对当时情景所做的真实反应,但是他在角色外的“君子协定”决定了这是依情境而作的表演,所以,角色外沟通能够让在场的某些人理解,他仅仅是在表演而已。因为表演者会被卷入到两种情境中去,因此这种情况要仔细管理,以免破坏公开的互动。

第六章 印象控制的艺术

在这一章中,戈夫曼陈述了控制印象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防止观众闯入后台;防止遗忘台词;防止表演中不守纪律的现象等等,以及相应的具体手段。如采取保护性措施,使演员忠实于表演,严格维护演出秩序,控制表情和态度;选择合适的剧班成员;限制观众数目和表演时机等等。这些事项和措施在控制印象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 感想

莎士比亚说“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中国古语也云:“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些都与戈夫曼的观点不谋而合。戈夫曼的理论称为“戏剧论”,认为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人人都是表演者,日常生活的过程就是演戏的过程。虽然跟我们惯常的思维不符,但是该理论本身还是有很有新意的,明明阐述的是理论,但可以立刻对照到读者身上,精确的描述与犀利的洞察力常常会让读者拍案叫绝,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他看世界的方式似乎总与常人不同,他留意许多别人不太留意的行为细节。读他的书,感觉处处都有自己的影子。下面就就我感兴趣的方面稍微谈一谈。

就“表演”这一观点来说,虽然我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是在表演,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扮演一些角色,正是在这种角色中,我们相互认识,并从中认识了自己。我很赞同戈夫曼阐述的“自我”的概念,他说,日常生活就是我们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如果没有镜子,没有他人,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长得是什么样的,同样,也是通过与人交往,通过别人的用符号或非符号的种种反馈,我们才对“自我”的形象有了一个了解。

前段时间,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她讲了很多关于她幼时的趣事,我跟另一个朋友就说,为什么我们从小就中规中矩的,没什么好玩的事呢?正好这个时候我想起来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他说,我们总是试图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来给别人制造印象,这应该可以称为表达控制或者“印象管理”。用在这里,我觉得我找到了原因,从小,我们就被家长、亲戚、邻居称为乖乖女,在老师、同学眼里,我们是好学生。为了维持这种好孩子的形象,我们就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每天做的事就是自觉完成好孩子应该做到的一切,比如,主动及时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偶尔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说些讨喜的话;不做出格的事。而且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在他们的面前做完这些事,并得到他们的夸奖。想想,其实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表达控制”的意识了,我们要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别人对我们的印象。放在整个学生群体身上来说,家长总是说学习是给自己学的,我们自己也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有多少人是完完全全真正为自己学的呢,更多的是为了给家长争气,得到老师的认可,还有同学的尊重。其实也是遵循着这个道理。 “前台、后台”这两个词也是很有意思的。它是区域与区域行为中的观点。同时,我觉得前台跟后台是分不开的,这个词跟“剧班”也是分不开的,在我们观念上的前台,总是有众多的表演者,这些表演者构成了一个剧组。后台观众是看不到的。当我们看戏时,剧班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只是一幕幕早已经设计好的,并被他们不断排练多次的戏剧,而他们在幕后的换装或者就一个问题的争执,我们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常常看到的各类社会组织的运行更是如此,组织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目的,必须出演这一场众人参与的戏剧,这场戏剧是合谋已久的,是勿需

言说的,我们却很少能看到成员间真实的那一面:内心的矛盾和想法。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前台和后台是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的,没有一个前台或者后台是固定不变的,书中的例子固然举得和贴切,我也想起了电视上的工作场景:老总的办公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典型的例子,上班时间,有他的工作伙伴,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剧班,构成了日常生活中前台。但是当办公室只剩下老总一个人的时候,老总可以暂时放下伪装,放下社会角色,放下表演,这个时候办公室就变成了一个暂时的后台。真是个有趣的发现。而且我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体会:妈妈本来正在训我们,突然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原本乌云密布的脸会变得晴空万里,我们会感慨妈妈的变脸速度之快,其实这个时候她就转换到了前台的状态,表演给客人看。看来生活中处处是实例啊! 有人会说,生活中处处是表演,那么真诚何去何从?到底存不存在?诚然,确实看过这本书之后,这个问题确实会困扰很多人,但是我觉得可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有句老话说的好“不可不信,不可不信”。一方面,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很真诚的在生活的。我们做的很多事,有的是下意识的表演,这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在脑子里算计着利益得失,这不可不谓之真诚;有的是有意为之,但那些诸如善意的谎言、认真的工作、热情的交友,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也跟真诚不冲突。另一方面,如果你受到感情的伤害了,可以用戈夫曼的理论来安慰自己:世界本就是个大舞台,别人只是在演戏,看透这一点,就自然而然的不必那么投入。本就是表演,我们是观众,不用那么较真。就会减少自身所受的伤害,何乐而不为呢?只要这个理论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那它就有存在的价值。我很喜欢中国佛家的一句话:“真亦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本就是说不清的,大

多数时候表演就是为了演出真诚。比如,一个人很孝顺,这个不是靠说就能说出来的,他肯定会做很多的事让别人看到,继而让别人产生这样的印象。换言之,就是表演出表现真诚的场景。诸如亲手做饭、陪父母闲话家常等,这些有意为之并不妨碍真诚。而且退一万步说我很怀疑人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意识到自己是在演戏,他们的表演到底刻意到了什么程度,这种刻意其实是很难界定的。如果人们表演得真的很刻意,那么这种表演可能很容易被揭穿。所以在表演中,虚伪性的程度实际上是有限的,另外它极大地受到不同情境的制约。

简而言之,戈夫曼的理论的创新性适用性都很强,我们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很多的理论支撑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的理论的主观性也很强,一切都是从人的主观性出发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违背了哲学,哲学要求我们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结合,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1 2 3 4 5

第二篇: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心得 4800字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心得

张娇 传播学 201211129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书是作者欧文·戈夫曼关于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的一份研究报告。在书中,他主要采用了举例、推理和解释的方法对人际互动进行解释,着重研究了社会机构内所发生的人际互动。由此,我将结合所学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的经验对书中所阐释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诠释和延伸。

要理解整本书的核心思想“戏剧理论”,我们首先有必要对书中多次提到的“情境定义”进行理解。“情境定义”来源于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的观点,所强调的是人类意识“内化”外部刺激的独特过程和功能。托马斯指出:(人)在动物生命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能力是自我作出决定的能力,而不是由外界把决定强加在自己头上……高等动物,首先是人,具有拒绝遵从先曾遵从过的刺激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叫做抑制力,他取决于这一事实,即神经系统带有对过去经验的回忆或记录。这时,决定行动不再完全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有机体自身的内部。总之,在任何自决行为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情境定义(the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需要指出,“情境”(situation)不同于“语境”(context),后者通常指的是“上下文”或某一事件的前后状况。而“情境”则不同。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这样指出,“对于情境,现在还没有简洁的定义……而且,情境和情境之间的界限虽然可能不清楚,但每一个情境本身又有某种“完整性”,某种“同一性”。托夫勒认为:任何一种情境都可以用五个组成部分来加以分析,它们包括“物品”——由天然或人造物体构成的物质背景;“场合”――行动发生的舞台或地点;一批角色,这就是人;社会组织系统的场所;概念和信息的来龙去脉。“情境”它几乎涉及到与人发生关系的整个外部环境或外部世界。关于“戏剧理论”,我们已从词义表面上对此有了解,戏剧就是舞台上的表演,而戈夫曼的主要理论也就是将舞台上的表演借鉴到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中,由此延伸出前台、后台、舞台装置、剧班、角色、观众等一系列的概念。这些概念及相关定义在读书笔记中均有体现。下面我就自己感触比较深的一些东西进行一些浅薄的理解:

1、角色扮演

摘录:帕克:“人”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面具,这也许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对下述事实的认可:无论在何处,每个人总是或多或少的意识到自己在扮演一种角色??正是在这些角色中,我们互相了解;也正是在这些角色中,我们认识了我们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这种面具代表了我们自己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我们不断努力去表现的角色——那么这种面具就是我们更加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自我。最终,我们关

于我们角色的概念就成为了第二天性,成为我们人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作为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经过努力而获得了性格,并成为了人。

摘录:有时我们会问到,一种被营造出来的印象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实际上我们想问的是,表演者是否有权进行这种表演,而不是关心表演本身是否真实。比如,我们质疑一个人的上流社会做派,我们其实关心的不是他的做派是不是地道,而他是不是真的上流的一员。

关于“自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它的形成关键在于采取他人的态度、扮演他人的角色来反思自身,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相关的调试。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经验活动中逐步发展而来的;关于“角色”,社会学在解释这个词时,指“对在一个群体或社会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所期待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都分别承担了不同的角色,比如在爸爸面前我是“女儿”,在老师面前我是“学生”,而这些特定的角色都对应着特定的期望,女儿可以在父亲面前调皮捣蛋而在老师面前却最好装出一副好学生的模样。总之,我们在扮演特定的角色时,总在不断加强角色所带来的心理认同感,甚至把角色与自我等同起来。我们不断去努力表现的角色,就是我们努力想要成为的自我,也是更加真实的自我。然而,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冲突,即我们是否有资格扮演这个角色,如果没有资格,其他人都会对此感到反感,比如公司一般不会邀请一个在实际生活中生活混乱不堪、形象素质很差尽管演技很好的明星代言公司的产品。

2、前台、后台、剧班

摘录:波伏娃:女人间这种关系包含了的真实。女人在男人面前总是在演戏;她会假装乐意接受那种无足轻重的地位,并以模仿、服饰和刻意的言辞在男人面前展示一种虚假的形象。如此装腔作势会需要一种持续的紧张;当她和丈夫或情人在一起的时候,每个女人都或多或少会感到“这真的不是我自己”。男人的世界粗犷豪放,轮廓清晰,棱角分明,男人的声音荡气回肠,男人呢的目光不加掩饰,相互接触也毛毛糙糙。然而,女人在一起时,她就像是在幕后。她擦拭装备,但并不是要投入战斗;她归拢自己的服饰,准备梳妆打扮。谋划着自己的策略;在登台之前。她会穿着晨衣和拖鞋在舞台的两侧悠闲踱步??

波伏娃,这段描述生动的再现了男性观众不在场时,女性的后台活动。其实,前台和后台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即使是我们在我们视为最亲密的人身边。也许,我们无意于“伪装”,但我们却确确实实的想要在他们面前保持一个美好的样子,但这确实不同于我们的“本真”,于是有些时候我们便会感觉到“这真的不是我自己”。这种看似很矛盾的东西需要一个合理的解决平台,那就是“前台”与“后台”,想要制造出一个好的“前台”,我们就需要控制好我们的后台。

这段话也引伸出另一个角色,“闺蜜”。这个说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很普遍,用戈夫曼的戏剧表演理论中的专业术语来说,她就是“剧班成员”,她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维持共同情境定义的合作伙伴,关系最为亲密。一般情况下,两个人的合作表演不会崩溃,除非有人“泄密”。

3、关于真实的检验

摘录:人们似乎有一种共同的感觉:生活中最真实可靠的事情,是那些被不同个体描述并且看法一致的事情。

摘录:关于他人的反应??需要特别说明。他知道个体也许会以一种对他自己有利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因而他们也许会把亲眼目睹的事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体相对随意操纵的,主要是他的言语表达;另一部分是个体看起来几乎没有留意或加以控制的那部分,主要出自他流露出来的印象。因而,他人可以利用他认为他的表达行为中难以控制的那些方面,来对照检查那些可控制的方面传达出来的事情的真实性。

摘录:戏剧表演或舞台骗局需要把常规程序的内容详尽地改编为演出剧本,但是大量“自然流露的表情”却往往不会得到多少舞台指导。

这三段话共同指向的一个问题就是“真实”。关于“真实”的检验问题,我们大致可以从美剧《Lie To Me》中窥出一二。有些真实,往往是可以伪造的,但是人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往往只会留意到那些可以控制的部分,如言语表达,但往往却没有留意到在表演时自然流露的“肢体动作”,而观众却恰恰可以通过这部分来检查那些可控制方面传达出来的真实性。《Lie To Me》中的主人公正是通过这个原理创办了一个机构用于辨别被测试者是否在撒谎,如人在撒谎时通常血液会增高、眼睛的瞳孔会放大,通过这些初步的检查就可以确定,但是并不排除某些非常专业的“表演者”。

4、限制接触

摘录:限制接触,即保持社会距离,能使观众产生并维持一种敬畏——如肯尼斯·伯克所言,它能使观众处于一种对表演者深感神秘的状态之中,库利的表述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一个人有多大可能通过他人对他自己所具有的虚假观念来对他人发生影响,这要视情况而定,正如已指出的那样,一个人本身,也许不过是偶发事件,与别人对他的观念没有确定的联系,别人对他的观念是想象的分离产物。这几乎在没有任何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的地方都是如此,并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权威——特别是那些想要掩盖个人固有弱点的权威——总是会因为各种仪式和人为的神秘气氛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屏障,这些形式和神秘气氛在于阻止过往甚密,因此给想像提供了一个制造理想化的机会。

为什么要有限制接触,即保持权威的神秘性。库利的话引证了这个观点。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这样的例证,比如我们常常用“神龙见头不见尾”形容国家或公司的领导人,他们常常“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就是为了保持大家对他们的想象力以及他们的神秘性。偶尔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他们也是被一大群人尾随,所做出的举动也已经是事先预演好的表演。如果我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他们,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气质和我们普通人一样,那么我们将对他们失望。总之,他们身上的权威、神秘是限制接触的结果。

5、假装作为与假装不作为

“假装作为”与“假装不作为”,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它都是为了维持社会机构的前台形象,给观众留下一下体面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戈夫曼的分析方法却很特别,他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是为了给他人留下一下上司很“威严”的印象。

6、边际人

根据书中的定义,边际人是指介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边际角色。它指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指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之间的,具有中间性和边际性的人们。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未充分参与任何社会群体的个人。狭义指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模式的群体、其行为被不同群体所同化的人。边际人在社会生活中其实普遍存在,如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移民国外的移民,他们在城市或国外都找不到自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社会边缘地位。

根据戈夫曼在书中所阐释的戏剧理论,个体时时刻刻在建立自己的情境定义,我们可以将它延伸社交媒体中对自己的形象建构。二者的区别在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自己的肢体动作、语言、礼仪等对自己的前台形象进行建构,而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与一个人交往我们并非只能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可以使用社交媒体这个虚拟的社会平台进行,互相彼此看不见,只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进行交流。尽管如此,对前台形象的建构与传统的做法相比较起来,个人你觉得更为容易些,因为通过社交媒体这种工具更容易控制。因此,我就时下流行的社交媒体——新浪微博,谈一谈对个人自我形象建构的看法:

1、个人标签化。个体在使用新浪微博时,通常给自己加一些标签,如传媒、旅行、音乐、读书等,来给自己附加上某种社会属性,获得同类人的关注,并以此自居;此外,个体发言时,通常也以这些为主题,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讨论。然而,个体在实际生活中的状况他人并未熟悉,除非个体有意无意的在微博上发布一些文字和图片。当然这些文字和图片也是经过精心加工的,否则这将会破坏个体早期在上面建立的情境定义,如同戈夫曼所说,

“我们用与我们不可分割的角色外衣优雅地把自己包裹起来”。

2、前台和后台的“相对”隔离。如果说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现的一面是前台的话,那么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后台,我这里用了前台和后台的“相对”隔离,而并没有用“绝对”隔离,这是因为我们在社交媒体和实际生活中有共同的“观众”,除非我们刻意的去回避我们的“熟人”。因此,我们在前台和后台的形象尽入他们的眼底,会形成他们眼中的“不一致”,或者日常所说的“矫情”均可以用来修饰这一类。

3、与他人的合作共谋。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我们在前台和后台的“观众”有重合之处,为了避免建立的前台形象破坏,我们就必须把他纳入我们的共同团体中,避免情境定义的崩溃,因此,我们与他们合作共谋,共同维持形象。

4、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个体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社交媒体上,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我们会常常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然而,为了确保自己形象的不崩溃,我们需要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保持自己的信心。所以有时“自我暗示”的技巧其实是下意识的对自己的表演。我们努力使自己相信我们在前台呈现的形象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 更多类似范文┣ 人生感悟(阎肃老师) 7500字┣ 人生感悟短信 4200字┣ 经典人生感悟 45100字┣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6900字┣ 更多我的生活感悟┗ 搜索类似范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