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编钟,响彻太空!《东方红》背后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苹果a14提升多少 千年编钟,响彻太空!《东方红》背后的故事

千年编钟,响彻太空!《东方红》背后的故事

2023-07-05 15: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56年春天,河南信阳遇到旱情。

适逢春耕,苏楼村的几个农民在外出找水时,想起了小刘庄西边的土岗上有块土地长年潮湿,庄稼长势一直较好,应该能打出一口水井,于是几个人开始打井。

没想到的是,从土堆下挖出了一些木板。

继续挥锄头,竟然挖到了墓葬的椁室。里面有画着花纹的木板,还有浸透着泥浆的青铜器。

挖到古墓的消息震动河南,省文物工作队闻讯而至。

轰动全国的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的发掘,就此拉开序幕。

500

500

经过考古发掘,这座古墓非同一般,是当时墓葬形制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战国楚墓。

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从墓中清理出903件/套文物。有青铜器、乐器、玉器、木漆器、陶器以及丝织品。

种类如此丰富的随葬品,就像一座地下博物馆。

这么高规格的墓葬形制,它的墓主人会是谁呢?

线索来自墓中的十三件编钟,在最大的那枚编钟上刻有铭文——

“惟荆篱屈抑晋人救戎于楚境”

据历史学家考释,这十二个字说的是鲁哀公四年,楚国灭戎蛮赤的一段故事。

墓主人的身份也随之揭晓,他就是《左传》中提到的楚国左司马,眅。

在楚灭戎蛮子赤的大战中,这位出身信阳的将军力主陈兵于楚晋边境,最终迫使晋国屈服,立下了赫赫战功。

死后葬在他生前驻守的城阳城。

墓主人身份之谜解开的同时,那十三件古代编钟引起了考古专家的兴趣。

因为当地特有的青膏泥密封性极好,编钟出土时完好如初,铭文清晰毫无锈蚀。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研究所得到消息后派出王世襄、孟宪福、郭瑛三位专家组成调查组,前往信阳考察。

见到实物后,三位专家更为惊叹。

每件编钟毫无裂痕,表面浮着一层薄薄的黑灰,钟器本身的金黄色泽宛如昨日。

十三件编钟为长方形钮,两铣下垂,尺寸及重量依次递减。

最大的通高30.2厘米重4.36公斤,最小的通高12.93厘米重0.4公斤。

敲击检测的结果也让人惊奇,千年前的声音穿越至今依然清亮透明,悦耳动听。

而且,十三件编钟的音阶仅与现代的国际音标相差2%,完全可以演奏现代乐曲。

为了测音,王世襄等专家敲了一曲《东方红》。

曲子的正五声音调准确,但要完整敲完曲子还差两个低音。

专家们敲击寻音,最终在钟枚上敲出了近似的低音。

就这样,编钟版《东方红》诞生了。

这段录音也一度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开播曲。

更神奇的是,13年后,1970年,这段录音被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并经由当时媒体的传播,传遍了千家万户。

一首乐曲,穿越千年。

从深埋地下象征着古老文明的编钟,到九天之上代表着科技与梦想的太空。

历史与未来,在那一刻,碰撞在了一起。

历史的交汇很有意思,因为这个关于未来的故事仍要从信阳出土战国编钟的1957年讲起。

这一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由苏联研制。

当年应苏联天文委员会的邀请,中科院在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组织观测组,对这颗卫星进行观测。

钱学、 赵九章等科学家向中央建议——

“搞我们自己的人造卫星。”

在中央的支持下,中科院把研制卫星列为1958年的头号任务,代号“581”。

在钱学森和赵九章的带领下,581组的科研人员奋战两个多月,与院内外31个单位通力协作,完成了运载火箭结构的初步设计,搞出了两种探空火箭头部模型。

在当年国庆节的中科院成果展览会上,毛主席、周总理都前去参观。

鲜为人知的是,展出的模型是科学家们点着蜡烛,趴在北京西郊的水泥地上,用老虎钳锉刀、铝皮和三合板设计制作出来的。

卫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目的不仅是一颗卫星的上天。

而是通过卫星培养一大批掌握航天技术的人才,带动民用、军用等诸多新兴技术的发展。

当时的科技人员仅靠国家分配的大学生远远不够。

1958年初,中科院提出按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办一所以新兴技术为主的大学。

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月上报,6月批准,8月招生。校舍没有着落,中央领导就把军产批给科技大学做校址。

9月,中科大按时开学开设了一系列有关空间技术的课程,包括钱学森主讲的《星际航行概论》,赵九章主讲的《高空大气物理学》,陆元九主讲的《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

当年那些聆听大师讲课的学生,日后组成了我国航天科技的骨干力量。

1958年底,中科院大气物理代表团赴苏联考察。

考察归来,代表团认识到卫星想上天,要先从火箭探空搞起。

在中央2亿拨款的支持下,北京火箭发动机试车基地;上海机电设计院运载火箭试验基地;大连、长春的高能燃料研究所,先后建立。

随后的三年,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卫星研制工作暂停。

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勉励航天工作者,“卫星还要搞,但是要推后一点。”

那几年,航天工作者没有气馁。他们把对卫星的热情投入到火箭和导弹的研究中。

1960年5月,毛主席在上海尖端技术展览上,看到了T-7M火箭。

当他得知这是在没有苏联专家、没有资料,完全靠我们自己设计研制的火箭时,连声叫好并询问能飞多高。

当得知能飞8千米时,毛主席鼓励航天工作者——

“8公里也了不起啊!8公里、20公里、200公里搞上去!”

1964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振奋精神的航天工作者都觉得,是时候向卫星发起挑战了。

他们给总理写了一封信,建议国家尽快制订卫星发射计划。

1965年1月,经中央批准,我国人造卫星工作正式上马,代号651。

由钱学森点将,挑选了十八位负责卫星计划的航天人才。

卫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特殊年代,为了卫星能顺利上天,必须简化任务突出重点。

在中科院的651会议上,确定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为科学试验卫星。

为了突出宣传意义,把原方案里卫星向地面发送摩尔斯标志码,改为播放《东方红》乐曲。

卫星的名字也被确定为——

东方红一号。

在那个年代,老百姓家里只有收音机,收不到卫星发出的信号,大家想了一个办法。

让中央广播电台用大功率接收器接收,再向全国转播。

任务重大,事关“让全世界人民听到中国第一颗卫星的声音”。

这声音是《东方红》的前8个小节,因为是第一颗卫星,播放乐曲的技术难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科研人员专门制作了乐音装置。

初次试验时,大家都呆住了,《东方红》乐曲变调了。

问题越重大,头脑就要越清醒。经过冷静分析,科研人员赶到上海,找到了国光口琴厂的乐音专家。

专家告诉他们,加上谐波,声音就能变得抑扬顿挫。

四个技术指标全部实现。

1970年4月1日,装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列,抵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4月2日,周总理召集科学家听取一线汇报。他趴在地毯上查看地图,和科学家一起测算卫星飞越世界各城市的时间,亲自将一些非洲国家的首都写在预报方案中,要让第三世界国家看到中国的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下午3点50分,发射现场接到总理的电话——

“毛主席批准了今晚的发射。”

晚21时34分,发射指挥员下达一分钟准备的口令。

21时35分,指挥台操纵员按下发射按钮。

火箭发动机下,巨大的桔红色火焰冲出导流槽,火箭冲天而起。

地面遥测跟踪系统不断报告:“飞行正常”。

21时48分,发射现场传来喜讯。星箭顺利分离,卫星成功入轨。

发射人员的欢呼声响彻夜空。

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已经收到卫星传送的《东方红》乐曲。

4月25日,《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卫星经过祖国各地上空的时间表,正在广州参加东南亚“三国四方”会议的周总理,一走进会场就兴奋地向代表们宣布——

“为了庆祝这次会议的成功,我给你们带来了中国人民的一个礼物。昨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劳动节当天,东方红一号卫星飞过首都北京,毛主席、航天工作者以及广大群众齐聚天安门。

一起通过半导体,听到了这支来自太空穿越千年而来的《东方红》乐曲。

在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七年后,信阳编钟的故事又有了续集。

1977年3月,音乐学家黄翔鹏跟随调查组赴甘、陕、晋、豫四省调查,在为先秦编钟测音调时,他惊讶地发现大多数钟的右鼓部,有明显不同于正鼓部的音高。而且右鼓部铸造的鸟形图案风格也与整体完全不同。

再通过对编钟振动方式的测量,可以证明每口钟都能发两个音。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一钟双音”。

上古时代,人们认为乐音起源自凤鸟的鸣叫。信阳编钟上的鸟形图案不仅证明了古代铸钟工匠的高超技艺,也把“一钟双音”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

时至今日,开创中国航天史新纪元的“东方红一号”仍在轨运行。

而反映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信阳长台关楚墓编钟,则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河南信阳博物馆“淮上春秋”的展厅里,有一套按照“长台关编钟”发声原理复制的新编钟。

每当游客敲击,钟声绕梁沁心。

让人梦回春秋,看将军出征,看楚人坚毅。

一如我们这个永攀高峰的民族,绵延千年不绝,此刻风景正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