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地铁取消英文标识?外媒质疑:旅客怎么辨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语语言润色要去除文章图片吗 国内地铁取消英文标识?外媒质疑:旅客怎么辨认?

国内地铁取消英文标识?外媒质疑:旅客怎么辨认?

2023-06-08 14: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美方媒体又开始找事了,他们是生怕我国不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拿着望远镜一直在注视我国。我国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开始大肆报导和宣扬。

这次是针对的我国地铁,因为我国地铁逐渐“去英文化”。

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地铁语言如何设置应该是我国的自由,与美方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竟然着急了,还说外国人看不懂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网友给出的答案很直截了当,看不懂不会学吗?

对于我国居民来说,他们要想出国,不管是去哪个国家,都必须得通过托福雅思考试,熟练掌握了英语,才有资格出国。

既然如此,我们也应当公平对待来到我国的外国友人,他们应当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之后再来到我国,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我国社会,生活工作也会更方便。

对于外国友人的到来我们是非常欢迎的,不管是来我国旅游还是工作、学习,我们都表示支持。但到我国也应该是有门槛的,他们应该入乡随俗,通晓汉语基础。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字独具魅力,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很多人表示汉语很难学,因为同音字、同义字太多了,一旦使用不当就可能闹出大笑话。

不过难并不是不学的理由,英语对于我们来说也很难,但我们不是依旧在坚持学习吗?

地铁去英文化,是汉语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汉字博大精深,汉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相信汉语的魅力能使更多的外国友人折服。

所以我们要将汉文化向全球推广。北京地铁将英语换成汉语拼音字母,这得到了我国老百姓的一致认同。

现在我国的综合实力已经很强大了,汉语也已经成为国际官方语言,因此应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自从我国对外开放以来,很多外企选择来到我国发展,因此我国很多公共场所都使用了双语标识,这给外国友人提供了方便,使他们能够更清楚地分辨各场所的用途。

地铁是很多人最喜欢的交通方式,为人们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

当然有不少外国友人也喜欢乘坐我国的地铁,因此地铁上通常也会采用英语化标识,每次到站后也会进行中英文双语播报。

而随着北京地铁采取去英语化措施,最先坐不住的竟然是美方媒体,他们开始公开批判我国,认为我国地铁部门的这个措施毫无人性化,丝毫不顾及外国人的感受。

对于美方媒体的无病呻吟,我国地铁部门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坚持去英语化。

不过这次北京地铁更改的只是部分站点的名称,比如之前北京站的写法是“BEIJING STATION”,这种其实就是中式英语,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更改之后的写法为“BEIJING ZHAN”,这种就属于全拼音式的写法,更正式一些。英语是由字母组成的,而汉语拼音同样也是由字母组成,其实是异曲同工,外国人拼读起来并不难。

其实不仅是地铁,高速上也对英文标识进行了去除。同时在教育方面,很多家长都建议降低高考中英语的分值,提高语文的分值。

现在很多家长过于重视英语,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成绩,为孩子报了长期的英语辅导报。并且现在还有许多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倡导孩子从小就学英语。

而反观我们的国学,又有几个机构在弘扬国学呢?国学不断被边缘化,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尊重我们的文化,这是民族自信心的来源,文化瑰宝是我们的骄傲,理应得到传承。

美方站在自己的角度,采取双标的态度对待地铁去英语化。试想一下在美方,你会有很多机会看到汉语标志吗?大概只有在唐人街才能看到。

美方谴责我国去英语化,认为这是对外国友人的不尊重,而美方自己呢,他尊重过我国国民吗?美方忽略我国汉字,却在一味要求我国使用英语,为他们提供方便,真是白日做梦。

去英语化,在我国已经不再是口号,这是必然的选择。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人民的精神支柱,我们有责任宣传我国文化,拥护中华文明。

之前双语的存在是为了追求国际范,而现在已经不需要了,以后越来越多的公共场合会去掉英语,甚至连报站都不会再使用英语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