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天赐庄的两座钟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国的钟楼 苏州大学天赐庄的两座钟楼

苏州大学天赐庄的两座钟楼

2024-07-17 22: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2月初,我在天赐庄校区住了一周,给国际人道事务微专业和人道工作方向的MPA班学生授课,早晚在校园转悠,拍摄并与朋友们分享了很多苏大冬季的美景。一天,上网查询资料时偶然得知,方塔曾经也称钟楼,里面还有一座可以敲响的大钟,因此引发探究的兴趣。经苏大办公室同事的引介,在目前文星阁使用单位云中苏大运营中心的汤先生陪同下,我进到围墙里,认真探究了方塔内外,通过其留存的两座碑文和展示的文星阁简介,进一步了解了这座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塔的前世今生。

方塔的历史,按照苏大博物馆展出的“文星阁源流事记”介绍,最早要追溯到明朝嘉靖辛丑年(1541年),长洲县学搬迁至平江路。因搬迁后数十年“科第不元、仕宦不相”,明万历己丑年(1589年),长洲县令李尧民与苏州知府周继莅临学校,勘察环境,认为县学之右方有双塔,左方位须有高耸之文峰才能“壮文明之象”,所以在长洲县学之东南方位筑台,台基二丈余。万历丙申年(1596年),正式修筑文星阁,万历壬子年(1612年)重修。重修后的文星阁更为高大,“阁基周围二十丈四尺,阁高一十三丈六尺,远眺三百里”,基本就是现在看到的模样了。文星阁建成后,长洲县学果然文运昌隆,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连绵不竭,还出了彭氏祖孙状元等科闱美谈,成就“苏州状元甲天下”的佳话,被誉为苏州的文脉。

今天我们看到的方塔,算起来已有411年的历史了,明清时期多次维修,“殿宇于咸丰十年皆毁于兵燹,惟阁巍然尚存”,目前方塔阁前围墙内的建筑及旁边作为苏州大学幼儿园的建筑,都是清同治年间被誉为“葑门第一家”的彭氏家族捐建的遗存。

新中国成立后,东吴大学撤并,在其址建设的江苏师范学院,也曾经对文星阁进行过维修,目前殿内墙体上有用玻璃保护起来的《长洲县儒学重修文星阁记碑》和《重修长洲县学文星阁记碑》二块原碑。1982年,文星阁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星阁是一座白色方正的四层塔,高约28米,基座大约有三四米高,由规整的条石砌成。塔身上覆四角攒尖顶,翼角起翘,葫芦结顶,灰瓦红木屋檐。各层四面均有拱门,自下而上逐层略细收分,形成有层次而又挺直的轮廓线。塔基四周也是一个方形的围墙守护起来,南侧和北侧各有一组中式的平房护佑。

据介绍,塔中第三层与顶层间无楼板形成四方空井,中置横梁,悬以铸有“文星宝阁”铭文的一口清代铁钟,还有史料称“阁之中为洪钟,一响可闻千万户。南向为文星像,以奉香火”。

今天,大门上锁进不了塔内探寻,透过缝隙,只看得见塔内宽阔的空荡空间,还有一侧有向上楼梯,看不到铁钟的身影。

林堂

现在苏大天赐庄校区比方塔更热门的打卡点就是钟楼了。

该楼位于苏州大学中轴线,南面是一个数千平方米的大草坪和围着大草坪建设的时代不同、风格各异的教学楼,北侧是古木参天的一片园林和六栋两层的小别墅。每逢毕业季,学生们都会以大草坪和钟楼为背景合影。

钟楼在东吴大学时期是图书馆、礼堂和教室,该建筑由美国传教士募资修建,由英国建筑师设计,1901年动工,1905年初投入使用。

为纪念东吴大学创办人之一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此楼又称“林堂”。林堂建成后,是当时苏州地区规模最大的西式建筑。建筑外观使用拱券结构形成外廊、红砖与青砖混合砌筑墙体,有瓦楞铁皮屋面、石制柱式、古典线脚和花饰等装饰物,还运用了玫瑰窗、花式窗棂及钟塔等基督教堂建筑元素。1934年苏大学子陈霆锐博士和他的夫人慷慨捐款,为该楼购置了一套四面报时钟,至今,从早晨7点到晚上9点,准时鸣奏音乐,因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钟楼。

林乐知咸丰十年(1860年)偕夫人来到上海,直至1907年在上海去世。他在中国传教、办报、办教育47年,还是著名的翻译家,翻译了《欧罗巴史》《万国史》《格致启蒙化学》等10余本有关外国历史、地理及自然科学的著作。他曾兼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前后共16年,被清政府授予五品顶戴。他创办并主编《万国公报》等报纸,1882年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并任监院。1900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计划在苏州建立一所大学,1901年宫巷中西书院、天赐庄博习书院合并,在今天的天赐庄校区正式成立东吴大学堂,并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林乐知是东吴大学重要的创办人,因此由他担任首任董事长。

建筑是最好的文化符号和活着的历史。“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由东吴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杨永清融合原英文校训(UNTO A FULL GROWN MAN)基础上题写的中文校训,至今仍矗立在天赐庄校区。

位于苏大北边、平江路历史街区一侧的长洲县学现在是苏州平江实验学校,也是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而经历120多年风雨,从东吴大学、江苏师范学院演变发展到今天的苏州大学,则成为一个发展迅速、兼容并蓄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全国和世界高校排行榜中不断实现超越。苏大官网这样自我描述: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前报道

这个学院,填补了150多年国际红十字运动空白

百家谭 | 张丰:不赚钱的小书店,为何人人都喜欢

百家谭 | 绿茶:南响堂寺前,读“万历十五年”碑石小记

百家谭 | 刘醒龙:关于长江的三种震撼

百家谭 | 叶兆言:长江之水天上来

百家谭 | 肖复兴:“荒友”九大员

百家谭 | 莫言:磁盘与烟斗

百家谭|陈平原:大学寻踪——暮春时节陕西行

百家谭|樊建川:民族复兴,“膨胀”了“馆奴”樊建川的心

百家谭 | 刘亮程:夏花与秋叶

百家谭|梁衡:亦人亦神诸葛亮

百家谭|肖复兴:39年前的稿费单

百家谭 | 王蒙:读荀恨晚

百家谭|王振忠:远引旁搜观黄白,半生痴绝梦徽州

监制:姜锦铭 | 责编:刘小草、吉玲、刘梦妮、雷琨、赵岑 | 校对:饶小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