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稻花鱼》作者杨珂:“梯田上”的非遗贵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苗族侗族风俗儿童绘画 对话《稻花鱼》作者杨珂:“梯田上”的非遗贵州

对话《稻花鱼》作者杨珂:“梯田上”的非遗贵州

2024-03-28 21: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部主任李岚亦表示:“用图文形式记录‘苗族古稻种植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寓大理于小书,这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一种新视角。”

1970年代的黔东南州黄平县清水江边的一个苗寨里,杨珂出生的地方,种稻养鱼的传统在这里完好地延续着,她便从小浸润在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里。长大后,杨珂先后从事过心理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撰、教育研究等工作。丰富的跨领域工作经历,让杨珂得以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到文化与教育哲学。

在陆续进行的基层教育培训和乡土文化考察中,杨珂看到了基础教育中本土文化的缺失,于是开始重点关注学前教育中的本土化教育问题,并尝试以宣传本土文化为主旨进行绘本创作,《稻花鱼》便成为这一系列实践的开端。

杨珂邀请了贵州民族大学教师宋晓璐担任绘画作者,共同创作了儿童绘本《稻花鱼》。她将自己对贵州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独特理解,都融入了这本《稻花鱼》,希望通过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培养儿童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以期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发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内生动力。“当非遗文化以创新的表达拥抱新生代,它的传承与发展便有了可持续的路径。”杨珂说。

于是,这种不生长在江河湖海,而是孕育于贵州稻田中的鱼儿,带着苗族天、地、人和谐共处的农耕智慧,游进了读者心中。

贵州农家的稻香鱼味道很巴适。贵州故事工作室图片资料

记者:能否分享一下《稻花鱼》的创作源于怎样的实践经历与文化反思?

杨珂:我是贵州土生土长的苗族人,是在农耕文化的浸润下长大的。我的祖辈父辈一直延续着传承了千百年的“苗族古稻种植习俗”,顺应着四季时令、自然生态的变化劳作,养儿育女,创造新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饭稻衣棉”的农耕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新生代的苗家人包括我自己对“苗族古稻种植习俗”也越来越陌生。“民以食为天”,但“食”在哪里?“食”从哪里来?这些疑问已经从常识性问题逐渐演变成古老难解的问题。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向下一代介绍“苗族古稻种植习俗”,这其实也是我作为一个苗家人的一点私心吧。

其实,我从读研究生开始就特别关注和研究贵州的民族文化,这些年也去过很多地方调研。2020年4月,我受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邀请作为文化扶贫专家组成员到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调研。大歹村坐落在从江县月亮山的一个山头上,风景十分优美,韵味独特,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苗族农耕文化,其中就有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稻作习俗”。

在这里,人与自然完美地融合,共生共荣,质朴的村民过着祥和安稳的生活,幸福指数之高,是我们这些“城市人”难以企及的。此时,正值省直单位大举扶贫之手,针对大歹村的改造如火如荼,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却似乎在暗暗滋生。我们在提供物质帮扶的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保留大歹的生态文化以及维护村民精神信仰的重要性。因此,用绘本的形式记录下大歹的样子,记录下传承千年的稻作习俗,是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关照,也是对生命之根的探寻与思考。

记者:“稻田养鱼”这样一种朴素的农耕实践,传递着怎样的生存智慧与文化价值?

杨珂:中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水稻了。直到今天,在我的家乡黔东南的祟山峻岭之中、溪谷河流之畔,独特的水稻生产技术及丰富多彩的水稻复合文化依旧被完整地保留着,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水稻养育了一代代苗家人,苗家人把水稻视为和人一样有灵性的物种,用自然之法从水稻中寻找生活的源泉及获取生计福祉。从立春开锄到播撒种子,从打开秧门到投放鱼苗,从夜夜守水到吃新庆丰收,苗家人辛勤劳作,精心呵护,虔诚祭祀,架起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桥梁。他们用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朴素而原始的技艺,实现了人、稻、鱼等自然万物的共生共荣:人种植水稻——鱼和人照料水稻——人和水稻帮助鱼躲避天敌。就这样,人与自然相互守护,相互收获。

2011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的“稻鱼鸭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2013年又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苗族古稻种植习俗”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名录。

记者:能否向我们解析一下“稻花鱼”的哲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杨珂:“稻花鱼”是最能体现稻作习俗的生态系统,它完整地展现了人与鱼、鱼与稻作、人与稻作相互守护和相互成就的和谐关系。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物理意义上来自于大自然,人在因果论的意义上统一于自然,并且不仅人的肉体来自于大自然,精神之源更是大自然;自然统一于人,人是自然的目的;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感性直观与人的实践活动……”

苗族传统的农耕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构建了当代生态伦理建设的活态化资源,与费尔巴哈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及生态伦理的中心思想——“非人类中心主义”不谋而合。现在的孩子与真实原始的自然的距离在拉大,希望书中这条曾经渴望逃离稻田并最终留下守护稻田的小鲤鱼可以引领孩子们在农耕时令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平衡关系,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情感,敬畏自然,热爱自然。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探索挖掘贵州的本土文化,用更多好的形式向大众展示贵州的独特魅力。(文图/贵阳第四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组委会采访组供稿 编辑/钱四勤 责编/田芳 审核/杜一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