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启发式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

2024-02-12 0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宋代理学家朱熹做注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即已用力于思,故可启以闻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即已得其意而未能发表,故可发以达其辞。”

就是说,“愤”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学生很着急。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有很大收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还没有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没有急切的求知欲望,教师就先不必给学生讲课。

“悱”是学生“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十分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学生指点一下,才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如果学生不是处于这种状态,教师是不必告诉学生应当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抓住“启”的时机,而且还要善于发问,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班提出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等,这种启发是不可取的,还有一种启发是属于浅层次的,缺乏深度。

比如教师让学生用“上”字组词。第一个学生会回答:“上汽车”往往第二个、第三个学生会回答:“上大车”、“上飞机”、“上轮船”等,这时老师总结说:你们回答得真好,用“上”字组了这么多词。其实,这些用“上”字组的词都是上去的意思,如果教师提出谁能用“上”字的另外意思来组词,学生若能回答出:“天上”、“上次”、“上级”、“上午”等,这种启发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学习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且迫切希望掌握它。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而不能简单地灌输,不能采取逼迫的办法。启发式教学最根本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师所讲解的东西学生不能理解,不能从已知的一点,去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那么就不应当再重复去教他了。在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理解不了的时候,还要再讲,势必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孔子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运用了启发诱导的原则,所以他的学生往往能够“闻一知二”,乃至“闻一知十”;并赞扬他的教学能“循循然善诱人”。

启发的方式

1讨论

孔子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他是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答案。整个一部《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讨论、谈话的记录。

2诘问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用诘问的方式,启发人思考问题。子张问孔子:一个知识分子,怎样做才能顺顺利利、非常通达呢?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子张:你所说的通达指的是什么?孔子在诘问子张、了解了他的症结所在之后,给了他有针对性的回答。

3比喻

通过比喻说明道理,以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孔子教育学生要像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把君子之过比作日食、月食。

孔子的”启发”与苏格拉底的“助产”

在西方差不多与孔子同一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krates , 公元前469 - 前400)认为教育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他并不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他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新思想的“产婆”。他认为真理原本就存在于人的心灵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去自觉地发现它。

哲学家是智慧的导师,帮助人们发现存在于内心的真理是他们的任务。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与诱导,谈话和讨论,注重学生自我发现。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为世界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