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老照片,常熟老照片展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式彩画的画面图案有哪些 常熟老照片,常熟老照片展览

常熟老照片,常熟老照片展览

#常熟老照片,常熟老照片展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看哭所有常熟土著的60张老照片 常熟名胜古迹

一,赵用贤宅

系明代吏部左侍郎赵用贤(1535-1596)故居,常熟现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于2005年辟设为“虞山派古琴艺术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崇教兴福寺塔

塔下原有崇教兴福寺,故名为崇教兴福寺塔。因外观呈正方形,俗称“方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1977年,以塔为中心辟建方塔公园,1999年完成塔身大规模修复。修复后的方塔,总高度为67米,砖木楼阁式。系常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聚沙塔

全称为“聚沙百福宝塔”。为南宋绍兴年间邑人钱道者所建,用以镇潮水冲激。取《论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得名。为常熟建成年代较早的塔。塔下原建有法云禅寺,后废。塔为七级,历代几经修葺。1986年起,塔院逐步扩建为“聚沙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燕园

原为清乾隆初黄梅知县方益别业“峰谷泉源”,后为东阁大学士蒋溥之子、台湾知府蒋元枢所得,初名“蒋园”。园占地3525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彩衣堂

坐北面南,居第三进,属翁氏故居中主体建筑。硬山五脊顶,面阔3间,进深五架并轩前后廊共九架,用材硕壮。在梁枋檩额等处绘有彩画116幅,总面积约150平方米。

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由省市拨款修缮,1991年11月与翁氏故居同辟为“翁同龢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常熟市人民政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的遗憾,渐失的古镇——福山

福山,一个有着美好名字和 历史 韵味的古镇。也许现在很多人知道的是日本福山市,或者韩国釜山,或者山东的福山区。但是在常熟上世纪,有个美好的镇,就是福山镇。以前一直好奇,江苏平原湖泊河流为主,常熟市内虞山,很少知道福山的山到底是什么山?我曾开车经过去张家港,途经福山,也好奇福山是什么山,今日谈个究竟。

福山位于常熟市西北境,福山塘略呈纵向流经集镇东部。福山以山而名,福山即殿山,其形似覆釜,本名覆釜山,又称釜山,后人取其谐音称福山。

福山近邻长江,境内有山七座,蔚然江海间,明代杨子器有诗云:“谁道仙家无蓬岛,尘海人言有福山”。此景天下独有,可惜大多山已在文革时代开采,又由于沙洲涨积、江岸外移,这般仙境已不复存在。“福港观潮”为虞山十八景之一,由来已久。在上世纪中叶之前,福山、涛山等山丘濒临长江,处在长江下游江面最宽阔地带。涛山脚下惊涛拍岸,站在覆釜山(殿山)观潮亭上,东北方向远眺,水天一色,无边无垠。每逢初三、十八大汛期,都能看到来势汹涌的潮头。每年八月十八日(福山人称潮头生日),各地前来观潮者人拥如潮,许多文人骚客也都慕名而来。早在明代就留下了许多关于“福港观潮”的诗句:“水涨云根没,沙平海面开。故山回望杳,远艇涉波来。何处潮头发,涛声散地雷”。来潮时,风啸浪嚎,惊涛骇浪,拍岸击石,水花飞溅,蔚为壮观。

福山 历史 悠久,汉代建制为南沙乡,并置司盐督尉署。晋咸康七年(341年)设南沙县。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县改为常熟县,并为县治。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今虞山镇),但福山仍为江南军事要地之一,历代派重兵驻守,并先后建有南沙城、金凤城、福山旧城、福山总兵城等城堡。总兵城毁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残留东、南、北三座城门在民国时期被先后拆除,西城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尚遗残迹。清同治初,福山重建总兵衙门。

上世纪中叶开始,因长江泥沙涨积,福山港口滩涂淤涨,潮汛已不复当年。同时福山港渔业也慢慢衰落,后都迁至浒浦。在上世纪后期,福山、王市、周行三镇合并成海虞镇,开启常熟并镇之市,因为地理位置,王市在两镇中心,设海虞镇中心所在地,福山部分村庄因氟化工工业污染,安置房迁改到原王市海福新城,第一大镇,福山,也逐步没落,甚是可惜。也许,这就是现代文明的进程,有的镇终究要没落,如果能保存,就没有今天周庄、木渎等的古镇 旅游 。也许有的城市终究逃不走时代的命运,就像世界之都洛阳,安阳,目前只是一座三线城市,已经实属庆幸。楼兰等古国,只是成为传说。或者,保留的照片,能够找到时代的痕迹,从照片中,寻找属于小时候的记忆。回味在爷爷奶奶膝下承欢的甜蜜。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过镇上布匹、南北干货、茶馆、理发店、拍照店的欢愉。而这一切,终将老去,年轮总是前行……

老常熟照片拓片展在市图书馆开展常熟关于革命的风景区有哪些

常熟的景点,除去“沙家浜”革命著名景点就没有了,但是由于常熟的历史悠久,出名的风景名胜有很多,现推荐几个游玩的景点。(一)、《曾赵园》曾园,原称虚廓园,俗称曾家花园。占地20多亩。这里原为明朝万历年间监察御史钱岱筑“小辋川”园林的部分遗址,于清同治时为曾家所购置,由清光绪刑部郎中曾之撰(号君表)营建为家园。光绪九年(1883年)始建,至二十年落成,至今已有120多年。向为江南著名古典园林。曾之撰之子曾朴曾为清光绪时内阁中书,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其所著历史文学小说《孽海花》脍炙人口,鲁迅鉴为“结构工巧,文采斐然”,与《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行记》并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名闻海内外。曾朴并曾翻译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莫里哀等多部作品,盖使曾园名声大振。曾朴曾在园中度过他的少年和晚年。 虚廓园的得名,源于《淮南子》的“天文训”篇,取自该文“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意指混沌初开,空虚寂静的一种清朗之气。而这里曾被称鉴为半城半野、半山半水,澄澈明朗,环境优美佳绝,含有灵秀之气。以“虚廓”为园名,是非常贴切的,也充分体现了当时造园者融合山水自然的高度意境追求。该园在造园艺术上,以中部较开阔的水面为中心,环池布置园景。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叠山理水,布局精妙,长廊逶迤、柳堤卧波、花木扶疏,步移景换,美不胜收。尤其是处处借景虞山,水光山色,天开画境,令人心旷神怡,成为江南古典名园中独领风采的佼佼者。曾园景点荟萃,琳琅满目,以十六景闻名远近,而其中的古红豆树与香樟树则是明代“小辋川”园林遗物。被誉为“双宝”至今依然生机勃发,弥足珍贵。1、归耕课读庐为园的正厅,为曾之撰对其子曾朴教授读书和接待宾客之处,是一座鸳鸯厅式建筑,三面环水,前部为吴大 所题书“归耕课读庐”匾额,背部欲题为“水天闲话”。厅前庭院一方,柜以花木。其中香樟一株,浓落华盖,古朴多姿,为明代“小辋川”园林遗物,尤珍贵,复有石笋玉立其间。丛丛修竹旁为“妙有”独峰奇石,上刻曾之撰所述记。由其子曾朴所书的建园与奇石采撷命名的铭志,亦是珍贵园林文化遗产。全院花木掩映,景色洵美。2、水天闲话位于“归耕课读庐”正厅后半部,临池为一排长窗,居此可眺望对岸天光水景山色,令人为置身画中,心旷神怡。3、琼玉楼位于园池东南隅,地处“归耕课读庐”东侧,为两层小楼,原系园主人或亲眷生活居住之所,两侧有翼楼上下均有廊,布局顺应地形,东侧通“小有天”假山,匠心独具,构思精巧。登楼远眺,全园风光,虞山秀色,历历在目。4、古代名人碑廊位于园东,廊南端有竹里馆,翠竹丛丛,清出宜人。长廊内壁嵌有《山庄课读图》与《勉耕先生归耕图》两部石刻碑石,共有30多块。《山庄课读图》石刻,为曾朴祖父曾退庵于清道光时在城区山塘泾岸所建“明瑟山庄”的园景诗文题刻。《勉耕先生归耕图》石刻则为曾退庵祖父曾勉耘任福建宁化县时的归耕图题词刻石,两部石刻多为当时朝野知名人物所书题。有李鸿章、张之洞、吴大 、翁同和、杨沂孙等撰书。书体风格各异,刻工精良,为书法石刻精品。5、“小有天”假山黄石叠成,为叠山名手庄亦耕所作。路转峰回,飞梁高台,乔木映衬,景观生动,构思丰富,而山中又置有石室,上视可仰见天光,下览则池水流入其中,势若天成,佳妙无穷。洞壁上刻有“日长山静”与“水流花开”题词,书体奇逸,古朴俊美,山巅置有“揽月亭”,飞檐凌空,景色优美。6、啸台位于池东,曾之撰自题“啸台”二字,古朴敦厚。入口处有“天门”二字题刻。由此穿过假山可达池岸。势若险崖渡口,旁有古树,屈曲多矫,古朴奇致,独具景观特色。同时“啸台”西侧池水中矗立两处石矶,一块镌刻“虚廓子濯足处”,一块镌刻“石州”二篆字。书法古林生动。两矶兀立水中,前后错落有致,布局优美,与“啸台”临岸山石组合为园地石景佳绝处。7、柳堤双桥位于园北,正当前后水池分界处,堤上杨柳飘拂,两端设有轻盈秀美的桥亭,景色如画,亦为该园的特色景观。8、雪台即池北伸入池中之绿岛,昔岛上种有白玉兰,白皮松等,故名“雪台”,为夏日纳凉佳处。9、不倚亭位于池中九曲桥上,四面临水,为方形歇山式建筑,与池中南岸“水天闲话”成优美对景。天光云影,绿荷送香,风光楚楚,亭额为曾朴书字,豪放潇洒。10、莲花世界大池中每至盛夏莲叶片片,清风阵阵,荷动飘香,令人顿感“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优美佳境。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为常熟古典名园中观荷胜处。11、邀月轩在池南中部,正当池中南北曲桥要道,临池而筑,尺度得体,可四面观景,眺望池中秀美景色,极富诗情画意,上悬联曰:春醉花连屋,宵吟月近门。12、超然榭位于池的西北隅,两面临水,东览园景,尽收眼底。13、梅花山房位于池的西南隅,此处翠岗隆秀,岗上梅花山房耸立,四周花木扶疏,满坡盛桂梅花,昔有“梅花田”的赞誉。14、君子长生室(今曾朴纪念馆)位于园中正厅左侧,室内有吴大 撰书题刻“君子长生”匾额,原为书房兼作迎宾及夏日起居用。清同治、光绪时朝中名宦,著名书法家吴大 、清末民初常熟著名诗人杨云史、杨无恙等均在曾园居住过,其中杨云史则是曾朴的表弟。曾任清光绪时外务部郎中,记名御史,先后出任过驻日本长峙、神户及朝鲜仁川领事的邑中文化教育名人张鸿则曾常访曾园,与曾朴畅叙,并接受曾朴委托,完成写作长篇小说《续孽海花》,传为文坛佳话。现君子长生室已辟为曾朴纪念馆。馆前庭院中花木丛丛,尤其庭中高十数丈的明代红豆树枝叶繁茂,生机盎然,为明代“小辋川”园林遗存,殊为珍贵。15、娱晖草堂位于君子长生室西侧,昔为读书处,堂额为清代常熟著名讨人孙原湘墨迹。堂前庭中有四季花树,环境清幽。16、寿尔康室位于娱晖草堂南面,两者之间为宽敞的庭院,庭中有精致的花纹式铺地和山石堆叠的花台、树台,景观雅美清新,环境宜人。(二)赵园 赵园,一名水吾园,与曾园毗邻,建于清同治光绪间,原亦为明万历间监察御史钱岱“小辋川”园林部分遗址,清嘉庆间邑人吴峻基在此种竹养鱼,池塘一片,荷香数里。故名“水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该园毁。同治、光绪间,园归辞官寓居常熟的阳湖人赵烈文。赵烈文,字惠甫,号能静居士,同治时,官直隶州知州。得此园后,赵烈文与其夫人邓廷祯之女邓嘉祥及内弟邓家缉共襄园事。将园重加修治,筑“天放楼”、“能静居”、“柳风桥”、“静溪”、“梅泉志胜”、“似舫”及假山两座,遂成为江南名园,时称“赵园”、“赵吾园”、“赵壶园”。后又易名“水吾园”。此园在造园艺术上,充分以水为主体,景点皆环池而筑,参差错落,巧而得体。并与曾园一样,复能借虞山为景,引入园中,水光山色共一园。人在园中行,如在画中游,令人称绝。园以十景称著。1、能静居位于池北,建筑轩敞典雅,为园中主厅,系园主迎宾之所。额题“能静居”、为翁同和墨迹,于厅前可环顾四围。水光山色,亭廊台榭,风景如画。2、天放楼位于园的西北隅,背后虞山耸翠,前临静溪,景色无限。楼两层,周绕以长廊,楼前设庭院,自成一区,幽美宁静,昔为园主藏书处。上悬题额“天放楼”三个大字,为清道光时举人,曾任安徽凤阳知府的著名书法家杨沂孙墨迹,楼内有赵烈文所撰楹联。3、静溪位于天放楼前,一湾碧水,西通古城内城河九万圩,南通园中大池,溪南以小岛与大池分隔,布局极自然曲折之美,岛上点以假山、花树、别有意趣。古人曾有联:“山光下溪静相好,云影朴树闲不流”赞美之。4、柳风桥位于静溪西侧,正当静溪入内城河处。拱桥横跨其上,桥下设以木栅门,船可由园中通入内城河,构思奇巧而景观优美。沿内城河则柳丝拂岸,其境特佳。5、殿春廊位于园西,长廊临波而立。廊中置有殿春榭与不碍云山亭。廊后虞山如近在咫尺。青山烟树,长廊低回,岚光云影,如诗如绘,令人叹为观止。廊中有联“高阁三层烟树里,青山一角夕阳中”。当是这一景观的极好写照。6、先春廊位于园南,呈东西向,东连池畔似舫旱船,西接殿春廊,廊中有榭,名先春。由廊榭北望,水上九曲桥亭、能静居、天放楼、静溪、柳风桥等历历在目,其后虞山翠若锦屏。7、似舫位于园池南岸,船由舫楼,结构精巧典雅,尺度宜人,景观生动。上题“似舫”二字,为赵烈文墨迹。于舫上可遥看园中诸景。“舫楼柳浪”向为名景。8、梅泉志胜位于似舫岸东,为黄石假山,上置石井栏一,镌刻赵烈文所书题“梅泉”二字。山上高林掩映,并有松柏三株,蟠根嵌石,虬枝参天,为明代“小辋川“园林遗物,殊为珍贵。故“梅泉志胜”向为名景。9、水木清华堂位于园东,为重建的歇山式建筑。结构轩敞。题额“水木清华”为吴大 墨迹。其北对山满楼,高岗崇阁,山石重叠,石桥横卧,溪水迂流曲折,景观宏美。南向则低阜蜿蜒,有茂林修竹,环境清丽。10、山满楼位于水木清华堂北侧,居园东中部。其北部有“环秀分胜”黄石假山,为恢复重建的两层重檐高阁,亦为全园最高建筑。建筑气势恢弘。据《虞阳说苑·梦笔》记载“小辋川”园林与其建筑时,曾称山满楼“崇敞巩固,为通邑台楼之冠。”今上悬题额“山满楼”为清代著名书法家钱泳墨迹。登楼俯瞰,曾、赵二园胜景尽收眼底。纵目远眺,则虞山风光历历在目,令人叹为观止。“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如今楼中所悬于右仁撰书的这幅对联,用在这里,也是极为生动的写照。。公交路线:2、5、7、8、9、104、105、109、110、116路(一院站下)咨询电话:0512-52779669 门票价格:15元/人开放时间:8:00-16:00 (二)、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 位于江苏常熟城区西部的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区域总面积39.2平方公里,独占建城区“半壁江山”,是常熟山、水、城独特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和环境个性的承载主体。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虞山与尚湖分别是国家首批森林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虞山尚湖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上海、苏州、无锡均处于一小时经济圈、交通圈、生活圈内,距南京、杭州也仅三个小时,地理优越、交通便捷,是打造休闲度假基地的极佳区位条件。 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按照 “旅游强市”、“生态兴市”和打造“山水文化之城、生活品质之城”的战略目标,决定组建成立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的度假区党工委和管委会,被赋于在39.2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实施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职能,瞄准“5A”旅游区标准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以和谐生态为特色,以儒雅人文环境为个性,以高尚休闲功能为支撑,整合资源,塑造品牌。至2012年将自行组织实施主要建设项目22项,预计投资约14亿元,全面实现度假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和景观、文化要素配置的提升。同时配套实施高端会务、商务度假酒店,休闲会所,旅游地产开发,山地森林、湖泊湿地体验式度假基地,山地、水上、湖畔康体运动基地,自助类、时尚型、益智性游娱游乐产品的招商与开发,实现度假区客源吸纳和承载能力的整体提升,把虞山尚湖建设成为湖光与山色相融、生态和文化兼备的,中国湖泊旅游的典范,国家级休闲度假胜地。 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为AAAA级景点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三)、阳澄湖阳澄湖位于苏州市境内、苏州城的东北,跨苏州市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及常熟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面积120平方公里,约18万亩,分西湖、东湖。它南连苏州城,北邻常熟山,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阳澄湖水质澄清,阳光透底远远望去,像一块晶莹的翡翠。泛舟湖上,微波荡漾,仿佛人在画中。阳澄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阳澄湖盛产七十种淡水产品,桂鱼、甲鱼、白鱼、鳗鱼、清水虾、大闸蟹为"湖中六宝",其中素有"蟹中之王"美称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更是驰名中外。 当地就有着" 不是阳澄湖蟹好,今生何必住苏州"的感叹.... 阳澄湖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具有渔业养殖、工业用水、灌溉、旅游、航运及防汛等多种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阳澄湖湿地是生物多样性集中和生产力较高的地带,湖泊湿地环绕湖泊开阔水面,具有拦截净化外来污水的能力,在保护湖泊生态平衡、防治富营养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拥有丰富生物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阳澄湖,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尤其以清澈的水面丰饶的物产闻名于世。这里湖面开阔,水质清澄,水草丰茂,是螃蟹生长的理想之地。特殊的环境,使大闸蟹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四大特点,一是青背,蟹壳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肚脐、甲壳晶莹洁白,没有黑色斑点;三是黄毛,歇腿的毛长而黄,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挺有力,放在玻璃上都能八足挺立,双螯腾空。(四)、方塔公园方塔公园,位于常熟古城区东,主景点崇教兴福寺塔,原名崇教宝塔,俗名方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常熟城内著名的旅游胜地,因园内有一南宋方塔崇教兴福寺塔而得名。公园北部以水为主景,富有江南园林特色;中部为南宋方塔,南部则极具城市山林情趣。园内宋塔、宋井、古银杏又誉为园景三绝。 方塔方塔园简介 方塔园位于常熟古城区东部,与城区最繁华的方塔商业街相毗邻。该园建于江南四大名刹崇教兴福寺废址,所有建筑均遵宋代形制,总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因园内南宋方塔而得名。园外仿宋商肆林立,历经数年发展,已形成“仿宋一条街”,有常熟老城隍庙之称,是旅游、休闲、购物的佳处。方塔,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方塔古迹名胜区(方塔园)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方塔原名“崇教兴福寺塔”,又名崇教宝塔。方塔虽建于宋代,仍沿袭唐代砖木楼阁式形制,高67米,因其四面九级形方,匀称俊俏,所以俗称方塔。“闻古塔风铃,思千古幽情”,登塔拾级而上,古城风貌尽收眼底。方塔与宋代古井、古银杏并称为“园中三宝”。方塔翘楚江南,是古建筑中瑰宝,历经800余年风雨沧桑,依然伟岸隽秀,灵光四射,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的古城标志。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僧文用认为常熟城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风水学上称“主位低客位高”,应在城东南建一浮屠以“抬高主位”。当时的县令采纳了高僧的建议,发动建塔。建塔半年,主持此事的文用和尚去世,耗资巨大的工程遂被搁置。事隔140年,才有僧人法渊发动续建。常熟人众志成城,终于成就一方大观。此后,明清两代均对塔进行修葺。清咸丰十年(1860年)方塔所在的崇教兴福寺毁于兵火,而塔幸存。“千载景观文蔚虞山福地,九重新颜霞蒸吴会名邦。”常熟人视大难不倒的方塔为祥兆。民间还有传说,位于常熟古城西北的十里虞山(人俗称卧牛山)是神牛所变,而方塔就是栓牛之桩。方塔园东门入口处广场上建有气势雄伟的石牌楼。正面额书“辉映海虞”,背面为“建炎遗构”。立柱两面镌常熟籍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撰书的楹联:正面题:“塔以方名天水肇基千劫过,境能园照袛林新拓万人来”;背面题“汇浮图博物於一园法灯普照,阅南宋至曼殊等四代禅史增辉”。方塔园东门是五开间歇山式大门,朱栏白墙,端庄明朗。屋脊的“鸱尾”状似鱼形之龙,是宋式建筑特点之一。大门上悬“方塔园”匾,内外各有一联:外联为明代文征明撰书“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内联由清代邑人孙原湘撰“七溪流香穿郭过,半山飞绿进城来”。进入东大门,循廊左行,可到“识春轩”。轩旁植梅数枝,专送春消息。沿“千叶一卷廊”迤逦而行,一路修竹疏朗,叶影婆娑,为人滤去胸中俗虑。在此刻望方塔东南两面。紫霞满天之时,方塔旭日镀金,气宇轩昂,壮丽无比。曲廊尽处有方亭,名“文渊亭”,以纪念方塔的始建人和续建人——文用和法渊两位高僧。亭近土岗。岗上嘉木连荫,小径飘逸,鸟鸣相续,亦是一景,称“南岗耸翠”。进东大门右行,顺着廉廊向廉池前行,廊内建有常熟历代名人的廉政警言格句木刻。至“蠡勺清心”, 在此可观赏水中塔影影。千年古塔,百年老树,红栏白墙的仿古建筑,造型多姿的小桥和蓝天白云,在这水中组成的一幅幅画面更是别有情趣。池北有棵古银杏树,这棵古银杏树高20米,主干胸径粗2米多。据《常熟市志》古树名木栏记载,树龄已有800多年。是这公园里宋代遗下的“三宝”之一。池西有问泉堂,堂前有古井。古井的井砖形制与部分塔基用砖相同,可以证明井为宋代之物。上部井径0.52米,测深5.7米,井栏以一巨大青石雕成,成八角形,甚为独特。方塔园东北部和北部分别是“碧水琴川”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和常熟市碑刻博物馆、常熟市名人馆。“碧水琴川”廉政文化主题公园是常熟廉政教育示范点之一,主要利用方塔园东北部原有建筑改建,在建筑风格上与公园原有形制基本保持一致,由廉廊、廉吏馆、廉池、廉碑四个部分组成,集中展示了我市历代廉政人物的生平、墓志碑图片、廉政事迹和廉政警言格句。常熟市碑刻博物馆是收藏、陈列历代碑刻及拓片资料的专题博物馆。2000年被命名为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重新被命名为常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馆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采用江南古典园林格局而建,碑廊全长500米,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民俗、人物传记四个展区,共展出唐、宋、元、明、清各类石碑800余方,馆内还建有常熟名人馆、崇兰草堂、景贤亭、翰墨亭、塔影潭、清远楼、雅雨居等景点,与方塔前后呼应,回廊曲折,环境典雅,是人们休憩和展示常熟历史的重要游览场所。常熟名人馆系原虞山镇大东门外清代总官庙大殿,1993年移建于此,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常熟名人馆主要展示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铜像雕塑展示区。分别陈列“常熟文史祖”商代仲雍和吴文化始祖“南方夫子”严偃的铜制塑像。二是图文展示区。采用木刻图版、珍贵历史照片等形式,分别介绍了136位已故常熟籍名人传略,其中包括著名革命烈士、当代二院院士以及在社会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人士。三是名人名录展示区。共陈列8名状元、483名唐代至清末科举进士和22位常熟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名录,充分展示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深厚的人文底蕴。方塔园西部为方塔园二期开发景区。这一景区依然沿袭了前期景区仿宋写意山水的构建风格,同时纳入生态理念,充分利用植物进行造园造景,于2002年国庆节建成开放。有醉尉亭、灵秀清远、一目千嶂、月秀山房、文华堂等景点。醉尉指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开元年间任常熟尉,擅长草书,每酒后落笔,龙飞凤舞,似有神力相助,人称“草圣”。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曾有描述“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落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在常熟作官时的住址名叫“醉尉街”,就与方塔园一墙之隔。当年他练字洗笔的“洗砚池”已不复存在。为了纪念这位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书法家,建造了醉尉亭,并将这顷碧波取名为“醉尉池”,如今“醉尉池”观鱼已是方塔园广为游客喜爱的一景。公交路线:101、120、2、6、121路(大东门站下)咨询电话:0512-52700212 门票价格:25元/人、10/人(登塔)开放时间:6:30-16:30 (五)、彩衣堂 彩衣堂,在常熟城内翁家巷2号,清同治、光绪二帝师傅、户部尚书翁同龢故居。翁同龢(1830-1904)苏州府常熟县热。字声甫,号叔平,又号瓶生、共眉居士,晚号松禅老人,别号天放闲人。翁同龢清咸丰六年(1856)以一甲一名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刑部、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度入军机处任督办军务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会典馆正总裁、国史馆副总裁,是光绪时的朝廷重臣。同龢先后担任过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的师傅,授课明白易懂,深入浅出,认真负责,因此屡受殊荣。光绪皇帝从5岁起,就得到他的教导和关心。翁同龢最终成为光绪皇帝最为宠信的大臣。翁同龢处在帝国主义列强用强权和-胁迫清廷屈服,不断瓜分中国,使中国逐步半殖民花的年代里。翁同龢作为政府高级-,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高度的民族责任心和爱国主义热情。在中法、中日战争中,他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派兵“援越抗法”,支持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对法开战,并全力支持光绪皇帝领导的-日本侵略的战争。对朝廷内部一批主和派官僚在列强面前宁人息事、退让求和的做法极为不满,大声抗争。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他坚决反对割让台湾,当看到《马关条约》电文后,当场“头晕目眩,声泪俱下”,痛责求和派“苟且求和,丧权辱国”、“是误国罪人”。翁同龢从对外斗争屡屡失败的教训中,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政治制度不改革,中华民族就难以生存下去。他积极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人物,说服光绪帝变法,并亲手为光绪帝起草维新变法诏书。但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批顽固派势力的阴谋反对,维新变法以失败告终。翁同龢被撤职开缺,撵出北京,贬回家乡常熟,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从而结束了政治生涯。翁同龢能诗善画,多才多艺,“所著诗文,清超古隽,不落恒溪。书法纵横跌宕,力透纸背,有颜鲁公风骨”。著有《瓶庐诗稿》八卷、《瓶庐文抄》三十卷、《翁文恭日记》四十册、《翁松禅山水画册真迹》《翁瓶生书屏集扇集》等。翁同龢故居彩衣堂是一处大型宅第。翁同龢从8岁到20岁这段时间里,居住在这里。他的居室称“柏古轩”,处在宅第的西侧,环境清幽,室内陈设简朴。此时,他就读于常熟游文书院,在他父亲翁心存(当时翁心存主讲游文书院)的指导下,不分寒暑,刻苦攻读,阅读了大量书籍。直到道光三十年(1850)才告别故乡,随父进京。光绪二十四年(1898),翁同龢被开缺回籍,在常熟“家无薄田输官租,又无一椽安厥居”,一无产业,只能住到虞山鹁鸽峰下的翁氏丙舍中,过着“寂寞似孤僧”的隐居般的生活。光绪三十年(1904)病卒,临终前口占一诀“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彩衣堂古宅,坐北朝南,占地约4620平方米,大致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今存大小房屋90余间。门厅设在东路,进门有东厅三间,后设小楼三楹。西路以花厅思永堂为主,余有双桂轩、藏书楼、柏古轩、知止斋等,布置有序,曲折幽深。中路为主轴线,前后六进,依次为门厅、轿厅、堂楼和下房两进。堂楼左右设厢房。第三进正厅额彩衣堂,为明代遗构,古朴典雅。面宽三间14.98米,进深九架14.03米,前轩后廊,扁作梁架,用材硕大。梁枋檩等处施彩绘116幅。部分画面施沥粉堆塑。后步枋高悬“彩衣堂”匾额,为道光十五年(1835)江苏巡抚陈銮所书,并作小字款识:“道光乙未小春,二铭年大人奉命典试浙江,还过吴中,拜太夫人于里第。时值圣母六旬寿,百僚彩服旬有五日,因述其新居有彩衣堂额,嘱余书之,以识国恩家庆,为德门盛事云。年愚弟陈銮拜跋”。彩衣堂初名“森桂堂”,为常熟大族桑瑾建于明代成化、弘治间。后数易其主。清道光十三年(1833)始归翁心存所有。翁心存(1790-1862),翁同龢父亲,字二铭,号邃庵,道光二年(1822)进士,历官礼部、户部、工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同治皇帝师傅。彩衣堂今基本保持完整,经整修后面貌焕然,1991年辟为翁同龢纪念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彩衣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尚湖尚湖风景区位于江苏常熟市,是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 AAAA 级旅游区,相传商末姜太公在此垂钓而得名。尚湖风景区面积 21.74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800 公顷,水质一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水质之优居苏南各湖之首。被汪道涵誉为“天下常熟、世上湖山”。湖区宽广的湖面,与十里虞山山水相映。环湖绿树成林,拂水长堤横卧湖中,荷香洲、鸣禽洲、桃花岛等七个岛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外湖烟波浩淼、袅鸥翻飞;内湖碧波涟漪、菱荷滴翠、鸢翔鱼泳。通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荷香洲、钓鱼渚、山水文化园、环湖观光线和拂水堤景观带,有自然、植物景观、名胜等 30 多处景点。

常熟也是一座江南水乡,为何难成热门旅游点?

不知道题主是不是常熟人!

就您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如有说的欠妥还请专家斧正!

常熟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国家第二批 历史 文化名城。常熟地处江南水乡,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同时常熟又是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 、国家生态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

境内有常熟5A级 旅游 景区—沙家浜·虞山尚湖 旅游 区,4A级 旅游 景区4家:分别为方塔古迹名胜区、常熟服装城购物 旅游 区、蒋巷乡村 旅游 景区和梅李聚沙园景区。另外还有4个 历史 文化街区:南泾堂 历史 文化街区;西泾岸 历史 文化街区;琴川河 历史 文化街区;南门坛上 历史 文化街区。

然为什么拥有这么多自然景色+人文景观的常熟的 旅游 还是不温不火的呢?

在我看来:

第一是常熟所有的景点多不是独具特色的,导致常熟始终没有成为 旅游 目的地。不管是沙家浜-虞山尚湖风景区,还是兴福禅寺,多不是独具特色的。周边来看红色 旅游 不如南湖、寺庙比不上浙江的灵隐寺,苏州的寒山寺;园林根本没法和苏州的相比较。所以常熟也就成为了苏州太湖景区的一个 旅游 点,而没法成为独具特色的 旅游 目的地。

第二是政府一直以来没有好好的利用常熟的文化底蕴来做文章,也就最近几年才开始,然而已经过了景区开发的黄金时间。拿 历史 文化街区来说,南门坛上的不论从规模还是 历史 来说多是非常有特色的,但是因为政府的犹豫,导致开发迟缓,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整体开发,然而现在人家不论是江苏的周庄、同里,还是浙江的西塘、乌镇等多已经成为古镇的典范,苏州的平江路也已经成为周边 历史 文化街区的代表。另外是现在因为电子商务的兴起,上街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的稀罕事了。于是南门坛上成了鸡肋!

不过作为拥有近2000年建城史的 历史 文化名城,常熟还是值得大家来看看的!自然景色有如八卦般的虞山·尚湖相映,景色独特!人文的更多:二代帝师翁同龢故居-彩衣堂;别具一格的江南园林-燕园;千年古刹-兴福禅寺;千年古塔-方塔!更有多个明清时期的 历史 文化街区!

欢迎常来常熟!

常熟虽然是江南小城,但他没有象昆山的周庄,无锡的荡口古镇那样有特色,保护发展得很好。这是他们 旅游 产业的灵魂。而我们常熟虽有两个五星级景点。但都是人造大路货景点。缺乏灵魂。从城市角度来看还可以,但无法与大都市相提并论,无法提起游客兴趣。以前唐市拍过一部电视剧叫(小草)。出名后我去唐市老街游玩一下还不错。现如今不得而知。唐市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淡出。常熟要让 旅游 业重振雄风,必须要把南湖,昆承湖给合包装,增加灵气,昆承湖巨大湖面的南来风。定能打动游客的心。

因为常熟的规划发展以前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常熟,因市区原先有七条河流交汇形成古琴的样子,又称琴川。 历史 可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自古是鱼米之乡。常熟名人辈出,虞仲曾朴翁同龢,姜子牙钓鱼,阿庆嫂抗日。所以常熟的人文 旅游 资源是很丰富的。加上境内十里青山半入城,河湖湿地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也是不错的。

但是常熟境内除了青山绿水,宜耕土地也不少,加之气候稳定适宜,常年丰收。不愁吃的常熟人又逐渐发展了轻纺工业,招商城规模居国内前列。并陆续建立开发区新区,紧跟时代步伐发展新产业。期间,各界领导班子着眼发展各板块经济,却始终对常熟丰富的 旅游 资源缺乏系统的梳理规划和发展。毕竟 旅游 业周期长,见效慢,成绩自然不容易体现。就连让市民耳目一新的“亮山工程”,也是缘于一位中学教师的建言。

另外,常熟直到前两年才完成了各区域功能的划分,之前都只是一个个项目的建立,不系统不协同不统一,也导致了如琴湖周边区域的荒废,县南街肠梗阻多年等遗留问题。城市规划发展尚且如此, 旅游 资源开发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虽然为了创5A,把虞山,尚湖,沙家浜三大景区合并,但是三者还是相对独立,联系并不紧密,沙家浜更是离虞山尚湖有较远的距离。市区的南门 历史 街区,六七弦河,环城河,方塔古迹区也并未联合开发,不亚于周边的古镇模样,也只能存在于常熟老百姓的茶余饭后。

除了景区规划开发不系统,相关的配套产业也比较缺失。虞山画派,虞山琴派,虞山剑派,除了在景区墙壁的介绍上出现,相关的商业产品几乎难觅踪影。扯篷豆腐干等特色 美食 很难吃到真宗的,得意楼等传统特色饭店早已不是本地人经营。

小城终究是小城,出路只能是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想要追着苏州上海发展新经济新产业,又能有多少优势呢。错过了新千年前后 旅游 资源整合开发宣传的黄金期,现在再想要把眼光拉回来,恐怕投入产出也不会太理想咯!

常熟人安逸,对于开发上没有好好研究开发,常熟是座千年古城,有塔有湖有山,更有无数古建筑和文化,昆山周庄只是一个镇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苏州地区除了苏州有古城墙,那就常熟也有,其他县级市里都没有的。

近期刚去过常熟浮光掠影的小游,感慨如下:

1. 尚湖的风景底子决不逊于西湖,可以大作文章。

2. 柳如是墓太过寒酸,即便是基于陈寅恪的封山之作的考虑,也本可不逊于苏小小墓的。

3. 前往燕园,居然因没找到适宜的停车位遂怅然而返(也可能是我笨吧)。

4. 建议各景区放置免费的景点介绍小册子。

5. 方塔文化虽不大但底蕴深厚,值得书生们做深度 旅游 。

6. 沙家浜开阔,风景及其维护均佳。

其它地方没去过,不敢评价。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行政级别偏低,无锡的景点也很一般,但是级别高,县级市知名度太低。

我是离乡多年的老常熟,去年听闻环山步道建成很兴奋,特意回去走一遍,一言难尽,尤其是山阳靠尚湖一面,居然要走公路,贴着大卡车公交车走,吃灰还危险。据说山脚有路,楞找不到,问很多人不知道,问到派出所都没结果,后来知道是走一个找不到门的公园,还是收费的 。特么的我也算服气。古城一片凋敝,我幼年住过的三处都被拆光了。

养老城市要上热门做啥?如果当初三峰清凉寺文革没拆,可能还能比灵隐寺还好点有点,可以什么的都没了,即使现在重建其规模也没有原来的十之一二那么大。沙家浜也就那点红色文华,尚湖填了挖,挖了填太小。虞山林场要不是近些年开放了农家乐产业,估计虞山周边除了言子墓和宝岩就真一无是处了。

一是交通不便,二是没特别景色。

名字太乡土,景区无足观,离大城市太近 ,没有过夜客。

常熟南沙路上的清代石拱桥,古朴秀美,历经沧桑,依然稳固美观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白居易的这一诗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江南桥梁之多。是的,江南雨量丰沛,水系发达,河道纵横,桥梁遍布。

常熟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河道交织,河流湖荡星罗棋布,村庄繁密,因此 历史 上有众多的古桥。“三步两桥寻常见,舟楫代步船当车。”这就是江南水乡的写照。

常熟南沙路上,李桥村与张坝村交界处,有座清代单孔石桥横跨南福山塘。这座典雅美观的拱桥,如同一泓弦月卧在清清的小河之上。

一溪绿盈盈的流水从桥下蜿蜒流淌,石桥上有星星点点的绿植点缀。河水似脉脉眼波,拱桥如弯弯眉峰,在蓝天白云、葱郁绿叶映衬下,显得古朴秀美。

这座古桥名叫“顺民桥”,桥名有顺应民心之意。因明代尚书李杰居住在这里,又名李家桥。

据清乾隆言如泗《常昭合志》载:“顺民桥,弘治间都御史吕钟建。”始建于明代的这座古桥,因江潮冲刷,几经兴废,眼前的这座桥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重建的。

顺民桥是单孔拱桥,花岗石砌筑。宽3.60米,长26.30米,矢高5.80米,两端各设踏步21级。

据资料记载,50年代末,全面疏浚福山塘时,发现桥下也有一个石砌半圈,和上面的石拱完全一样,组成一个整圆,这样的设计使桥梁稳定坚固。

由此可考证,顺民桥拱圈采用全圆型构造,为建桥史上所罕见,1982年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桥没有护栏板和望柱,秋嫣初次走上桥顶,竟然有些颤颤兢兢之感。

桥面上的图案很漂亮,石块上是浮雕漩涡纹。因年代久远,被磨得光滑发亮,但纹饰仍然清晰可辨。

在东西两侧的金刚墙上分别有石刻题记:“大清乾隆岁次壬辰哑僧实明募建”及“壬辰年重建造,哑僧实明募建”各一行。由此可证,现桥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哑僧实明重建。

现在桥顶眺望,远处高楼林立,小河清澈澄明。两岸树木郁郁葱葱,杨柳依依,民居造型别致。小河里有两条明黄色的粗管,听朋友说是天然气管道。

百年来,顺民桥经历了多少风雨洗礼和岁月侵蚀,历经风雨沧桑,桥身仍然坚固。秋嫣伫立古桥,望着绿树映衬间的石拱桥,古意盎然,不禁勾起悠悠思古情怀。

秋嫣静坐石级上,耳畔听不到来来往往车马的喧嚣,眼前看不到行色匆匆繁忙的脚步,这里宁静安详。

顺民桥虽然没有往昔的荣光,但古老的桥身珍藏着厚重的 历史 ,依然是常熟百姓心中的骄傲。

桥畔有曲折的木栈道,路过的行人会驻足凝望,用镜头定格古桥的绰绰风姿。

古桥附近,爱好垂钓的居民静坐在河边,等待鱼儿上钩,悠然自得。望着微波荡漾的河面,他们心中乐开了花。有人说,“世间闲娱千百种,惟有垂钓胜神仙。”垂钓的乐趣,或许一般人也难体会。

古时造桥,以桥为纽带,久而久之,桥梁附近便发展成为闹市街区,成为市井繁华聚集之地。

这座隐匿于繁华闹市区里的顺民桥,周边成了闹市区里的一处幽静之地。岸边栈道曲折悠长,凉亭古色古香,树木葱茏。来到这里,顿然感觉古朴清静。

常熟这座并不知名的清代古桥,给现代人带来一丝怀古情思。

我是秋嫣旅行,一名江南女子,热爱旅行,喜爱写作。乐意分享旅途中的美景 美食 ,喜欢就关注@秋嫣旅行

#家乡好风光#

明天,这些常熟老照片大公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