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州知名小学 【百年风华】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

【百年风华】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

2024-06-27 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祠堂的简介

1912年,洛伽禅院内设立私塾,昭忠祠设施药局。

1913年,撤销私塾和施药局,改名为吴县南区第四初等小学校。

1949年7月,改名为苏州市平直中心国民学校。

1960年,拓宽平桥直街,拆除洛伽禅院及韦白二公祠前部。私立国基小学并入,为平直小学二院。

1960年、1971年,小学拓建,昭忠祠和节孝贞烈祠全部拆除。

1968年,改名为苏州市红旗小学。

1970年至1972年间,改称五卅路小学。

1973年,长洲路小学并入,改名为苏州市平直中心小学校。

1978年,小学第二期工程扩建,总孝子祠和韦白二公祠余屋全部拆除。

1990年,燕家巷小学并入。

▲建校八十周年

▲建校九十周年

2002年,竹辉小学并入。

2006年,经江苏省教育厅确认,获“江苏省实验小学”称号,更名为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心平志直成大道

心平——此心平静如流水,放眼高空看过云。学校勉励每一位师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追求朴素的情怀,拥有平和的心境,胜不骄败不馁,求真、求实。

志直——居身不使白玉玷,洁志直与青云齐。学校引导每一位师生在求学问时明了“做文章前先做人”的道理,读书立志,心存高远,立身、立校。

平直的百年校训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品位,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教育的宣言。学校一直倡导师生保持心境的平和与宁静,面对世俗名利怀一颗平常心:教师们不功利不冒进,踏踏实实做好教育教学研究,给自己给学生的长足发展铺好每一块基石;学生们不好高不骛远,勤恳学习志向高远,为民族为国家的不断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来,每一位平直人心中都怀揣着同一个愿望,那就是为国育才。平直人始终把实现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作为志向所在。此志高远,百年来从未撼动半分。“心平志直”的校训,始终是学校百年发展的主旋律。岁月变迁,光阴荏苒,这一主旋律也不断汇入新的变奏,与时代同频共振。

爱党爱国担使命

四十年代末,学校积极配合苏州的解放战争。那时,历任三军大型文艺演出联合乐团首席的蒋雄达先生还是平直的一名六年级学生。1949年4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苏州经枫桥铁岭关进入城区,军管会就设在蒋家附近的三元坊,蒋雄达的家里也住进了解放军。当时部队为开展宣传工作排演节目,缺少一个少年演员,蒋雄达正合适。部队离开那天,他执意要跟着走,最后,学校同意了他的决定,首长批准了他的要求。这样,12岁的蒋雄达没有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就随军南下了。60年后,蒋雄达满载荣誉回到了家乡,在平直一百周年校庆之际,这位古稀老人收到了学校赠予的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小学毕业证”。手捧“小学毕业证”,这位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音乐事业的老人,百感交集,无比慰藉。

砥砺前行育英才

平直校友沈八中,长期从事通信领域中的信息论、信道编码、信源编码、调制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主持设计了世界上第一片具有高阶调制及Turbo编码技术的卫星电视机顶盒芯片,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接连拿下180余项美国专利,其中10余项发明被收入国际标准,参与制定了7个国际标准……

2017年5月,沈八中在事业攀上高峰之时,放弃美国博通公司杰出工程师称号和技术总监职务,挥别身边好友和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舍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留下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毅然回国,出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为培养祖国通信领域的青年人才俯首耕耘。

百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沉沉履步;百年峥嵘穿透琅琅书声,抒写出精彩华章;百年的锲而不舍,已然使平直成为姑苏人才培养的摇篮;百年的上下求索,必将使平直成为姑苏教育璀璨的明珠!

擦亮姑苏教育品牌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文来源:义务教育处、苏州市平直教育集团平直实验小学校

编辑:赵岩松

校对:侯敬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