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好声音》受众心理的调查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节目受众人群有哪些类型 关于《中国好声音》受众心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好声音》受众心理的调查报告

2023-05-29 0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在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发展“七年之痒”的关口,《中国好声音》再掀收视热潮。我们主要以调查实证的形式,分析《中国好声音》高收视率背后的受众心理,透视社会转型期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心理,探究中国选秀节目甚至电视节目引导价值观的路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好声音》在收视率上的成功,原因在于一定程度上扭转电视选秀节目的低俗化之风,采取了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宣传策略,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转型期社会对于公正、平等、真诚等价值观的召唤心理。但是过于浮躁喧嚣的娱乐炒作及“情感秀”影响了节目的真实性和价值引导,过度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也削弱了节目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希望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回本溯源,注重节目品质的提升与创新,注重对于受众的价值观引导,真正地传递真、善、美。

关键字:《中国好声音》;受众心理;娱乐选秀

2012年由浙江卫视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自7月开播以来,屡创收视新高,在全社会掀起了讨论“好声音现象”的热潮。《中国好声音》激发社会对于“公平”、“梦想”、“平等”、“真诚”等价值观的讨论,《中国好声音》必然不再是简单的一档音乐娱乐节目诚如尼尔?波兹曼所言:“电视是我们文化中存在、了解文化的最主要方式……电视中表现的世界便成了这个世界应该如何存在的模型。” 因此,《中国好声音》一旦剥下娱乐外壳,内核则是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因此我们针对20-28岁之间的受众发放了200份问卷,调查受众的接受心理。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中国好声音》的收视动机分析

1、受众收视原因分析

自2005年《超级女声》的巨大成功后,中国的选秀节目逐渐从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综艺节目和培养音乐界后备力量的基地,变成了毒舌、虚假、炒作等不良道德现象的温床,失去了大量的观众群体。后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在选秀节目经历了“七年之痒”后,重新在短时间内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成为舆论焦点。它究竟有哪些吸引受众之处才会掀起如此狂潮呢?这是我们了解《中国好声音》收视心理的关键之所在。

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好听的音乐成为大众选择《中国好声音》的首要原因,占62%。听身边人介绍25%,盲听制和大牌专业的导师队伍排名第三,均占21%,导师制占17%。高水准的电视制作也在受欢迎度中占很大比重,约16%,节目中穿插的草根成功的情感话题占14%,PK制和引入国外赛制排名最后,分别占6%和5%。

(1)对“好声音”的追求

2005年的《超级女声》让观众看到了一种新型的音乐人才培养方式,众多选手出色的歌唱水平,让人们眼前一亮,尽心地感受音乐的盛宴。但之后,选秀节目逐渐走下坡路,选手的音乐素质和个人素质越来越受到质疑,大多是靠丑闻、炒作来夺人眼球,大众难有一个专注欣赏音乐的专业舞台。《中国好声音》将自身正确定位,“要为中国音乐节目正本清源,要树立音乐标准”。盲人歌手张玉霞用天籁般的声音为我们成功再现了邓丽君的甜美歌喉,光头女孩王韵壹将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演绎得更具韵味,郑虹般不参任何杂质的清澈嗓音让人在忙碌之后得到一次身心的放松。这些好声音让观众眼前一亮,在耀眼的舞台上,观众的呐喊与心灵的震撼,皆是对完美音乐与清澈嗓音的期待满足。人们渴望在经过一天工作的劳累之后,听到不参杂任何虚伪与欺骗的真声音,这也是《中国好声音》成功的最关键之处。现实社会中众多的美好已经被恶俗沾染,人们希望在音乐的艺术圣地上能保留一丝真实。

(2)从众心理

由于听身边人介绍才收看《中国好声音》,说明从众心理依然是影响节目收视的一个很大原因。当周围人都在谈论某一话题时,这种强大的人际环境压力,会让人形成一种从众心理反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给人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资源,但同时钢铁水泥构成的外在空间,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出现了更多阻碍与隔膜。人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出现了一种渴求式的趋同性,极力去寻找共通点,以完成交流过程。这也是当下社会民众在消费主义社会中心理异化的表现之一。

《中国好声音》利用网络优势,特别是利用微博这一新起的交流媒介进行节目宣传,将节目相关信息最大限度的传播出去。自7月13日晚首播以来,节目的火爆程度持续发酵,成为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不仅网友纷纷叫好,明星们也迅速加入这股热潮,接连在微博上表示力撑“好声音”。姚晨、冯小刚等大牌明星助力宣传让节目口碑继续发酵。新浪微博数以亿计的庞大用户群,成为传播的节点,明星效应和广大网民在微博上的群体宣传,在受众心理造成了一个铺天盖地式的信息压迫。从节目开播到结束,微博上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数亿的微博用户都成为《中国好声音》的潜在受众群,其在微博营销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

(3)盲听制

调查显示,大家对于盲听制以及大牌专业的音乐老师构成的导师制表现出的热忱,说明一个更加专业、真诚、平等的音乐选秀平台对于当下受众群体有着巨大吸引力。在社会转型期,道德伦理集体滑坡,贫富差距、拜金主义、腐败现象甚嚣尘上,虚假、欺骗、各种炒作充斥在当下种种公众媒体中。盲听制将声音作为第一评判标准,打消了“评委对一些选手形象上先入为主的误判”,体现了选秀节目的公正公平。在这里,选手的高矮、胖瘦、长相都不再构成选手参选的主要障碍,导师在背向选手的时间里,凭借的是其独特的嗓音和高超的歌唱技巧与情感,来选择学员的。“好声音”这一优势在盲听制中得到了最大化地呈现,更加突出音乐本身的魅力和选手的歌唱实力,这些都极大地突出了音乐选秀节目的公平、公正。

(4)导师制

 四位评委首次以一种平民化、真实化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望。导师培训学员,弱化了以往选秀节目的竞争意识,舞台成为了一个温馨、亲切的“教室”平台,拉近了观众、导师、选手之间的距离。评审们给予选手的不再是炒作式、取宠式的毒舌评价,而是更加中肯、更加切实的音乐指导。评委选择学员,反过来选手也拥有选择的权利,出现了权力反转,这是精英文化推进大众文化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同时选手和导师之间也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到总决赛时的选手PK,已经不单单是选手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他的成绩关系到导师的指导效果,这时选手命运与导师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是一次群体力量的较量与狂欢。在这里,导师与学院机会对等、精神平等、双向选择,这是以往选秀节目多不曾见过的。

因此,《中国好声音》作为当代社会转型的微观缩影,展现了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中的平等精神,而观众的强烈认同契合其对于社会阶层固化、诚信体系脆弱的不满,及对于公正、平等、真诚的强烈呼唤。

(5)电视大片时代受众诉求的满足

高投入、高水准的《中国好声音》制作团队,开启了中国娱乐节目的电视大片时代。由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响总监金少刚团队担任节目音响师,并重金聘请了“中国造型大师”高源泽先生担任形象设计总监,录制现场采用新进的电视手段和剪辑技术,场内设置26个机位,场外10个机位,对现场进行多角度、高水准的电视传播,这是以往综艺节目中不曾有过的大手笔。观众在电视媒介前感受到了一种震撼,对综艺节目的整体印象有了一种大改观,享受了一场高水准、高品质的音乐盛宴,与精英文化有了一次平等、完满的对话,满足了受众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中国好声音》践行了以精英实力打造大众文化的理念,重塑了受众对于电视艺术的认知,对中国电视媒介的整体竞争语境和运作方式也有很大影响。

2、与其他选秀节目的差异性分析

 如表4所示,与其他选秀节目相比,90%的观众认为《中国好声音》在很多方面对其有超越之处。专业化的评委团队和高水准的参赛选手,成为《中国好声音》赢得好评的关键法宝,分别占到总数的55%、51%,引进国外的独特赛制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占到20%。评委与选手成为《中国好声音》赢得受众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2005年《超级女声》的高潮过后,电视选秀节目的收视率一直走下坡路。众所周知,选秀节目的音乐评审专家一直被观众所诟病,他们不是以专业、公平的态度对选手做出正确评价,而是为了哗众取宠,获得更多关注度,所以毒舌、炒作和丑闻成为其主要手段。且这些评委大多辗转于数个选秀节目,点评内容和风格毫无新意,并没有做基础准备,大多是玩票性质。而《中国好声音》的四位评审可谓是代表了中国音乐界的精英分子,在业界拥有很高威信,他们在音乐上的造诣也被人广为称赞。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可以说是目前为止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最强阵容,节目中给予选手们中肯的建议和建设性的引导,“找到值得培养的乐坛新人”。而他们也打破了过去选秀节目中,评委高高在上的地位,与选手亲密互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四位评审可谓是精英话语权的掌握者,他们与大众群体进行的沟通、交流,给予受众一种审美快感。所以无论在音乐上,还是主观感觉上,观众都有了一种平等、公正的欣赏感悟。对于选手们来说,绝佳的唱功和出色的声音成为他们晋级的最主要原因,而不是以出丑、噱头等丑陋现象赢得关注。观众在经历了几年的“音乐审丑”之后,终于听到了真正不参任何杂质的声音,在极端功利化的社会里,找到了一片音乐净土。可见音乐是选秀节目成功的基础。

(三) 受众对《好声音》的接受及评价分析

1.受众对选手喜好情况的分析

《中国好声音》出现在草根扎堆、代表作匮乏、娱乐至死和审美疲劳的后选秀时代,其定位是“大型励志类专业音乐评论节目”,着力打造“励志”和“专业”两大特征,甫一开始就受到观众的追捧。参赛的选手大都是有一定音乐素养的专业歌手,并且都有不同程度的个人魅力,这些内在因素是观众所偏爱的,而参赛选手的外形或者为节目效果而设置的选手背后的故事等外在因素则不并不是观众所在意的。因为年龄、性别和审美情趣的不同,不同观众所喜欢的选手类型是不同的。我们将被调查者在问卷中所填的最喜欢的歌手进行了数据统计。如下图5:

从图5、图6中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受众中,比重最大的选项是“谁都不喜欢”。其次,最受欢迎的歌手是吉克隽逸、金志文和李代沫,其余被受众所喜欢的歌手比重较小且分散。另外,通过性别交叉分析我们看到,最受欢迎的歌手是吉克隽逸,而男性受众最喜欢吉克隽逸,女性受众最喜欢金志文和李代沫。可见,不同性别的受众群体对于的歌手喜好有所不同。

如图7所示,男性受众和女性受众喜欢选手的缘由并无显著差异,偏爱的都是歌手的音乐水准和个人魅力,而对于歌手的外形和其背后的故事关注甚少。近几年来,泛滥的选秀节目的主流不是对专业音乐的重视,而是在搞笑审丑煽情的道路上狂奔。但《中国好声音》试图颠覆以貌取人和追求年轻化的惯例,让观众们听到专业的声音,而非过多的话题、讨喜的外形和博人眼球的炒作。从某种程度上是受众对于选秀节目中专业品质回归的期待,对于电视选秀节目真诚表达的诉求,对于社会资源分配机会均等和公平的渴望。

2.受众对选手背景故事的评价分析

《中国好声音》凭借高收视、高关注、高话题为2012 年的荧屏带来一片火热。在它备受关注的背后,除了立足专业、品质音乐的高起点外,它还高扬“励志”的旗帜,以“人”为本。用制作推广团队宣传总监陆伟的话说,“《中国好声音》不是独立的音符,是音符后面一个个人。”它标榜是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精英实力打造中国好声音,不论你多么普通,只要坚持梦想,就能留在闪亮的舞台。为了凸显人文关怀,节目还通过讲述选手背后的故事的方法来提供给选手更真实的表达空间,传递正能量,旨在引导当下年轻一代树立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据调查显示,对于受众而言,《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展示选手背后或奋斗或艰辛或悲惨的故事,固然会让选手成为更加鲜活真实的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观众受到感动或者鼓舞,但是随着更多选手背后故事水分太多和背景资历造假现象的出现,逐渐与节目的自我标榜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在受众群体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争议和质疑。如图8:

关于在比赛中穿插参赛选手背后的故事这一看法,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21%的受众认为节目组设置不错,更加充满人性化,个人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受到鼓舞。20%的受众表示没感觉,只是当做娱乐消遣而已。37%的受众认为这是电视选秀节目获得收视率的需要,可以理解。而20%的受众则很反感节目的这种设置手段,不利于比赛的公平、公正。调查结果反映了大部分的受众群体对于节目的这种编排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谙熟电视选秀节目的“游戏规则”。小部分的受众对于选手的真实故事会感同身受,在他们的励志故事或者执着的追梦之旅中获得前进的动力,但对于过度的煽情故事和背景造假行为所反映的不诚信和非真诚较为反感。

参赛选手徐海星在比赛现场讲述亲人去世的故事,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感动。而事后网上却盛传徐海星借亲人去世博出位。只有16%的受众称仍被徐海星的故事感动,42%的受众把它看成电视选秀节目的设置需求,是一种有效的传播策略,无太大反感,而剩下46%的人则表示很愤怒,认为过于矫情,虚伪、做作是一种无耻的炒作行为。继徐海星之后,陆续有选手的背景被网友人肉搜索出来,如富二代冒充草根,白富美装成自闭女生等等,观众的质疑和声讨声也愈加强烈。

从图10所示,仅3%的受众不相信选手背景造假,26%的受众自觉受到了欺骗,感到很气愤,甚至拒绝再收看此节目,65%的受众群体对于选手的造假行为无所谓,他们看中的还是选手的实力。综合图2和图3的结果,折射出当下社会对于诚信、真诚、公平的强烈诉求,虽然大部分受众容忍娱乐选秀节目对“情感秀”编排的需要,将实力放在第一位,但是剥开选秀的内核,人们期待的还是节目的真实度和公平性,不满于当下社会阶级固化、诚信体系脆弱不堪。在当今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和个人利己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转型期,现实利益主义裹挟而来,理想滑坡、道德陷落、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固然能通过选手的背后故事得到情感道德层面的慰藉,但是他们需要的是对真正的音乐素养背后的社会真诚、公平和诚信的强烈表达,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语境下对人性价值的温情回归。

3.受众对于梦想主题的接受分析

《中国好声音》的定位是一档大型音乐励志节目。当问及受众对于节目中选手讲述音乐梦想故事的看法,如表所示,多数人表示没有感觉,较多的受访者认为不真实,属于节目制作需要。出现这种评价,跟受众对于当下众多选秀节目以梦想作为噱头的环境司空见惯有关。在一个健全社会中,每个个体能否实现梦想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而在转型期社会,草根实现梦想更多是人们的一种愿望投射,当初《超级女声》一夜爆红,跟转型期社会里人们的这种心态密切相关。但随着各种选秀节目大量复制生产,这种草根梦想成真的故事难以让观众再度产生虚幻性的心理满足。而且,当《中国好声音》过多挖掘选手的情感故事,而非长期艰辛的学艺过程,更多的是满足观众转瞬即逝的情感诉求,而非提供理性踏实的奋斗观念。此外,当受众从各种媒体渠道获得选手背景造假的信息后,尤其是一次次受到关于《中国好声音》各种话题的信息爆炸的影响,受众在微博等媒体上大量参与猜想选手背景八卦的狂欢,在一次次大众狂欢中,也许当初对《中国好声音》的励志光环印象化为泡影。最终梦想故事只能成为一场“情感秀”,而非真正的“励志大片”。

(四)评价及建议分析

1.受众对《中国好声音》总体评价的分析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好声音》仍然是一档商业运作的娱乐选秀节目,跟其他选秀节目没有质的区别,将近1/4的人认为《中国好声音》是否是一场娱乐选秀不重要,只要能提供娱乐消遣就好。在当下“泛娱乐化”的时代下,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社会逐渐远离精英文化和公众话题,而对于娱乐的需求日益凸显。加之,《中国好声音》注重在合适的时机通过电视和微博吸引大众参与娱乐狂欢。因此,一档电视节目只要以一种恰当的尺度迎合“娱乐至上”的受众需求,获得高收视率、广泛关注并非难事。

当问及对于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看法,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无所谓,纯属娱乐消遣,超过1/4的人认为非常期待下季《中国好声音》。可见,对于多数人而言,《中国好声音》是一次成功的娱乐节目。

2.受众对于《中国好声音》的建议反馈

三、关于《中国好声音》的问题及建议

经过调查分析,《中国好声音》在电视选秀节目“七年之痒”的发展关头,以传播正能量的姿态显示出一些新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往娱乐选秀节目的低俗化现象,满足了社会对于公正、平等、真诚等价值观的召唤心理。但在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太多的虚假炒作遮蔽了节目的公信力,太多广告的硬性插入影响观感等。

因此,针对《中国好声音》及电视选秀节目的持续发展,我们建议:

其一,音乐选秀节目回本溯源,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和创新,更多强调音乐实力,减少

浮躁的商业炒作,改变对“娱乐至上”理念的一味迎合,让音乐选秀节目真正成为考验音乐实力、实现音乐梦想的平台。

其二,电视选秀节目应注重价值导向。在当下社会转型期,社会现实中出现种种问题,因此对于广大受众而言,传播正能量的节目更具有生命力。但是,传播正能量不能仅仅停留于肤浅的即时的情感快餐式的满足,而应该积极发挥价值引导的作用,努力传递核心价值观,传递真、善、美。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丹.《中国好声音》成功的样本价值[J].传媒,2012(11).

3. 胡俊.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内在变化[J].当代电视,2012(9).

4. 孙崧.浅析音乐综艺节目的价值观传播――《中国好声音》热播引发的几点思考[J].当代电视,2012(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