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欢乐氛围的成语,形容欢乐氛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节日氛围很浓厚 形容欢乐氛围的成语,形容欢乐氛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欢乐氛围的成语,形容欢乐氛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2024-06-17 0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形容欢乐氛围的成语

1门庭若市 [ mén tíng ruò shì ]

解释 门:原指宫门;庭:原指朝庭;现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场。原来形容宫门里;朝庭上;进谏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样;十分热闹。现在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3热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解释 火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4载歌载舞 [ zài gē zài wǔ ]

解释 载:又、且。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5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释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6欢呼雀跃 [ huān hū què yuè ]

解释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出处 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7熙熙攘攘 [ xī xī rǎng rǎng ]

解释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8锣鼓喧天 [ luó gǔ xuān tiān ]

解释 喧:声音大。锣鼓的声音震天响。用敲锣打鼓来表示喜庆的意思。

出处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9欢聚一堂 [ huān jù yī táng ]

解释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10高朋满座 [ gāo péng mǎn zuò ]

解释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11醉生梦死 [ zuì shēng mèng sǐ ]

解释 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

出处 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12乐此不疲 [ lè cǐ bù pí ]

解释 乐:喜爱;爱好;疲:疲倦。乐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13休戚相关 [ xiū qī xiāng guān ]

解释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出处 宋 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14万马奔腾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释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出处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15座无虚席 [ zuò wú xū xí ]

解释 虚:空;席:座席;座位。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出处 《晋书 王浑传》:“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16喜气洋洋 [ xǐ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17喜出望外 [ xǐ chū wàng wài ]

解释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18悲欢离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19成千上万 [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

解释 成:达到一定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累计成千;达到万数。形容数量极多。也作“成千成万”、“成千累万”。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20欢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21活蹦乱跳 [ huó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欢蹦乱跳。

出处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22火树银花 [ huǒ shù yín huā ]

解释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出处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23皆大欢喜 [ jiē dà huān xǐ ]

解释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出处 《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24眉开眼笑 [ méi kāi yǎn xiào ]

解释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25欢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释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 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26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7摩肩接踵 [ mó jiān jiē zhǒng ]

解释 摩:接触;踵:脚跟。肩挨肩;脚尖连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或比喻事物接连不断的出现。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28张灯结彩 [ zhāng dēng jié cǎi ]

解释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喜庆的景象。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9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29开怀畅饮 [ kāi huán chàng yǐn ]

解释 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出处 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令人们安排酒肴,与众大人每玩赏端阳,开怀畅饮。”

30新婚燕尔 [ xīn hūn yàn ěr ]

解释 在刚结婚的欢乐里。燕尔:欢乐的样子。

出处 元 戴善夫《风光好》:“俺两个相见时,则他那旧性全无,共妾身新婚燕尔。”

31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解释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出处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32寻欢作乐 [ xún huān zuò lè ]

解释 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出处 清 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33如火如荼 [ rú huǒ rú tú ]

解释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出处 《国语 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34兴致勃勃 [ xìng zhì bó bó ]

解释 形容兴头很足。兴致:兴趣。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到了群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巨眼?此番再去,安知不遇知音?’又进去考了一场。”

35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释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36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解释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37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解释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8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释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出处 《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39生气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释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40与民同乐 [ yǔ mín tóng lè ]

解释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41休戚与共 [ xiū qī yǔ gòng ]

解释 彼此有福有祸都共同承受。休:福;欢乐;戚:忧愁。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出处 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42笑逐颜开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释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43比肩继踵 [ bǐ jiān jì zhǒng ]

解释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44乐而忘返 [ lè ér wàng fǎn ]

解释 返:回还。快乐得忘了回去。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 《晋书 符坚载记上》:“坚尝如邺,狩于西山,旬余,乐而忘返。”

45欢声雷动 [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

解释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先锋大喜,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46饶有兴趣 [ ráo yǒu xìng qù ]

解释 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

出处 王朔《动物凶猛》:“看到米兰和留在亭子里的高家哥俩从容、饶有兴趣地聊起来,我感到欣慰。”

47人来人往 [ rén lái rén wǎng ]

解释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48喜不自胜 [ xǐ bù zì shèng ]

解释 胜:承担。指喜悦难以克制。

出处 三国 魏 钟繇《贺捷表》:“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熹,喜不自胜。”

49乐极则悲 [ lè jí zé bēi ]

解释 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50苦中作乐 [ kǔ zhōng zuò lè ]

解释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出处 宋 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51鼓乐齐鸣 [ gǔ yuè qí míng ]

解释 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出处 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群众起来,鼓乐齐鸣。”

52燕尔新婚 [ yàn ěr xīn hūn ]

解释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出处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状元下马就亲,洞房花烛,燕尔新婚。”

53盛况空前 [ 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 ]

解释 形容热闹至极

出处 陆文夫《为读者想》:“只有把厅堂挤得满满,才算得上是盛况空前。”

54红红火火 [ hóng hóng huǒ huǒ ]

解释 形容旺盛或经济优裕的生活。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把事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没钱?借!”

55一室生春 [ yī shì shēng chūn ]

解释 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56利害相关 [ lì hài xiāng guān ]

解释 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出处 《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57鼓乐喧天 [ gǔ yuè xuān tiān ]

解释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出处 《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58尽欢而散 [ jìn huān ér sàn ]

解释 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命酒更酌,尽欢而散。”

59欢蹦乱跳 [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60欢迸乱跳 [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形容活泼、欢乐之极。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61不拘形迹 [ bù jū xíng jī ]

解释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出处 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62攘攘熙熙 [ rǎng rǎng xī xī ]

解释 喧嚷纷杂貌。

出处 《三元里抗英社学史料·太和市联升社学序》:“果然蜂趋蚁附,攘攘熙熙,诚不出神灵所料者矣。”

63其乐融融 [ qí lè róng róng ]

解释 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64乐往哀来 [ lè wǎng āi lái ]

解释 欢乐逝去,悲哀到来。

出处 汉·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瞋兮,惧乐往而哀来。”

65班师得胜 [ bān shī dé shèng ]

解释 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出处 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66甘苦与共 [ gān kǔ yǔ gòng ]

解释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67峨峨洋洋 [ é é yáng yáng ]

解释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出处 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68菽水承欢 [ shū shuǐ chéng huān ]

解释 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出处 《群音类选 祝发记 分食寄姑>》:“慈帏恩爱成抛闪,怎能够菽水承欢。”

69项背相望 [ 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

解释 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

70看文巨眼 [ kàn wén jù yǎn ]

解释 形容评论文章的高手。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现在看文巨眼,应推印伯伯当代第一。”

71涂歌邑诵 [ tú gē yì sòng ]

解释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增类帝之宫,饬礼神之馆,涂歌邑诵,以望属车之尘者久矣。”

72欢忻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释 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故因名以劝实,因文以全质,而天下欢忻鼓舞于敦实崇质之中。”

73风雨对床 [ fēng yǔ duì chuáng ]

解释 指兄弟或亲友久别后重逢,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欢乐之情。

出处 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74杯觥交错 [ bēi gōng jiāo cuò ]

解释 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回:“五位客各跟家人到了。序齿而坐,潜斋孝移相陪,杯觥交错。”

75同休共戚 [ tóng xiū gòng qī ]

解释 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出处 《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76喜跃抃舞 [ xǐ yuè biàn wǔ ]

解释 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出处 《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77长乐未央 [ cháng lè wèi yāng ]

解释 未央:未尽。长久欢乐,永不结束。

出处 《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78宴尔新婚 [ yàn ěr xīn hūn ]

解释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79欢呼鼓舞 [ huān hū gǔ wǔ ]

解释 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出处 宋·苏轼《缴进免五谷力胜税钱议札子》:“去岁扈从南郊,亲见百姓父老,瞻望圣颜,欢呼鼓舞。”

80朝欢暮乐 [ zhāo huān mù lè ]

解释 指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

出处 《警世通言 杜下娘怒沉百宝箱》:“虽则如此,两下情好愈密,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

81同休等戚 [ tóng xiū děng qī ]

解释 见“同休共戚”。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82欢若平生 [ huān ruò píng shēng ]

解释 平生:平素;平时。像平素久已相交一样地欢乐。

出处 清 张元赓《张氏卮言 陈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83放歌纵酒 [ fàng gē zòng jiǔ ]

解释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出处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84头没杯案 [ tóu mò bēi àn ]

解释 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85鼓腹含和 [ gǔ fù hán hé ]

解释 吃饱肚子,和乐相处。形容太平欢乐。

出处 严复《主客平议》:“煕皞之民,耕三馀一,鼓腹含和,无过庶过富之通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