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方法图解【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仪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艾条灸的方法不包括 艾灸的方法图解【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仪灸】

艾灸的方法图解【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仪灸】

2024-07-08 0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间接灸(隔物灸):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皮肤之间间隔某些物品(即使用介质)再进行施灸的方法。根据所隔物品的不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隔姜灸:将新鲜的生姜切成约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扎几个孔,放在应灸的部位上,将点燃的艾炷放于姜片上施灸。当艾炷烧尽,再换艾炷施灸,以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疱为度。

本方法散寒止痛、温胃止呕,主要用于治疗风寒痹痛、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等。

③隔盐灸:将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在食盐上再放一薄姜片以防止盐粒遇热爆炸),然后将大艾炷放置其上施灸即可。

本方法回阳救逆,升阳固脱,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吐泻、腹痛、虚脱等

④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成硬币大小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孔,置于施术部位上,再将点燃的艾炷置于其上施灸。

本方法温肾补阳,主要用于治疗命门火衰引起的阳痿、早泄、疮疡长久不愈等。

艾条灸是将艾绒制作成艾条施灸的方法。艾条是用棉纸或者桑皮纸将艾绒裹成长条状而制成的,其中不添加药粉的称为清艾条,掺入某些中药药粉的称为药艾条,目前市面上还可以见到无烟艾条。无论使用哪种艾条,艾条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者部位进行熏烤,艾条距皮肤2~3厘米,以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处灸10分钟左右,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本方法温经散寒,主要用于治疗风寒痹痛等。

(2)回旋灸:施灸时使艾条点燃的一端与穴位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艾条的位置不固定,而是反复旋转地移动着施灸。

本方法作用面积大,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风湿痛、软组织损伤以及皮肤病等。

(3)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以此距离为中心,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施灸。

本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病。

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用时,先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将纯净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直接将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尾上,然后从上点燃艾绒或艾条,进行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即可。

本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适合进行艾灸的病证。

温灸器灸是用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来进行艾灸的治疗方法。使用温灸器时,先将艾绒放入温灸器内点燃,然后在应灸的腧穴或部位上来回熨烫,到局部发红为止。由于温灸器种类繁多,不可能一一介绍,这里仅就日常用的2种进行介绍。

(1)温灸盒灸:温灸盒是一种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呈长方形的艾灸器具,其规格有大、中、小3种,大号为20厘米×14厘米×8厘米,中号为15厘米×11厘米×8厘米,小号为11厘米×9厘米×8厘米。施灸时,将温灸盒放在灸处中央,点燃艾条对准穴位放在铁窗纱上,盖好盖子即可施灸。每次灸15~30分钟,并可一次灸多穴。

本方法多应用于腰、背、腹部穴位,常用于治疗胃脘痛、胃下垂、腹泻、冠心病、尿潴留、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坐骨神经痛、落枕等。

(2)温灸筒灸:市面上常见的温灸筒有圆筒式和圆锥式2种,其中圆筒式适应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圆锥式多作为小面积的点灸用。温灸筒底部均匀地分布数十个小孔,内有一个小筒,小筒内可以装置艾绒,施灸时点燃艾绒,在治疗部位滚动或者定点地进行灸烤即可。一般灸15~30分钟。

本方法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温痹、腹痛、腹泻、腹胀、痿症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