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集团: 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化内河港航“山东样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船舶载运货物舱单图片 山东海洋集团: 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化内河港航“山东样板”

山东海洋集团: 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化内河港航“山东样板”

2023-04-28 18: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海报新闻记者 闫晓辉 李蕾 陈博 济南报道

  为推动山东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初,省委书记林武调研济宁,察看京杭大运河多式联运码头及智慧港航管理系统,强调要认真研究谋划我省内河航运和多式联运发展,让“黄金水道”带来发展新机遇。内河港航作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正在迎来飞跃式发展。4月18日,海报新闻记者特别采访山东省首家以内河港航行业为重点领域的省属国有企业—山东海洋集团,以龙头企业为示范,探究山东省内河港航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内河港航全面开花 科技创新保通保畅

  山东海洋集团聚焦服务山东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总体布局,多措并举,夯实内河港航产业链,运营通江达海黄金水道,推动我省内河交通高速发展。

  港口方面,峄州港、滕州港、东平港均是在京杭运河沿线由山东海洋集团山东水运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2017年,峄州港投产运营,是当时全省建设标准最高、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现代化生态环保型港口。2018年,峄州港完成吞吐量768万吨,其中5月份单月吞吐量突破133.3万吨,单日吞吐量突破5.41万吨,创下我省内河港口历史记录。滕州港以经营航道运输和仓储服务为主,是枣庄市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内河港口,于2019年投产运营。东平港位于京杭运河通航段最北端,是我省唯一具备大件装卸能力的内河港口,2022年大件发货51件,创全省内河港口大件货物质量和体积装卸记录。同时,在小清河沿线也规划了4个内河港口11个作业区,共164个泊位,综合通过能力7960万吨。一期工程计划开发建设4个港区,分别是济南港主城港区、章丘港区、淄博港高青港区花沟作业区、滨州港博兴港区湖滨作业区,共建设生产性泊位26个,投资30亿元,预计今年6月30日前建成投产。

  航道方面,2013年,山东海洋集团投资改造洙水河航道,盘活了沿线6个港口近20亿资产。航道运营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8年至今,洙水河航道货运总量长期占济宁地区年水运货物总量的1/3。今年2月,洙水河航道智慧服务系统上线正式运行,实现了船民不下船缴费。

  2019年3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实施京杭运河收费改革,将京杭运河山东段船闸划转至山东海洋集团管理。各船闸划转以来运行平稳,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海洋集团从三方面切入进行管理,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养护。进一步规范了船闸工程养护内容,组织制定了山东首个内河港航地方行业标准《内河船闸养护规范》;实施船闸工程技术检测,安排年度工程养护资金,建立船闸设施应急抢通工作机制,设置专项资金,做好应急保障;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设了微山船闸上游远调站光伏项目,有效解决了远调站用电问题。二是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在各船闸推广使用新一代信息化运调系统,全面实现远程报到、远程缴费、智能排闸等功能,结束了船民上岸缴费历史,大幅降低船舶过闸时间,提高船舶过闸效率;升级船闸智能通航系统功能,将“云缴费”功能延伸至航道领域,推动内河水运“港、航、闸、船、货”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开展船闸远程集控和多梯级联合调度试点工作,在万年闸船闸建成了我省首个船闸远程集控中心,实施对最下游三座船闸的远程集中控制和多梯级联合调度,有效提升了船闸运行效率。2022年,济宁分公司、枣庄分公司年内先后以单日过闸船舶687艘次和737艘次创历年最好水平。三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船闸通航秩序管理,开展京杭运河鲁苏两省信用管理体系共建,建立区域船舶信用管理共享互认机制,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充分认可;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规范船闸服务和文明用语,连续三年承办“技能兴鲁”省级劳动技能大赛,有效提升了山东船闸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2022年,枣庄台儿庄船闸、万年闸船闸双双当选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十佳明星船闸”。

  敢想敢干唯实争先 内陆出海开辟新通道

  小清河复航工程引起广泛社会关注。小清河复航后,将成为贯穿山东省中部工业走廊的一条黄金航道,这也将是济南核心区直通大海的对外开放通道,对于完善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20日,小清河沿线一期工程建设的4个港区均完成码头主体工程建设、起重设备安装,具备了基本装卸条件。2022年12月30日,博兴港以下航段成功试航。

  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礼向记者介绍:“为保障项目稳步推进,海洋集团从三方面保障项目进展。”一是全力加快施工进度。克服疫情防控封闭施工和汛期延长等造成可作业天数减少的困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进度计划,抢抓晴好天气加密施工安排。二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督。高标准、严要求规范施工流程,优化施工工艺,强化过程监管,杜绝因质量缺陷等原因造成返工影响进度。三是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在建项目均未因疫情停工停产,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技术创新助力航运发展 绿色低碳营造未来之路

  记者了解到,山东海洋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要求,增加科技创新措施,打造“低碳环保、安全可靠、智能协同”的小清河高效集约经济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撑。一是数字港航,完成“五位一体”智慧港航物流平台项目招标,编制小清河港口跨地市网络传输勘测和建设方案,港机设备生产过程可视化前端设备和远程数据监控前端设备已完成安装。二是绿色港航,与合作单位完成了对港口光伏发电项目的光资源测算、容量规划及组件选型,建立完善岸电标准规范和供应服务体系。济南港主城港区入选全国首批补链强链项目;小清河绿色港口建设试点、小清河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列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任务。

  2022年,针对小清河复航,山东海洋集团共设计建造了3艘船舶,分别是“鲁清001”“鲁清101”“鲁清201”。“鲁清001”“鲁清101”是内河兼海驳船,船长88m,船宽13.8m,载货能力2400载重吨,是满足小清河航行条件的最大船型,具备干散货、集装箱、件杂货等多货种运载能力,配备2台90KW电动推进系统及2000 KWh箱式移动电源,在小清河内河航段,具备单程180km自主航行及载运货物的能力。船舶采用环保节能理念设计建造,综合运用清洁能源智能管理、节能船体型线优化、结构轻量化等技术,实现运输低污染、高能效、无噪音。“鲁清201”是为小清河“通江达海”设计的海上顶推船,采用2000 KW推进系统,动力强劲。顶推船通过专门设计制造的顶推铰接装置,在小清河河口与内河兼海驳船组成“河海联运”组合体,货物无需在河口上岸或过驳,节省装卸、倒运费用,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壮大内河航运产业链条 “黄金水道”焕发新动能

  山东海洋集团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为主要抓手,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大局,着力布局产业生态体系建设,融合内河港航发展要素,实现京杭运河、小清河联动发展,打造内河港航产业的引领者和我省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物流体系。

  “海洋集团未来将从三个方向出发,一是突出特色,延伸壮大产业链条。聚焦服务山东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总体布局,创新优化顶层设计,统筹航道、船闸、港口产业优势,打造纵向向设计、施工、运管等环节延伸,横向向供应链金融服务、物流、科技信息等领域拓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示范引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打造全国首制的河海联运“黄金航道”,为济南、淄博开辟出海通道,全力支持济南打造国际交通枢纽。依托港口、船闸、船队一体化管控优势,借助省内多式联运立体运输体系,为企业量身定制“点对点”物流解决方案。三是创新驱动,打造智慧港航系统。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汇聚起驱动山东内河港航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以数字化航道系统为依托,实现运调、监管等各类服务功能高效集成。”总工程师王礼向记者介绍,创新打造线上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打造港、航、闸、船、货“五位一体”运营新模式,形成“低碳环保、安全可靠、智能协同”的高效集约经济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撑。

  在今年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到,2023年,山东要加快构建内河水运网,把京杭运河黄河以南山东段打造成为济宁、枣庄、菏泽、泰安沿河四市高效对接长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动力。结合南水北调二期工程,统筹推进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段“三改二”工程。推动京杭运河济宁港、枣庄港扩能提级,高标准建设菏泽港、泰安港。推进大清河航道工程建设,年内启动实施微山三线船闸工程。加快小清河复航进度,上半年实现全线通航,统筹考虑沿线物流发展,逐步培育市场,全力打造联接省会、贯通鲁中、河海联运的陆海新通道。山东海洋集团重担在肩。走在前,开新局,山东海洋集团正在为推动山东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发力,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为强省建设当好“开路先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