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内心的秩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自我人际关系改进思考 如何找到内心的秩序?

如何找到内心的秩序?

2024-07-17 14: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山茶 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收录于话题#近期科普38个

本文共4696字,建议阅读时间9分钟

@岑骏juncen

作者/山茶

文编/也就不用讲

美编/Ma er

��

“我不知道如何找到自我,因此感到十分迷茫。”

“有时我宁愿独自一人,因为我害怕别人对我的质疑和批评。”

“我太在意身边人对我的看法,总是在各种意见中迷失方向。”

这些关于自我的迷思对你来说也许并不陌生。它是那样一种奇妙又难以捉摸的感受,当我们了解和肯定“自我”时,我们感到泰然自若,而当我们难以把握那个“自我”时,我们则无所适从。

自我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自我?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了著名的“镜中自我”理论,对自我进行了探讨。

不同于心怀壮志、仕途璀璨的父亲,库利性情羞怯、不善交际,且长期受到健康问题的折磨,因而愤世嫉俗,郁郁寡欢地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库利的观点对自我的理论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从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有机关系出发,对自我的定义以及如何在社会中追寻自我的问题提出了丰富的见解。

接下来,让我们从库利的“社会自我”出发,聊聊在社会中找寻自我、获得内心秩序的方法。

@岑骏juncen

■■■

01

社会自我:社会与个人

“一个健康发展的人只能在一个健康发展的群体中产生和生存”

首先,让我们从社会之于个体开始谈起。何为社会?它与个体是对立的吗?其实不然。社会的概念并不神秘,它是由具备独特功能的不同成员所组成的生命整体,即人际交往的生活。人身处于社会之中,通过进行社会交往来获得丰富的经验、提高交流的能力,进而保持头脑的活跃与人性的活力。

因此,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可用一体两面、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来概括。与他人交往是我们的基本需求,任何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于社会之中,一个健康发展的个人只能在一个健康发展的群体中产生和生存,而孤立的人仅仅是低能的高级动物而已。

进而,所谓“自我”是一种自我的感觉及其表现,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被定义为“专有感”,这种感觉的存在具有肯定性。简单来说,自我即“我知道那就是我、那是属于我的”。当你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灵感时,当你从无数条思路中梳理出属于自己的逻辑脉络时,当你欣赏和陶醉于自己的作品或发现时,在这些时刻,“自我”作为一种感觉被放大、突出,令你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带来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镜中自我”理论指出,自我认识具有以下三个层层递进的主要成分:

其一,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

其二,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

其三,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

比方说,当“我”顺利完成了老师交待的任务,“我”可能就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眼中是专业、靠谱的,进而“我”觉得老师会对“我”给予积极评价,由此“我”就因为被肯定、被信赖而感到快乐。这样就形成了社会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充当着彼此的镜子映照着他人,正如镜子映射出人们的形象,因此社会自我又被称作“反射自我”或“镜中自我”。

可见,个体的自我只有在与其他个体的关系中才能被感觉到,这重申了自我与整体的重要联系。而在自我感觉不断地演化、发展和改进的同时,不变的是其专有的感觉,也就是说,我明白“那是属于我的”。

@岑骏juncen

■■■

02

自我何以具有吸引力

“社会自我不但是个体的最大兴趣和追求目标所在,更是平静与幸福的最终来源”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当你随着大流去努力争取某样身边人都趋之若鹜的东西时,你往往会发现自己很难真正地享受这个过程;即便你最终得到了它,你也不一定因此感到快乐。这是因为,你不确定这样东西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你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断怀疑自己努力的意义。

而社会自我不但是个体的最大兴趣和追求目标所在,更是平静与幸福的最终来源。无论是名校录取,工作机会还是完满家庭,人们在一生中会追求很多东西,但没有什么比追求自我更令人感到快乐。只有当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出于自我的动机、他们明白这种愿望并非仅仅由外界驱使时——是“我想获得它”,而不是“我认为他人想要我获得它,所以我要尽力让他们高兴”,他们才能始终坚定且毫无保留地去争取,而不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到迷茫并质疑自己行为的意义。

对自我、对内心秩序的追寻是人们终其一生要完成的课题。这要求自我的可塑性和稳定性相结合——进行生动的想象与形塑稳定的个性,两者缺一不可。

@岑骏juncen

■■■

03

可塑性:进行生动的想象

“没有什么能成为我们放弃想象进而封闭自我的理由”

我们对自身的形象如何在他人眼里呈现,以及他人对此作何判断,进行体察、感知与想象的行为,就是库利所说的“想象”。它推动我们进行思考,并告诉我们何为“真实”——对于我们来说,真实其实就是我们所以为的世界,即真实是通过想象形成的。这同样可以推及到社会的概念:社会产生于人们在自身观念中的联系与交流。而人们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想象行为进行意识中的交往,获得各种各样的经验,才能实现自己独有人格的不断完善。

想象意味着我们勇于且乐于积极地与他人、群体、以及社会发生联系,让自己的固有观点被挑战甚至被打破;这让我们拥有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由此我们才是可塑的、具有潜能的和充满活力的,而不是在过往的经验和完全自我的感觉中固步自封,形成令人生厌的狭隘个性。通过积极地和他人进行交往,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逻辑,某行某业的运行图景,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自己融入那些以往不甚熟悉的情境,获得更丰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都将成为我们塑造自我的宝贵材料。“青春”的人生阶段之所以令人神往,正是因为随着生活领域的骤然扩大以及想象能力的提高,个体在该时期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

想象也和我们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能力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多年来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人,台湾作家林奕含在她的婚礼致辞中说道:“如果我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人,那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对他人的痛苦有更多的想象力的人”。这是她对“新人”的理解和期待——不是成为一个从未经历过痛苦、可以从零开始幸福生活的人,而是一个能够想象他人痛苦的人:我想象他人的经历和经验,此时ta对我来说就成为了真实的存在;我甚至能够为此短暂地成为对方,从而真实地体会ta的痛苦与挣扎,尽管这必然是一个消耗情感与能量的行为。通过这种与他人意识的交往,真正的理解与尊重才可能得以实现。否则,任何个体声称的对他人的理解、尊重以及自诩的开放包容态度都是虚伪和空洞的,它们无法经受任何的考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想象?其实正如想象本身,实现想象的方法并不神秘——那就是,去生活、去交往、去身处在各种人之间。当然,这里说的“生活”并不仅仅是指身体处在人群之中,而是说我们需要在交往的过程中去敏锐地感受与发现,让自己的情感被打动、让自己的固有观点受到挑战和动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发展并找到自我。当我们和观点不同的人发生思想碰撞时,可能会觉得对方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价值观念都与自己截然不同,这也许会让我们感到紧张、沮丧甚至愤怒。

这样的过程可能是曲折的,可能会令我们受伤,甚至可能使我们迷失自我,但恰恰是这样的交流碰撞的过程,给予了我们完善自我的可能性。如同南北党的粽子咸甜之争,甜粽子还是咸粽子哪个更好吃,对于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们也许不认同彼此的答案,但如果我们一直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喜欢甜粽子或咸粽子”,显然是狭隘的。因此,即便必然面对种种的压力和冲击,它们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想象进而封闭自我的理由。

@岑骏juncen

■■■

04

稳定性:强大稳固的自我

“稳定性意味着我们不必常常怀疑自己”

除了想象,学会如何塑造强大而稳定的内心秩序,使自己的身体与精神都处于能够把控的节奏之中,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另一个重要课题。稳定意味着虽然我们具有敏锐的感觉,但能运用清醒的头脑并发挥有效的力量,严格地控制和安排所有冲动和欲望。想象产生欲望,稳定性则使得我们能够和这些欲望和谐相处,这其中含有一种“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意味。

首先,稳定性要求个体明确其行为动机是出于自我,而非为了满足他人的愿望或迎合他人对自己的想象。比方说,当我们在自身强烈兴趣的驱使下钻研某个问题时,我们往往能获得愉快的体验和出色的成果,知识的获得与灵感的迸发令我们感到畅快淋漓;而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或者受迫于各种压力,“自我”在这种情况下就被无限压缩,形成一种危险而摇摆不定的状态。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自我而不为别的,自我的稳定性才得以被保留。

比如有的同学在专业学习中,能够在非常忙碌辛苦的阶段依然充满活力地攻克一个个困难,这正是因为这是他所热爱的专业和感兴趣的领域,他明白“这就是我要去做的”;而有的同学却很难拼尽全力去学习,因为他们的专业可能是父母、老师挑选的,这样的努力只会令他们感到离真正的自我越来越远。可见在行动之前明确“为谁而做”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举动,却对我们能否掌控自己的生活具有关键的作用。

其次,稳定性规定了想象的程度。在如今生活领域扩大的背景下,当面对太多选择、耳边充斥着太多意见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疲于应对各种不同的自我感觉在内心中形成的冲突与矛盾,甚至变得不堪一击、矫揉造作和虚假奉承。“爸爸妈妈是为了你好,你要当个听话的孩子”、“以你的能力可以做得更好、“你这么好肯定愿意帮忙的”......当我们总是在满足父母、老师、同学的期待,执意地想要获得所有人的青睐赞赏时,唯独忘记了对自我的追寻和探索。于是我们会开始羡慕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因为我们明白,这样的付出才是幸福的,而反观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有迷茫和疲惫,久而久之,自己也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这时一种一味的、失控的想象,它会摧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使得他原有的人格与个性消失殆尽。

诚然,积极地与他人进行交往、获得丰富多样的信息,是我们构建人格的必要环节,任何想法或者观点都不可能凭空而来;但同时,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我都需要掌握”、“他人的意见和评价没有那么重要”也非常关键。忙于揣测他人的判断、周全各方的意见有时换来的不是左右逢源,反而是自我的迷失。因此,敢于放下一些顾虑、屏蔽一些声音、对一些意见说“我不在意”,有时恰恰是一种强大内心的表现。

稳定性意味着,在进行开放与充分的想象的同时,我们依然能够维持稳定的性格与内心状态,不必费心拒绝诱惑、与内心的冲突作斗争,也不必常常怀疑自己,只是在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内心清楚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这就是稳定性的直接体现。

因此,个体明确其行为动机、或者说能够明确地区分行为的目的与手段,并且规定自己想象的程度、在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中仍然能够维持内在的秩序,就是获得稳定性、形塑强大内心秩序的奥秘。

@岑骏juncen

■■■

05

小结

“最重要的是,我们始终都能够接纳自我和肯定自我”

以上所讨论的在可塑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之上,最终获得内心秩序、形成强大自我,是一种人格非常成熟的理想状态,现实中也许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地达到了这种境界。这当然是令人羡慕和向往的,但也并不意味着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我们的人生就一无是处。事实上,随着身体机能和人生阅历的变化,人的一生都在应对这种自我的可塑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微妙平衡。这是一个终生的课题,有时我们表现不错,有时我们则发现自己就快失去平衡。但最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是否获得强大稳定的内心秩序、将自我真正打造成一件艺术作品,我们始终都能够接纳自我、肯定自我,这是我们一切生活的基础。

@岑骏juncen

��

参考文献

[1]查尔斯·霍顿·库利,1989,《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