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资讯】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迎来新突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 【惟视资讯】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迎来新突破

【惟视资讯】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迎来新突破

#【惟视资讯】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迎来新突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惟视资讯】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迎来新突破

编者按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黄斑区病理性损害的首要原因。目前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抗VEGF治疗,但在临床上不同类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对抗VEGF的应答不一,所以众多眼科医生也在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最近有研究人员在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发表了最新研究结果:抑制RUNX1可有效治疗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RUNX1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关系

RUNX1在已知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的细胞类型中都被检测到(图1),这表明RUNX1抑制剂不仅可以抑制血管生成,还可能对炎症和纤维化等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中的其他重要过程起作用。

图1,RUNX1在所有已知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的细胞类型中检测到阳性染色:内皮细胞(图A)、单核吞噬细胞(即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图B)、RPE细胞(图C)、血管平滑肌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图D)和Müller细胞(图E)。而未损伤视网膜未见RUNX1阳性细胞(图F)。

RUNX1与VEGF作用机制不同

RUNX1的表达仅限于CNV区域,正常视网膜未见RUNX1阳性染色,而VEGF在正常视网膜也有表达,这表明抑制RUNX1可能对视网膜内稳态的影响较小。

在激光诱导CNV的第3天RUNX1表达达到峰值(图2),表明RUNX1可能在CNV形成早期就开始起作用。

展开全文

图2,RUNX1的表达在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后3天达到高峰(图A和B);视网膜中RUNX1 mRNA表达水平不断增加(图C),而VEGF mRNA表达水平第7天仍保持相对稳定(图D);RPE/脉络膜中RUNX1 mRNA表达水平在第3天和第7天显著升高(图E),而VEGF mRNA表达水平在第7天显著增加(图F)。

RUNX1抑制剂可有效治疗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研究者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随后立即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阿柏西普、Ro5-3335(RUNX1抑制剂)、Ro5-3335+阿柏西普。

玻璃体内注射RUNX1抑制剂可显著减少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图4)。

图4,不同治疗组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大小(A)和单核吞噬细胞数量比较(B),Ro5-3335、阿柏西普和Ro5-3335联合阿柏西普均可显著缩小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面积。

RUNX1抑制剂与阿柏西普联合在减少血管渗漏方面产生叠加效应(图5)。

图5,Ro5-3335和阿柏西普联合比阿柏西普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血管渗漏面积。

小 结:

RUNX1通过多种细胞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RUNX1抑制剂可显著减少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RUNX1抑制剂联合抗VEGF治疗在降低血管通透性方面显示出叠加效应;

对于抗VEGF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RUNX1抑制剂有着重要的前景,可能在该领域具有变革性的意义。

文献来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