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臀位、横位宝宝,助产士如何帮助孕妈调整胎方位?这3招必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胎位不正按肚子调整多久能好 遇见臀位、横位宝宝,助产士如何帮助孕妈调整胎方位?这3招必备>

遇见臀位、横位宝宝,助产士如何帮助孕妈调整胎方位?这3招必备>

2024-07-11 00: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妊娠28-32周前后及期间,都可以做膝胸卧位操来纠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10分钟,连续做1周,胎位可以转正。

方法:

孕妈妈跪在床上,采取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脸偏向一侧。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维持此姿势约两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

这个动作只适用于孕30—34周的准妈妈调整胎位。

在孕7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即可。因为胎儿相对子宫来说还小,且母亲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的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做这个动作之前最好征求医生的意见,每次要先解小便、松解裤带。

2.2 艾炙

这种古老的中医疗法是,通过炙热的药草来刺激身体的重要穴位。为了帮助臀位的宝宝纠正胎位不正,针灸大夫或中医会在靠近你小脚趾的穴位点燃艾草,据说这能刺激宝宝增加活动量,自己变换位置。

有一些小范围的研究表明,艾灸对于纠正胎位不正可能会有一定效果。如果你想试一试,请先咨询医生,然后到中医院去找有执业资格的针灸师帮助你。

方法:

方取平卧或取坐位,解松裤带,用艾卷炙双侧至阴穴(小足趾外侧),也可用激光照射至阴穴。每日艾炙1—2次,每次15分钟。当出现胎动时,立即取胸膝卧位,有利转胎。

这个动作也只适用于孕30—34周周之前的准妈妈调整胎位。每次持续时间不可过长,做这个动作的频率也不要过高。连续做l周,如果胎动增多不明显,表示该法无效。注意艾卷离皮肤不要太近,以免烧伤皮肤。

如果到37周时,你的宝宝还是屁股在下,也就是说还是臀位,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进行胎位外倒转术,试着把你的宝宝倒转过来,增加你顺产的机会。

2.3 臀位外倒转术

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儿的头、臀。把臀部推上去,再把胎儿的头慢慢转到骨盆腔里。然后用布将腹部包裹起来,维持头位。

这种治疗必须由医生来做,如果自己乱来,弄不好,会导致脐带缠在胎儿脖子上或发生胎儿早剥。假如胎儿的臀、足已经伸入小骨盆,倒转困难,或者在倒转时胎心有变化,就不能勉强,那只好让这“固执”的孩子立着生了。

03

胎位不正的原因

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让女性们在怀孕的时候,也都是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使得胎儿能够健康的成长。

胎位不正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胎儿妊娠周数大小、骨盆腔大小与形状、子宫内胎盘大小与着床的位置、多胎次经产妇松弛的腹肌、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是否有子宫内肿瘤或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等。

1、羊水过多、经产妇腹壁松弛等,使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过大。

2、子宫畸形、胎儿畸形、多胎、羊水过少等,使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过小。

3、骨盆狭窄、前置胎盘、巨大胎儿等,使胎头衔接受阻。

胎位不正可提前在医生或助产士的辅助下调整,如果不能调整的要尽量选择剖腹产,臀位经产妇可酌情考虑顺产。

不过,当胎位为臀位时,自然生产危险性会提高,比起胎儿身体的其它部位,胎儿头部是身体最大且最硬的部位。

当头产式时,胎头首先会产出,胎儿的其它部位就容易随着产道产出;当为臀产位时,身体会先产出,因为胎儿身体无法让子宫颈撑开到让胎头出来,所以胎头要产出就会困难许多。

发现胎儿胎位不正时,医生和助产士应该孕妇商量如何选择最佳的生产方式,如果经过调整, 胎儿转为头位,自然生产方式是首选,如果调整不回来 ,可能选择剖腹产较为安全,要会分析利弊,让母亲、家属及医生共同做出选择。

04

怎样知道胎位正不正

1

有经验的助产士可以帮助检查。在孕检时,医生或助产士用手摸就能摸出是头位还是臀位。

2

B超检查是最快、最准确和清晰的方式了。B超能准确探清胎儿的臀位、横位及胎儿大小、胎头位置等。

一般情况下,孕妇在怀孕时都要定期到医院做孕检,在进行孕检时,通过B超就可检查胎位,及时发现胎位不正还可以通过一些针灸治疗,纠正胎位专用的动作练习等方式进行纠正胎位。

3

也可以让孕妇在怀孕时也可以自己试着检查一下,初步判断胎位。

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一致;宫底部可触到圆而硬、按压时有浮球感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肚脐左或右上方听得最清楚。

文章来源:第一助产、芝麻堂孕育、健康八局等综合整理

了解临床芳香疗法

在产科的应用

版权声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侵权,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