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是个好东西,但它说你胖,你未必就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肥肠是不是很容易长胖呢 BMI是个好东西,但它说你胖,你未必就胖

BMI是个好东西,但它说你胖,你未必就胖

2024-07-02 00: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过营养专家和健身教练们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普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的概念已经很深入人心了:看一个人是胖是瘦,不能只看体重,得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如果你BMI只有18,那可是瘦过头了;如果BMI超过了30,就是妥妥的肥胖。

正版素材来源:图虫创意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科研中,BMI都是衡量肥胖最常用的指标,多数情况下它也确实很好用。不过,BMI的局限性同样突出,如果只依靠它来判断肥胖与否,可能会蒙蔽真相。

用BMI衡量肥胖,并不是最准确的方案

组成我们身体的部分包括脂肪、肌肉、骨骼、血液、组织液等等,其中,脂肪过多会导致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肥胖,就是指机体内过多脂肪积累并造成健康损害的状态,它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此外,由于社会偏见,肥胖还可能给个人的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这些都是我们害怕肥胖的原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标准,BMI超过30就算进入了肥胖行列。不过这套标准不太适合亚洲人群,所以还存在亚洲标准和中国标准[1]。

三种标准下体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有时候也叫肥胖前期)和肥胖的BMI范围。

相信你也看出其中的问题了:当我们讨论肥胖时,我们在讨论脂肪;当我们讨论BMI时,我们在讨论体重。实际上,人体的质量构成分为两大阵营:脂肪自成一派,称为脂肪质量;其他所有成一派,称为瘦体质量。如果只看体重来判断肥胖,就相当于将脂肪质量和瘦体质量混为一谈,敌我不分。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用BMI来衡量肥胖呢?有没有更准确的指标呢?

在简单易行和精确可靠之间,找到平衡点

更准确的指标当然存在,就是体脂率,即脂肪质量占体重的比率。不过,相比计算简易的BMI,体脂率测起来就复杂多了。

测量体脂率的方法很多,包括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时下很火的家用体脂秤就是运用这个原理,但测量结果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水下称重法、太空舱气体置换法、X射线断层扫描等。这些方法精确程度各不相同,其中最精确的是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但这个一般要去医院做,而且价格不菲。对硬件要求最低的是皮褶厚度测量法(只需要一个皮褶卡钳)和腰围测量法(只需要腰围和体重)。当然,还有人使用目测法,也就是根据不同体脂率下的人体模特照片来粗略估计体脂范围。这些简易的方法精确度也都比较低。

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固然很精确,但不适合日常使用。图片来源:ALSPAC

精确的测量方法固然好,却往往对硬件、技术和环境要求高。日常生活中并不需要那么高的精确度,大型人群研究更是需要简单快捷的方法。人们需要兼顾两者,在简单易行和精确可靠之间找到折衷点。而且,很多测量仪器出现的时间很晚,但在那之前,人们同样需要一个合适的工具来衡量肥胖。

生活中,最容易测量的身体指标就是身高和体重。如何利用身高和体重设计出新的指标,来估计一个人的肥胖状态呢?这需要满足两点要求:①这个指标不受身高影响(因为要考虑体重),②这个指标和体脂率密切相关。

经过几番演化,BMI成了最终胜出的指标[2,3]。

BMI如何升级打怪,最终加冕

区分不同健康风险的人群,是保险公司的一大任务。20世纪初,美国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发现,体重身高比(即体重/身高)是人均预期寿命的一个决定因素。1959年,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发表了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平均体重身高比。次年,该公司还发表了这项指标与部分疾病和死亡风险关系的研究,将最低死亡风险对应的体重身高比定义为“理想值”,比理想值高或低20%,就被认为是超重或偏瘦。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指标还是受身高影响,即相同体重身高比的人,个子高的比个子矮的死亡率更低;另外,这个指标还受整体骨架形态影响。总之,这个指标需要调整。

有人做了三个标准骨架模型,分别代表小、中、大三种骨架身材,然后再制定这三个模型的性别年龄组的平均体重身高比。也有人在计算公式里面加入衡量骨架形态的指标,包括肩宽、肘宽、膝宽等。但没有一种调整的结果是让人满意的。

既然人体是三维的,那干脆直接用身高的立方(m³)做分母行不行呢?确实有人这么做,这个指标叫做体格指数(ponderal index)。但问题是,个子高的人不是个子矮的人的三维等比缩放,所以用身高的立方很可能是放过头了。

之后,人们开始从数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1971年,伦敦卫生与热带病学院的流行病学家本(R. T. Benn)计算出,最佳的缩放比例是身高的1.66~1.83次方[4]。但在当时,这样计算不是很方便,人们就用了近似的2次方,发现结果还可以接受。有意思的是,这个计算公式在19世纪就有人提出来了,称为凯特勒指数(Quetelet index),但当时并不清楚这个指标的物理意义。

1972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安塞尔·基斯教授(Ancel Keys)[5]用人群数据证明,凯特勒指数比其他指标(体重身高比、体格指数等)更符合之前提到的要求:①与身高弱相关,②与体脂率强相关。他将其重新命名为身体质量指数,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BMI。但直到1995年,WHO正式采用BMI作为肥胖指标来研究死亡率以后[6],这个指标才真正开始流行起来,一直到现在。

安塞尔·基斯是饮食与健康方面的专家,做出了很多重要发现,但他的一些研究最近饱受争议。图片来源:mndaily.com

BMI好用,但也有失灵的时候

作为肥胖的替代指标,在多数情况下,BMI表现良好。研究者已经使用BMI发现,肥胖(包括超重)是死亡和很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心血管病、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恶性肿瘤、骨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但是,BMI和体脂率的关联再强,也不能100%替代体脂率,而且这种强关联也并不是在所有人群中都可以重现。

首先,BMI将脂肪质量和瘦体质量混为一谈。肌肉发达的运动员肌肉组织质量更高,BMI会高估其体脂率。水肿的患者组织液质量升高,BMI也会高估其肥胖水平。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肌肉组织的减少多于脂肪组织,所以BMI会低估老年人的肥胖水平。

再者,BMI难以区分脂肪的分布。脂肪堆积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健康影响也不同。皮褶厚度测量的是皮下脂肪;围绕在内脏周围的脂肪称为内脏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表现为苹果形身材(中心性肥胖)。内脏脂肪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在BMI不太高的人群中,腹部脂肪增加更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相比BMI,腰围和腰臀比更能体现腹部脂肪的含量。

有些肌肉男按BMI的标准来看是超重的,但他们体脂率可能很低。正版素材来源:图虫创意

在一些慢性病研究中,研究者甚至发现BMI升高成了保护性因素,也就是肥胖者的死亡率反而低于体重正常者,这种现象被称为“肥胖悖论”。

比如,针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有研究发现,超重者的总死亡风险比体重正常者降低了1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了12%[7];更有研究发现,经过7年随访,超重者的总死亡风险要低40%[8]。后来,人们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都观察到了这种悖论,比如慢性心衰、外周动脉疾病、中风、血栓栓塞、心脏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以及非心血管疾病,比如外科ICU的死亡率、2型糖尿病等[9]。

肥胖悖论是反直觉的,对它的解释众说纷纭[9,10],有生理学的,有研究方法学的,但总是绕不过对BMI的反思。那些观察到肥胖悖论的研究,往往将BMI作为唯一的肥胖指标,而BMI是无法区分脂肪的构成比和分布的[11]。而且,肥胖悖论主要出现在超重和一级肥胖的人群中,在三级肥胖的人群中就消失了。这说明,在极端肥胖的人群中,BMI仍然是肥胖的良好指标,因为体重增加很大时,内脏脂肪的增加肯定是显著的,其带来的健康危害也是明显的。

就算BMI落在正常范围内,也要注意自己的腰围。正版素材来源:图虫创意

所以,BMI的初衷是,在测量和计算有限的情况下,近似估计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出现以后,我们之所以还在用BMI,就是因为它是精确度可接受的情况下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加上长久积累的使用惯性。

但确实不能过分依赖BMI来判断肥胖,这里要分享基斯教授的一句话:不要管我们用什么指标来测量肥胖;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肥胖,脱了衣服照照镜子,你就知道。

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否肥胖,希望大家坚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不要停。(编辑:odette)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6. Nuttall FQ. Body mass index: Obesity, BMI and health: a critical review. Nutr Today 2015;50(3):117-128. Blackburn H, Jacobs D. Commentary: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BMI): continuing saga. Int J Epi 2014;43(1):665-669. Benn RT. Some mathematical properties of weight-for-height indices used as measures of adiposity. Brit J PrevSoc Med 1971;25:42-50. Keys A, Fidanza F, Karvonen MJ, et al. Indices of relative weight and obesity. J Chron Dis 1972;25(6):329-343. WHO. Physical status: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metry: Report of 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expert committee.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5. Romero-Corral A, Montori VM, Somers VK, et al. Association of bodyweight with total mortality and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hort studies. Lancet 2006;368:666-678. Younge JO, Damen NL, van Domburg RT, et al. Obesity, health status, and 7-year mortality i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search of an explanation for the obesity paradox. Int J Cardiol 2013;167(4):1154-1158. Hainer V, Aldhoon-Hainerova I. Obesity paradox does exist. Diabetes Care 2013;36(suppl 2):S276-281. Braun N, Gomas F, Schuetz P. “The onesty paradox” in disease – i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obesity true? Swiss Med Wkly 2015;145:w14265 Goyal A, Nimmakayala KR, Zonszein J. Is there a paradox in obesity? Cardiol Rev 2014;22(4):163-17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