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肥猪是什么猪种 猪气喘病

猪气喘病

2024-07-05 11: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1 正常猪、强毒感染猪和弱毒免疫猪支气管纤毛电镜扫描图

图2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肺内免疫后呼吸道特异性sIgA抗体滴度和INF-γ浓度检测

3、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诊断

气喘病的潜伏期7~14天,症状一般出现在6周龄以后,感染猪表现沉郁、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且反复发作,特征性的干咳持续几周甚至数月。急性型病例较少,偶见于妊娠母猪、哺乳仔猪和保育猪,表现痉挛性阵咳、腹式呼吸或犬坐式剧喘。慢性型病例长期或反复咳嗽,清晨进食及剧烈运动时更明显,病程长达2~3个月,病猪体温不高,但可能消瘦、被毛粗乱。气喘病隐性感染在现代化养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表现任何症状或偶见个别猪咳嗽,日增重、出栏重、料肉比等指标会有一定的差异,各国统计正常屠宰猪中30~80%的肺出现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肺炎病变。病猪剖检,可见肺脏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发生肉样、胰样或虾肉样的实变(见图3),病变部位界限明显,剪下的实变部位可以沉入水下(正常肺组织漂浮在水面)。组织学变化为小支气管内存在炎性细胞,血管周围和细支气管周围形成管套和广泛性淋巴样组织增生。

图3 猪支原体肺炎感染后仔猪肺脏尖叶、心叶前缘出现肉样实变

体温不高、连续干咳,肉样实变等都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病原分离培养是猪肺炎支原体检测的金标准,但分离培养难度大,实操性不强。目前多用PCR方法检测,取鼻拭子或病猪肺组织,快速、灵敏、特异。荧光抗体技术、补体结合反应等多用于科研工作,针对IgG的ELISA方法多用于临床血清学调查,而针对IgA的ELISA方法则可以更好地反映黏膜免疫和保护状态。

4 气喘病的防控

4.1 药物控制效益低

头胎/二胎母猪,仔猪断奶、转群、其它易感期或高发期,使用药物进行群体性治疗,有助于控制症状的严重程度。气喘病敏感药物有泰万菌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恩诺沙星、四环素、土霉素等,不敏感或完全无效的是青霉素、头孢、磺胺类等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药物。抗生素不能根除支原体,只能控制它的生长,反复发病、多次用药使防治成本和耐药性增加。实践证明疫苗免疫是气喘病防控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4.2 活疫苗免疫效果更理想

猪气喘病由猪肺炎支原体(Mhyo)引起,有效防控该病的关键是保护猪只气管纤毛免遭Mhyo损害。Mhyo的免疫学特性表明,只有抗Mhyo特异性sIgA才能有效阻止Mhyo损伤支气管纤毛。另外,呼吸道局部的细胞免疫可一定程度地吞噬、杀灭入侵的Mhyo。

所以,免疫的主要目的是诱导呼吸道黏膜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特别是免疫后猪只支气管局部产生丰富的抗Mhyo特异性s|gA,阻止Mhyo在支气管内繁殖,使支气管纤毛免遭Mhyo的损伤,从而保护呼吸道物理屏障的完整性。

现有研究揭示,接种活疫苗能更好地诱导黏膜免疫应答。不同类型的猪支原体肺炎疫苗主要免疫效应,区别如下:

4.3 活疫苗介绍

当前在国内临床使用广泛、效果突出的活疫苗主要有猪支原体肺炎活疫168株,该疫苗同时也受到国际广泛的认可。

168株由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经无细胞培养与回归本动物交替致弱,以340多代次弱毒菌株作为抗原制备成活疫苗。该疫苗肋间注射,直达靶器官,诱导局部黏膜免疫和细胞免疫,并产生占位效应,有效保护肺脏和呼吸道纤毛。3~15日龄接种,1周内可产生有效免疫应答,1次免疫保护直至出栏。长期人工接种,疫苗株置换猪群环境中的野毒,形成菌群竞争和自然趋向净化的作用。

4.4 活疫苗肋间注射免疫效果最好

猪肺内支气管中存在大量相关淋巴组织(BALT)。BALT是诱导呼吸道黏膜免疫的位点,也是SIgA的生发中心,只有当抗原到达该部位,才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SIgA。

肋间注射免疫可将抗原直接送达BALT,顺利诱导黏膜免疫;若采用其它免疫方式,抗原到达BALT难度更大,诱导产生的黏膜免疫更弱,相应地其免疫保护力更弱。

喷鼻(喷雾)免疫对各方面要求高,如喷鼻(喷雾)设备、疫苗的抗原含量、疫苗佐剂及操作方式等,如果喷雾设备好、疫苗抗原含量高、合适的佐剂、操作得当,能保证足量的抗原到达肺部,则可产生与肋间注射免疫等同的效果;采用肌肉注射时,只有少量的抗原能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因此,肌肉注射时免疫效果不理想。

4.5 168株活疫苗(支必宁、诸欢畅)的使用方法

4.5.1 肋间注射:

5~15日龄仔猪,肋间注射1次,1头份/头猪,1ml/头份;由胸部中间位肋骨间隙,垂直进针至肺内。

注意事项:与高致性蓝耳弱毒苗免疫至少间隔7天;免疫前3天、后7天不用抗支原体药物。

4.5.2 雾化免疫

雾化免疫专用设备,1~3日龄雾化免疫, 1头份/头。

END

好文!必须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