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与他的十九首圆舞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肖邦的怪癖 “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与他的十九首圆舞曲

“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与他的十九首圆舞曲

2024-07-11 04: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十九岁时肖邦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1829-1831年间,肖邦在华沙、维也纳和巴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柔和的演奏,难以形容的流畅,能够唤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绎。”

1831年到1835年,肖邦创作的圆舞曲,有a小调作品34号之二、降A大调作品34号之一、降E大调作品第18号、降A大调作品第69号之一和降G大调作品第70号之一。而他创作的高峰期则是1835-1845年。1848年他游历英格兰、苏格兰,在当地演出了几场音乐会,回巴黎不久逝世,享年39岁。

02

圆舞曲的发展史

圆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旋转的舞蹈,情绪欢快、活泼,亦称“华尔兹”,语源是德语的“Waltz”的音译名,词意为‘旋转’、‘滚动’。后来慢慢变成舞蹈的专称。华尔兹一词在1780年左右出现,本是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指男女两人成对旋转,节奏旋转打圈,动作轻快、优美,如“轻歌剧”。

舞蹈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音乐的舞蹈相当于没有灵魂。舞蹈的历史发展久远,而每个阶段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历史特点。但在圆舞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舞蹈中,也曾受到过反对,有保守势力对它的严厉指责,还遭到贵族的严厉抵制。由于在舞蹈动作中,双方的动作比较亲密,超过了当时的道德底线,所以,圆舞曲被视为“粗俗的舞蹈”,难登大雅之堂。随着圆舞曲的普遍,本身它也在不断地完善,变得更加艺术化,终于在维也纳会议期间,圆舞曲开始风行欧洲。

1848年,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以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代表,圆舞曲音乐再一次升华,十九世纪以来,圆舞曲发展飞快,出现了维也纳圆舞曲这种音乐体裁。它的奠基人有兰纳和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肖邦曾说过:“兰纳、施特劳斯和他们的圆舞曲,使一切事物都黯然失色。”

那时的圆舞曲,已在社会中有了很重要的地位。

小约翰·施特劳斯

02

肖邦和他的圆舞曲

在肖邦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钢琴音乐作品,有着多样的体裁,圆舞曲是肖邦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还有其他例如玛祖卡舞曲、前奏曲、夜曲、练习曲、即兴曲等。肖邦一生创作了20余首圆舞曲,被纳入《圆舞曲集》的有17首,按目录编排,他们陆续完成于1829年到1847年间,不论它们是优雅还是怀旧,肖邦说过:“不能把它们当作舞曲,因为并非为舞蹈而作”。他更不同意人们称他的圆舞曲为“沙龙音乐”。

但是,肖邦于1830年到1831年逗留在维也纳,而那时的维也纳正盛极一时的是圆舞曲,当时肖邦抵达了他寄予了很高厚望的目的地——维也纳时,他发现,大众的口味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着迷于施特拉斯家族的华尔兹舞曲,肖邦还曾在给埃尔斯纳的信中说:“在维也纳,只有华尔兹才能称作音乐作品...”所以,维也纳舞曲不可能对肖邦一点影响都没有,肖邦在维也纳逗留期间说过:“我不具备任何素质去模仿施特劳斯和兰纳。”

肖邦当时虽然受到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但是他的圆舞曲和当时社会流行的社交性圆舞曲是不一样的。刚开始肖邦的圆舞曲的创作还在借鉴波兰老前辈的风格,但是后来慢慢越来越娴熟,渐渐的风格迥异、华丽、辉煌,也会听出一点犹豫,形成了肖邦独有的圆舞曲风格,创作技法不断创新,以独特的创造力使圆舞曲的体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使肖邦圆舞曲达到了音乐会的高度。

肖邦圆舞曲也在圆舞曲的发展中立下重要的里程碑,使圆舞曲真正的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肖邦的19首圆舞曲是肖邦最出色、最流行的钢琴作品之一。

郎朗演奏《肖邦华丽大圆舞曲》

1月4日

国际钢琴艺术家

吴牧野

即将在哈尔滨大剧院弹奏

肖邦 19首圆舞曲

国际钢琴艺术家吴牧野,有着精彩丰富的经历。吴牧野自4岁便开始学习钢琴,从儿时开始,吴牧野便在音乐上表现出超强的天赋。15岁,才刚刚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初二学生的吴牧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开启了属于他巴黎的左岸时光。

专注弹琴的少年吴牧野

在法国学习的时光,吴牧野住在巴黎的左岸,那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这也让吴牧野渐渐的爱上了巴黎这个地方。“我能够感觉到很多以前的艺术家都曾经来过这个地方,可以看看那些环境以及感受到在这样出环境下写出音乐。还有在一些小巷子里面,在曾经的画中看到一些灯和墙壁,还有一些比较老的建筑,让我们我们有一种参与感。”

在巴黎的左岸时光,在吴牧野身上留下的印迹,不仅仅是学习演奏技能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帮助吴牧野建立了丰富的内心、确立了他演奏的个人风格。优雅、自信、浪漫,法国在吴牧野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子。“比如出门的习惯、买东西的习惯、大家喜欢说什么样的话。特定的社会环境、风俗,自然会塑造出你的个人风格,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你可以有选择性的来决定如何表达自己,在特定的人群中做喜欢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原汁原味的东西。”

吴牧野在法国的钢琴老师是雅克·胡维耶尔(Jacques Rouvier),而这位老师给他的启发巨大,告诉了他怎样能够更贴切的演绎作曲家的一些想法。比如作曲家在谱面上写的一些细节。通过胡维耶尔的讲述,才让吴牧野了解了作曲家写这些作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内心的感受和所处的环境,包括他当时所在的历史状态。最后再通过演奏来落实。

雅克·胡维耶尔

吴牧野也从老师的身上真正领会了什么是“法国风格”。比如教他怎样让手和踏板能更好的在一起工作,来勾画出一些非常印象派听觉感受。“法国艺术家在性格气质上的共性,可以说是在探索艺术本身、音乐本身和声音本身的一种味道。他们追求的不是外在富丽的东西,有时音乐应该是一个整体,所以,法国的艺术家们更注重的是一种层次和一种音乐的品味。”

从15岁去法国,这一学就是十几年,在法国的求学经历让吴牧野理解到学钢琴也不仅是大家以为的枯燥弹琴,原来还有这么多有趣、奇妙的东西可以感受!吴牧野不希望大家对钢琴家的认知太过固化,以为除了练琴就是练琴。

吴牧野坦诚的说,“小时候生活经验少,对很多的东西都有感觉、有想法,但是不过就是一种感觉,不够具体化,只是当时的一种朦胧的感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法国的人文熏陶,让他的这些感觉越来越丰富了,“经历的越多了自己内心提炼的东西也就越纯粹”。

巴黎的左岸,也无时无刻不让吴牧野回想起曾经生活过的背景。“左岸的风格和在北京西城看到的一些槐花树下的味道是不一样,必须把感受到的感觉明确的区分开来,什么样的感受配什么样音乐,这是我需要学习和探索的。所以在感受美丽景色同时,我无时不刻不在透过景色来去感悟每一个阶段的音乐表达。”

吴牧野世界巡回钢琴独奏音乐会

《肖邦圆舞曲》哈尔滨站

时间:2020年1月4日19:00

票价:580/480/380/280/80元

曲目

肖邦 19首圆舞曲

Chopin 19 Waltze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