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职业体验内容及评价 师者交流

师者交流

2024-06-18 08: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步:明确职业体验课程的设计原则。第一,适应性,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反映当下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各类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又要适应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有针对性地设计体验内容。第二,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鼓励“做中学”,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体验进行体悟、体认,培养相应职业所具备的素养,感悟职业精神。第三,开放性,课程结构要多元和灵活,能够适应内容的更新和变化,在保证课程目标统一、内在逻辑关系合理的基础上,设置有利于动态调整的内容。同时要充分考虑教育资源的运用和整合,充分利用好区域特色、师资配置。第四,趣味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职业体验内容和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采用多种表现形式,作为学生参与体验、进行反思的手段之一。

第二步:规范职业体验课程的设计流程。设计主体应该进行充分交流,挖掘符合特定年龄段学生的内容,选择适合的体验岗位,确定目标和学习任务,完成整体计划和评价展示方式。

第三步:形成职业体验课程的设计范式。强调认识职业、体验职业和感悟职业三大实施范式,在过程中充分体验职业要素和教育要素。通过建构社会职业体验场所的信息平台,形成多渠道的信息互通,将社会资源有效整合。

第四步:“双进入模式”实施职业体验课程。少年宫开展职业体验课程的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职业体验活动,促进对社会、职业的自我认识,并在社会、职业和自我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形成整体认识,培养对未来职业与生活的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尊重每一种职业的意识。

基于此,少年宫的职业体验采用“双进入模式”:进入真实职业场所,引进专家型导师。所有岗位分别开展为期 1 ~ 3 天的浸润式体验。按照六类职业属性(研究型工作类、常规型工作类、实践型工作类、艺术型工作类、管理型工作类、社会型工作类),针对小学生,推出偏向实践型工作,如消防员、园艺师、主持人、邮递员等;针对初中生,推出如 IT 工程师、医学实验室研究员、服装工艺师、居委会主任等偏向研究型和管理型工作;针对高中生,推出如土木工程师、珠宝鉴定师、网络公司 CEO、芳香师等以研究性工作为主的岗位。通过邀请体验单位或该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全国、市级劳动模范,岗位能手、技术骨干作为职业体验导师,用专业知识帮助青少年认识职业特性,用亲身经历、生动故事帮助青少年理解该职业内涵,带领青少年体验该职业的实践价值,从而感悟职业精神。

第五步:完成职业体验课程的多元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少年宫实行“三方评价”——教师评(带队辅导员和行业专业导师)、学生评(本人和同行学生)、第三方评(接受职业服务的人)。通过多元主体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个性化表现。在评价内容方面,既可以是有形的具体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感知和认识提升。穿戴和使用设备的细节把控,与服务对象沟通的言语和表情,课程后的座谈体会,完成的调研报告和设计成果等,都是评价的内容。在评价时效方面,评价渗透在整个课程推进中,依据职业体验周期进行有效布局。

中小学学生的职业体验教育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帮助参与职业体验的学生厘清对相关职业,尤其是对自我的认知,进而设计相应适用的职业体验内容、方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依托,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本文作者单位系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21年4月A刊,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