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老旧社区变身“微改文创街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旧街巷改造图片 话题:老旧社区变身“微改文创街区”

话题:老旧社区变身“微改文创街区”

2024-06-17 01: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老屋年久失修,光靠居民的自发维修难度太大。不但材料很难找,而且付出的人力成本也都很高昂,很多的居民就唯有用保守治疗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修修补补,钱花了不少,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为了改变永庆大街脏乱差的状况, 2016年,荔湾区城市更新局请专业人士前来为社区“把脉”。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模式下修复的“永庆坊”文创街区,终于在10个月的修复工程后呈现在大家面前。

作为广州第一个旧城微改造项目,原先的恩宁路永庆大街成为了“永庆坊”,重新开放运营近两年,现已成为游客感受“西关滋味”的必游点。这种基于原来外轮廓不变的前提进行建筑立面更新,让“旧”和“新”充分地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也将融入到整个恩宁路片区的更新里面。

据了解,永庆坊微改造已经进入了第二期工程,初步预计明年落成,而且面积是永庆坊的十倍。

永庆坊这种微改造模式,已经慢慢推广到全荔湾区,甚至全市多个街区的改造,也参照了永庆坊的经验。

近期,广州制定了微改造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拟投入财政资金50亿,覆盖小区587个,梳理出“任务清单”60项,包括设施升级、拆违整饰等49个基础完善类等的项目。有城市规划的专家认为,广州“微改造”经验之所以得到成功推广,首先是得到政府部门的资金资助。

截至目前,广州已推进改造600多个老旧小区,投入市财政资金16.4亿元,新增绿化2.6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5万平方米,修缮历史建筑900平方米。

今年7月份,由广州市城市更新局牵头编制的《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设计导则》正式印发实施,为全市老旧小区微改造提供“教科书”般详细权威的指引。将市内的老旧小区以街巷型老旧小区、商品房型老旧小区和单位型小区分成三类进行微改造。

永庆坊属于街巷型老旧社区,微改造主要实施以改善三线落地和化粪池等居民生活环境,恢复历史原貌为辅的方案。而单位和商品房型的老旧小区,主要实施以更换老旧水管等设施为主,改善康乐设施和社区交通为副的方案。专家还说,要想将“微改造”一直有效地延伸下去,光靠政府财政支出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一起打造商住共赢的微改造小区。

改革开放40年,广州走过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现在的花城,大刀阔斧的拆建显然不能适合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需求,这个时候,绣花针式的微改造逐步成为老旧社区改造的主要战略。不同社区经过政府和居民共同商讨的精细化微更新,相信会更加适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想观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每周一至周五晚上20点05分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城市话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