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改造的老北京城墙、城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北京城墙谁扒的 清朝末年改造的老北京城墙、城门

清朝末年改造的老北京城墙、城门

2023-12-03 04: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清朝末年改造的老北京城墙、城门

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顺益兴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鲜资讯,北京政策等……记得关注!

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经历过明清民国等朝代,在明清朝最初的五百年里,老北京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自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的清朝末年开始发生变化,八国联军不但破坏毁损了许多的园林建筑,抢劫掠夺了很多的财产宝物,而且对老北京的建筑格局也发生了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影响到清朝末年间曾扒开过三段城墙,兴建了在民间有俗名,但都没有正式命名的三座城门和豁口。

一座是铁路城门,这是清朝末年在外城墙开辟的城门。1900年12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大批的外国军队驻扎在天坛,为便于运输军用物资,法军就擅自将京汉铁路从卢沟桥的终点延长修到内城的正阳门(前门),并修建了正阳门西火车站。这段铁路需要穿过外城墙才能进到内城内,于是在广安门及天宁寺以北开洞穿过外城西墙,在穿越城墙的位置掏出了两个方形门洞的城门,南侧门洞通火车,北侧门洞走行人。铁路在莲花池由北转向东,在外城西城墙的护城河上通过架设的铁路桥,穿过外城墙南侧门洞,经西便门内,再沿内城墙与护城河向东行,经宣武门外至正阳门西月墙处,到达正阳门(前门)西站。虽然是正经的"铁路城门",但是从来没有被正式命名过。

1909年从西看的方形铁路城门(右为铁路门,左为行人门)

另一座城门在当时的"水关门"位置上。那时有一条流过北京内城和皇城的玉河,由于玉河水需要向南穿过内城墙汇合流入南护城河,所以河水在穿越城墙的地方设立了一道名为"水关"的闸门,紧挨着南城墙的地方有一座南御河桥。当时东交民巷是车水马龙、人流密集使舘区,为使馆人员出入前门火车站提供方便,清政府东交民巷使舘区工部局1906年在原东水关处拆除了南御河桥,在原内城墙水关处的券洞下所修建了一条让玉河水流入南护城河的地下暗河涵洞,把原玉河水穿越城墙的水关券洞扩大加高,并在门洞内安置两扇铁门,同时在城墙内玉河上面加盖了便于车辆行人通行的与地面平齐的水泥板路,这样就成了人们俗称的"水关门",地址在现在正义路南口处,也同样没有正式被命名过。

展开全文

玉河原水关门

1917年改造后的水关门北面

(远处是开挖的人行水关门和填平的原南御河桥,以及玉河地下涵洞)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还同意在正阳门(前门)设立东火车站,曾在左安门西边1里外城墙上扒开一个"豁口",奉京铁路从此穿过。经过今龙潭湖到东便门,再向西经过崇文门到正阳门东火车站。

北京以后陆陆续续扒开过了多段城墙,不过也都没有一个以"门"命名,仅是以所处的地名加豁口形象地称呼。

民国期间,曾经的军阀等几届政府,除了开通了和平门,害怕破了"风水"招惹灾祸,谁也没有轻易地在城墙上扒开豁口。

解放后为了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改善市民的交通民生,在老城墙上开挖了多处"城豁子"。

1951年,开辟了东直门北小街、陶然亭、劲松豁口;1952年,又开辟了武定侯、左安门东、宣武门豁口;1953年开辟了永定门、陶然亭、雍和宫、范家胡同、东总布、东直门、广安门豁口;1954年又开了白纸坊、费城门豁口;1955年开了朝阳门、安定门、广渠门北城墙豁口;1956年又开了龙潭湖城墙豁口等。

1968年随着地铁的建设,老北京的城墙拆光了,连带着老城墙的城门楼、豁口等实物也都消失了。遗留下众多的城门、豁口地名成了历史曽经存在过的证明,实实在在地昭示了老北京城墙、城门的变化。

图文来源于网络

整理丨顺益兴四合院网络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