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广西历代各族服饰文化概貌(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人戴耳环 【史海钩沉】广西历代各族服饰文化概貌(四)

【史海钩沉】广西历代各族服饰文化概貌(四)

2023-11-24 09: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襟窄袖短衣窄腿筒裤绑腿装式 为侗族男子常见男装束,上衣为直领对襟窄袖短衣,一般钉布钮扣,青壮年衣服衣扣9颗~11颗,口袋4个,小孩衣服衣扣1颗~3颗,口袋2个,老年衣服衣扣5颗~7颗,口袋3个。裤子一般是宽裆窄腿筒,老年裤腿筒相对宽一些,打绑腿,包头巾,穿草鞋。青年人包头后往往在头上插一支长尾雉翎。

右衽大襟短衣宽腿筒裤装式 为男装,分布在偏僻的山区。无领右衽大襟衣,袖子宽窄不一,钉5颗铜扣或布扣,无口袋。下穿宽裆宽腿筒便裤,束长条棉织腰带,用丈余长的头巾缠头,硕大如盘。清代,龙胜侗族男子喜欢加入数两白丝线与长发一起编长辫盘于头,以大盘者为美。

右衽大襟长衣宽腿筒裤装式 为女装,上穿右衽大襟长衣,长到膝盖,腰束2寸宽的布腰带,或扎围裙,下穿唐装宽腿筒便裤,头包对角式或三角蜂窝式白头巾。这是三江良口、和里、苗江、榕江一带妇女冬春季装束,林溪、独峒、八江等地妇女也有穿这套装束。

左衽交襟阔衣宽腿筒裤装式 为女装,上身为紧束型,衣身衣袖较窄,无领无扣,腰间常束一条织锦彩带,衣襟边沿镶织锦花边,领口滚蓝、绿色宽绸边,外衣胸前内衬艳丽的织锦或绣花胸兜,一年四季均穿齐膝的宽腿筒裤,夏季单裤,冬季夹层裤,小腿套绣花布筒套,穿尖头绣花鞋。头发绾髻于头顶稍偏左处,盘结得十分硕大。女青年把长发卷成一束,从左到右绕一圈在左侧结髻,插银簪,显得华贵。这是三江梅林、石碑等地侗族妇女的装束。

左衽交襟阔衣短褶裙裹腿装式 为女装,上身为宽松型,左衽交襟阔衣,衣身相当宽大,腰围4尺左右。无领无扣,只在交襟左侧用一条小布带系扎,袖2尺宽,短仅及肘部。胸前衣襟内衬三角形胸兜,用银链吊挂在颈脖上。上衣全无花边纹饰,简单朴素。下身为长不过膝的短百褶裙,缠包裹式绑腿,穿绣花鞋。一般已婚妇女绾髻于脑后,插银梳,林溪一带未婚女子绾髻时留出一小束发绕髻插入银梳内。四季包扎两端有织锦图案的头巾,夏白冬黑。这套款式四季相同,只是颜色有季节性变化。春冬上下全黑色,夏秋上蓝或白,下黑。逢节日和出门,姑娘们从里到外穿白、蓝、黑三层衣服,配戴大银盘,在脖子悬至胸前如满月。这是三江林溪、八江、独峒、黄土、甘溪一带侗族妇女装束,风格为宽松和谐,素雅端庄。

对襟无扣开胸长衣短褶裙裹腿式 为女装,上穿无领无扣对襟青布衣,衣长掩臀,中袖至肘,露出内衣袖一大截,中袖处镶两道锦边,或一道锦边和一截色布。衣两侧开高衩,襟边、袖口、下摆及开衩边沿滚边、装饰侗锦花边,对襟开胸处露出衬底的绣花胸兜(也称胸围、胸衣、肚兜),兜挂在胸前,上部绣花,下部为大三角形,角尖长及腿部。下穿长及膝的短百褶裙,小腿缠裹腿或穿布筒套,用两条彩带系扎,穿绣花船形踏跟勾鞋。夏秋季头饰为扁髻或盘髻,挽髻于前额,平时还包扎摺成条带状的白头巾,戴耳环和数个银项圈,圈上缀银饰,垂至腹部。这是三江良口、和里、同乐、勇伟和苗江、榕江一带侗族妇女夏秋季装束。龙胜、罗城侗族女装基本和此款式相同,但有些细微差别。龙胜侗族女装对襟衣以带结系,青色百褶裙长过膝,小腿绑腿为三角形绑扎法。已婚妇女挽螺状髻于脑后,髻上插一银簪,并插一把粗短银皮木梳。未婚姑娘或编辫或挽双髻。女鞋为厚底白边青面翘头尖口红花布鞋。罗城侗族女装在对襟衣外束腰带,胸兜简单,有的只是一块花布,多穿青布裙,扎黑绑腿,只戴银手镯及耳环,不戴项圈。小孩上衣样式与大人同,幼儿裤开裆,2岁起封裆。整体着装较为简朴。

6

仫佬族服饰

仫佬族是广西土著少数民族,约在明代渐形成仫佬族共同体,聚居在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少部分散居在宜州、融水、柳城、忻城、都安、柳江、环江、河池等地。仫佬族服饰以聚居罗城的仫佬族服饰为代表。明代以前,着装如史载土著“僚”人模样,蓬头散发跣足,妇女穿滚宽边阔袖宽袍满襟衫配桶裙(类似今直筒裙)。清嘉庆《广西通志》记载仫佬人服饰特征为“服色尚青,男衣短狭,老者衣细褐,女则短袂长裙”。清代其服饰习俗:男子12岁以前于头顶处留小碗口大的一块头发,其余剃掉,12岁以后始将蓄发结3股辫,辫稍扎红头绳,劳动时将辫盘在颈或头上。富豪人家花钱买假发编入辫中,以夸耀头发多。男子还爱包头巾。女子11岁以前头饰与男孩同,11岁以后,梳刘海盖住额、眉,其余头发梳到脑后结一长辫。出嫁时,除遮盖额、眉的刘海保留原状外,还将一部分头发散在脸两侧,象征性地遮脸,头顶和脑后的头发则拢至脑后结髻或仍结长辫。生育后才把所有头发梳到脑后结髻、插簪。清末民初,男装上衣为对襟衣,钉布扣如琵琶,称琵琶襟,宽八九寸。后又改为右衽大襟,袖筒比过去稍窄,男子在辛亥革命后剪发如汉人,改包头巾为戴大片三角形布合围成的青布帽,形如碗,称碗帽。中老年男子则戴硬壳平顶碗帽,帽沿饰银质或铜质小饰物。女装为阔袖宽襟的右衽大襟衣,长至膝或臀部以下,钉扣的一边前襟和衣袖均饰三道花边,外边两道花边宽约1.5厘米,里面一道宽约1.5寸。裤样式与男裤同。冬包黑头巾,夏包白头巾,中青年妇女喜戴头勒(抹额),或扎较窄的头巾,胸挂围裙。老年妇女多包青布头巾,腰扎青色围裙,系带是棉线织的黑白相间的几何形织带,围裙边有抽纱拧线编成的网状花纹装饰。头饰仍如旧:未婚梳刘海、结长辫;已婚生育挽髻于脑后,包青布头巾。

仫佬族人平时多跣足,外出时多穿草鞋,晚上洗脚后多穿布鞋,赶圩、走坡时多穿布底白棉线编的“线草鞋”,未婚女子则穿五彩线编的绒线草鞋,多数为红纱线草鞋,鞋面结一大绒线球。妇女平常多佩银针、银簪、银镯,出嫁、作客、走亲则佩银环、银钗。男孩多佩戴银颈链,下坠麒麟或长命锁,以求平安长命。

7

毛南族服饰

毛南族是广西土著少数民族,约在明代形成毛南族共同体,聚居在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南、中南、下南(俗称三南)等地,少数分布在河池、南丹、都安等地,与当地壮、汉等民族杂居。毛南族服饰以环江三南为代表。服色尚青、蓝色,少穿黄、白色,忌穿白色衣串门。男装为右开襟衣配宽腿筒长裤,劳动时扎三角形绑腿。上衣钉5颗铜扣,即领扣1颗,右襟3颗,和领扣垂直相对,安在肚脐位置1颗。右衣襟里面缝口袋,不外露,裹头巾,束腰带或戴布帽。女装为镶三道黑花边的右开襟大襟上衣配滚边长裤,如清乾隆《谭家世谱》碑碑文载“妇女穿衣无裙”。日常在家和下地劳动穿的衣服镶筷条般粗的大条黑花边,缝制费工少。赶圩、走亲访友穿的衣镶火柴梗般细的小条黑花边,缝工精细。裤脚也镶3条黑花边,花边大小和上衣一样相称。青年妇女戴上耳环就表示已出嫁或订婚了,出嫁后用青布包头,露出头顶。妇女走远路、赶圩时和男子一样多穿竹壳、米(禾)草编的草鞋,平时在家穿黑布鞋,走亲、赴宴穿绣花鞋。成年妇女做家务、下地时,腰间缠一块比上衣稍长、能围到背后的围裙,围裙带用黑白线织成,有菱形图案,图案中交织出梅花点。冬天劳动时戴手筒,即用一小块布缝制,贴在手背上,五指无套,中指穿进线圈,筒尾缠在手腕上,保护手背不皲裂。毛南族儿童均穿开裆裤,裤头用两条布带从肩上挂下,不扎裤带。13岁~14岁以后才用布条或线条做裤带。10岁以后开始留辫,辫尾喜欢结3个带有穗须的绣花球。小孩多戴布帽,用黑土布缝成一二层四指宽的布带,据头部大小缝成圆圈,中留鸡蛋大的洞孔以透气。多戴银锁以求驱邪禳灾,佩饰物还有颈圈、麒麟、“五子登科”帽饰。

8

回族服饰

回族在元、明时迁入广西,大部分分布在今桂林、柳州、南宁,少数分布在临桂、灵川、阳朔、永福、百色、鹿寨等地。广西回族服饰尚白色,喜穿白色衣。男装一般为对襟白衬衣,外套青坎肩,下穿白裤子,戴棉布白帽,也有部分戴黑帽。女装一般为大襟衣,少女和少妇衣服嵌线镶色,滚边,有的前襟、胸处绣花。戴白色圆撮口帽(即盖头,也叫搭盖头)。童装不分男女,衣料用花布或其他颜色布,上衣袖口和裤子膝盖处绣图案。百色的回族人服饰款式与当地汉族人无异,明显特征是衣着与冠戴。衣服色尚白,男子戴黑、白色无沿小帽,称“礼拜帽”,妇女戴盖头,盖头即一顶大帽子,把头发、耳朵、脖子都遮在帽子里,从头顶垂到肩头。

9

京族服饰

广西京族在明代时从越南迁入,主要聚居在防城的江平镇,其余散居在钦州、东兴等地。各地京族服饰基本相同。男装上衣长过膝,窄袖开胸,束腰带,下身为长而宽的裤子。女装为内穿菱形胸衣(兜),外穿窄袖紧身无领对襟白色短上衣,下穿长而宽的黑褐色长裤。外出作客时加穿窄袖淡色(多为白色)长外衣,样式如旗袍,多在腰部两侧开衩。富人家多穿白、黑或红褐色丝绸、香云纱衣裤。妇女梳“砧板髻”,戴耳环,少数妇女保留古代染黑齿习俗。不论男女,白天多跣足,晚上多穿木屐。

10

彝族服饰

广西彝族于明、清时从云南、贵州、四川迁来。主要聚居在隆林的德峨、克长、者浪、岩茶、猪场,以及那坡的城厢、百省等地,少数分布在西林、田林等地。广西彝族服饰的宗支、地域差别很鲜明。

隆林德峨等地彝族男装为对襟短衣配宽大的唐装裤,衣裤均黑色,用一条3米多长、0.5米宽的黑头巾将头包成圆筒形。女装为宽大而长的唐装衣裤,多为黑色,也有蓝、浅蓝、深蓝和绿色。便服不镶边,盛装衣镶边。老年妇女围黑色围裙,不装饰;青年妇女围黑底镶花边围裙,有的还挂锡制小花牌,裙带有银链。青年妇女头上扎有金钗银花牌夹,老年妇女在垫肩上系一块边长约7寸的正方形的一层厚布,以便背背箩耐磨。女孩十二三岁始蓄长发编长辫,盘于脑后,再包头帕,不让头发外露。头巾多为黑色,有的头帕一端绣红花边,另一端有丝线穗。已婚妇女将前额的汗毛绞净,并在脑后的发髻上戴簪子和链形银饰。女子15岁以后便戴手镯,有银镯、玉镯,富家女子戴金戒指。妇女也喜戴耳环。婴孩多戴银饰的小寿星红帽。男女少跣足、多穿鞋。

那坡彝族男装为白衣黑裤加绑腿。者祥等地男装上衣为右开襟,低领,袖较长,右下角缝一袋子,胸中缀有一块民族标志,称为“档花”,图案为光芒四射的太阳。腰束白布腰带。下穿大腿筒齐膝黑短裤,用黑布扎三角形绑腿。头裹1丈零5寸长、1尺5寸宽的黑包头巾或方格头巾。女装为白色或浅蓝色无领无扣对襟短上衣配大腿筒齐膝短裤,扎黑色三角形绑腿。衣短至肚脐,袖长。袖口、胸襟皆绣花纹,或以铜丝、花阑干绲边。也有胸、腹部挂一张贴身绣花围兜(或叫胸裙),遮住胸腹部。两侧衣襟边为红底方格布,格中绣花纹,用锡制的小花粒装饰。袖口处绣满花纹,也有用小颗锡花点缀的图案作装饰,袖缘、领口滚黑边。胸襟上方颈脖处有4条红、白、黑、蓝等色绒线绣的彩纹边,城厢地区的妇女包2条头巾,内层为浅色方格巾,外层为黑布头巾,头巾为带形,格子头巾长约3尺,宽6寸,黑头巾长5尺,宽8寸,包头后让巾端彩线穗垂于脑后。那坡彝族妇女多佩银饰,双耳戴银钏,颈戴数个银项圈和一条银链,双手分别戴数个银手镯。此外,腰围一个特有的佩饰——腰环。腰环是榆树皮制作,三四寸宽,椭圆形,表面用两条1寸宽的彩带装饰。未满18岁和60岁以上者佩的腰环略窄。除夜间睡觉外,妇女们平时腰环不离身。也有的地方未婚女子不佩腰环,结婚时,娘家送腰环作嫁妆。

11

水族服饰

广西水族主要分布在今南丹、河池、宜山、都安、环江、融水等地,多与当地汉、壮、侗、苗等民族杂居。水族服饰尚青蓝色。嘉庆《广西通志》记载,南丹水族“男服对衽衣,名四块瓦,女花裙,衣袖长窄”,“男子皆挽髻向前,项饰银圈”。后来,男装改为无领宽袖大襟青蓝布长衫,袖宽七八寸,内衬短褂,下穿与衣同色的宽腿筒满裆裤,冬天穿棉长衫和夹裤。青壮年穿大襟无领短上衣,少数穿长衫,下穿直筒便裤,外束腰带。青壮年剃发脚绾辫盘结于头顶,用青、白布包头,老年人多戴瓜皮帽。青壮年穿布袜和元宝盖布鞋,老年人穿猫头鞋和翘尖布鞋。女装上衣多为对襟无领短上衣,身阔袖宽,钉银扣,衣角镶彩色花边。下穿百褶裙,系围裙,并在前后系上两块长条腰巾,有的打绑腿,后来,又改穿长衫、便裤。青壮年妇女编一条辫斜绾于头,侧面插一把梳子,老年女则绾发于头顶,上插一把梳子。南丹水族青壮年妇女喜穿青蓝色大襟长衫配青色长裤,胸襟边、袖口、裤脚均滚花边。发型是:将头发向前梳成一把,然后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盘绕在头上。老年妇女穿青色无领对襟短上衣配长裤和短裙,若不穿裙,则在前后系一块围腰布,头发挽结于头顶,上插一把木梳。妇女均用青布头巾包头,穿绣花凤头布鞋或翘尖布鞋,佩戴银质项圈、耳环、手镯。

12

仡佬族服饰

广西仡佬族于明、清时从云南、贵州迁来,主要居住在隆林的德峨、岩茶等地,少量居住在西林,多与汉、苗等族杂居。

清代,隆林仡佬族男装为右衽大襟长衣,长过膝盖以下,束长腰带,右衽襟边纽扣在颈和腋下。至清末民初,男装仍为此款式,后除老年人外,渐改为对襟唐装上衣配唐装裤。仡佬族头饰据清代《西隆州志》、嘉庆《广西通志》记载,“男蓄发,以青布包首,头插烟袋”。“蓬头赤足”,“男女蓄发寸许”,“又剪头仡(佬),男女发生,时时剪之”。仡佬族女装为“妇人衣蓝,领、袖、裙脚则以红、黑各色缘之”,“以布一横围腰间,旁无襞积,谓之桶裙,男女同制花布者为花仡佬,红布者为红仡佬”。仡佬族多穿布鞋,样式有圆形鞋面的“元宝鞋”,也有二道鞋脸,尖端向上挑的“勾勾鞋”,还有鞋前饰布条如桥形的“桥鞋”,这3种鞋原先不分左右脚,以后才改穿分左右脚的布鞋。

清末民初,女装款式渐渐发展为短衣长裙,上衣为齐腰无领浅蓝色或青色右衽衣,袖背上全绣上鳞状花纹。青壮年妇女多穿深蓝、黑色衣,颈部和右下腋分别用纽扣,衽上无花纹装饰。新婚女子衣服襟边有二三道简单的浅色布条纹,外边套斗篷。斗篷用整块青布制成,中间挖一洞为领口,无袖,前短后长,斗篷上多绣花纹,穿时从头上套下,类似古代的贯头衣。下穿无褶直桶(筒)裙,分三截,上下两截多用麻织成,饰青、白色条纹,中间用羊毛织成,染红色。穿绣花鞋,用7尺~8尺长的黑巾包头。

隆林有一些称为“俫人”的仡佬族人,其女装为蓝、黑色右衽衣,钉布纽扣,衣领、袖、裙脚用红、黑各色镶边。老年人多穿黑色衣,一般不饰花边,喜用青布包头。如志书载:“当时俫人,男蓄发,以青布包首……妇人衣蓝,领袖裙脚则以红、黑各色缘之。”

民国时期服饰的变化

1

服饰面料、装饰用料等消费的变化

历史以来,广西服饰面料多是用葛麻及棉花纤维自纺自染质地粗厚的土布。民国时期,城镇服饰面料渐用外省机织布,如上海灰布、蓝黑斜纹布、阴丹士林布等,少数民族也逐步改变服饰消费观念,以农、土特产品交换的方式进行服饰用料消费,如购买机织毛巾取代土布头巾,购买化工染料,增加了装饰用的绒线、色布的品种,购买彩珠等装饰材料,丰富了服饰的花色。

在城镇,出现了部分人如官绅、公务员、学生等购买制服、西装等成衣。帽子、鞋袜的消费也随人们着装的变化而成为服饰消费的新时尚。

2

着装方面的变化

民国时期,人们着装一方面出现时代特色,一方面又基本保持传统特征,形成新潮与传统并存的格局。

新潮的代表是中山装及制服、时装。最先兴于城市,渐推及县城及一些大集镇,赶时代潮流最快的是汉族,其次是壮族,穿时装较普遍的是政府公务人员、教师、学生,其次是城镇居民中的汉族青年。如辛亥革命后至民国初年,桂林、南宁、梧州等市的公务员、中等和高等学校的教师学生很快就兴穿中山装、制服。20年代,中山装渐渐出现在大新、天等、宜北(今环江)等部分壮族聚居县城的公务员、教师学生中。30~40年代,大部分城镇流行穿中山装,如邕宁、百色、东兰、隆安、那坡、河池等壮族聚居县的公务员、教师学生,桂林、南宁、梧州、罗城、北流、平南、富川、蒙山、凭祥、浦北等很多市县城镇汉族居民男子都喜欢穿机织银灰色布制中山装及制服。时装亦为街市流行色,如北流、平南等地居民中一些女青年兴穿短裙、直统裤,贵港汉族青年改穿有裤袋的西装裤,浦北城镇汉族女青年兴穿面料多花色的连衣裙。

传统服装在保持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有改良性的变化,少数民族服饰变化明显的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着装趋向汉化。少数民族着装趋向汉化有的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如广西当局在龙胜壮族地区设风俗改良委员会以施行“风俗整顿”,下令少数民族改装,故龙胜壮族服装在民国初年就有改变,男装先改大襟为偏侧小襟,女装改穿裙为穿唐装长裤。民国10年后,男装又由小襟侧开扣式样改为汉式开胸对扣衣式样。金秀亦如此,壮族女装改短衣长裙为大襟衣配直统宽腿长裤,男装改为唐装。金秀瑶族男装亦渐改为唐装。富川部分平地瑶如东山五源瑶族在县、乡风俗改良委员会宣传监督下,把镶边绣花女装衣改为素色唐装样式。又如土地革命时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瑶族服装发生很大变化。巴马甘长等地瑶族历受山主压迫,山主穿唐装,为区别主仆身份,不准瑶族穿唐装,20年代初韦拔群领导农民运动,取消山主对瑶民岐视的规矩,瑶族男子从此改穿唐装,同时剃头不蓄长发了。女装增加领子,去掉当时认为是封建的花纹装饰。着装趋向汉化有的是受经济的影响,如隆林仡佬族多种鸦片,外地汉商常拿衣服与之交换鸦片,仡佬族人由此穿上汉服,穿后觉得方便,汉装便渐渐在仡佬族男子中普遍流行了。着装变化更多的是随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清光绪末至民国初年壮族穿汉式唐装的较少,至民国10多年渐次增多,至30~40年代就较普遍了。上林山区瑶族于40年代、田林凡昌盘瑶男装于广西解放前夕改为唐装。

头部与足部装式的变化可谓时代与社会变化的晴雨表。例如,辛亥革命后至民国初年,城镇男子很快剪去长辫,剃光头,或剪平头、分头、陆军装头。青年女子改长辫为短辫,剪齐耳、齐颈短发。鸭舌帽、瓜皮帽、长耳帽、圆帽,女式线网帽、呢帽、胶鞋、皮鞋、纱袜等各式鞋帽流行。城市周边的邕宁、扶绥、上林等地壮族男子也剃发、剪短发,改包头巾为戴帽,读书人兴剪西装头,青年女子剪齐耳或齐颈短发,喜用机制花头巾包头,渐改跣足为穿鞋。富川平地瑶中青年男子渐改结发髻为剃光头,苗族渐改跣足为穿鞋,有的男子将长发结髻发式改为剃发包头巾。土地革命时期,东兰、百色等地壮族头、足装束普遍有了改变,到30~40年代,崇左、隆安、大新、宁明、天等、武宣等广大壮族地区都有了变化,大多男子改包头巾为戴帽,上林瑶族男子亦改蓄发为剪发。

第二,着装趋向一般化,山区向城镇靠拢,本地式样向本民族一般式样靠拢。如宁明县山区的村人、山弄人穿戴渐与县城附近的壮人相同。南丹、罗城壮族服饰样式渐与壮族一般服饰相同。

第三,着装趋向简化和随时尚而翻新。如上林壮族男装衣将右衽长衫改为开胸对襟缝四口袋或三口袋的唐装的同时,改以绳绑襟为用布扣或铜扣,女装裤子不再滚边了。来宾壮族女装大都改阔袖为窄袖,把饰花边改为不饰花边。那坡壮族男鞋的双桥鞋改为素色人字鞋、舌面鞋;女装改为衣不绲边,鞋不绣花。大新、天等壮族女子把在清代定型的窄袖紧身短衣配长裙装束改为穿宽阔的唐装衣裤。崇左壮族于40年代后,公教人员女装衣阔袖改为窄袖,农村男女装改圆领为矮领,女装改镶花边为不镶花边。德保女装衣由宽大长衣改为窄短型小衫,只是袖口仍宽大。东兰壮族除老年人尚保留清代衣式样外,青年人衣式在袖口等处除去阑干,增设衣领,男装改右衽大襟衣为开胸对襟纽扣衣。罗城壮族妇女渐改穿裙为穿裤,贵港壮族妇女于40年代后穿百褶裙的渐少了。恭城瑶族部分女装在清末民初改为不绣花了。贺县土瑶女装衣长改短了些,长至膝下。龙胜苗族男装上衣由大袖矮领“枇杷(襟)衣”改为窄袖对襟短衣,女装渐改裙装为裤装,男女均穿满裆长裤。龙胜侗族有的改穿唐装衣裤,有的将裙装改为裤装,部分女装改为右衽布扣便衣。仫佬族男装改枇杷襟为右衽大襟,袖筒比过去稍窄。民国10年左右,男装衣渐改为对襟衣,衣身、袖较过去更窄、短。青年人上衣还要短,裤筒改窄。女装衣渐改为有领大襟,不再镶边,衣身、袖较过去短、窄些,渐喜穿长裤,但还保留围大围裙习惯,老年人也仍穿枇杷襟上衣。仡佬族服饰在民国初年男子上衣长过膝盖以下,用一条长带来围腰,衣为右衽大襟式,女装渐改桶裙为长裙;民国中期后,青年男装渐由右衽大襟长衣改为对襟短衣,后来,除老年人仍穿本民族传统统样式衣外,汉式服装渐普遍流行。民国末年,隆林仡佬族多穿无领右开襟衣,袖嵌两道黑边,从颈口至右腋镶一条3寸宽的与衣色不同的襟边,并绣细纹花边,下穿长裙,裙头缀垂吊数条5寸长的彩色丝线,还扎布围腰。后来,中年妇女装又渐发展为穿长至膝盖的右开襟上衣,由穿裙渐改为穿长裤。青年女装多为浅蓝色齐腰短衣配长裤。头饰和佩饰也趋向简化。如龙胜侗族男子清代以前留长发,还要将数两白丝线加入头发里编长辫盘于头,以大盘者为美,民国初改为小型椎髻,后来国民党当地政府强迫改装,龙胜侗族男子遂剪去长辫,留短发。天峨壮族自光绪二十年后就不带项圈了,民国时期平时也少佩手镯、耳环。仫佬族自民国20年左右少佩银环、银钗,平常只佩戴银针、银簪、银镯,其余银饰多为中老年和男孩佩戴。

从总体上看,男装变化快于、多于女装,城镇快于、多于农村,广大农村、尤其是居住山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变化不大,如苗族、高山瑶衣着仍保持原装。除生产生活方式没有根本变化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数民族受到歧视,未能享受民族平等。广西地方政府曾大力推行风俗改良运动,在民族不平等的前提下强迫少数民族摈弃民族传统服饰,甚至派军警下乡持刀剪发剪裙,如1932年,军警拿剪刀在大新县圩市上,采取剪裙的强制手段,强迫大新板价一带妇女改变在腰后扎成交叉裙幅的装束,遭到壮族人民的激烈反对,收效甚微。虽然有些强制手段暂达到目的,但过后又有所恢复。如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广西当局忌讳象征革命的红色标志物,在河池、百色地区不准瑶、苗族群众裹红头巾,并强令收缴。隆林红苗男子包红头巾的装束由此濒于绝迹,但深居简出的妇女还是包扎红头巾,保持传统头饰。又如民国元年龙胜县五种联合改良会拟订改良章程分发各地,其中以“劝各处兴学饬妇女改装及整顿风俗”为意旨,在改良简章中规定“改正各种异服”。壮、侗、瑶、苗等少数民族群众去赶圩,男子就被抓来按在地下剃去头发,妇女穿裙子的被用铁钩钩烂衣裙,有的被抢去裙子、汗衣、绣花鞋、银手镯等。强行改装后,壮族男子剃了光头,妇女渐改裙装为裤装,但还是在裤脚上镶阑干、绣花边,以示区别于汉式款式,戴耳环、手镯、银圈之俗不久又恢复保留下来。可见,在不平等的前提下强迫改装不是真正的服饰文化的革命,只有自发自愿地革新才有服饰文化的进步。同时,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存在的标志之一,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应是在保存民族性的基础上的不断进步,而不是消弥多元化而强求一体化,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关注方志广西深度了解广西

文章来源 / 《广西地方志》

图片来源 / 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