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政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一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政策

一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政策

2024-06-18 06: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战后:

①威尔逊主义:

一战结束之际,威尔逊认为美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已经改变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不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他开始积极主张美国介入国际事务,努力推动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这就是所谓的威尔逊主义。

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企图用他的“十四点”纲领来左右会议,以达到遏制英、法、日,攫取世界霸权的目的。

美国的期望是在西半球巩固和发展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在西欧扶植德国对抗英法,在东南欧建立一个由它控制的巴尔干联盟,在东半球,利用“门户开放”政策,争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但是美国的计划遭到英、法、日的坚决反对而未能实现。

这是因为当时美国的武装力量同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很不相称。

它的海军实力逊于英国,陆军实力不及法国。

结果美国国会反对美国加入威尔逊政府倡导的国际联盟并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

②孤立主义:

美国自建国以来就盛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思想,主张美国尽可能地避免卷入国际事务,特别是欧洲大陆国家的复杂关系之中。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开始走向扩张主义。针对中国提出所谓“门户开放”的原则,并在日俄战争中充当调解人的角色。

特别是1917 年德国潜艇针对美国轮船的袭击成为美国参战的导火线,使国际干涉主义获得美国民众的支持。此后的所谓孤立主义也并非绝对。

1921 年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以拆散英日同盟签订《五国条约》以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签订《九国公约》以确认美国在中国问题上所主张的“门户开放”政策。

③道威斯计划:

美国的对外关心的主要在于资本和商品的输出。

1923 年法德之间在赔款问题上陷入僵局,英国政府建议美国主持召开国际会议来解决赔款问题。

美国政府虽然拒绝正式参加会议,但声明美国专家可以被邀请。

1924 年8 月协约国伦敦国际会议正式通过了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道威斯计划”。

为美国资本流入德国扫清了道路,同时也为德国恢复经济大国地位和重整军备提供了条件。

④非战公约:

1927 年6 月20 日,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照会美国政府,提议两国缔结“永恒的友好”条约。

美国为避免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于是美国建议由美法联合倡议,先由美、法、英、德、意、日六个强国签署白里安提出的非战公约,然后邀请所有国家参加,即把双边公约改为多边公约。

美国的主要意图是,力图通过缔结一个由它起领导作用的多边公约来削弱英法控制的国联的影响,并由它承担起“和平”盟主的角色。

同时美国在20 年代的欧洲和平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缔结一项多边非战公约,有利于美国欧洲投资的安全。

⑤ 中立法案:

二战争爆发前,在孤立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案,规定美国不得向交战任何一方提供军火和贷款,美国人不得乘坐交战国的船只,交战国要从美国购非军事物资,必须先付清货款并自行提供运输工具。

但是法西斯的暴行逐渐在美国人民心中造成日益强烈的反感,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日益明显的威胁。

在此情况下,罗斯福政府开始绕过中立法案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一些有限的援助。直到日军对珍珠港的突袭,终于迫使美国加入世界战争。

二战后:

第一阶段:

战后初期至60年末的战略扩张阶段

(“遏制战略”)

这一阶段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做后盾,大力扶植亲美政府,向第三世界渗透,对社会主义遏制,外交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进攻性。

(一) 杜鲁门时期(1945–1953)

① 1946.3.5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于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和平砥柱》,向苏联发出了冷战的口号

② 1947.3.12 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政府咨文,渲染希腊,土耳其危机,杜鲁门主义出台,表明美国的外交政策已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与集体安全,是美苏冷战展开的重要标志

③ 1947.6.5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从1948-1951年向欧洲16国提供131.5亿美元援助,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防止革命发生

④ 1947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塔夫脱–哈特莱法》,即《1947年劳资关系法》,

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的集体谈判,司法部有权禁止罢工,禁止支援性抵制等,

从根本上修改了1935的《华格纳法》,取消了工人阶级在二战前夕通过顽强斗争获得的公会权利。

⑤ 1948.2-6 美英法何比卢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正式决定分裂德国,1949.9,联邦德国成立

⑥ 1949.1.5 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杜鲁门正式提出了“公平施政”纲领,关键是就业问题。

⑦ 1949.9 杜鲁门发表继任总统演说,提出了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以技术输出为主,体现了与老殖民者不同的统治扩张手段,是为美国全球霸权服务的

(二) 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

在坚持冷战与遏制战略的同时,对全球战略做出了一些调整。

“艾森豪威尔主义”: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对中东的政策纲领。又称杜勒斯-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为填补英国、法国因侵略埃及战争失败撤出中东,从而造成这一战略要地形成的“力量真空”。

于1957 年1月5日由美国总统D.D.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了由杜勒斯所拟定的关于对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

其主要内容是:对中东国家实行“经济合作”和军事援助计划;授权总统在他认为必要时使用武力来“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以维护它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防止“共产主义侵略”;两年内额外拨款4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并可随时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以后,这个中东政策纲领也被用于中东以外地区。

(三)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

① 1961年肯尼迪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灵活和平战略,提出新非洲政策,对拉美争取进步同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

② 肯尼迪提出新边疆口号,试图利用美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③ 1963年约翰逊上台后,1964年于密西根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伟大社会的口号,向贫困宣战,使民主党自罗斯福以来所推行的社会改革达到高潮,集中反映了借助国家干预力量来消除贫困现象

第二阶段:

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战略调整阶段

(缓和战略)

(一) 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

① 1969.8.8 尼克松提出了“新联邦主义”,还政于州,还政于民

② 1969.7在关岛讲话中,提出了“新亚洲政策”,阐述了对外三原则,伙伴关系,实力,谈判,全球战略从亚洲收缩,以确保欧洲重点,由进攻型转为防守型,以一个半战争代替两个半战争的影响

③ 1974.8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后,继任总统福特在对外政策上延续了尼克松主义

(二)卡特时期(1977-1981)

加强美国意识在第三世界的影响,以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为进步口,提出世界秩序战略。

第三阶段:

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战略扩张阶段

(新遏制战略,超越遏制战略)

(一) 里根时期(1981–1989)

“星球大战计划”:

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战略

“唯有实力才能获致和平”:

新设立的对苏政策以赢得冷战为最终目标,这个战略被命名为NSDD-32(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s Directive),

这个战略概述了里根计划在三个战在线对抗苏联:经济上—减少苏联获取高科技技术的机会并减少其资源,包括压低苏联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值;军事上—增加美国的军事支出以巩固美国在谈判上的立场并迫使苏联转移更多经济资源至军事用途上;处理从阿富汗的反苏联游击队,到波兰的团结工会运动(这同时也被索罗斯和教廷所支持)。

(二) 老布什时期(1989-1993)

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抓住苏联改革时机,推行和平演变,其任期跨越了跨越冷战前后两个时期,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其全球战略也做了很大调整。

A、新大西洋主义

B、超越遏制战略

在美苏冷战中,于1989年5月宣布,对苏联实行“超越遏制”战略。12月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会晤。1990年5月31日至6月3日,与苏联就削减战略性核武器、销毁和不生产化学武器、监督和检查地下核试验等有关军备控制等问题达成协议,并与戈尔巴乔夫签署了该协议。

C、世界新秩序主张

1991年1月,他在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促使苏联、东欧发生演变,脱离社会主义制度,德国统一,冷战结束。

D、联合国出兵主张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布什坚决主张由联合国出兵干涉,亲自参与并指挥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打赢了海湾战争。

第四阶段:

20世界90年代以来战略扩张和单边主义阶段

(国家参与扩展安全战略)

① 克林顿时期(1993-2001)

1994.1克林顿提出“一个目标,三大支柱”的外交原则,坚持美国的领导地位,7月正式提出“国家参与扩展安全战略”,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使21世纪仍然是美国世界。

② 小布什时期(2001-2008)

“先发制人”原则,单边主义恶性膨胀

它强调拒绝多边束缚,恢复行动自由,从而在强调实力的基础上为维护单极霸权,采取的独断专行之单边行动。”

通俗地说,“单边主义”就是在外交上实行“个人主义”,“在国际事务中以及国与国关系中,美国往往采取‘我说了算’的态度和‘我做了算’的做法,毫不顾及其它国家的利益、立场和呼声,”甚至为了本国利益而去刻意伤害某一特定国家的利益。

布什政府第一任期推行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使美国的势力范围达到了冷战后的最高峰,然而2003年后布什政府片面的实行“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逐渐走向了困境。

一是财政负担的出现给军事行动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二是小布什的单边主义政策受到了来自美国国内各阶层的压力;三是其单边主义政策受到了其他大国反对,尤其是重要盟友德法的反对;最后便是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收效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其军事行动使得反恐变得“越反越恐”。

鉴于以上原因,布什政府在其第二任期内明显的表现出向多边主义回归的态度,在国际重大问题上加强了与联合国和其他大国的磋商。伊朗核问题上积极主张联合国发挥作用,并主张通过美伊对话解决问题。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积极参加北京六方会谈,与其他大国一道解决问题,这些政策均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小布什政府外交政策向多边主义的部分回归。

2002年6月1日,布什在向西点军校毕业生发表讲话时,首次明确阐述被认为是“布什主义”(Bush Doctrine)的对外政策指导原则,强调先发制人、军事优势、单边行动和向所有地区扩展民主、自由和安全的承诺。

同年9月,在《美国国家战略报告》中,有关“布什主义”的阐述,明显地不同于自冷战以来直至“9·11事件”之前“威慑”和“遏制”为特征的美国对外政策原则。

恰恰是这种“布什主义”,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提供了政策指导。

2003年3月20日,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在中、德、法、俄等安理会成员国的反对声中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尽管战争之初美国毫无悬念地打败了萨达姆军队,改变了伊拉克政权,但其后却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反美武装远未被消灭,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不断蔓延,美欧出现前所未有的裂痕,美国的国际声望急剧下降。

事实表明,以我划线、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的战争政策已经碰壁,不能再指导美国外交。

在这种情况下,布什政府不得不对其对外政策进行调整。如果说调整之前主要是强调军事优势和军事力量的作用,那么调整后的政策则更强调推行美国的意识形态。

2005年1月,布什在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宣称将“寻求和支持世界各个角落、各种文化土壤之上的民主运动。”

这一宣示可以称之为“新布什主义”。

全球民主化改革,成为美国政府对外事务的指导方针。

在“新布什主义”出笼前后,美国特别关注的东欧、中亚地区出现了多个国家的“民主革命”或称“颜色革命”,如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等。

在中东,伊拉克民主选举结束后,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有所触动,相继进行的巴勒斯坦选举、沙特地方选举、埃及多党选举似乎显示出某种新趋势,而黎巴嫩则爆发了主张民主的街头抗议。

2005年5月19日,美国国际共和政体研究所(IRI)授予布什自由奖章。

布什在颁奖仪式上说,近18个月来,美国成为“颜色革命”的见证人。

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在高加索、中亚和大中东地区,人们希望变革。这种变革已为时不远。”

2005年7月,布什在得克萨斯的胡德堡军营对25000名士兵说,在伊拉克的“使命完成了”,“自由伊拉克的建立在全球性的民主革命浪潮中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

它成功地向从贝鲁特到德黑兰的广大区域发出了一个信息。”作为一种对外政策指导原则,“新布什主义”其实并不新。

新左派运动:

始于1960年2月北卡罗来纳学院四名黑人学生的午餐静坐示威,基本上以出身中产阶级的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运动。他们积极参加民权运动,反对侵越战争,反对陈旧的教育制度,同时还参加妇女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等,到后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在不同程度上都卷入了这类社会浪潮,他们特别要求改善地位低下的社会各阶层生存条件,目的在于唤起社会大众对上述问题的关注,60年代中期,许多人参加了进步的青年组织,在大学校园掀起反战运动,新左派的斗争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对低下的社会各阶层处境表示关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