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华人第一家庭”,这家人6个女儿4个去了哈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胖女孩安柏 被称为“华人第一家庭”,这家人6个女儿4个去了哈佛

被称为“华人第一家庭”,这家人6个女儿4个去了哈佛

2024-07-16 02: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橘子:最近,一条令人痛心的消息震惊了国内外:福茂集团首席董事长赵安吉 (Angela Chao) 因车祸不幸身亡,年仅50岁。

赵安吉

许多人或许是通过她的大姐赵小兰开始了解赵家的。

赵小兰,创造了是美国历史上华裔的多个第一:首位华裔内阁,首位亚裔女性内阁,首位三度入阁的华裔

赵小兰

赵小兰在4届美国总统任职期间担任要职,被称为“白宫四朝元老”:

里根时期,出任美国海事署副署长;

老布什时期,出任美国交通部副部长;

小布什时期,出任美国劳工部长;

特朗普时期,出任美国交通部长。

2017年,赵小兰(右二)宣誓就任美国运输部长

她的丈夫,美国参议院共和党的领袖米奇·麦康奈尔,他们曾被媒体称为美国政界最有权力的夫妻档。

赵小兰夫妇

然而,赵家的传奇并不仅止于此。

赵安吉的父亲赵锡成,是华人船王,美国福茂集团的创始人。在美国,赵 家被称为“才女摇篮”(后面会详细说)。

赵安吉与父亲

赵安吉本人,也是这个传奇家族中的一颗耀眼明珠。仅用三年时间就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她撰写的“航海财务研究个案”被哈佛编入教材,至今仍是哈佛商学院一年级的必修科目。

赵安吉

毕业后,她先在花旗银行工作,30岁回到父亲创办的福茂航运公司挑大梁,被称为“华人女船王“。

如果说,赵小兰与丈夫麦康诺是美国政界最有权力的夫妻档,那么,赵安吉与丈夫布莱尔(Jim Breyer ),则是美国商界最有实力的夫妻档之一。

赵安吉和丈夫Jim Breyer

赵安吉的丈夫布莱尔,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是科技界的著名投资人,连续3年登上福布斯最佳投资人的宝座。

Jim Breyer登上福布斯封面

2005年,在Facebook仅有10名员工的时候,他独具慧眼地投资了1270万美元,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布莱尔与扎克伯格

赵家在美国当地是出了名的“才女摇篮”,被称为“华人第一家庭"。

赵家六姐妹个人履历都非常优秀,才华横溢。全部毕业于常春藤名校,4个来自哈佛。

不止学业上出类拔萃,在职业生涯上的成就也不小:政界、商界、法学、学术界均有一席之地:

大女儿赵小兰,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前美国交通部长;

二女儿赵小琴,威廉.玛丽学院硕士毕业,该校因出过三届美国总统而广为人知,在美国某大型公司担任主管。

三女儿赵小美,哈佛大学商学院硕士毕业,曾出任过纽约州消费者保护厅厅长,是该州第一位华裔厅长

四女儿赵小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毕业,曾担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高级副总裁。

五女儿赵小亭,哈佛大学商学院硕士毕业,在美国某知名大学担任教授。

六女儿赵安吉,哈佛大学本硕毕业,2018年进入家族企业挑大梁。

赵安吉一家人合影

早在1989 年,老布什总统就专门在白宫接见过赵氏一家。老布什感慨:“赵家是个非同寻常的家庭”。他还曾非常认真地对夫人芭芭拉说,应该向赵家学学怎么教育孩子。

老布什与赵家人

今天,我们不妨向这个“华人第一家庭”取取教育经,从他家的教育和成长经验,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

赵家人合影

1

爸爸妈妈自己就很牛

赵家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华裔家庭,爸妈都很“彪悍”。爸爸从乡下小子,成为华人船王。妈妈51岁时还上大学拿学位。

1928年,赵安吉的父亲赵锡成出生于上海嘉定马陆(当时还是乡下)。

19岁时,高分考入国立交通大学航海科(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30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远洋船长。

他在读书期间认识了安徽名门之后朱木兰,俩人经历了两年失散、重遇后终于在台湾喜结良缘,从此一生相伴六十年。

赵锡成与朱木兰

赵锡成是第一代移民美国的华人,但他的移民之路非常波折,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

大学毕业后,他被派到轮船上实习。不久内战打到上海,他们的轮船被国民政府“征用”,最终停靠在了台湾。21岁的赵锡成与大陆父母隔海相望。

年轻时的赵锡成

1959年,赵锡成前往美国。

赵锡成回忆过往说过:

“那是一段充满艰难,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岁月。人地两生,文化差异,语言困难,只能凭借着多年对船业的经验,在纽约招商局代表处做些日常业务,待遇微薄。同时,还在另一家复兴航运公司做兼职。”

而妻子朱木兰则是放下书香门第后代的身段,投入到照顾一家五口(五妹六妹当时尚未出生)的生活中。

在这样的艰辛中,夫妻俩也没放弃自我成长。

赵锡成与朱木兰

赵锡成一边打三份工来维持家庭日常开销,一边在高校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因为战乱中丢失了成绩单,没有学校接受,他只能当旁听生,整整听了三年,后来考上了工商管理硕士,两年后硕士毕业。

当时,赵小兰8岁到13岁,也正是拼命吸收知识的时候,父亲的好学,也影响了她。在赵小兰的回忆里,父亲不仅好学,而且经常挤时间带一家人去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公园、布鲁克林和布朗士动物园……

赵小兰说,这一切是童年很美好的回忆,帮她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是融入美国的开始。

赵一家五口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赵小兰很快也被感染。从刚去美国时一句英语也不会讲,几年后已经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还以高分完成了中学学业,之后就是一路开挂,以全A成绩从哈佛毕业。

妹妹们也在赵小兰的影响下,学习成绩都很优秀。

赵安吉的母亲朱木兰也是个很好学的人。年轻时因战争原因没法上大学,在女儿们都已长大成人后,51岁那年,朱木兰决心要上大学拿学位。

学生时代的赵小兰

她说:“跟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坐在一个个教室,到同一个饭厅去吃饭,那种返老还童的感觉,真好!”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她选的是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的硕士班,期限两年。两年的时间,朱木兰像个年轻的学生,从没有误过一堂课,甚至从未迟到过。

有一次纽约大风雪,朱木兰仍然从纽约上州威彻斯特郡家中开车到纽约市内的大学上学,最后发现课堂中只有教授和她两个人。

小女儿赵安吉看见妈妈常常在晚上学习,努力应付考试,劝妈妈不要太辛苦,考不好没关系。朱木兰马上对女儿说:“那不是我的个性,要读书就要深解,做事求学都要认真。”

认真,可以说是赵家全家的个性。赵锡成认真,朱木兰认真,才有赵小兰和她五个妹妹的认真。赵氏家族这一个性的熏陶,是赵小兰及其妹妹们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精神因素。

赵一家合影

有这样的爸爸妈妈,孩子不好学也难吧。

2

高度重视教育

在美国,赵家的6个女儿被称为“赵氏六金花”。赵家的家庭教育成就了一门俊杰,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她们的父亲赵锡成说:“我这个做爸爸的一天到晚在外面忙,女儿管得好,都是妈咪的功劳。”

她们的母亲叫朱木兰,是安徽滁州来安人。她将六个女儿都培养成才,一生以先生、孩子为自己的事业。

她常说:“我们给女儿的嫁妆不是金钱,而是教育。”

赵小兰和爸爸、妈妈 ...

教育子女概括为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严。

对女儿爱而不娇,严而不苛。既注重传统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培养,也注重通过西方民主的沟通方式和孩子们获得共识,使孩子遵守与父母间的协议和共识,渐趋智慧和成熟。

朱木兰自我总结说:“我对孩子是严而不苛。规定的事,一定要做到,尤其要以身作则。

比如说她们年幼时,晚饭后,父亲在处理公务,我就让她们做功课,大家都不可以看电视,父母也一样。

后来家庭富裕了,家中人多,请了个佣人,但我要孩子们必须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年轻人不能太早就受人伺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各自分担家务。”

每逢周末,还要求女儿们一起做家务事,包括整理园中花草、清理游泳池,甚至家门口那条宽36米长120米的柏油车道,都是由小兰的父亲带领几个女儿一尺一寸铺设而成的。

在母亲的管教下,每个女儿的内务,自己管理,从小临睡前,自己拨好闹钟,准时起床,赶校车上学。

赵家还有一条不成文的家规,父母请客,女儿们不上桌,但一定出来见客,并为客人上菜、添饭。

朱木兰说:“人生并不是‘读书’便足够的。在招呼客人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训练,可以让孩子从中学到许多待人处事的道理。”

“我的先生常对女儿说,人生做事好像开车,不是只能直走的,有时候必须左转右转。不要把伺候客人当作辛苦事。当你们读书读累了,招呼招呼客人,不也是一种休息吗?”

三女儿赵小美结婚,晚上亲友们到赵府吃宵夜,赵小兰亲自为大家盛饭,她的大姨父张祥霈先生打趣道:“今天这碗饭价值连城,真不敢当,有劳副部长(当时任联邦政府运输部副部长)来端饭。”

家规如山,持续至今。

1986年10月,赵锡成夫妇参加三女儿赵小美的婚礼。

还有一条家规,女孩子在外面的花费,要拿收据回家报账。

赵小兰念大学的学费,曾向政府贷款,暑假时打工赚点生活费。父母常对女儿说:“我们主张俭省,但如果你们要学东西,绝对不省。只是既然要学,就有责任学好。”

对女儿的教育,朱木兰总结了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严。做到这两点而不偏离,谈何容易。

注重培养孩子们从小学习做事锲而不舍的精神。

赵小兰在台湾读小学时,所住的小区停电,朱木兰为女儿点上蜡烛,像平时一样看着小兰完成当天作业才休息。第二天,全班只小兰一人交得出作业。

甚至是在赴美时,下午从台北赶车到高雄,上午小兰照旧背着书包按时到校读书。

她从小培养每个女儿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是”与“不是”,总是循循善诱加以启发,让女儿们自己做出判断和结论;

也不以封建家长的高压姿态面对女儿的不同观点,而是和她们展开民主的辩论,让各自在辩论中明白事理、辨白是非;

比如在教育小女儿赵安吉上,朱木兰女士并没有因为她最小而多开绿灯。

安吉四年级时不愿像姐姐们那样学习钢琴而迷上法国号,于是向父母提出请求。朱木兰严肃地提出“不能半途而废,一旦开始至少坚持一年”的要求之后满足了她的请求。

赵小兰和妹妹赵安吉

但是对于当时才10岁的小女孩来说,这个同她一般高的金属乐器显然是一个庞然大物,搬动起来都很不容易,更别说吹响它了。面对这一切问题,朱木兰都要求女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迫于当初的承诺,小女孩欲罢不能,只能每星期独自搬到学校参加3次训练,这种“小人背大号”的滑稽局面直到熬满当初约定的一年时间才结束。

朱木兰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女儿学到珍贵的哲理。

相夫有道,伉俪情深

在赵安吉的印象中,父亲总是称赞母亲,母亲也总是称赞父亲。

他们就像一个团队,互敬互爱互相合作,他们永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采访中,赵锡成也毫不吝啬对妻子的崇拜,直言:“他们的妈妈是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对我来说,她非常与众不同,她的想法总是比我高一层”。

朱木兰晚年罹患淋巴癌7年,在这长达7年的时间里,丈夫赵锡成对妻子照顾得细致入微,常常在清晨下楼亲自热一杯牛奶,端到妻子的床前。

每次去医院,赵锡成总是提着沉重的公务包,里面装的都是病例。

看完病回家之后,他将药分别装好,并按时间及先后顺序制成表格,每吃完一种就在表上划去,免得弄错。每天20多种大小药,他计时计量,让妻子服用。

他为妻子的病情所作的记录,厚到可以写一本书。

每晚忙完工作,他一定先到床前去看望妻子。而朱木兰明知丈夫在床前注视着自己,却总是装作熟睡的样子,既是不想让丈夫担心,更是不愿耽误丈夫的睡眠时间。

1953年初,赵朱木兰女士携女儿小兰探访当时在“慈云”轮上担任大副的赵锡成

也正是父母相濡以沫的爱情,以及父母对子女树立的榜样,让赵家的“六朵金花”得以健康成长。

3

赵家的育女之道

有教养、有仪态、有进取心

赵小兰在题为《平凡与伟大——献给我的母亲朱木兰》的文章里写道:“母亲让我们清楚地懂得,我们来自一个有教养的家庭,要仪态端庄,举止正确”

母爱是什么?从赵小兰多次回忆母亲的口气中,大概可以说是:父亲赵锡成为女儿构建了一所遮蔽风雨的房子,母亲朱木兰就是房子的基石,它不显露,但支撑、呵护着6个女儿的成长。

赵小兰在台北的家,父亲赵锡成一年有九个月出海在外,在船上服务。家里的大小事,全靠母亲朱木兰一人打理,虽然赵先生的薪金比别人优厚一些,还得靠太太勤俭节约过口子,包括使用不易起火的煤球烧火煮饭。

赵小兰(左一)和母亲、外公、外婆及两个妹妹合影

特别是来到异国他乡的创始期,朱木兰是操持家务的一把手,怎样把有限的美元变成全家丰衣足食的日子,她从来不说,以免扰乱全家大小苦苦挣扎的宁静。

赵小兰的记忆里,母亲总是那样从容不迫,为全家准备可口的三餐,家里干干净净,被营造出一种舒适温馨的氛围。

学生时代的赵小兰

赵小兰赴美一年后,入境随俗,想举办一次自己的生日派对。妈妈完全赞成女儿的这个愿望。

于是赵小兰邀请了许多同学,并和妈妈做了精心准备。

可是那天晚上只来了两个同学,小女主人公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母亲的心灵感应着女儿的心灵,她不动声色,照样举办生日派对,照样切生日蛋糕,照样唱生日快乐歌。

朱木兰女士就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向孩子灌输处变不惊、不卑不亢、自尊自重的生活方式。

赵小兰概括母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

“母亲让我们爱惜自己,尊重自己,保持尊严。让我们保持自己的价值观。知道要为更美好的事物奋斗。因此,面对男孩子或者其它什么人,我们都不会示弱。我们要自重,言行得体,不做让自己感到难堪的事情。母亲让我们清楚地懂得,我们来自一个有教养的家庭,要仪态端庄,举止正确。”

朱木兰不赞成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在这一点上,她却认同女子要独立自强的开放理念,鼓励女儿们“要与人争,更要与自己争,争平等,争独立,不放弃,不退让。男人能做的事,女士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2007年8月2日,朱木兰因病在纽约去世。布什总统在唁函中称赞她“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和心中充满深爱的母亲。她的精神和宽容给孩子们和知道她的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赵小兰曾深情地说:

“我母亲极能启发人性、鼓舞人心;

她积极乐观,并深信无论性别,敎育在造就世界领导人方面至关重要。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母亲总是向我们强调,我们担负着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而且要对人仁慈慷慨。”

最后一句话,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钱,而是教育。共勉~~

原标题:《被称为"华人第一家庭",这家人6个女儿4个去了哈佛 ...》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