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所“女子国际学校”创始人是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教育家马尔瓦科林斯简介 中国第一所“女子国际学校”创始人是谁?

中国第一所“女子国际学校”创始人是谁?

2024-07-18 08: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她们将女性的柔情与理性的智慧集于一身。

或以柔弱之躯,将个人命运交付动荡落后的祖国;

或以一己之力,穷尽毕生心血浇灌真理之花;

或为未来奔走呼号,唤醒国民良知;

或默默奉献于当下,树立行业风范;

或横遭时人指责,或倍受后世尊重……

时间如大浪,淘尽黄沙始得金,她们终以超凡的智慧与力量为教育作了最精彩的诠释,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最美丽的篇章。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外近现代史上那些为了教育事业默默付出的女性们,向她们的付出与成就致敬。

中国第一所“女子国际学校”创始人

提到曾宝荪这个名字,你可能略感陌生,但是你对他的曾祖父曾国藩一定有所了解。

曾宝荪生于1893年,在家中私塾读书到14岁。之后,曾宝荪来到上海,进入英国圣公会所办的一所教会学校——冯氏高等女校学习。这所学校对曾宝荪意义重大,正是冯氏女校的校长英国人巴路义女士改变了她的命运。

1916年,曾宝荪以优异成绩获伦敦大学理科学士;毕业后,她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继续读研究科目;1917年,她又在伦敦学了一年师范,并与巴女士在当地筹措资金筹划回国办学事宜;年底,她们决定带着基金离开学习六年的英国回国成立一所全新的女子学校“艺芳学校”,将中西思想兼容并蓄。艺芳学校于开办了32年,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人才。

艺芳学校是一个既民主又严格的学校。

学校管理采取民主制,学校大小事由学友会成员投票决议,所有学生和教员都是学友会成员。学校所有账目公开,任何学生都可以查账。学校的老师极其爱护学生,学校也从不开除学生,不记过,不当堂训斥学生,有什么问题私下谈话解决。学校是初中高中六年一贯制,学生百分之百进入大学和留学国外,教学质量一流。

尽管终身未婚,曾宝荪的一生却并不寂寞,甚至可以说十分绚烂,因为曾宝荪将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和全部爱心献给了学生和教育事业。

关注儿童成长的女科学家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年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

毕业后。她在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借着这个机会,她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并得出了对低能儿童教育的新看法:“要克服智能不足,主要还得靠教育的手段。”

同时,蒙台梭利还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在任期间,她把这一方法实际地应用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同时也为学校的同事和罗马的教师们,预备了一套对低能儿童的“特殊观察法”,来了解各个孩子的需要,去帮助孩子智能的进步。

在这条教育的道路上,蒙台梭利想的更多,走的更远。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的贫民窟桑罗伦多区正式成立。“儿童之家”将家的内涵与学校的环境紧密结合。

在这里,蒙台梭利研制出了能够促进心智发展的种种教具,来提升人类的智慧,发掘无穷的潜能;也在这里的观察中体会出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在这里产生。

一生为了儿童,蒙台梭利不仅是着名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了人类精神的复兴及人性的发展,奉献了她所有的智慧与生命。

中国近代史上首位女大学校长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里的杨荫榆,横遭贬低。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个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又是怎样的正直正义、先觉先醒和昂扬民族晚节。杨荫榆生于1884年,江苏无锡人。她先在苏州、上海读书,然后又作为中国最早的女官派留学生去日本学习了6年的生物医学。

1918年,她再赴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任北京女师大校长,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在这一段教学经历中,她在校内有很高的威信,也得到同学们的拥戴。遗憾的是,留洋接受过先进教育思想的杨荫榆,却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她要求女师大学生只管读书,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斥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因此,也被鲁迅先生书文讨伐。

离开女师大的杨荫榆,南下并长住在苏州,依旧从事着她心爱的教育事业。她先后在苏州女子中学任首席自然科学教师,讲授教育测验、数学等课程,在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学院任讲师,在苏州中学任英语教师,在东吴大学任日文兼教育学教授等。

第一排中间为杨荫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杨荫榆未能逃离业已沦陷的苏州。残暴的日军在古城内到处烧杀抢掠,她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最终命丧日寇之手。

感动全美的女教育家

马尔瓦科林斯,一位上世纪30年代生于阿拉巴马的杰出非裔美国女性,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美国教育版图。这位受到高度赞誉的教育家曾经培训了超过十万名教师。她曾经两次婉拒美国总统的邀请就任教育部长。从那时起,她就被公认为全球传奇女性之一。

在马尔瓦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年代,种族隔离制度导致非裔美国人的教育资源极为匮乏。出于对教育的热爱与激情驱使她做出一个影响她一生的决定——成为一名教师。

然而,在她供职的芝加哥公立学校中,犯罪和毒品横行。1975年,她决定在自家住宅的二楼开办自己的学校“西侧预备学校”。第一批学生中包括科林斯女士自己的子女以及几个邻家的孩子。其中几个孩子被认为受到学习障碍症的困扰。所有到这所学校就读的学生都是公立学校的弃儿,马尔瓦的学校是他们流落街头前最后的希望。然而,奇迹却不断发生着:她的每一个被认为“不可救药”的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并最终纷纷考入高等学府,成为律师,医生,法官,教师等等受人尊敬的社会栋梁。

当被问及她如何能够创造这些传奇时,她的回答是,她相信只要使每个孩子了解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聪明的、可爱的,他们就能还你一个奇迹。

被总理们称为“国宝”的女教师

她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却在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60年。她曾先后提出设立教师节、制定义务教育法等若干重大建议。周恩来总理曾称她为“国宝老师”,温家宝总理曾夸奖她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她就是被列入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的霍懋征。

1943年,霍懋征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她选择了到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当一名小学老师。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在小学的课堂上为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新经验,作出了巨大贡献。1956年,她被评为我国首批特级教师。后来,各个国家部门机关邀请她前去任职,但她最终都没有离开孩子和小学课堂。

霍懋征一生扑在基础教育事业上。她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霍懋征的座右铭。60年的小学教师生涯,写满了霍懋征的真情付出。既然为了爱孩子而选择,在从事教育事业的漫长过程中,霍老师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干,对教育、教学的艺术孜孜以求,将爱付诸实践。

本文资料来源:

http://learning.sohu.com/20160307/n439694466.shtml

http://mt.sohu.com/news/p/127647271_114731

http://www.eywedu.com/story/HTML/46721.html

http://www.zhlzw.com/lz/yu/794738.html

本文文章由好未来公益基金会编译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好未来公益基金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