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的“301调查”丨星瀚海事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对中国采取什么措施了解 如何应对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的“301调查”丨星瀚海事⑪

如何应对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的“301调查”丨星瀚海事⑪

2024-07-16 11: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事实上,与2018年特朗普政府时期力求开征关税的“301调查”不同,本次“301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争取美国国内对造船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或者补贴。就目前情况而言,本文认为,一旦本次“301调查”的可能性措施最终落地,那么将至少给我国相关行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造船合同履行风险增加

本次“301调查”对我国的影响,在海事相关行业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船舶制造业。此前,受俄乌战争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导致许多涉及俄罗斯的船舶在建造过程中出现无法及时支付进度款及主要设备和材料供应被推迟或中断等情况,船东以“不可抗力”为由取消造船合同的案例陡增。所以,在本次“301调查”结束后,一旦美国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我国船厂在现有造船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很可能也会面临船东解除合同的风险。尽管在通常情况下,造船合同在建造过程中被解除时,船厂可以在船舶建造完成后重新将船舶出售给第三方。但是,假如在建船舶在船型、功能上具有特殊性,甚至是定制船,那么寻找新船东进行转售的难度也将是巨大的。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美国救济措施施行的大背景下,我国船厂手持订单的合同履行风险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二)船舶制造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除了希望打压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外,美国在调整船舶制造供应链上也存在需求,其希望通过联合日、韩来解决其船舶制造供应链问题。从供给侧层面来看,供应链上游的企业与船舶制造行业唇齿相依。本次“301调查”对应的救济措施出台后,我国船舶制造业未来的新造订单很可能会减少,本土上游供应商的生存空间也将受到挤压,这其中包括钢铁生产商、涡轮机和发动机等船用设备和零部件的供应商,甚至是为船舶提供专业服务(如船舶设计、监理和经纪等)的企业都将被波及。从需求侧层面来看,对于依赖中国建造船舶进行国际贸易的出口企业而言,本次“301调查”对应的救济措施可能会导致运输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其产品在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三)租船行业的市场秩序可能受到破坏

前文提及,本次“301调查”申请诉求中包括对我国建造船舶在美国港口停靠征收高额费用。一旦该诉求在未来的救济措施中得到落实,除直接影响我国船舶制造业外,还将影响租船行业。当中国船公司作为出租人将船舶光租给承租人时,承租人极有可能利用承租的船舶由中国建造为理由,趁机压低租金。同时,针对已在履行过程中的租约,假如租约中订有制裁条款,如常见的“船东和承租人各自保证,在本合同生效之日及整个合同期间,他们不是受制裁方”的此类条款(The Owners and the Charterers each warrant that at the date of this Contract and throughout its duration they are not a Sanctioned Party),那么,当美国正式对中国建造的船舶收取所谓的港口费后,承租人可能就会以出租人已被制裁为由,依据租约的制裁条款要求终止租约,甚至还会要求出租人就违反保证而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可见,如果美国将来采取上述救济措施,不仅会对中国船公司当下正在进行的涉及美国因素的租船合同造成影响,还会给未来中国的整体租船市场带来冲击。

当然,也有航运领域的专家表示,本次“301调查”对我国海事相关行业的影响有限,并且“301调查”本身也将面临冗长的程序。但应当承认,美国对我国的打压态势以及对日、韩支持的倾向都可能对我国海事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此,无论如何,我国相关企业在法律合规等方面都应做好充分准备,防患于未然。

首先,相关企业应深入并全面地了解美国贸易法及“301调查”的具体内容,结合企业经营过程中与美国贸易往来的密切程度,充分评估未来将会受到的影响。为了规避风险,企业还可通过聘请专业律师与贸易专家,在时刻关注政策动向的同时进行深入研究,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其次,面对美国的贸易救济措施,企业还应加强外部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通过政府部门所提供的行业数据、市场分析和政策建议,争取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日益复杂,中国船企需要更加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化发展,通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拓展多元化合作渠道、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强合规风控建设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者:卢柏宜、吴炜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