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上大学?就自己办一个!男生自创“野鸡大学”享誉加州,意外揭开爬藤陷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国内申大学野鸡大学 没考上大学?就自己办一个!男生自创“野鸡大学”享誉加州,意外揭开爬藤陷阱

没考上大学?就自己办一个!男生自创“野鸡大学”享誉加州,意外揭开爬藤陷阱

2024-07-11 16: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听上去或许让人惊讶,一所由“落榜学生”自己创办的大学,真的能获得教育的成功?

但事实上,《录取通知书》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大学创办的传奇经历,还有在这个“奇迹”背后,所隐含的对于教育的种种探索和思考……

没考上大学?那就自己办一个!

一个人的“野鸡大学”

却意外成为数百名学生的期待

电影的男主角,是一个高中毕业生, 巴特。

他出身在美国一个中产家庭, 父母拥有高学历和体面的工作,所以对儿子也是寄予厚望。

然而,成绩烂到底的巴特,连申八所大学却都惨遭拒绝,就连差生口中代代相传的“保底大学”都无情地拒绝了他。

高中的毕业典礼上,巴特没能申上大学的消息被父母的朋友得知,场面一度尴尬, 他的父母觉得自己颜面尽失,对儿子失望透顶。

看着失落的父母,巴特想要做些什么来弥补。

一天深夜,巴特灵机一动,一个疯狂的点子在他脑海里浮现:既然没有大学录取他,那他就自己造一个大学!

于是,巴特利用电脑PS打印了一封大学录取书,并根据当地名校哈蒙理工学院的名字,为自己编造的这所大学取名为 “南哈蒙理工学院”。

次日,父母看到儿子真的被大学录取了,喜极而泣,当即给了巴特一学年的学费, 并表示迫不及待地想去他学校看一下。

谎撒出去了,为了继续瞒过父母,巴特也只能硬着头皮顶。

没有校舍?他租来一所废弃的精神病院,对其大加改造,将这所破破烂烂的病院,摇身一变成了“南哈蒙”。

没有老师?巴特请来朋友的舅舅,一个喜欢批判社会但被解雇的另类教师来当院长。

至于同学,那就更好办了。巴特找到周围几个同样没有被大学录取的朋友,大家同为天涯沦落人,一拍即合,立马入伙。

一切都看起来非常顺利,以至于抱着怀疑的态度送巴特来报到的父母完全没有察觉异样,还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可谁曾想,当巴特正处在蒙混过关后的喜悦之际,门铃响了,一群学生拿着录取通知来报到。

原来,起初为了假戏真做,巴特还请朋友在网上伪造了一个学校网站。但朋友因为误操作,将录取条件设置为 “没有要求、一键录取”,结果一群和巴特一样,被大学惨拒的年轻人,拿着“自动录取通知书”,涌向了南哈蒙。

一个人的“野鸡大学”,竟一夜之间成了上百名学生的期待。

但这一切毕竟是假的。巴特不得不跟所有的学生摊牌,告诉大家事情的真相。

可没想到,大家非但没有对巴特的骗局感到失望,反而纷纷为他点赞。其中一个叫A·D·D的学生告诉他,拿到大学录取书的时候,他平生第一次听到父亲的认可,终于觉得自己不再是“废物”。

听着这句话,巴特动容了。这不仅是在座几百人的心声,也触动了巴特的内心,让他感同身受。

巴特不想让这些学生的梦想破灭。于是,他话锋一转,开始演讲:

“难道我们就没有被接受的机会?在南哈蒙,我们跟你说可以, 我们对你的愿望说可以,对你的梦想说可以!包容你的缺点,交朋友,找房子,把握自己,我们不会插手,欢迎来到南哈蒙理工学院!”

一番激情挥洒之后,南哈蒙理工学院正式“开学”了!但办大学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为了让自己的学院能真的开起来, 巴特决定跑到隔壁的正牌大学,哈蒙理工学院去蹭课偷师。

可巴特只看到了刻板的课堂,教条的管理和沉闷的学生。那些顶着名校光辉的学生, 许多人的心里只想着怎么拿A,内心却并不喜欢所学的课程——这显然不是巴特想要追求的。

失望而归的巴特,决定索性完全按照学生们自己的意愿来办学。 他鼓励学生们自己写出真正想学的课程,每个人发挥所长,互相学习……巴特还从外面请来了各行各业的人为学生们上课。

于是,在这所大学里,有人学雕塑,有人走T台,有人练瑜伽……总之,在这个大学里,学生可以随意释放自己的天性,去寻找属于自己生命里的东西。

虽然看似离谱,但学生们在这里每天都过得很快乐,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光,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深得人心的南哈蒙越办越火,乃至巴特在学校开派对时,隔壁哈蒙理工学院的学生都闻名而来。但是,好景不长,树大招风下, 巴特建造大学的事被哈蒙的校方知道了,一纸诉讼将他告上了法庭。

一瞬间,巴特的梦想破碎,学生被解散,学校人去楼空。

就在巴特绝望之际,他之前为学校递交国家认证的申请获得了批准,需要他进行最后一关的审核——去教育局进行认证。

在认证会上,法官开始质问巴特:

大学认证教员,你有吗?

设施,你有吗?

课程,你有吗?

面对咄咄逼人的言语,巴特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也成为了全剧的点睛之笔。

他说:

“生活充满可能性。我们不需要你的批准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相。因为我明白这个真相: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南哈蒙,无论你喜欢与否,这就是事实!不需要老师,教室,只需要大家提高自己的愿望,这在南哈蒙都有!难道我们自学就不属于学习吗?我们不会停止学习,也不会停止成长,我们不会忘记在我们的土地上灌输的理想!”

巴特动情的演说最终打动了法官,他们决定暂时不取缔南哈蒙,给予他们一年的时间试运营和优化体系。

南哈蒙存活了下来,在校的几百名学生,也成为了真正的大学生。

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

巴特或许自己都没有想到,这当初看似荒诞的理想竟然真的可以实现。于是,一群各具特色的年轻人,回到了南哈蒙的校园,在这片承载着他们理想的土地上,继续着快乐的学习、成长……

考上名校才能人生辉煌?

真正的成功,来自不断的成长和努力

影片以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来做happy ending,但故事里折射出的许多现实中的教育问题,引人反思,诸如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怎样的大学才是理想的、教师和学生谁才是学习的主人……

其中,关于“考入名校与人生前途”的问题,最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常听家长或周边的人说:

“人生最重要的一年是你的高三,它决定了你能去哪所大学,决定了你未来的人生会是怎样”。

就像影片开局,巴特的父母在他耳边每日叮嘱:

“想要有美满的人生,就要上大学;想成为大人物,就去上大学;想要融入社会,也要上大学。”

但这并不完全正确。

人生的每一年都很重要,每一年都要认真去过。进入好大学也不等于人生就注定辉煌。那些最终获得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攀上人生高峰,从来不是因为他们毕业于某某名校,而是缘于他们在人生路上能够不断保持着自我成长,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之前,有个 “北大女生夜谈”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三个北大的同宿舍女生,在毕业十年后再聚,刚年满30岁的她们, 各自账户上存款都已经达到了7位数,妥妥的人生赢家。

视频一出,引发了许多人羡慕,觉得北大毕业就是好,顶着名校光环,后面的人生也走得顺风顺水。

但视频里的一个女生却说, 你不能让北大成为你人生的最高点。

另一个女生也说, 如果我的人生到现在,只剩下北大一件事可以说,就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事实上,北大确实在她们的人生中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走上社会后,三个女生都各自遇到过人生绝境:

有的迂迂回回、多次转行;有的要在全然陌生的环境里白手起家;有的放弃读了4年的博士,人生大起大落……

帮助她们最后走出低谷,重造鼎炉的, 不是母校的光环,不是北大的名声,而是她们在这毕业十年里, 在自我探索上的不断耕耘和累积。(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化学校,可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远播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了解)

世上没有一所名校,能凭借一个抬头将一个人送至辉煌的终点,通往梦想彼岸的路,都是一步步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阶梯。

有个90后的小伙 张天一,他创建了一家名叫 “霸蛮”的米粉餐饮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异军突起,不仅市值做到了5个亿,自己被评为福布斯30岁以下青年企业家, 他的创业模式还入选了哈佛大学商业案例研究库。

当商界同行纷纷跑来向张天一取经,打探他的成长经历时,赫然发现他的个人履历上写着: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毕业。

于是,不少人好似幡然醒悟,怪不得那么厉害,原来是名校毕业的!

但实际上,张天一的成功,与北大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在他决定下海经商时,还曾因为 “名校生毕业卖米粉”而引发很大的争议,一度让其父母都难以理解。

最终,张天一能够走出创业之初的困境、又在2020年疫情之下存活下来逆风翻盘,凭借的全是对自我的一次次不断突破与不懈的努力奋斗。

创业时没资金没员工,张天一就想出各种点子来激励员工,让他们感受到在这里工作的价值,愿意留下来工作。

新店没有顾客,他就 潜心学习社群运营,尝试组建各种各样的社群,读书、观影、户外……以爱好之名,吸引志同道合之友,顺道再穿插卖个米粉。

2020年疫情的时候,张天一的店被迫关停,商业危机重重。

命悬一线之际,张天一又跳出传统思维,带着团队转战线上, 开始从头学习他从未接触过的直播带货,联系各知名主播,合作推销。

2021年,张天一将他的“霸蛮”粉送进了头部主播直播间,短短60秒内,十几万份米粉被一抢而空。2021年4月,张天一团队的电商业务同比增长400%,弥补了之前的亏损。

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张天一让“霸蛮”成功于风浪夹击间,起死回生、站稳了脚跟。

后来,有人问张天一,如何看待自己和北大的关系。张天一说, 学历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负担,更不应该成为一个人选择的束缚。

考入名校,可以代表人生某个阶段的成功。但长路漫漫,光环终将褪却, 决定我们今后站在何等高度的,不是一纸名校毕业证书,更不是名校生的抬头,而在于 我们自己本身的力量。

同时,这种力量的积累,就在我们认真度过的每一天,每一秒里。对知识保持着终身学习的热情,不断推动自己前行,那么就会像电影《录取通知书》里巴特所说的那样,真正的自我成长,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着。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化学校,可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远播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了解)

归根结底,再耀眼的名校光环,也会慢慢归于沉寂,想一路走到成功的终点,靠的依然是持久绵长的努力与成长。

成功的途径,不止名校

在适合的大道坚持奔跑

每个人都可以通向自己的“罗马”

美国曾有一项针对4500多位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高管和CEO的教育经历的调查,其结果显示, 他们中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获得了精英大学的本科文凭。

而另外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没有接受过所谓名校的精英教育。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自一些对中国家长来说并不知名的大学,比如阿肯色大学、奥本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等, 没有名校光环的加持,并不影响他们后来人生路上的成功。

尽管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考上名校。可事实上,名校对人漫漫一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一生是否就此成功。

相反,如果不能真正热爱学习,盲目追求名校,最后换来的也不过是一场失望,甚至更糟糕的结局。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系教授,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 威廉·戴蒙,在经过详尽的调查研究之后指出,如今的父母, 太过于追求孩子的学术成绩和考入名校,反而忘了究竟为了什么要考名校,忘了帮助孩子寻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成长方式。

威廉·戴蒙举例说,有一个27岁的姑娘杰西卡,曾经就读于知名学院,获得过奖学金,参加过顶尖的研究项目,毕业时还拿到了好几家著名公司的offer。

然而,让外人羡艳不已的杰西卡在生活中,却无法获得持久的快乐,缺少人生动力,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从小到大,品学兼优的她总是被父母叮嘱要好好学习, 被父母不断push要考上名校、要进入名企。仿佛人生一切的意义就在于要博得一个漂亮的履历,至于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考上之后要干嘛,没有人告诉她。

最终, 毕业后的杰西卡决定哪家公司也不去,把时间全部用在旅行上,重新去找回自己人生的起点。

《纽约时报》教育专栏作家 劳拉·帕帕诺欧(Laura Pappano)也曾记述过一群成绩顶尖的“超人学生”,在进入名校之后却一反常态,完全停止了学习的脚步。

比如,一个进入了麻省理工的孩子,把所有上大学的时间都花在了打水球、玩飞盘、上网和看电视上…… 却对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毫无兴趣。

这些孩子的背后,无不站着信奉“名校=一切”的父母,他们长期以考上名校作为唯一目标来鞭策孩子,却忽略了通向成功的真理,藏在漫漫人生中的每一步踏实脚印里,而非一纸名校offer通知书中。

此前,播播老师看到过一个“落榜生”逆袭的故事。说是“落榜”,其实这个来自TOP美高的华裔男孩 Elliot Choy,最后被范德堡大学的商学院录取了,只不过身为成绩优异的尖子生,Elliot Choy 原本的目标是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等名校,但这些名校都没能录取他。

在周边人期待的目光中“申请失利”,Elliot Choy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觉得从此人生无望, 反而把这次磨难当做下一段攀登的垫脚石。

他在YouTube分享了多支VLOG,点点滴滴地记录了自己在校园的生活、学习的方法、课外的活动,4个月便攒积了10W+粉丝,通过在亚马逊卖小商品,3个星期净赚5万美元。

更令人兴奋的是,随着频道的走红,Elliot Choy不但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还获得了许多商科生梦寐以求的创业机会。

尽管Elliot Choy没能成为人们口中的“哈佛生”,但他没有因此停止学习和成长,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他,依靠不断总结失败经验、改善自我,最终和许多名校生一起,并肩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相反,如果没有对世界怀着敬畏的心,没有想要在自我追求上有真正的进步,哪怕出身名校,换来的也不过是一纸空名,甚至身败名裂。

此前,有一个 华裔富二代留学生鲁迪·库尼亚万(Rudy Kurniawan), 以卖假酒骗取了美国富豪千万美元,轰动全美,网飞还以他的故事为原型,拍摄了纪录片《酸葡萄》。

鲁迪·库尼亚万是一个印尼华裔,早年来到美国留学。智商超群、极富商业头脑的他, 长年西装革履、以一副社会精英的模样混迹于美国上流社会,推销他的葡萄酒——实则这些葡萄酒,根本没有鲁迪·库尼亚口中说的那样,价值百万。

骗局终有被拆穿的一天,最终鲁迪·库尼亚的行为引起了他其中一个大客户的怀疑,在顺藤摸瓜之下,警方终于揭破了鲁迪·库尼亚的真面目。

一代天之骄子,转眼变成美国世上最大葡萄酒诈骗案的罪犯,锒铛入狱。

还有曾经的美国“天才少女”, Elizabeth Holmes,因为撰写了一份关于简化血液检测流程的“微型设备”商业方案, 提出仅仅利用一滴血就进行血液化验,而轰动一时,登上了福布斯、时代周刊的封面,在全美媒体前,上演了一出 草根女孩逆袭的励志大剧。

然而好景不长, Elizabeth和她的公司其实根本没办法仅仅靠一滴血进行检测,她开始伪造消费者的血液检测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她丝毫没有考虑到这些检测结果有可能会耽误病情。

终于,Elizabeth和她的公司被取消了医疗许可,并面临着数十年的诈骗罪指控。

一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学霸“,却因为眼中只看见世俗定义的光辉,而一朝跌落,一败涂地。

所以,名校到底和一个人的成功有没有关系?

有,但不是唯一的关键。

它可以作为人生前二十年努力的目标,可以作为对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某种肯定,但它绝不能是一个人人生的句号。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前行和攀登,就像电影《录取通知书》里巴特那番令人热血沸腾的话里所说,“在我们学校,没有老师,也没有教室,但却不影响每一个学子在不断进步”,即使没有名校光环加身,那些敢于追寻所爱、不断保持自我成长的人,又何愁到达不了理想的彼岸?

今天分享的电影虽然是部喜剧,但给我们带来的教育启发也很深刻,建议父母们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看。同时,希望每位期待孩子将来能有所成就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同时,也能明白:

1、孩子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更为重要的事。

相比起名校,孩子的学习能力、抗挫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的成长,是他们今后成功的关键。

2、考上名校,不是督促孩子学习的唯一理由。

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的关键,不是以名校作为目标,而是挖掘他的梦想所在,激发他自主前行的内驱动力。

3、人生成功与否,无需和名校挂钩。

考上名校≠万事大吉,考不上名校也≠前途黯淡,人生有许多可能性,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未来皆有可为。

4、教育之路,不过“适合”二字。

名校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孩子。只将目光盯在名校上,反而将路走窄了。找到适合的成长路径,孩子更能全力以赴地奔跑。

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在日益变化的时代里,名校已经不再是人生坦途的保障, 未来的世界需要的是能随时应对挑战、不断激发自我学习能力的孩子。

正因为如此, 提倡全人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国际化学校,在近几年来,迅速进入家长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选择入读国际化学校, 希望在包容并蓄的教学理念中,能挖掘孩子所长,找到他们的人生目标,促使他们能更好地应对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