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30周年启示之军事技术革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军的武器装备数量 海湾战争30周年启示之军事技术革新

海湾战争30周年启示之军事技术革新

2024-06-29 1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总体来讲,有了GPS,多国部队对整个战场态势,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实现了精准把握,作战效能得到了几何倍数的提升。

而美军的“爱国者”大战伊军的“飞毛腿”,表面上看是反导导弹与弹道导弹的PK,但在“爱国者”拦截的背后却是美国天基预警、通信等诸多卫星的强大支持。反导作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早期预警问题,否则反导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美军当时投入的DSP导弹预警卫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伊军发射的“飞毛腿”“侯赛因”等弹道导弹的尾焰,然后迅速将信息下传到美国本土的防空作战中心,经计算机迅速处理后再通过通信卫星发送给战区指挥部,而战区指挥部就会立即下令待命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做好拦截准备。一旦“飞毛腿”“侯赛因”等导弹进入拦截距离,“爱国者”便迅速发射实施拦截。

由于海湾战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卫星对现代战争的巨大作用,美军以及其他有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军队此后都对发展卫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有能力的国家不惜投入巨资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电子战装备作用日益凸显

虽然电子战在海湾战争之前就已多次应用于实战,特别是越南战争中的电子战曾被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军方深入研究,但所有这些电子战都没有海湾战争期间的电子战影响大。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尤其是美军投入了大量电子战装备。在电子侦察方面,除了电子侦察卫星,EC-130H、EC-135电子侦察机,还有地面上美军的军属电子战情报群、师属电子战情报营等装备的电子侦察台和投掷式电子侦察器材。这些先进的电子侦察装备对伊军各类电子设备进行不间断的电子侦察,查明其技战术性能、部署地点、频率和变化规律等。在电子对抗方面,美军投入了EF-111A、EA-6B、EC-130H、F-4G等电子战机,其中F-4G“野鼬鼠”战机多达24架。

“沙漠风暴”行动开始之后,美军EF-111A、EA-6B、EC-130H电子战机以各自的机载电子干扰设备(EF-111A、EA-6B均使用AN/ALQ-99电子干扰吊舱)同地面大功率发射机一起发出干扰波,对伊军的雷达、通信系统实施强力电子干扰,使得伊军整个指挥控制系统、防空系统陷入瘫痪。随着战争的进行,EF-111A、EA-6B电子战机还不断为攻击机群提供远程压制干扰或伴随干扰。不仅如此,美军F-4G、EA-6B电子战机与F/A-18、F-16战机以及英军“狂风”GR1战机还用挂载的“百舌鸟”“标准”“哈姆”“阿拉姆”等反辐射导弹对伊军防空导弹系统的雷达实施“硬杀伤”。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美英两军的电子战机、战术飞机共发射各种反辐射导弹1500枚左右,摧毁了伊军95%以上的雷达。

面对多国部队强大的电子战能力,伊军束手无策,完全陷入“耳聋眼瞎”的境地,防空作战基本无法进行。由于防空导弹系统的雷达被完全压制,伊军对多国部队战机的威胁还不如漫天盲射的密集高炮火力大。

海湾战争中的电子战,让各国军方都深刻地意识到,如果不具备电磁频谱对抗能力,那么在现代战争中将会陷入极大被动。制电磁权,也正是在海湾战争之后受到了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电子侦察机、电子战机、反辐射导弹等先进电子战装备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点装备。

开启精确打击时代

精确制导弹药在越战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特别是在越战后期美军“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打击北越境内的桥梁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引发了人们对精确制导弹药的兴趣。但是,越战中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量极低,仅占到弹药消耗总量的0.2%,对战争结果所起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所以并未造成很大影响。然而到了海湾战争则不一样,尽管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量只占到弹药消耗总量的8.36%,但与越战时期相比却已经是数量级的差别,其中仅美军战机投掷的“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就达到15500枚,共7400吨,摧毁的伊军重要目标数更是占到了80%左右。而美军在海湾战争中首次使用的“战斧”巡航导弹更是令各国军方震撼,美军总共发射“战斧”288枚,命中率达80%。

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美军所统计的精确制导弹药占比是按照重量计算,并非按照数量计算,而大多数的精确制导弹药,如AGM-65“小牛”空地导弹,AGM-114“海尔法”、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百舌鸟”“标准”“哈姆”反辐射导弹等的重量都远远小于机载炸弹,但它们的使用量都很大,例如“海尔法”导弹就被AH-64A武装直升机发射了5000多枚。

精确制导弹药在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使其在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除了传统的惯性、无线电指令、电视、激光、光电、红外、毫米波等制导方式之外,新的卫星制导方式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卫星制导在价格上更加低廉,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到现在采用卫星制导的弹药已经成为精确制导弹药的主力。例如,美军现在装备的制导炸弹大多都采用卫星制导,典型代表就是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其他国家军方要么从美国采购,要么结合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自主研发卫星制导弹药。

精确制导弹药由于命中精度极高,不仅能大大地减少弹药消耗量,而且能大大减少战机的出击架次、缩减编队规模,从而也就显著降低了组织实施攻击作战的繁重程度和战机损失率。正因如此,在海湾战争之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比例不断增加,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占比34%,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中占比66%,首次超过了非制导弹药,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占比70%,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中占比更是高达90%以上。

隐身战机成为新宠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投入了30架左右F-117A隐身战斗机,共出击1300架次,飞行6905小时,摧毁了1600个高价值目标,超过美军计划摧毁的战略目标总数的40%,而且本方战机无一损失。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F-117A是唯一攻击防空火力密集的巴格达市区的美军战机。

F-117A所表现出的作战效能令人们对隐身战机刮目相看。面对防空系统越来越先进的情况,各国普遍认为隐身战机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角,而且这种认识并未因一架F-117A战机在后来的科索沃战争中被击落而产生动摇。

美军虽然在2008年将F-117A退役,但并非不满意其作战能力,而是因为美军有了更先进的隐身战机B-2A和F-22A,并且美军另一款隐身战机F-35也已发展起来(2006年12月15日进行了首飞)。在此情况下,隐身技术已经老旧且维护成本太高的F-117A自然失去了继续服役的意义。

而对其他国家来说,在对F-117A的战绩感到震撼的同时,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忧虑。因为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掌握着隐身战机的技术,这也就意味着美军具备单向隐身突防优势。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军工技术较强的国家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对隐身战机的特点进行认真研究,除了寻找对抗之法,更是为了发展自己的隐身战机,以避免在未来战争中因代差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作者系《舰载武器》执行主编)

来源:2021年2月2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