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罗马音ki对应的中文字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

2023-12-28 15: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汉语拼音字母汉语拼音示例.png类型标音符号语言用于转写中国语言(拉丁字母的子集)使用时期近代母书写系统原始迦南字母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古意大利字母拉丁字母汉语拼音字母ISO 15924Latn、215书写方向从左到右Unicode范围Unicode中的拉丁字母的子集(含Latin Alpha)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的国际音标。 Disambig gray.svg  此条目介绍的是汉语拼音及其用于转写汉语的方案。关于汉语拼音用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转写方案,请见“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简称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制订的一种以拉丁字母为现代标准汉语及其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标音的方案,为现代标准汉语罗马拼音的国际标准规范。汉语拼音在中国和新加坡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全面使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海外,特别是常用现代标准汉语的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唐人街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同时也是将汉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范方式。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无论是ISO国际标准还是中国法律规范,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各种汉语的拼音方案几种汉语的拼音方案示例.png 汉语的拼音史 官话 官话拼音史 标准北京音 标准官话拼音对照表 使用汉字部件 注音符号 使用拉丁字母 威妥玛拼音 邮政式拼音 国语罗马字 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 汉语拼音方案 耶鲁拼音 法国远东学院拼音 德国式拼音 捷克式拼音 注音第二式 通用拼音 使用西里尔字母 汉语西里尔字母转写系统 使用蒙古字母 《蒙古字韵》(八思巴文) 汉字的蒙文转写(回鹘式) 使用阿拉伯字母 小儿经 使用谚文 汉语的谚文转写 其他官话 西北官话 小儿经(阿拉伯字母) 东干语(西里尔字母) 西南官话 四川话拉丁化新文字 四川话拼音 柳州话拼音 江淮官话 南京官话拼音方案 扬州话拉丁化字母表 中原官话 方言 闽语 闽语拼音史 闽东语 平话字 福州话拼音方案 马祖闽东(福州)语注音符号 闽北语 建宁罗马字 莆仙语 兴化平话字 海南闽语 海南话拼音方案 海南话白话字 雷州闽语 雷州话拼音方案 闽南语潮汕片 潮州话拼音方案 潮州白话字 闽南语陆海片 海丰话拼音方案 闽南语泉漳片 闽南语拼音对照表 厦门白话字 台湾语言音标方案 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拉丁化新文字 闽南话拼音方案 东南亚福建话拼音 吴语 吴语拼音史 通用方案 吴语拉丁化方案 吴语音韵罗马字 苏州话 苏州话罗马字 苏州话拼音方案 苏州注音符号 上海话 上海话拉丁注音 上海话罗马字 江南话拉丁化新文字 钱乃荣式上海话拼音方案 现代上海话拼音对照表 杭州话 杭州话罗马字 宁波话 宁波话罗马字 台州话 台州话罗马字 温州话 温州话罗马字 温州话新字瓯文 瓯嘉话拉丁化新文字 粤语 粤语拼音史 粤语拼音对照表 粤海方言(广东话) 粤拼(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 教育学院拼音 粤语宽式国际音标 黄锡凌罗马拼音 刘锡祥拼音 耶鲁粤语拼音 广州拼音 港府方案 澳门政府拼音 Meyer–Wempe 标准罗马字 粤语罗马字 粤语注音符号 赵元任粤语罗马字 粤语点字 越式粤拼 四邑方言 台山话拼音方案 开平话拼音方案 高阳方言 阳江话拼音方案 客家语 客家语拼音史 粤东客家话 客家白话字 客家话拼音方案 台湾客家话 台湾语言音标方案 客家话通用拼音 台湾客家语拼音方案 广东语假名 赣语 赣语拼音 湘南土话 女书 古汉语 中古汉语拼音 跨方言通用方案 教会罗马字 赵元任通字方案 台湾方音符号 跨语言翻译体系 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使用国间专有名词互译 查论编 目录 1 历史 2 拼音字母表 2.1 概说 2.2 声母 2.3 韵母 2.3.1 韵母的分类 2.3.2 韵头、韵腹、韵尾 2.3.3 bo、po、mo、fo 的发音 3 书写规则 3.1 字型 3.2 声调 3.3 鼻音 3.4 轻声 3.5 儿化 3.6 隔音符号 3.7 正词法 4 字母词读音 5 j、q、x等字母的来源 6 作用 6.1 汉语拼音化 6.2 少数民族语言拼音化 7 问题 8 对其他语言拼音的影响 9 Unicode输入码位 10 参见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2.1 引用 12.2 来源 13 外部链接 历史 主条目:汉语拼音史

20世纪初期中文主要的音译系统是由19世纪中叶时英国人威妥玛创建的威妥玛拼音系统,该系统是一套用于拼写中文官话或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中国民族知识分子采用拉丁字母设计汉语的注音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新文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36年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时,发现徐特立正在苏区进行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的试验,并称这套方案基本能满足汉语拼音化的改革,此事被记入《西行漫记》一书。徐特立的这套拼音方案也成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中国文字改革的基石之一。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关于制定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1952年3月开始了以制定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主的研究工作。

195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并指示:拼音方案可以采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标出四声。

在试制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方案前后,1950年到1955年,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侨共633人寄来了655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中选择了264种,编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两册,作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

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

1956年9月2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发言。发言指出,“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罗马字母,这是确定了的。因为拉丁字母是现代大多数的民族语言中所公用的字母,并且是为中国知识界所已经熟悉的一种字母。……拼音方案,在目前主要的用途,是为了给汉字注音和用作教学普通话的工具。”

1957年11月1日,第六十次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

“ 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经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后,两年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各地方协商委员会组织了广泛的讨论,并且由国务院组织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加以审核修订,最后又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加以审议,现在由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准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讨论和批准,并且决定登报公布,让全国人民事先知道。

应用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注音来帮助识字和统一读音,对于改进学校语文教学,推广普通话,扫除文盲,都将起推进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制定文字和学习汉语方面,也有重大意义。因此,这个方案草案在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批准之后,可以在师范、中小学校,成人补习学校,扫盲教育和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求得完善化。具体办法,将由教育部、文化部及其他有关单位会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分别拟定,报告国务院批准施行。

” ——《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

1958年1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报告会,国务院总理兼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重要报告。报告规定了中国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并指出: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汉字的前途问题(是否拼音化、拉丁化)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任务的范围。

1958年1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始讨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2月3日,吴玉章在第一届第五次会议上作《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经过讨论后,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讨论了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关于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议案,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吴玉章主任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决定:一、批准汉语拼音方案。二、原则同意吴玉章主任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认为应该继续简化汉字,积极推广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同时在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求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

1965年5月12日,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了《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草案)》,正式以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少数民族语言地名;1976年6月,进行了修订[1]。

1971年,新加坡引进《汉语拼音方案》,新加坡小学华文第二语文课本同时使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注音。1972年,新的中学华文第二语文课本开始仅用汉语拼音注音。1974年,新加坡教育部正式宣布以汉语拼音取代注音字母,逐步实施,直至1979年全面采用汉语拼音。此外,新加坡教育部决定,自1980年起,小四才开始教汉语拼音,直至小六。[2]

1977年9月,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通过了《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关于推荐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地名作为中国地理名称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的决议》。大会认识到:《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法定的罗马字母拼音方案;中国已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拼写法”;注意到:《汉语拼音方案》从语言学的观点来看是健全的,也极宜作为中国地理名称罗马字母拼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汉语拼音版)》、《汉语拼音中国地名手册(英汉对照)》以及其他资料已经在中国出版;《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经过一个适当的过渡时期后,在国际上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依据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推荐: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国际上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理名称的(惟一)系统。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总局等单位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从197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文件、书刊中的人名、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法,是取代威妥玛式等各种旧拼法,消除我国人名地名在罗马字母拼写法方面长期存在混乱现象的重要措施。”中国此后即直接以汉语拼音统一大陆地方译名,只有拉萨、内蒙古、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少数民族地方获保留旧式发音译名,像广州、汕头、厦门等原来使用粤音和潮汕发音、闽南发音的拼写全部取消。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第三条规定:“在各外语中地名的专名部分原则上音译,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通名部分(如省、市、自治区、江、河、湖、海等)采取意译。但在专名是单音节时,其通名应视作专名的一部分,先音译,后重复意译。”例如,珠江按此说明须翻译成“Zhujiang River”。

1979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从1979年6月15日起,联合国秘书处采用汉语拼音的新拼法作为在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从这一天起,秘书处起草、翻译或发出的各种文件都用汉语拼音书写中国名称。”

1980年代初,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音规则(草案)》。

1981年1月,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测绘总局发表公告称,“目前国际上虽然在拼写中国地名(包括台湾的地名)时,大多数使用了汉语拼音方案,但他们在对台电信联系等方面,还是沿用旧拼法。根据中央最近确定的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鉴于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台湾地名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的意见是: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坚持我国在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的提案,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地名;同时,又要承认现实,方便使用,有利于对台工作。今后我国向外提供罗马字母地名以及出版汉语拼音版地图时,台湾地名可以在汉语拼音方案拼法的后面括注惯用旧拼法,作为过渡。在我对台邮电联系时,台湾地名也可单独使用惯用旧拼法,作为一种变通的过渡办法。”[3]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ISO 7098号文件(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采用《汉语拼音方案》进行中文罗马字母拼写,1991年修订。

1984年12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发布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汉语部分)》。

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地名管理条例》,其中第八条规定:“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拼写细则,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

1992年,新加坡教育部规定,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自小二下学期或小三开始教汉语拼音。1993年,新加坡教育部决定自小一开始全面实施汉语拼音教学。[2]

1996年1月,国家标准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发布,1996年7月实施。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又一次确立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法律地位。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其中给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定义和使用范围,并且要求初等教育的汉语拼音教学。

2008年9月16日,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跨部会议通过提案,放弃此前使用通用拼音的政策,改采汉语拼音为译音标准,并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2011年10月,国家标准GB/T 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发布,2012年2月实施[4];其中规定:“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

2012年6月29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修订版GB/T 16159-2012,2012年10月1日实施。[5][2]其中对原标准中关于非汉语人名、地名的汉语拼音拼写规则进行了修改。

2015年,新加坡出版小学华文课本《欢乐伙伴》,要求汉语拼音采用“分词连写”。[2]

拼音字母表 参见:汉语拼音音节列表 概说 字母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名称音 a bê cê dê e êf gê ha yi jie kê êl êm 注音 ㄧㄝ ㄝ ㄝ 字母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名称音 nê o pê qiu ar ês tê wu vê wa xi ya zê 注音 ㄧㄡ ㄚ ㄝ 注: 字母的读音与英语等使用的拉丁字母不同。 字母V(注音ㄪ),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V一般对应浊唇齿擦音。 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

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及其组合和一些附加符号表示汉语的发音。对应汉语音系学(现代音韵学)的汉语音节结构划分,汉语拼音的形式构成也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的规定,汉语拼音使用26个现代基本拉丁字母,有大小写之分,字母顺序与英语字母表一致。其中字母V/v,在方案中规定为“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之用。由于汉语拼音的实际职能仅限于拼写汉语普通话,如今这条规定已然无人问津。不过,字母V/v目前又作为一个键位成为《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为不能省略两点附加符号的字母ü规定的通用键盘替代表示[6]。

汉语拼音方案还使用了一些附加符号,主要是声调符号和字母ü上的两点符号。前者与字母的组合虽然数目有限,但具体和哪个字母形成组合其实都是临时的,因为一个声调符号就表示了整个音节的高低变化,即表示了一种“超音段音位”;后者来源于德语的元音变音字母(Umlaut),与字母u的组合固定地表示一个元音([y]),威妥玛拼音也有此用法。汉语拼音方案还规定了扬抑符的使用,用在e/z/c/s之上,形成ê//ĉ/ŝ,依次表示一个单元音韵母([ɛ])和三个卷舌塞擦音声母zh/ch/sh,这样的用法罕见于日常。

字母名称的发音设定是为了方便诵读和称呼、按字母表顺序记忆所有字母。现代中文字典及各类中文词典多数按照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在知道发音的前提下,可按字母顺序直接翻到所查字或词条,如同在英文词典中查找单词一样。实际上现在汉语拼音教学基本不使用名称音,直接按对应的读音称呼字母。

声母

汉语中每个音节起始处的辅音可以构成声母。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规定的声母符号一共有21个(不含w、y),按照原顺序排列如下:

字母 b p m f d t n l 发音 勒 字母 g k h j q x 发音 希 字母 zh ch sh r z c s 发音

方案规定,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zh、ch、sh可以省作ẑ、ĉ、ŝ,ng可以省作ŋ,然而这几个符号并不常用。

按照声母所对应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分布,可列表如下(方括号中是国际音标,仅供参考):

双唇音 唇齿音 齿龈音 翘舌音 龈颚音 软颚音 声门音 鼻音 浊音 m [m]

n [n]

塞音 不送气 清音 b [p]

d [t]

g [k]

[ʔ] 送气 p [pʰ]

t [tʰ]

k [kʰ]

塞擦音 不送气 清音 z [ʦ]

zh [ʈʂ]

j [ʨ]

送气 c [ʦʰ]

ch [ʈʂʰ]

q [ʨʰ]

擦音 清音 f [f]

s [s]

sh [ʂ]

x [ɕ]

h [x]

近音 浊音 r [ʐ]

边音 浊音 l [l]

注:ng在普通话中用于韵母,在某些方言以及老国音中则可作声母。

韵母

汉语拼音中一共有39个韵母,见下表[注 2]: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单元音韵母 -i /ɿ/、/ʅ/ ㄭ 时 i /i/丨 衣 u /u/ㄨ 乌 ü /y/ㄩ 迂 a /ä/ㄚ 啊 ia /i̯ä/丨ㄚ 呀 ua /u̯ä/ㄨㄚ 蛙 o /ɔ/ㄛ 喔[注 3] uo /u̯o/ㄨㄛ 窝 e /ɤ/ㄜ 鹅 ê /ɛ/ㄝ 诶 ie /i̯ɛ/丨ㄝ 耶 üe /y̯ɛ/ㄩㄝ 约 er /ɐɚ̯/[注 4]ㄦ 儿 复元音韵母 ai /ai̯/ㄞ 哀 uai /u̯ai̯/ㄨㄞ 歪 ei /ei̯/ㄟ 诶 uei /u̯ei̯/ㄨㄟ 威 ao[注 5] /ɑu̯/ㄠ 熬 iao /i̯ɑu̯/丨ㄠ 腰 ou /ou̯/ㄡ 欧 iou /i̯ou̯/丨ㄡ 优 带鼻音韵母 an /an/ㄢ 安 ian /i̯ɛn/丨ㄢ 烟 uan /u̯an/ㄨㄢ 弯 üan /y̯ɛn/ㄩㄢ 冤 en /ən/ㄣ 恩 uen /u̯ən/ㄨㄣ 温 in /in/丨ㄣ 因 ün /yn/ㄩㄣ 晕 ang /ɑŋ/ㄤ 昂 iang /i̯ɑŋ/丨ㄤ 央 uang /u̯ɑŋ/ㄨㄤ 汪 eng /ɤŋ/[注 6]ㄥ 亨的韵母 ing /iŋ/丨ㄥ 英 ueng /u̯əŋ/ㄨㄥ 翁 ong /ʊŋ/ㄨㄥ 轰的韵母 iong /i̯ʊŋ/ㄩㄥ 雍

注释:

“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 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韵母ㄦ写成 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 r。例如:“儿童”拼作 ertong,“花儿”拼作 huar。 韵母ㄝ单独使用的时候写成ê。 i 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 yi(衣)、ya(呀)、ye(耶)、yao(腰)、you(优)、yan(烟)、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 u 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 wu(乌)、wa(蛙)、wo(窝)、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weng(翁)。 ü 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 yu(迂)、yue(约)、yuan(冤)、yun(晕);ü 上两点省略。 ü 列的韵母跟声母 j、q、x 拼的时候,写成 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省略;但是跟声母 l、n 拼的时候,仍然写成 lü(吕)、nü(女)。 iou、uei、uen 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 iu、ui、un,例如 niu(牛)、gui(归)、lun(论)。 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注 7],ng 可以省作 ŋ,zh、sh、ch 可省作 ẑ、ŝ、ĉ。 ㄨㄥ有两种写法:ㄨㄥ若之前没有加其他声母时,单纯的发为“ㄨ+ㄥ”(/wəŋ/),此时拼音写成ueng。若前方有声母,则会发为“ㄨ+ㄫ”(/ʊŋ/),此时拼音写成-ong(而非-ueng)。

韵母的分类

按照韵母的结构和发音特点,普通话韵母可作不同的分类。

按韵母的结构分类:普通话韵母按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 按韵母的口形分类:韵母可根据韵头分为四类,称为四呼,即开口呼(a、o、e、ê)、齐齿呼(i)、合口呼(u)和撮口呼(ü)。汉语拼音的韵母表就是按此排列的[注 8]。 韵头、韵腹、韵尾

复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组成:

韵母只有一个元音(如a),或者一个元音带一个鼻辅音(如an)的话,该元音称为韵腹,所带的鼻辅音称为韵尾。 韵母若由两个元音构成(如ao、ie),开口度较大的元音为韵腹,余下的元音若在韵腹前则称为韵头(又称介音),若在韵腹后则称为韵尾。 韵母有三个元音(如iou),或者两个元音带一个鼻辅音(如ueng)的话,则中间的元音是韵腹,第一个元音是韵头,韵腹后的元音或鼻辅音为韵尾。 bo、po、mo、fo 的发音

唇音声母b、p、m、f没有开合的对立,与后元音o相拼时,受其为圆唇元音的影响 ,于声母后产生合口介音u。因此,bo、po、mo、fo的实际发音为/pu̯o/、/pʰu̯o/、/mu̯o/、/fu̯o/,可视作buo、puo、muo、fuo之省略,注音符号的拼写亦有相同情形。[7]

书写规则 字体

汉语拼音方案公布时,小写字母a和g采用了单层[注 9]写法“ɑ”和“ɡ”,而字母“y”则使用三角形字怀的写法。这些印刷上的习惯一直沿用,影响到了学习者的书写,在中国大陆初等教育体系中若写为其他字体形式有时会有被判错的情形。《汉语拼音方案》本身并没有规定用哪种字体——方案规定:“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中国正规的语言学专著、语文教材和对外汉语教学出版物多采取这样的字形。方正出品的中文字库也大多采用这一设计,从而出现西文字符设计不统一的现象。这一举措的初衷是由于担心初学拼音字母的学童在书写中去机械模仿常见印刷体a和g的字形。但是现代的字符编码与文字排印技术下,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关于汉语拼音字形的不必要争论也仍在继续。[8][9]

声调 普通话四声调值用曲线法表示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以及轻声,其声调符号借鉴了五度标记法[10]:

第一声阴平,或平调,¯): ā (ɑ̄) ē ī ō ū ǖ Ā Ē Ī Ō Ū Ǖ 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 á (ɑ́) é í ó ú ǘ Á É Í Ó Ú Ǘ 第三声上声,或上音,ˇ): ǎ (ɑ̌) ě ǐ ǒ ǔ ǚ Ǎ Ě Ǐ Ǒ Ǔ Ǚ 第四声去声,或去音,ˋ): à (ɑ̀) è ì ò ù ǜ À È Ì Ò Ù Ǜ 轻声,不标符号: a (ɑ) e i o u ü A E I O U Ü

阳平符号从左下写起(提),去声符号从左上写起。

每个汉字由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一个音节构成。在韵母上部应该标出声调,为了方便也可省略。

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规则如下:

标在最前面的a、o或e,例如舞蹈(dǎo)。 如果没有a、o或e,则标在最后面的i、u或ü,例如长久(jiǔ)、配对(duì)。

声调一律标原调,不标变调。但是在语音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变调标写。

和注音声调的区别是,汉语拼音第一声必须标“¯”,而不能像注音那样常常省略声调。在汉语拼音中不标注声调表示是轻声,而并非第一声。

鼻音

音调符号可以直接标在 m 与 n 之上表示鼻音,例如 ḿ、m̀、ń、ň、ǹ 用来拼写“呒”、“呣”、“唔”、“嗯”等字的读音[注 10]。

轻声

轻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如:你们(nǐmen)。而某些辞书上是通过在音节前加点的方式来表示轻声,如:你们(nǐ·men)。

儿化

发音为单韵母“er”(注音符号:ㄦ)的字(如:儿、尔、耳[11])做韵尾时的音变为r[12]。 读处于词尾的“儿”字时,只保留卷舌的动作,与前一个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在拼音中写作r。

隔音符号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要使用隔音符号(')。其中《方案》(1958)只要求在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时使用:

kù'ài(酷爱) Xī'ān(西安) Cháng'é(嫦娥)

但《方案》诸作者之前(林曦 1955)[13]、之后(周有光 1961)的文献都认为,在不混淆的情况下也应该使用隔音符号:

bēi'āi(悲哀) jiāo'ào(骄傲) dōng'ān(东安)

2012年的《正字法》第6.1.12.1节也在没有发生混淆的情况下使用了隔音符号:zǒng'éryánzhī (总而言之)。

正词法

汉语拼音的正词法由《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2012)给出。[14]

汉语拼音正词法的基本原则和英语相似。词语之间用空格分开,每句话开头要大写,专有名词也要大写。[14]

原则上汉语拼音以词为基本单位进行拼写(例如:幼儿→yòu'ér)。对于组合而成、表明整体概念的词,分两种情况:音节不超过三个的连写(例如:求闻娘→Qiúwénniáng),不然应尽量分词写出:求闻百科可以拆为Qiúwén Bǎikē,但例如“高锰酸钾”这作为一个整体的词不可分割,写作gāoměngsuānjiǎ。[14](§5)

汉语拼音正词法也指定了一套分词规则:[14](§6)

名词和后面的方位词分写,但成词者不拆开:[14](§6.1.1) 网络上→wǎngluò shàng 网上邻居→wǎngshàng línjū 动词和动态助词“着”、“了”、“过”连写。(§6.1.2.1)句末的“了”属语气助词,不连。(§6.1.2.2) 破坏了→pòhuàile 这锅子我背了→Zhè guōzi wǒ bēi le.

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大小写、换行、标点使用和英语的相关规则相似:

首字母缩写 单个词者,取每个音节的首字母。求闻→Qiúwén→QW 多个词者,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新华字典→Xīnhuá Zìdiǎn→XZ 缩写后可带句号空格。W. J. , X. Z. 人名缩写时保留姓氏。诸葛孔明→Zhūgě Kǒngmíng→Zhūgě K. M.。 大小写 每句话的第一句要大写。Měi jù huà de dì-yī jù yào dàxiě. 专有名词,如“求闻百科”,在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或者全部大写(Qiúwén Bǎikē, QIÚWÉN BǍIKĒ.)。 字母词读音

对于有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而成的字母词或代号,在实际运用中的读音一般没有统一规定的标准,可以选用以下的三种读法常见读法:

读如原汉字读音 读如英文字母发音 读如汉语拼音字母读音,比较少见

但部分情景下,存在规范读法,中国旅客列车车次的读法就是其中一例。按规定,车次中的字母应读作按照其所代表的汉字的读音来读,如“K388次”应读作“快三百八十八次”,“L4000次”读作“临四〇〇〇次”,“G7001次”读作“高七〇〇一次”等。

j、q、x等字母的来源

拼音中j、q、x的读法跟大多数欧洲语言的读法有所不同,使得初次见到汉语拼音的人大都无法正确发音,至于为什么会采用这三个字母,原因一半为了易于输入,一半为了一致性:直到现在,在一个普通的键盘输入ASCII以外的字母(即不是A-Z的字母)麻烦性比较高,因此拼音一个设计原则是避免使用读音符号(即á à ã ä â)的拉丁化系统,这也是ü可以用u、v或yu代替的原因。既然拼音只可以使用A-Z,其他音编排了“bpmf”后余下的字母只有j、q、x。虽然可以采用复合字母ch和sh代表[tɕʰ][ɕ],但这会导致两个问题:一、j ch sh 是一组,但j用一个字母而ch sh两个字母导致拼音方案不整齐;二、到了zh ch sh的时候会导致冲突。到头来,汉语拼音中同一字母的变读其实根本就不少,在教学中也没出现多少问题。

j的发音与英语的j的发音较为接近,所以用j表示。 q在绝大多数语言中发音为[k],与汉语发音不同。采用q的原因在于,读q的团音字古代读[k]或[kʰ],这种现象在一些汉语方言中还有保留,例如闽南语中“气”,念做[kʰi],“棋”念做[ki]。另外在阿尔巴尼亚语里q的发音近似汉语拼音q。 普通话的声母[x]在汉语拼音中用字母h表示,比如“航”[xaŋ]拼音写作hang。声母为汉语拼音x的团音字古代读[x],这种现象在一些汉语方言里还有保留,如闽南语等南方方言里,“下”念做[xa]。另外,普通话的声母[ɕ]在汉语拼音中用字母x表示,在拉丁化新文字中xi表示,而巴斯克语和葡萄牙语中,x发音为[ʃ],较为接近[15],现代越南语字母中的x表示今音为[s],古音为[ɕ]的声母。 作用

汉语拼音对普及识字以及初等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它也为语源学汉语与其他语言的比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同过去其他的汉语拉丁化的规则相比,它的规律比较简单,发音更规范于普通话的发音。它系统地体现了普通话发音的规则。

随着电脑的普及,汉语拼音输入法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文输入法。

由于汉语拼音是一种只书写读音的体系,无法取代汉字。用汉语拼音拼写汉字的文章很难懂,因此,它不是一种正式的书写方式,而是汉语的一种辅助工具。汉语拼音是汉语罗马化的统一规范,用于汉字不方便或者无法使用的领域。

汉语拼音化 主条目:汉字改革

由于汉字复杂,学习需时,并且不如英文输入计算机般直接,热衷汉语文字改革的爱好者为了发展出拉丁化的汉语拼音文字,正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分词连写和分化定型同音词等问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为在中国实现“一语双文”而进行了一些研究。

自从1986年初废除第二批简化字以来,中国政府采用了以维持现状,追求语言文字使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主的语言文字政策,放弃了“汉字拉丁化”的计划。

少数民族语言拼音化 主条目: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

1976年,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修订了《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以汉语拼音转写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的音译。同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修订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规定,《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也适用于少数民族语言人名的音译转写。

问题 ü :ü不便于通过常用的美式键盘作电脑输入,主流的汉语拼音输入法中都以v代替输入(汉语拼音中虽然有v,但是汉语拼音方案规定“v”[注 11]仅是用来拼写方言/少数民族词汇的辅音字母)。由于英语中没有ü,因此当汉语人名、地名转写为英语时,有时将两点省去作u,这会引起混淆,例如女娲被转写为Nuwa,“lü(吕)”被转写成“lu(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电子护照以来,对人名中的“ü”都转写成“yu”,如吕姓一律作“Lyu”[4][16][注 12][注 13]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存在用v代ü的现象。另外《汉语拼音方案》默认在普通话中“ü”与不能和“u”拼读的字母相连时,均把ü省略两点写作u以方便印刷和编码。如“据”“取”“需”作ju、qu、xu而不是jü、qü、xü。 ê:ê的问题与ü类似,但没有ü严重,因为《方案》已经规范大部分ê在拼音中皆省略为e而不会造成混淆,比如ye,yue等的e其实都是ê(ㄝ)而并非e(ㄜ)。可以这样省略的原因同样是普通话中并无yi+e(丨ㄜ),yu+e(ㄩㄜ)这样的音节。而唯一可能出现混淆的是单独出现ê的情况,因为普通话中同时存在ê(ㄝ)和e(ㄜ)这两个音,不过实际上单独的ê常常会改拼为ei,而ê几乎完全不使用,比如绝大部分拼音输入法无法输入ê,若想输入“诶”和“欸”等ê(ㄝ)读音的汉字,则只能输成“ei”。很多教材也不教该字母,元音序列a、o、e后面直接是i、u、ü,而将ê完全忽略。 y、w:在《方案》设计过程中,y、w是参与无声母的 i、in、ing、u、uei、uan、ü、üe、üan 构成零声元音节的隔音字母,以减少隔音符号“'”的使用。但实际上在一些音节中y、w也起到了声母作用(相当于附带隔音属性的i、u),如ya[ja]、yao[jɑʊ]、yan[jæn]、you[joʊ]、ye[jɛ]、yang[jɑŋ]的声母是y[j];yuan[ɥæn]、yue[ɥɛ]、yong[ɥʊŋ]的声母是yu[ɥ]、y[ɥ];wa[wɑ]、wo[wo]、wai[waɪ]、wei[weɪ]、wan[wan]、wen[wən]、wang[wɑŋ]、weng[wɤŋ]的声母是w[w]。 由于《方案》制订初期以汉字拉丁化为目的之一,存在一些顾及纯拉丁文本手写形式的规则遗留:如为避免au与an错认,将au写为ao[注 14];为求拼式简短,将uei、iou、uen、zh、ch、sh、ng分别写作ui、iu、un、ž、č、š、ŋ(前三者现已固定,后四者则因手写或输入繁琐而少见)以及上文提到的ü、ê在不产生混淆的情况下写为u、e等。 q、x所表示的音与大多数语言的读音相差极大,非母语者容易误读。例如,英语q通常作/k/音,x通常用来表示词中的/ks/音,在极少数以x开头的词汇读/z/。虽然q、x所表示的音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而言有一定道理(见上面“j、q、x的来源”一节),但对于不了解汉语的人而言,是很难懂的。 对其他语言拼音的影响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包括藏语拼音、新维文)、汉语方言在新创文字时都受到汉语拼音的影响。

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写作p、t、k和b、d、g,如:藏语拼音、闽南方言拼音方案等。 汉语普通话中无浊塞音,因此遇到有浊塞音的语言,浊塞音要用双写字母,写成bb、dd、gg,如:藏语拼音、闽南方言拼音方案等;另外一些拼音方案,浊塞音要在原不送气清音后加上h,写成bh、dh、gh,如:潮州话拼音方案等。 汉语普通话中无尖音,因此遇到有尖音的语言,尖音字“祭”、“妻”、“西”用zi、ci、si表示[tsi]、[tsʰi]、[si],“子”、“次”、“四”另用zy、cy、sy表示[tsɿ]、[tsʰɿ]、[sɿ],如:南京官话拼音方案。 j、q、x所表示的音与汉语拼音的基本一致,如:藏语拼音、广州话拼音、南京话拼音。 Unicode输入码位

根据ISO 7098:2015《信息与文献——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英语: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Chinese Romanization),汉语拼音所使用的四声字符应当使用组合附加符号内的字符,而非使用注音符号使用的间距修饰字符,而组合后的常用带调拼音字符因收录于GB/T 2312与其后的GBK和GB 18030内,因此Unicode也收录了汉语拼音内的常用带调拼音字符。[17]

基于正字法原则,所有拼音都需要对应的大小写字母以在句子开始时大写,或者在代表专有名词时使用。

汉语拼音带调字符表[1][2] 字母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组合附加符号 ̄ (U+0304) ́ (U+0301) ̌ (U+030C) ̀ (U+0300) 常用音节 大写 A Ā (U+0100) Á (U+00C1) Ǎ (U+01CD) À (U+00C0) E Ē (U+0112) É (U+00C9) Ě (U+011A) È (U+00C8) I Ī (U+012A) Í (U+00CD) Ǐ (U+01CF) Ì (U+00CC) O Ō (U+014C) Ó (U+00D3) Ǒ (U+01D1) Ò (U+00D2) U Ū (U+016A) Ú (U+00DA) Ǔ (U+01D3) Ù (U+00D9) Ü (U+00DC) Ǖ (U+01D5) Ǘ (U+01D7) Ǚ (U+01D9) Ǜ (U+01DB) 小写 a ā (U+0101) á (U+00E1) ǎ (U+01CE) à (U+00E0) e ē (U+0113) é (U+00E9) ě (U+011B) è (U+00E8) i ī (U+012B) í (U+00ED) ǐ (U+01D0) ì (U+00EC) o ō (U+014D) ó (U+00F3) ǒ (U+01D2) ò (U+00F2) u ū (U+016B) ú (U+00FA) ǔ (U+01D4) ù (U+00F9) ü (U+00FC) ǖ (U+01D6) ǘ (U+01D8) ǚ (U+01DA) ǜ (U+01DC) 罕用音节 大写 Ê (U+00CA) Ê̄ (U+00CA U+0304) Ế (U+1EBE) Ê̌ (U+00CA U+030C) Ề (U+1EC0) M M̄ (U+004D U+0304) Ḿ (U+1E3E) M̌ (U+004D U+030C) M̀ (U+004D U+0300) N N̄ (U+004E U+0304) Ń (U+0143) Ň (U+0147) Ǹ (U+01F8) 小写 ê (U+00EA) ê̄ (U+00EA U+0304) ế (U+1EBF) ê̌ (U+00EA U+030C) ề (U+1EC1) m m̄ (U+006D U+0304) ḿ (U+1E3F) m̌ (U+006D U+030C) m̀ (U+006D U+0300) n n̄ (U+006E U+0304) ń (U+0144) ň (U+0148) ǹ (U+01F9) 备注 1.^ 黄色底色代表Unicode没有单独编码码位给该字符,需要使用组合序列来表达该字符(如上示范)。[17] 2.^ 灰色底色代表《现代汉语词典》内没有收录使用该拼音字符的字。[17] 微软拼音输入法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时输出ḿ/ǹ时对应私人使用区的U+E7C7与U+E7C8。

另外,GBK于编码时把“ḿ”与“ǹ”分别转码至私人使用区的U+E7C7 () 与U+E7C8 ()[18],导致一些国标字体如中易宋体也将这两个音节映射进入私用区码位,一些输入法如RIME输入法与搜狗拼音输入法也在选择ḿ与ǹ时输出私用区字符,再加上GB 18030于编码时将ḿ、ǹ的映射码位对换[19],因此会有一些输入法和字体文件根据不同文件的码位定义而无法互相匹配,造成无法正确输入、输出这两个音节。[17]

汉语拼音简化字符 大写 小写 备注 示例[1] Ĉ (U+0108) ĉ (U+0109) ch的简略写法 常可拼为ĉáŋ Ŝ (U+015C) ŝ (U+015D) sh的简略写法 伤可拼为ŝāŋ Ẑ (U+1E90) ẑ (U+1E91) zh的简略写法 张可拼为ẑāŋ Ŋ (U+014A) ŋ (U+014B) ng的简略写法 让可拼为ràŋ 备注 1.^ 示范简化拼法,如此简省拼式实际上罕用。

汉语拼音内所使用的其他标点符号如下:

拼音符号 中文标点符号 拼音标点符号 使用方式 示例 。(U+3002) . (U+002E) 标注句子结束。 你好。 Nǐ hǎo. ,(U+FF0C)/、 (U+3001) , (U+002C) 表示句子停顿。 你,好吗? Nǐ, hǎo ma? —— (U+2014 U+2014) — (U+2014) 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长和解释要说明的语句等。 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shūniǔ bùfèn—zhōngyāng dàtīng …… (U+2026 U+2026) … (U+2026) 标示原文省略。 我…… Wǒ… · (U+00B7) 轻声符号。 吗 ·ma - (U+002D) 连接相关意义的字。 公关 gōng-guān ' (U+0027) 分开音节。 西安 Xī'ān (与先 xiān区分)

其他标点符号应当依照GB/T 15834的规定使用相对应的西文标点符号。

展示四款楷体内的单层a拼音。注意带调字母相对普通字母的字形与宽度

在教育界,某些字体会根据书写习惯将字母a和g设计成单层ɑ/ɡ,而遵从GB/T 2312的字体一般都将带调字母设计成单层a,可是却将普通字母设计成双层a,导致同字体内的设计不一。[17]统一码(Unicode)并未提供官方区分单层a与单层g的独立编码,但因为国际音标(IPA)需要分开单层a/g与双层a/g,因此在需要使用单层a/g的情况下可使用国际音标的ɑ/ɡ。在日常使用时,毋需区分单层a/g与双层a/g。

单层字母 字母 单层字母代表符号 备注 a ɑ (U+0251) 国际音标 /ɑ/ α (U+03B1) 希腊字母阿拉法,不建议使用 g ɡ (U+0261) 国际音标 /ɡ/ 单层 a 带调字符表[1] 字母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ɑ (U+03B1) ᾱ (U+1FB1) ά (U+1F71) α̌ (U+03B1 U+030C) ὰ (U+1F70) 备注 1.^ 黄色底色代表Unicode没有单独编码码位给该字符,需要使用组合序列来表达该字符(如上示范)。[17] 参见 汉语拼音字母 中文拼音对照表 威妥玛拼音、通用拼音 国际音标 注音符号 广东话拼音 汉语音韵学 汉语拼音输入法 拉丁字母、英文字母 罗马拼音、捷克拼音 注释 ↑ 原文:Hànyǔ pīnyīn fāng'àn (Chinese phonetic system) or pīnyīn, which was officially adopted on 1958-02-11 by the National Assembl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used to transcribe Chinese. The transcriber writes down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their readings in pǔtōnghuà. ↑ "/ /"内是国际音标,仅供参考。其中/i̯/、/u̯/、/y̯/也常常表示为/j/、/w/、/ɥ/,每组前后两者发音几乎一模一样,但在语言学上仍有细微的差异。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2007年7月31日对网友的答复,“《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方案中‘o’和‘uo’分别直音(用同音汉字拟音)为‘喔’和‘窝’。其实,‘喔’有三个读音,其中有两个是用作叹词。在此,‘喔’应读为用作叹词的‘ō’,而不应读为用作‘鸡鸣;鸡啼声’的‘wō’。” ↑ 尚有争议,也有学者认为是/ɐɚ/或/ɑɻ/或/ɤɻ/,甚至是单独的/ɚ/。 ↑ 一说原定为au/iau,但因手写体易与an混淆而修改 ↑ 有时也读作/əŋ/。 ↑ 如此简省拼式实际上罕用。 ↑ 而ê基本不用,基本都并入e中,拼音输入法中若想输入ê对应的汉字,需要用ei代替。 ↑ 术语“层”(英语:storey),用在字体排印学 ↑ 其中数个是为编纂《汉语大字典》而需要额外补充;起初附录于 GB 2312 之字模集,尔后收纳于 GBK 及 GB 18030。 ↑ 音[v],拼音字母名vê ↑ 事实上,ü也是EASCII字符之一。按住ALT键并依次输入数字键区数字2、5、2(大写字母为2、2、0)可直接输入该字符。 ↑ 2011年10月发布国家标准GB/T 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明文规定:“根据技术处理的特殊需要,必要的场合(如公民护照、对外文件和书刊等),大写字母Ü可以用YU代替。例如: Lǚ Hépíng 拼写为: LYU HEPING 吕和平”。 ↑ 赵元任在 1923 年《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上发表的《国语罗马字的研究》一文,探讨了许多重要问题和技术细节,并提出了国际化、体系完整的国语罗马字草案,《汉语拼音方案》设计过程中也遵循了其中原则。包括“第二十三原则:字形要醒目不易混淆”中的“‘幺’不写 au 而作 ao 参考文献 引用 ↑ 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 (PDF). 国家测绘总局、文字改革委员会. 1976-06 [2023-08-28].  ↑ 2.0 2.1 2.2 2.3 汪惠迪:新加坡与汉语拼音国际化. 联合早报网. 2017-04-01.  ↑ 关于用汉语拼音拼写台湾地名时括注习惯拼法的请示 (PDF).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测绘总局、中国地名委员会. 1981-02-09 [2013-03-07].  ↑ 4.0 4.1 国家技术监督有关部门. GB/T 28039-2011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PDF). [2020-02-17].  (扫描件,文字版) ↑ 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07-17.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 GF3006—2001) (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刘明华. 汉语拼音方案的O韵母与UO韵母之辨. 科学之友. 2008, (11): 126–127.  ↑ 厉致谦. 拉丁字母的故事. Type is Beautiful. 2009-04-17 [2017-02-19].  ↑ Eric Q. LIU. The Type — Wǒ ài pīnyīn!. The Type. [2020-06-04].  ↑ 王力. 汉语音韵.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ISBN 9787101008319.  ↑ 汪德琪. 对规范儿化的争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 pp. 58–60 ↑ 1958年 汉语拼音方案 ↑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林曦著 第35页 ↑ 14.0 14.1 14.2 14.3 14.4 国家技术监督有关部门. GB/T 16159-2012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PDF). [2020-02-17].  (扫描件,文字版) ↑ 存档副本. [2011-04-15].  ↑ 姓“吕”去办理护照 应该填LYU、LU 还是LV?. [2012-08-23].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Eric Q. LIU. The Type — Wǒ ài pīnyīn!. The Type. [2020-06-04].  ↑ 林卯. 自制像素字体7年后总算升了0.5版本:Ozla 5.5“Mendelev”(钔捷列夫). bangumi.tv.  ↑ 奈白不弍. 关于带声调汉语拼音字母的输入. 知乎专栏. [2020-06-04] (中文).  来源 书籍 《汉英双解新华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年. ISBN 978-7-80103-198-3 外部链接 ISO 7098:2015 国际标准官方网站 汉语拼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查论编ISO标准 列表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列表 国际标准化组织拉丁化方案列表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列表 1–9999 1 2 3 4 5 6 7 9 16 3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8 216 217 226 228 233 259 269 302 306 428 518 519 639 -1 -2 -3 -5 -6 646 690 732 764 843 898 965 1000 1004 1007 1073-1 1413 1538 1745 1989 2014 2015 2022 2047 2108 2145 2146 2240 2281 2709 2711 2788 2852 3029 3103 3166 -1 -2 -3 3297 3307 3602 3864 3901 3977 4031 4157 4217 4909 5218 5428 5775 5776 5800 5807 5964 6166 6344 6346 6385 6425 6429 6438 6523 6709 7001 7002 7064 7098 7185 7200 7498 7637 7736 7810 7811 7812 7813 7816 8000 8178 8217 8571 8583 8601 8632 8652 8691 8807 8820-5 8859 -1 -2 -3 -4 -5 -6 -7 -8 -8-I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879 9000/9001 9075 9126 9293 9241 9362 9407 9506 9529 9564 9594 9660 9897 9899 9945 9984 9985 9995 10000–19999 10005 10006 10007 10116 10118-3 10160 10161 10165 10179 10206 10218 10303 -11 -21 -22 -28 -238 10383 10487 10585 10589 10646 10664 10746 10861 10957 10962 10967 11073 11170 11179 11404 11544 11783 11784 11785 11801 11898 11940 (-2) 11941 11941 (TR) 11992 12006 12182 12207 12234-2 13211 -1 -2 13216 13250 13399 13406-2 13450 13485 13490 13567 13568 13584 13616 14000 14031 14224 14289 14396 14443 14496 -2 -3 -6 -10 -11 -12 -14 -17 -20 14644 14649 14651 14698 14750 14764 14882 14971 15022 15189 15288 15291 15292 15398 15408 15444 -3 15445 15438 15504 15511 15686 15693 15706 -2 15707 15897 15919 15924 15926 15926 WIP 15930 16023 16262 16612-2 16750 16949 (TS) 17024 17025 17100 17203 17369 17442 17799 18000 18004 18014 18245 18629 18916 19005 19011 19092 (-1 -2) 19114 19115 19125 19136 19439 19500 19501 19502 19503 19505 19506 19507 19508 19509 19510 19600:2014 19752 19757 19770 19775-1 19794-5 19831 20000+ 20000 20022 20121 20400 21000 21047 21500 21827:2002 22000 23270 23271 23360 24517 24613 24617 24707 24778 25178 25964 26000 26300 26324 27000 series 27000 27001 27002 27006 27729 28000 29110 29148 29199-2 29500 30170 31000 32000 38500 40500 42010 55000 80000 -1 -2 -3 参见 分类 ISO标准 text=所有前缀有“ISO”的页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