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青少年网络成瘾背后的 “难言之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危害是什么 【家长课堂】青少年网络成瘾背后的 “难言之隐”

【家长课堂】青少年网络成瘾背后的 “难言之隐”

2024-07-10 17: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3年 I 第4期

家长课堂

不是互联网导致了心理问题,而是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活现了青少年的内在冲突。

——Alessandra Lemma

REASON

前段时间,《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青少年网民数量近2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几乎饱和。

Internet Addiction

在百度上搜索“青少年网络成瘾”,共有近2000万条记录,青少年“因手机被没收而跳楼”、“玩游戏几天几夜猝死”等令人触目惊心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研究表明,网瘾青少年在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学业应对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在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也有诸如为了抢夺手机将自己亲人残忍杀害的极端案例。

少数重度成瘾者还会出现偷盗、抢劫、杀人等犯罪行为以及自闭、自杀等严重心理问题。

我们随机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247名未成年犯被试中,有高达83.6%存在“网络成瘾”,甚至有15.7%属于“重度成瘾”。而他们的网络使用92.6%都集中于打游戏、刷短视频、听歌、聊天等休闲娱乐类。

喜欢游戏、休闲、娱乐本是人之天性,并不需要干涉,但那些成瘾的人,过多地沉溺其中,以至于身体机能或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那么问题来了:那些过度的需要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他们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通过对这些涉罪网瘾青少年的现状和过往的梳理,我们发现,这些成瘾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深深的难言之隐。

难言之隐

依恋断裂的痛苦

01

Internet Addiction

小希没满月父母就离婚了,妈妈从此杳无音讯,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后来在外地又再婚生子,很少回来。

他是寄养在大伯家长大的,大伯一家并不待见他,成长过程中不乏冷眼和嘲讽。他甚至觉得“大伯他们喝的水是干净的、充足的,而自己的却是浑浊的、不够的。”也许在客观现实上未必如此,但在那个年幼孩子的心中,多年情感的匮乏,得不到公正合理温暖的对待,让他感觉象征情感的水流都是“污浊的、耗竭的”。

自从接触网络后,小希就疯狂地迷恋上了游戏。他说:“只有在游戏中,我才可以不去面对现实,不用去想那些让我很难受的事情——为什么从小父母就不要我?为什么我的家人都不在意我、不关心我?”一次游戏中他孤军浴血奋战,把所有的敌人都想成现实中让他无法承受的痛苦情绪——被指责、被否定、被抛弃……最后艰难获胜。但胜利并未让他感受到喜悦,游戏结束后,他悲伤难抑地痛哭了一场——因为“游戏终归是游戏,回到现实,那些负面情绪都还在,哪里有游戏中那么好消灭啊!要是能一直活在虚拟世界里就好了。”

一个人对养育者镜映的需要,是原始的需要。

——海因茨·科胡特

海因茨·科胡特

自体心理学之父科胡特说,一个人对养育者镜映的需要,是原始的需要。镜映匮乏,自体也无法聚合和发展起来,内在巨大的空洞将伴随一生。当养育者情感上不在场时,无论是儿童还是更小的婴儿,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爱、关注、力比多的投注等等,都会因为养育者在情感上的缺席非常受伤,产生很严重的被抛弃感。

小希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作为养育者的大伯一家并没有成为一个代偿性的好客体给予他应有的情感回应和满足。这种情感链接匮乏或断裂,内在是空洞的、孤立无援的、脆弱的,这种感觉是难以言说又非常难以耐受的。为了防御和回避这样的痛苦,人们会下意识地抓取某些东西,比如酒精、网络、食物等,有些甚至会陷入躁狂的、成瘾的状态。就像小希,通过无休止地沉浸于游戏中,获得感官和躯体的兴奋,来照顾和喂养内心那个悲伤的、对情感饥渴的孩子,让依恋断裂的空洞得以暂时地填补。

但是,如果没有网络游戏......

小希常常会无法自抑地陷入思维反刍之中,会想为什么自己的家庭跟别人的不一样,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环境会是那样,为什么自己会没有父母的陪伴……由此引发强烈的烦躁感和心酸感让他难以忍受。

难言之隐

人生意义的虚空

02

Internet Addiction

“有一次,爸爸没收了我的手机,我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就像在慢性自杀,眼睁睁坐着从白天到黑夜,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度日如年。”小任说到。

小任的父母对唯一的儿子十分宠爱,有求必应,小任在家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父母对他唯一的诉求就是“好好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至于为什么要学习,将来要做什么,父母那些“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的大道理遥远而模糊,无法在小任心中生根发芽。

“月亮下的金钱,

让人类永远不得安宁”

——但丁

像小任这样的戒断反应,在我们的访谈中不在少数。很多青少年都说,找不到任何能够替代手机的东西,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要么暴躁易怒,像毒瘾发作了一样;要么消沉迟缓,像暮气沉沉的老人,完全不像是十几岁如朝阳初升的少年。

当问及他们:“你将来想要做什么?”“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愿望和梦想是什么?”他们双眼迷离,茫然无措,对于未来怎么样,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并没有深入思考和探索过这样的问题。如果实在要说有追求的目标,那就是:有钱、好耍。成为有钱人,过上锦衣玉食、一掷千金的生活。

前些年,来自北大的徐凯文教授提出过一个“空心病”的概念,大意是说,这一代年轻人,可能在发展的过程里对“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怎么去实现我的价值”等方面发生危机。哪怕有些青少年通过激烈的竞争厮杀出来,获得外界赞赏的成绩和名声,但是内在依然是虚空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始终伴随。当脱离外在高强度的压力和监管,他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大多数人觉得活着没意义,根本上是因为我们缺乏存在感——即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他人、被世界需要和认可的感觉。

——维克多·弗兰克尔

维克多·弗兰克尔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存在感,就是确信世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值得活下去。

空心病本质是价值观的缺失,

可以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纵观我们的古人,不少人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为国为民的宏图大愿。现在许多的青少年,在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和一些家庭不恰当教养方式下,信仰和热爱缺乏,像无根的浮萍,随风飘荡。他们没有体验过、经历过,自然也无从获得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成就感、价值感和意义感,难以找到像弗兰克尔所说的:

“为他人和世界需要、认可的感觉”

就像小任他们这样,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热爱且愿意持续投入的事物,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奋斗的动力,只能将精神寄托在虚妄的网络世界中。

难言之隐

黑暗世界的救赎

03

Internet Addiction

小涛说,“其实我从初中开始就意识到,我每天过得真的很不快乐,那个时候我生命里有一样东西支撑着我度过了最难熬的时期——游戏。那些年如果没有游戏,我可能真的会疯掉,所以我拼了命的把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面。”

小涛所处的环境让他感觉非常压抑,每天都是繁重的学业,永远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因为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也对他冷嘲热讽;回到家里,父母并不关心儿子的感受心情,只重视他的学业成绩,如果做不好,打骂是家常便饭。周末及节假日,小涛要么辗转于各个兴趣班,要么被关在房间内无休止地做题,头顶监控24小时泛着冷冷的光,容不下一丝一毫的偷懒和懈怠。

“我都是为了你好”

同样的经历也发生在小航身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要求放在学习上,休息的时间很少,父母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作业最多只能错几道、考试必须考进前几名,做不到的话会被加倍惩罚做题。他感觉自己非常不自由,尝试与父母沟通多次,但都被父母以“我都是为了你好”强力驳回。

小航最终也倒向了游戏的怀抱,因为:

“我生活在一片黑暗世界中,每天重复枯燥的、黯然无光但又熬不到头的生活。游戏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是我的救赎,让我觉得生活是有趣的,让我能有活下去的理由。”

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曾提出过人格的结构模型,划分成“超我”、“自我”、“本我”三个部分:追求快乐原则、也代表强大的生命能量的“本我”想要充分自由地释放;而遵循道德原则的严苛的“超我”,不断打压和限制本我;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在二者之间进行协调。当三者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既能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获得适当的快乐和满足,又能够遵循现实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人格才会不断趋于健康和整合。

而在小涛和小航身上,繁重的学业压力几乎封堵了所有本我释放的出口,类似休闲娱乐、朋友交往、体育运动、艺术创作、旅行游戏等能够让本我能量释放甚至升华的活动均被赋予“浪费时间”甚至是“堕落”的消极内涵,本我能量长时间被禁锢和淤堵,势必会隐匿地寻求疏通途径,而网络这样的虚拟世界,就是最好的出口。那些无法言说的欲望,那些现实无法突破的壁垒,那些不被认可的行为,在这个独特的虚幻空间,得以随心所欲地施展。正如崔庆龙老师所说的:

“有一个想象的世界可以撤退令人十分苦恼,却也值得庆幸,因为它缓冲了孩子直接坠入谷底绝境的恐怖。”

难言之隐

自我权利的堡垒

04

Internet Addiction

小君说:“你敢相信吗?我到初三的时候才第一次完全自己做主买了一件衣服。”

小君来自一个小康家庭,父母都有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渴望把儿子打造成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产品”。“他们对我的教育以严格的管控为主,管控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习到生活。”

在严厉的管控之下,小君迷恋上了一款游戏,“那款游戏有个功能特别吸引我,你可以自己指定人物,身高、体重、肤色、性格、特长……所有的一切你都可以自己设置、自己调整,什么都可以由你说了算。我乐此不疲。”小君说,其实自己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有了这种把自己“全部推翻、重新活过”的念头,“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的不满和一种虚无,我无法改变,也无力掌控”。

如果问:游戏给青少年带来了什么体验?

有一个答案是一定会出现的:自我掌控感。

网络虽然是个虚拟世界,但是又与我们有着真实的交互,我们的思考、行动、决策,都可以对这个虚拟世界产生可以感知的影响,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切都在我掌控中”的感觉。而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渴望自己说了算,我的人生我做主。因为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都是“活出我自己”、“成为我自己”。为了捍卫自己领土的主权,为了维护自己生命的自由意志,不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傀儡,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用非常激烈的方式做出强烈的反抗,甚至会付出两败俱伤的惨烈代价。

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至高无上的价值。如果自己的人生无法选择,那还活什么?就像小君这样,对自己近20年的人生全盘否定,甚至潜意识深处有自我毁灭的冲动。“每天过得浑浑噩噩,没事就去找刺激,很厌恶自己的状态,又无力改变”。在游戏世界里面他一遍遍尝试实现自我权利,幻想自己的人生“重新来过”,最终因故意伤害锒铛入狱。

难言之隐

虚弱自体的避风港

05

Internet Addiction

谈到网络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小宁用了“温暖”这个词来形容。

这是个留守儿童,常年与奶奶相依为命,但年迈孱弱的奶奶,无法给到一个正在拔节生长的少年想要的信息、理解、支持;他往外跑,但在外面朋友交际中,由于身体瘦小、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内心非常敏感、自卑,经常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不受尊重,被呼来唤去,跟班跑腿,卑微感和屈辱感始终挥之不去。

小枫也是如此,父母强势、控制、打骂,他经常陷入自我怀疑,在意别人看法,总是用不停说话来掩盖自己的弱势,担心被同龄人孤立、无法融入其中。

青春期的孩子

社群交往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需要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

体验到并肩前行的乐趣

学习面对争议和冲突

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实现身份和价值认同

小宁和小枫在现实关系的社会功能上出现了困难,他们代偿性地逃逸到游戏的世界中——在那里,他们会因为游戏上的成功,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赞赏,甚至会有人向他们求助。他们感受到自己原来也可以被需要、被认可,自己是“有用的”。

此外,小枫说,网络中还能找到跟自己同频的人,相似的经历、共同的感受,他可以说出心里话,不会被否定和打压。比如大家都不想补课,都有被父母逼迫的经历,大家相互诉苦,一起支招,能让他体会到情感共鸣的愉悦感。

除了社群关系,还有类似于自我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等重要的人生主题。很多未成年犯告诉我们,他们没有办法在家长和老师们认定的价值标准——学习上取得令他们满意的成就。而当他们发现,在游戏中他们也能赢,也能够成为强者,能够获得其他人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些退回到虚拟世界的孩子,在现实世界中,他们的功能受损,很大程度上都无法适应正常的学校课业、人际关系、无法满足家长期待,他们经常体验到强烈的挫败感、无能感、低价值感、失控感……他们的内在都隐藏着一个非常弱小的、无助的自我。甚至有些孩子已经到了重度抑郁,游走在自杀边缘。

心理学认为,人都有寻求补偿心理的防御机制,当现实中巨大的焦虑感和压力无法应对,人们往往倾向于逃离现实困境,追求虚幻的满足。因此,网络成为了这些孩子的避难所,借以逃避内心的苦闷、焦躁、沮丧、失败、无意义、无用等负面情绪,获得一直渴求的存在感、认同感、价值感、成就感。

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承接了他们,成为了他们虚弱自体的避风港。当他们在这个世界获得补偿,完成角色认同,就更对这个世界流连忘返,更难以去面对现实困境,形成恶性循坏。

基于种种的难言之隐,我们非常痛心的看到,那些本该青春洋溢、活力无限、驰骋纵横的孩子,那些本该有远大抱负、意气风发、求知若渴的少年,成为了蜷缩在屏幕前的或精神躁狂或萎靡颓废的身影。也许,与其说他们是在网络世界里醉生梦死、堕落腐化,不如说他们是在角落里孤独地舔舐身上的累累伤口,尝试着挣扎着自救,拼命让自己活下来。

而父母呢?在这些事情发生之前,父母做了什么?虐待、抛弃、忽视、指责、控制、否定、打骂……在事情发生之后,父母又做了什么?批评、嘲讽、呵斥、责骂、驱赶、摔手机、砸电脑、拔网线……

当看到了青少年网瘾背后的难言之隐

父母又能做什么?

也许访谈中一个未成年犯说的话能够给到我们答案:↓

“如果现实世界中我想要的那些情感都能够得到满足,我为什么还要去网络中寻求呢?毕竟,虚假的永远是虚假的,永远比不上真实的。”

原标题:《【家长课堂】青少年网络成瘾背后的 “难言之隐”》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