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经把帛书当作纸来用,为什么没有能普及开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缣帛书装 古人曾经把帛书当作纸来用,为什么没有能普及开来?

古人曾经把帛书当作纸来用,为什么没有能普及开来?

2023-04-02 06: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史书记载,随着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树起反秦大旗,天下的反秦义士们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沛县县令也想反秦,并准备联合刘邦,但后来反悔了。在城外的刘邦“乃书帛射城上”(《史记·高祖本纪》),正是这封信要了沛县县令的命,沛县县城不攻自破。这里的“书帛射城上”,就是刘邦把书信写在帛上,射入城内。同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也记述“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很显然,鲁仲连射入城中的,也是帛书。

世界公认丝绸文化起源于中国。作为图书载体的竹简和木牍太过于笨重,所以人们开始用丝绸书写,即所谓的缣帛文书。缣帛是帛、素、缯、缣的总称,所以缣帛档案又被称为“帛书”“缯书”“素书”“缣书”。平实无华的白帛称为“素”,它由生丝织成,不经漂染;由粗丝织成的叫“缯”,多用来绘画。

作为文字载体,缣帛柔软、轻便,便于携带保管,书写时易于吸墨。这些优良特性使缣帛在纸发明以前,成为最佳的书写材料。但无论从竹与帛的取材难易还是使用范围来看,竹远较帛要普遍,缣帛毕竟是一种贵重的丝织品,产量少,价格昂贵,不能向大众普及。古代文献中有关帛书的记载,大都是与皇家、贵族藏书有关的。由于自身的缺点,缣帛始终未曾独自在历史的舞台上表演过。它的前期是伴着简牍档案的存在而起舞,后期随着纸张的普遍使用而谢幕。尽管它并非中国书史分期中的一个独立阶段,可它对纸的发明有直接启示,帛书的形制对后世的书籍制度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汉书·食货志》记载,周代的布帛,宽 2 尺 2 寸为幅,长 4 丈为匹。汉代的帛书非常考究。东汉时期,有个叫囊楷的,得到一部帛书《太平清领书》共 170 卷,是白绢上面写上黑字,以红笔画上界行,用青绢包头,亦称护首,还用红笔标题目录。纸书有些也用红笔或墨笔做“界行”,就是沿袭了帛书的传统。而“纸”这个汉字,也和丝织品有关,“纸”字在睡虎地秦简就已经出现,按照和蔡伦同时期的许慎(58—147)在《说文解字》的说法:“纸,絮一苫也。”意思是用浅而平的竹筐把漂在水面的细碎丝絮抄起来,积累成一层薄膜,接下来晾干就成了纸。《后汉书·蔡伦传》开宗明义:“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所以,在植物纤维纸诞生前,是有丝质纸存在的。

缣帛虽贵,但却难以留存千年辉煌。帛书文字容易因虫、鼠、紫外线等条件的破坏而缩短寿命。据测定,丝绸在日光底下连续照射200个小时,其强度就要下降50%,使纤维脆化,同时抗盐性也差。如人体出汗时,对缣帛的危害就很大。因为丝织品是一种动物的蛋白,极易被虫蛀,也易被鼠咬,而且遇湿后容易腐烂。这也就是为什么缣帛档案难以保存的原因。因此,考古出土的帛书实物极少。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中发现的“楚缯书”(亦称“时占神物图卷”),上面不仅有墨书的文字近千个,四周还用朱、绛、青三色绘出各种神怪现象,是一张极为古老的彩画。1973年冬和1974年春,在长沙的马王堆3号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其中有三幅是军事地图,据考证这是汉文帝以前的作品,是我国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同时还出土了十几种古代著作,共计二十多万字,均是帛书。其中有用整幅帛书写的,如《老子》,宽约48厘米,折叠成长方形,放在一个漆盒下层;有用半幅帛书写的,如《战国纵横家书》,长192厘米,宽约 24 厘米,用一长方形木片为轴,卷成一卷。这些帛书是可贵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也为研究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依据。

丝帛于春秋之前用作书写材料,尚没有实物发掘佐证。不过,《论语·卫灵公》有“子张书诸绅”以及《周礼·夏官》中有“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的记载,“绅”和“大常”都是丝帛制成的衣物。这些记载都证明了春秋时代已有将文字记录在丝织物上的做法。

缣帛书写后字迹很难删除,这就难以与简牍档案的铜刀“削删”媲美了。即使简牍写错了改无可改之时,也可弃旧换新,而缣帛就没有那样轻松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要在缣帛上写东西都要先在竹简上打草稿。因为缣帛档案自身存在着当时无法弥补的缺点,它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

本文为大鱼号独家稿件,未经大鱼号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