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译器与传统编译器的联系与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编辑器和编译器的区别在哪 AI编译器与传统编译器的联系与区别

AI编译器与传统编译器的联系与区别

2023-10-15 0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AI编译器与传统编译器的区别与联系

总结整理自知乎问题 针对神经网络的编译器和传统编译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文中提到的答主的知乎主页:@金雪锋、@杨军、@蓝色、@SunnyCase、@贝壳与知了、@工藤福尔摩

笔者本人理解

为了不用直接手写机器码,我们可以用汇编语言;为了不用手写汇编,我们开发出了高级语言,并用编译器将我们写的高级语言编译成汇编。因此,传统编译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要降低编程的难度,其次是优化程序性能。其输入是高级语言,输出是硬件可执行码。

而对于神经网络编译器,其输入是一个深度学习模型(这里可以看作是一种 DSL),输出也是硬件可执行码。即神经网络编译器通常是不需要传统编译器的厚重的前端部分(即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等)的,其输入直接就是一种描述深度学习模型的IR,我们对这个输入进行优化,并针对特定的硬件目标生成可执行代码。对于深度学习模型,我们设计神经网络编译器主要是为了提高推理时的速度。即神经网络编译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优化模型的推理性能。

另外,为了同时前端简单方便地使用 Python 代码和后端对算子进行高效优化,神经网络编译器通常采用多层IR的形式。

由于神经网络编译器是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发展的领域,因此,其在设计上会借用一些传统编译器的通用代码优化方式,如表达式化简,常量折叠等。而更关键的是,作为一种专用于深度模型推理的DSL,神经网络编译器可以根据AI模型的常见计算范式(如矩阵乘法、卷积等),做一些更强、更激进的假设,有更 domain specific 的优化。

以下是各位知乎大佬的回答:

@金雪锋 一、神经网络编译器出现的背景和历史 1、早期深度学习框架,重点是框架和库,与编译器关系相对较弱

比如Tensorflow早期版本,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编程模型上,主要进行了graph/图和op/算子两层抽象

图层通过声明式的编程方式,然后通过静态图的方式进行执行,这里其实也做了一些编译器的事情,这里包括硬件无关和硬件相关的优化:硬件无关的优化包括编译器通用的优化,如表达式化简、常量折叠,也包括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强相关的,如自动微分等;硬件相关的优化包括简单的算子融合、内存分配优化等。算子层通常采用手写的方式,比如GPU上基于CUDA/cuDNN。

这种方式遇到几个问题:

表达上,语法不是Python原生的,算法工程师使用的易用性不够好更多的Transform出现,比如并行、量化、混合精度等算子粒度和边界提前确定后,无法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硬件厂商提供的算子库也不一定是性能最优的,在SIMT和SIMD的架构中,scheduling、tilling都是有很大的空间,在具体到一个模型,shape确定的情况下,开发者还有可能开发出性能更高的算子。AI专用芯片出现(Google TPU、华为Ascend等),3与4的情况加剧。 2、后期引入大量编译器的技术进行改进 表达上的改进(Pytorch/TorchScript、JAX)

Pytorch的Eager Model是一种解决易用性的方案,虽然基本上还是图层和算子两层的抽象,但是整个语法基本上是Python Native的,让算法工程师比较容易上手;不过这个方案在运行的时候基于Python解释器的能力,不是一种高性能的解决方案,本身与神经网络的编译器关系不大;但是其表达的方式成为后面框架参考的标杆,图层的神经网络编译器主要就是考虑如何把这样表达转换到图层的IR进行优化,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

AST-Based:以Pytorch TorchScript为例,主要通过Python的修饰符,把Python代码的AST拿到,然后变换成图层的IR,进行编译优化。

Tracing-Based:以JAX为例,主要把Python代码假执行一遍,保存执行序列,基于执行序列变换到图层IR进行编译优化。

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案实现复杂,第二种方案在一些处理上有限制(比如控制流的处理)。

性能上的优化(XLA/TVM/TC)

性能上的优化思路其实比较统一,就是打开图和算子的边界,进行重新组合优化。

XLA:基本上的思路是把图层下发的子图中的算子全部打开成小算子,然后基于这张小算子组成的子图进行编译优化,包括buffer fusion、水平融合等,这里的关键是大算子怎样打开、小算子如何重新融合、新的大的算子(kernel)怎样生成,整体设计主要通过HLO/LLO/LLVM层层lowering实现,所有规则都是手工提前指定。

TVM:分为Relay和TVM两层,Relay主要关注图层,TVM主要关注算子层,总体思路与XLA是类似的,也是拿到前端给一张子图进行优化,Relay关注算子间的融合、TVM关注新的算子和kernel的生成,区别在于TVM是一个开放的架构,Relay目标是可以接入各种前端,TVM也是一个可以独立使用的算子开发和编译的工具(基于Halide IR,最新演进到自己定义的TIR),TVM在算子实现方面采用了compute和schedule分离的方案,开发人员通过compute来设计计算的逻辑,通过schedule来指定调度优化的逻辑。

TC(Tensor Comprehensions):开发者发现算子的计算逻辑的开发是比较容易的,但是schedule的开发非常困难,既要了解算法的逻辑又要熟悉硬件的体系架构,更重要的是,前面提到图算边界打开后,小算子融合后,会生成新的算子和kernel,这些新的算子compute是容易确定的(小算子compute的组合),但是schedule却很难生成,所以传统的方法就是事先定义一大堆schedule模板,万一组合的新算子不在模板之内,性能就可能比较差,甚至出错;那TC则希望通过Polyhedra model实现auto schedule,降低开发门槛,当然这个项目基本已经停更了,但是类似的工作在MLIR、MindSpore上还在不停发展。

图层和算子层的IR表达

在神经网络编译器发展过程中,有多种IR的出现,各有特点:

图层IR:朴素的DataflowIR、函数式IR、函数式图IR、SSA风格IR

算子层IR:HalideIR、LLVM等

图算融合表达:MLIR

二、神经网络编译器与传统编译器的联系与区别

1、神经网络编译器与传统编译器的相同点

神经网络编译器和传统编译器一样,也是有前端表达、硬件无关优化和硬件相关优化、最后的codegen等,整体结构是类似的,这一块就不多展开了。

2、神经网络编译器与传统编译器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神经网络编译器像数据库的SQL引擎/向量化引擎一样是一个特定领域的编译器,这些领域特征包括:以Python为主的动态解释器语言的前端、多层IR设计(图层/算子层/codegen)、面向神经网络的特定优化(自动微分、量化/混合精度、大规模并行、张量运算/循环优化等)。

编译前端解析

与传统编译器不同,神经网络编译器通常不需要lexer/parser,而是基于前端语言(如Python)的AST将模型解析并构造为计算图IR,侧重于保留shape、layout等Tensor计算特征信息,当然部分编译器还能保留控制流的信息。

这里的难点在于,Python是一种灵活度极高的解释执行的语言,像弱类型、灵活的数据结构等,而神经网络编译器本质上是偏静态,两者之间的完全转化是不大可能的。

多层IR设计

为什么需要多层IR设计,主要是为了同时满足易用性与高性能这两类需求。为了让开发者使用方便,框架前端(图层)会尽量对Tensor计算进行抽象封装,开发者只要关注模型和粗粒度OP;而在后端算子性能优化时,又可以打破算子的边界,从更细粒度的循环调度等维度,结合不同的硬件特点完成优化。因此,多层IR设计无疑是较好的选择。

High-level IR(图层IR),如XLA的HLO,TVM的Relay IR以及MindSpore的MindIR等,重点关注非循环相关的优化。除了传统编译器中常见的常量折叠、代数化简、公共子表达式等优化外,还会完成Layout转换,算子融合等优化,通过分析和优化现有网络计算图逻辑,对原有计算逻辑进行拆分、重组、融合等操作,以减少算子执行间隙的开销并且提升设备计算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网络整体执行时间的优化。

Low-level IR,如TVM的TIR,HalideIR,以及isl schedule tree7等。针对Low-level IR主要有循环变换、循环切分等调度相关的优化,与硬件intrinsic映射、内存分配等后端pass优化。其中,当前的自动调度优化主要包含了基于搜索的自动调度优化(如ansor)和基于polyhedral编译技术的自动调度优化(如TC和MindAKG)。

有人可能会问,图层和算子层的表达和编译能否放在一起?也许可以,但是明显看到这样做面临几个挑战:

1、整图展开到原子算子,看上去编译的规模/复杂度指数级上升

2、显然图编译优化的问题和算子编译优化的问题是有明显的区别,一个关注变换和融合,另外一个关注循环优化,放在一起对编译器实现的复杂度是个比较大的挑战

3、要看到硬件供应商和框架供应商目前是分开的,两者总是需要一个边界。

面向神经网络的特定优化

自动微分:BP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最有代表的部分,目前相对已经比较成熟,基于计算图的自动微分、基于Tape和运算符重载的自动微分方案、基于source2source的自动微分都是现在主流的方案。

并行优化:随着深度学习的模型规模越来越大,模型的并行优化也成为编译优化的一部分,包括:数据并行、算子级模型并行、Pipeline模型并行、优化器模型并行和重计算等

张量计算/循环优化:循环优化其实是一个古老的编译器的难题,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循环优化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但是看上去,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领域的问题要简单一点,原因是这个领域大量的以Dense的矩阵运算为主,不像高性能计算领域那么复杂(大量稀疏/非规则的矩阵和向量运算),这为循环优化带来了很大的空间,不过即便是这样,自动scheduling、自动tilling、自动向量化这些理想的方案和技术也还远远没有成熟。

量化 /…:推理侧常用的一些变换,不展开了

三、神经网络编译器未来的方向探讨

编译器形态:也许需要两类编译器同时存在,一类是面向极致高性能的AOT编译器,同时这类编译器对NPU更加友好;另外一类是JIT编译器,适合与动态图配合;

IR形态:需不需要MLIR这种统一的形态?

自动并行:配合Cost model,提供自动并行优化的能力;

自动Scheduling/Tilling/Tensorizing:可能很难全部做到,能支持大部分也可以。

@杨军 关于AI编译器和传统编译器的区别和联系,蓝色的图(下图)比较形象, 从形式上可以理解为是输入和输出的区别。AI编译器的输入是建模的DSL描述(可能是python,比如TensorFlow/PyTorch,也可能是Lua,比如上一代的Torch,还可能是Caffe时代的PB描述文件,以及如果自己手写一个AI框架的自定义DSL),输出通常是传统编译器的输入(LLVM IR也可以视为是广义的传统编译器的输入)。传统编译器的输入是传统编程语言描述的代码,输出的是硬件可执行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透过形式,再深究一下背后的东西。AI编译器和传统编译器的优化原理会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 计算图层面的循环不变量优化(Loop Invariant Node Motion)和高级语言层面的循环不变量优化(Loop Invariant Code Motion)。计算图层面的常量折叠和高级语言层面的常量折叠。计算图层面的peep hole optimization(模板匹配)以及高级语言层面的peep hole optimization。计算图层面的strength reduction优化(比如针对Transformer模型的冗余padding计算消除优化,这在LightSeq以及Faster Transformer的开源代码里都可以看到)和高级语言层面的strength reduction优化。将大量计算零碎算子进行fusion&codegen优化以减少AI框架和访存overhead的优化,和将多条高级语言指令进行融合,减少中间变量的访存操作,通过寄存器中转优化,目的上是相似的(细节原理上是不同的)还有类似TASO这样的工作等等。

因为本质上都是在一种或多种表达形式上进行变换,而变换的目的是为了优化,优化的标的可能是性能、显存/内存,通信量、功耗等等,这就涉及到了在计算图上面结合不同的约束条件进行变换工作了。从这个层面来看,能看到大量的传统编译领域技术在AI编译领域的应用,只是施加的层次不同。

与此同时,也会存在一些细节层面的区别。最大的一个区别,我个人认为是AI编译器作为一个domain specific的compiler,其实多了不少可以利用这个domain特性使巧劲的地方,举几个例子:

最近有一些同行比较关注自动分布式并行。自动分布式并行可以在不同层面来进行推进,一种方式是在更靠近编译的IR层(比如HLO IR以及TorchScript的IR)来完成自动并行策略的探索。另一种方式是在更靠近建模层的图表示层来做,比如TF Graph/JAX Graph/PyTorch NN module。从系统极致角度来考虑,前者更为究竟,这是我看到G-shard以及MindSpore的作法,而从实现的工程量/效果回报速度来看,后者更为practical,这是我看到Horovod/DeepSpeed/Megatron的作法。

关于算子优化,也有不同的作法。一种是通过自动codegen的作法来进行批量化生成,另一种是通过手写(或半手工,类似ATLAS这种计算库里的作法)开发精细的kernel,获得极致的性能。如果AI workload高度diversified,前者更有效率,如果AI workload呈现半收敛态,其实后者反而效率更高。而对于新硬件,又因为多出了show case和长尾case的不同考虑,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复杂了一丢丢。

结合一些workload甚至业务层面的特点,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优化效果。几个比较具体的例子,推荐类模型涉及到ID类特征的处理,可能涉及到对字符串类源特征的处理,是提前在预处理环节对字符串做ID化,还是在模型里做ID化,对性能影响会非常明显,而这个优化其实不需要复杂的系统优化技术就能达到。另一个例子是如果能够对一些重要的建模库进行干预,在模型写法上,对后端AI框架更为友好,实际上能大大简化后端优化的复杂性,Google开源出的Transformer的代码其实就有TPU-friendly的痕迹。

这些巧劲得以发挥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因为当我们的视野集中在AI domain的关键workload时,我们可以结合这些workload的特性做一些看起来"overfit",但实现效率更高的设计妥协。而传统编译器,因为打击的workload多样性更强(通用域编译器和domain-specific编译器的区别),所以在leverage workload特性上会更为谨慎,通常会以workload-agnostic的角度来提供优化手段,workload-specific的优化就往往上推到各自domain里了,比如在数据库领域利用编译思想进行JIT优化的工作。

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觉得是应该如何看待AI编译器在AI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自己的观点是"no silver bullet"。这就好比传统系统领域,存在编译器、库(STL/glibc/…),运行时这若干个component进行组合协同一样,我们当然可以不使用STL,期望编译器足够的优秀,对于一个普通版本的STL alike的实现,也能通过编译手段获得极致性能,但这样决策涉及到在编译器上投入的effort是否值得就要仔细考虑了。在AI system领域,我认为同样会有类似的分工。对于一个workload,一族workload,整个AI worload的全场景,我们应该如何在AI编译器、AI底层库、运行时、AI建模库之间进行职能划分,是一个很考验系统设计能力的事情。如果再有机会对硬件设计也有干预,影响到programming model,device compiler的设计,那就是一个更具挑战,也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SunnyCase

神经网络编译器或者深度学习编译器(下称 DL 编译器)属于一种领域特定编译器,专门用于将神经网络的训练/推理部署到 CPU、GPU、NPU 上。它和传统的编译器有着类似的结构,有很多共用的部分,同时也有自己的侧重点。

关于 DL 编译器很多大佬在他们的回答中已经讲了很多,我这边结合个人经历更多谈一下 edge 端 DL 编译器。

1. DL 编译器产生的背景

早期神经网络部署的侧重点在于框架和算子库。神经网络可以由数据流图来表示,图上的节点就是算子(比如 Conv2D、BatchNorm、Softmax),节点之间的连接代表 Tensor。由于数据流图很直观,很多框架的 Runtime 采用了类似 Caffe 的方式,运行时通过一定的顺序(例如直接 Post order DFS)分配 Tensor、调用算子库就行了。因此那时候的优化重点在于优化算子库的性能。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直观的部署方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越来越多的新算子被提出,算子库的开发和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

比如提出一个新的 Swish,算子库就要新增 Swish 的实现,还要有优化、测试。虽然你明白 Swish 就是由一些基础的一元二元算子组成。

NPU 的爆发导致性能可移植性成为一种刚需

大多数 NPU 作为一种 ASIC 在神经网络场景对计算、存储和 data movement 做了特殊优化,使得它们对能效比相对 CPU、GPU 要好很多。在移动端和 edge 端越来越多的 NPU 开始出现。同时 NPU 的 ISA 千奇百怪,一般也缺乏 GCC、LLVM 等工具链,使得已有的针对 CPU 和 GPU 优化的算子库很难短期移植到 NPU 上并充分利用硬件的能力达到较好的性能。

更多可优化的点得到关注

早期 CPU 和 GPU 上带宽问题不是很明显,大家更多关注单个算子的性能。但在移动端和 edge 端的应用中人们逐渐遇到了带宽跟不上算力的问题,而在这些 target 上增大带宽意味着功耗和成本的上升,因此利用算子间的 fusion 和调度节省带宽开始被重视起来。

2. 和传统编译器前端的异同

传统编译器多接受文本类型的编程语言,通过 lexer 和 parser 构造 token 和 AST。

DL 编译器接收的一般是 DL 框架的模型文件,例如 TensorFlow 的 pb、PyTorch 的 pth,还有 ONNX 等。DL 编译器一般把模型的导入模块叫做 importer,它的工作就是将 DL 框架的模型转换为 DL 编译器的 IR,因此它只跟模型文件格式和 IR 表示耦合,要支持新的框架只需要新增一个 importer 就行了。

3. 和传统编译器中后端的异同

DL 编译器和传统编译器一样会使用 Constant Folding、DCE、CSE 等对 IR 进行优化。

除此之外 DL 编译器还会有一些领域特定的图优化:

合并冗余、消除无意义的 Transpose、Reshape、Pad合并 BatchNorm 到 Conv2D、MatMul对于先 Add 后激活的残差结构可以将一路输入作为另一路 Conv2D 的初始值

目前大多数图优化还是根据经验人工编写 rules,同样有着工作量越来越大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不过好在有一些研究已经开始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也有应用了传统编译器界研究了很多年的 Equality Saturation 技术。

图优化之后 DL 编译器还要进行一些 ISA 相关的优化:

Layout:选择 NCHW 还是 NHWC 还是 NCHW16c 等等对于算子在特定 ISA 上的效率会产生影响,需要纳入 cost-model

Tiling:一些 NPU 利用高速片上内存进行计算,容量一般都很有限,编译器需要对大块的计算进行 tiling。另外对于 Conv2D 这类数据复用很多的计算,如何进行 tiling 对性能和带宽也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 tiling 参数也需要纳入 cost-model

Fusion:一些 NPU 可以 fusion Conv2D 和激活,甚至 fusion 一段一元二元算子组成的计算图。编译器需要根据硬件提供的能力和 cost-model 选择合适的 fusion 区域,如果贪心去匹配也容易产生次优结果。

Partition:对于 CPU、DSP、GPU、NPU 组成的异构系统,编译器需要考虑它们的算力、带宽、数据交换的代价对计算图进行合理地切分。

这几个优化有时候也需要同时考虑,比如 fusion 多层 Conv2D 时的 tiling 和单层又有不同。

因为很多场景下计算图中的 Shape 是已知的,在方便了上述优化的同时还解锁了下面几个优化:

峰值最小的内存分配

因为分配释放序列和每次分配的 Buffer 大小我们是已知的,我们可以找到每个 Buffer 的最优分配位置使得内存峰值占用最小

Concat 消除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将几个算子输出的 Buffer 分配到一起从而避免运行时 Concat 的发生。比较常见的是 densenet 中 Concat 的消除。

4. DL 编译器特别的地方

DL 编译器因为领域特定,还包含一些特别的功能。

稀疏

稀疏存储 Tensor 可以降低带宽。一些 NPU 还可以通过跳过无用计算的方式加速稀疏 Tensor 的计算。

DL 编译器需要根据数据、Weights 的分布合理选择对某个 Tensor 是否进行稀疏。

量化

实践证明很多场景下神经网络的推理不需要太高的数据精度。int8 甚至 int4 已经在工业界落地。模型量化分为训练感知量化(QAT)和训练后量化(PTQ)。因为使用方便大部分用户使用 PTQ,编译器需要利用用户提供的校准集(calibration dataset)得出需要量化的 Tensor 的数据分布,选择非饱和或者饱和量化(具体细节不再细说)。

@贝壳与知了

感觉前面几位大佬讲的已经讲地很细致深入了,这里稍微阐述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_

1. 先说两者的本质

参考wiki上面对compiler的定义:

In computing, a compiler is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translates computer code written in one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source language) into another language (the target languag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pileren.wikipedia.org/wiki/Compiler

从这一点上来看,AI编译器和传统编译器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类能够将不同的编程语言所表达code进行转换的program。我想这也是AI编译器之所以被称之为“编译器”的原因。

2.再说两者的联系

因为AI编译器出现的比较晚,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借鉴传统编译器的思路:

两者的理念比较类似。两者都力求通过一种更加通用,更加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程序优化和代码生成,从而降低手工优化的effort。两者的软件结构比较类似。一般都分成前端,IR,后端等模块。其中前端负责讲不同的语言的描述转换成统一的IR表述,后端通常会对IR表示进行优化,并且最终生成可执行的code。其中IR层用来解耦前端和后端,降低集成的effort。两者的优化方式比较类似。通常编译器都会对code其进行一系列的优化,从而提高performance或者减少memory footprint等。AI编译器和传统编译器都是通过在IR上面run各种各样的pass进行优化的。而且,AI编译器往往还会借鉴传统编译器中的一些pass,比如constant folding, dead code elimination等AI编译器通常会依赖于传统编译器。AI编译器在自己的IR上面对model进行优化之后,通常会有lowering的过程,将优化后的high-level IR转换成传统编译器的low-level IR,然后依赖传统编译器去做最终的机器码生成。

3.最后说两者的区别

我认为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应用场景的区别:

AI编译器是把一个深度学习模型转换成executable。这里可以把一个深度学习模型理解成一段用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描述的code,而executable就是一段用硬件能理解的机器码描述的code。这正好能对应到compiler的定义。传统编译器是把一段用高级语言编写的code转换成executable。这里的高级语言可能是C/C++等。这也能够对应到compiler的定义。

应用场景的区别导致了两者在设计上的其他不同之处:

两者的IR表达层次有区别。AI编译器一般会有一套high-level的IR,用来更抽象的描述深度学习模型中常用的high-level的运算,比如convolution,matmul等。而传统编译器的IR更偏low-level,用于描述一些更加基本的运算,比如load,store,arithmetic等。有了high-level的IR,AI编译器在描述深度学习模型的时候会更加方便。

两者的优化策略有区别。AI编译器因为是面向AI领域的,所以在优化的时候可以引入更多领域特定的先验知识,从而进行更加high-level,更加aggressive的优化。比如说:

AI编译器可以在high-level的IR上面做operator fusion等,而传统编译器在做类似的loop fusion的时候往往更加保守。AI编译器可以降低计算的精度,比如int8, bf16等,因为深度学习模型对计算精度不那么敏感。但传统编译器一般不会做这种优化。 @工藤福尔摩

针对deep learning的编译器其实就是把应用限制在tensor operator上,做domain specific optimization。传统编译器面向的程序更加general。前者更偏上层,因为我只需要考虑deep models,而流行的deep models基本算子就卷积和矩阵乘,后者更偏底层。

以TVM和LLVM举例,TVM拿到模型的计算图,先用Relay做一下图切分,算子融合,conv-bn-relu之类的,也有人做multiple conv fusion,这一步是graph-level的优化;之后再到算子层面,现在的deep compiler侧重于循环优化,这部分在传统编译器里研究的很多,不过我看即使是deep learning领域,能做的domain specific的优化也没多少,auto tuning做的主要还是tiling的参数 (AutoTVM / FlexTensor (ASPLOS 2020) / Ansor (OSDI 2020))。做完operator-level的优化,TVM IR转成LLVM IR,再借助LLVM的各种后端生成可执行代码。

你要部署一个模型,后端可以选择使用手调库,比如厂商库,MKLDNN, CuDNN,某些厂商的或者第三方的Blas库,算子库,比如阿里的MNN;另外一条路就是选择deep compilers,做代码生成。

先说deep compiler的缺点。首先编译器能做的工作比较有限,实际的部署你要考虑到模型设计,模型压缩之类的。另外因为比较偏上层,代码生成部分交给了black-box compiler, 很难做到汇编级的调优,我能在tuning中避免shared memory bank conflicts,但是我并不能优化掉register bank conflicts,在现有的DSL中也缺乏底层的表达,相比于某些手调库,最终性能不太行。比如说某些人专门做Winograd Conv的优化,性能都快接近理论极限了 (ppopp 2020)。其他的能想到的缺点都非常细节,我觉得未来很容易解决,比如GPU的prefetch,现在TVM里面,用prefetch怎么选它的size和offset基本都会导致性能变差。

但是,手调库的缺点更加明显,除了耗费人力外,他做的优化也是general的,无法cover到具体的input configuration。即使是针对某些input,选择调用不同的kernel,这也非常有限。比如MKL-DNN,CuDNN虽然是厂商库,代表了手调的state-of-the-art,他可能对3 * 3的卷积做了特殊优化,但对于某些大的feature map或者大的kernel size性能就很差。在某个具体网络上,通过auto-tuning,超过MKL-DNN和CuDNN并不难。AMD的就更不用说了,他那个性能太差了,我针对CUDA做的调优,用hipify那种工具转到ROCm上,性能都比它强。

自动调优最重要的是调优之后的性能,其次是调优的时间。

我对TVM了解比较深,对其他的deep compiler了解不多。有些答案提到的优化不了多少性能我还是不太同意。至少相比于主流框架Torch/TensorFlow来看,当然考虑了这些框架用的底层库,在某个网络上,比如ResNet-18,针对Input大小为(1, 3, 224, 224)做调优,超过他们还不算太难。因为我们做的就是inference optimization,实际部署模型的时候,input size都是运行时不再变的,所以这条路可行。

调优时间上,Ansor调一个网络大概一天左右,比较短了。Facebook有工作做贪心搜索,能把调优时间降到一分钟以内,最终性能也不算差 (MLSys 2021)。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