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改编自真实银行劫案,照搬现实的结局令人唏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维克托里昂尼 豆瓣8.6,改编自真实银行劫案,照搬现实的结局令人唏嘘

豆瓣8.6,改编自真实银行劫案,照搬现实的结局令人唏嘘

2024-07-10 16: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电影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午后,曾经参加过越南战争的退役军人桑尼·沃兹尼克为了给同性恋人里昂筹集做变性手术的费用,伙同两名同伴赶在银行打烊之前闯进纽约的布鲁克林银行实施抢劫。

然而计划才刚刚开始其中一名同伴就打退堂鼓,只剩下桑尼和意志坚定的同伴塞尔瓦托。

当打开金库才发现运钞车刚刚已经来过并带走了大部分钱,保险柜里只剩下1100元。

不拿白不拿,桑尼顺带连同银行柜台上的存钱也一并拿走,只留下那些顺号的未使用过的新钱。

从进入银行到拿到钱只花了10分钟,本来他们可以轻松溜走,这时候桑尼却画蛇添足地烧掉了银行的登记簿。

浓烟引起了银行街对面一个保险业务员的注意。他见势头不对,立即就报了警。

于是不到几分钟警察就包围了银行,一场警匪对峙正式拉开了序幕。

桑尼不得不忙碌起来,一方面要控制并安抚好银行里的人质,一方面要时刻小心安抚同伴塞尔瓦托的情绪,同时又要和外面的警方代表尤金·摩瑞提探长谈判。

银行门口开始挤满了围观的群众,桑尼走出银行向警察发起挑衅,并高喊“阿提卡”。围观群众的情绪迅速被他煽动了,他们视其为偶像,包围银行的数百名警察反而成了被嘲讽的对象。

“阿提卡”是指发生于1971年的阿提卡监狱暴动事件,在当时的美国政府的暴力镇压下最终42人被射杀。在1974年有一部纪录片《阿提卡》讲述这段历史。1980年又有部电影《阿提卡》上映,黑人老戏骨摩根·弗里曼也在其中饰演了一个角色。

电视台的记者也纷纷到达现场,他们通过电话对他进行采访,询问其为何会想到要抢劫银行,当桑尼向电视台抱怨并破口大骂时,对方却挂断了电话。

为了安抚银行里的人质,桑尼提出要给众人买匹萨,并且坚持要自己付钱。当他把银行那些连号的新钞票塞到外卖哥手里时,围观的群众情绪达到了高潮,他们甚至打出了“桑尼万岁”的横幅,桑尼于是恶作剧地向人群抛洒手中的钞票,令现场陷入混乱,警察们手忙脚乱。

警察找到桑尼的同性恋男友里昂,他的老婆和母亲和劝说他投降,都无法令他动摇。

最后桑尼提出要警方为他准备一架飞机,让他能够和塞尔瓦托一起逃离美国。警方回应说飞机无法降落到银行天台上,他们需要乘坐巴士到机场,才能搭上飞机。

当他们辗转到达机场时,警察却趁其不备一枪打死了塞尔瓦托,并把桑尼控制。

一场抢劫银行的闹剧最终以劫匪一死一被捕告终。

这个和谐的结局似乎不能令人满意,我们都希望能够看到桑尼带着塞尔瓦托坐上飞机全身而退,但这个基于现实改编的故事无法给我们这个浪漫的结局。

电影有意将桑尼塑造成一个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在银行里他对人质照顾有加,把身体不适的老保安霍华德·卡文提前送出银行,又为其他人叫外卖。银行外面是严阵以待,里面劫匪和人质却能玩成一片,丝毫不见劫案现场的紧张感。

而桑尼之所以会想到要去抢劫银行也是为生活所迫,他有家庭要照顾,还有一个想要变成女人的同性恋男友。

从警察包围银行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在给家人留下的书信里,他写道要从自己的寿险理赔金里拿出2700元给里昂做变性手术,把5000元理赔金留给自己的老婆和两个孩子,并且希望他的母亲能够原谅他。

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似乎不应该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电影则指向美国政府发动越战而造成的社会混乱。

正如片中那句台词所说,如果没有记者在,他们或许早就被警察杀光了。

从《猎鹿人》、《现代启示录》、《出租车司机》到这部《热天午后》,在70年代越战爆发后的那些美国电影里,批判现实的主题都能够引起当时社会强烈的共鸣。

电影主角桑尼·沃兹尼克的原型约翰·沃多维克兹用出卖版权所得的7500美元和电影上映后的1%纯利润供他的同性恋男友厄尼斯特·阿隆做了变性手术。

厄尼斯特也因此改名叫伊丽莎白·伊甸,她后来在1987年死于艾滋病。

约翰因为抢劫银行被判20年,送到位于路易斯堡的联邦监狱,但最后只服刑5年就得以假释。直到2006年,在他60岁时因为癌症去世。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