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深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绘本馆取名怎么取 阅读深1℃

阅读深1℃

2024-07-11 2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

安东尼·布朗的作品以超现实主义风格著称,具有很强烈的个人标签。他的创作从不回避儿童成长中的幽暗,比如:孤单弱小,被嘲笑,被冷落,这些都是他绘本中孩子的常态。

他善于将大量细节隐藏在每幅画里,孩子们看他的书,像是在寻宝游戏;成年人看他的书则在其中思考。

在他众多作品中,绘本《隧道》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有人说这是一个既激动人心又高潮迭起的幻想故事;有人说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已经记不得在什么地方听过多少遍了,陈腐得让人生厌,缺乏活力,主题也远不如作者五年前创作的《大猩猩》那样来得让人振聋发聩。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样“老套”的故事不仅让他们感动也给了他们探寻的乐趣,今天的阅读深1℃栏目就来聊一聊《隧道》这本绘本。

绘本介绍

《隧道》

安东尼·布朗 文/图

崔维燕 译

蒲蒲兰绘本馆 出品

01

文字的隐喻

《隧道》的故事概括起来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那么胆怯、书呆子气十足的妹妹,当哥哥身陷绝境时,用眼泪、拥抱和爱将被魔法变成石头人像的哥哥勇敢地拯救了出来。是不是感觉有点俗套了?但是这种有着真挚情感的英雄式情节却还是会让每一个走进故事里的孩子热血沸腾的!更何况,安东尼·布朗的文字也并不像有的批评者所奚落的那样一无是处,而是与图画一样充满了隐喻。

举一个例子来说,这本颇有争议的图画书是这样开头的:“从前,这儿住着一个妹妹和一个哥哥……”

这是一个古老传说般的开头,注意,这时的哥哥和妹妹还无名无姓。

原以为这对兄妹会像传统的民间传说里的那些人物一样永远地无名无姓下去,可是错了。

在故事的最后,当起死回生的哥哥与妹妹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时,一个名字从哥哥的嘴里进射了出来:“露丝!我就知道你会来。”

不只是妹妹有名字,哥哥也有名字,只不过直到最后一刻才出现。你看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就是:“露丝朝着哥哥,抿着嘴笑了。杰克看着妹妹,也会心地笑了。”

安东尼·布朗之所以让哥哥到最后一刻才喊出妹妹的名字,到故事的最后一页才说出哥哥的名字,显然是预先设计好了的。

作者不写出兄妹的名字,其实是对故事里那种疏远、不和而又吵吵闹闹的兄妹关系的一个隐喻。而当两个人被赋予了名字的一刹那,这一切都改变了,不只是人物的个性出来了,而且哥哥那一句“露丝,我就知道你会来”听上去就仿佛是“露丝,我爱你”!

看,一个名字,把故事的结尾都给温暖了起来。如果连这样巧妙的设计都忽略,那也难怪有人会觉得这本书很一般了。

02

图画的隐喻

不只是文字,其实这本书的画面中也贯穿了许多的隐喻,可以从多个层面来阅读。

比如说第2页,分成两个画格,分别画着长得并不俏丽、稍显老气的妹妹和交叉着双臂、傲慢的哥哥。

画面酷似照片,精细得甚至分辨得出妹妹左右两边的几根白头发。这是超现实主义画派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了,“过分的透视感和摄影般的清晰度”是他们的一贯追求。

这一页不能漏看的是两个孩子身后的背景。妹妹的身后是贴着花卉图案墙纸的墙壁(从投射在墙上的影子我们可以判断出她置身于室内),哥哥的身后是一面红砖墙。

这里需要提醒一句的是,它们分别与书前书后两张环衬的图案一样。

前后环衬

安东尼·布朗常用背景来衬托人物的性格。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两个背景分别代表了女孩与男孩:美丽曼妙的花卉图形让人想到温柔与娇媚,坚硬的红砖墙则是一种勇敢、力量的象征。室内与室外,也与“妹妹喜欢待在家里,静静地读书,无尽地幻想”、“哥哥爱跑出去和朋友们一起笑呀,叫呀,玩球呀,打闹呀”的说明文字遥相呼应。

接下来的第3页,被誉为超现实画派的作者终于按捺不住,和我们玩起超现实主义的游戏来了。

这一页与上面一页一样,也是将画面分成了两个画格,一个画格里是妹妹坐在窗台上读一本图画书,另外一个画格里是哥哥和两个男孩在阳光下踢足球。

乍看之下,还真看不出来什么,但假设有人提示你就一定会发现,在妹妹那扇窗户对面的一幢房子里,隐藏着一顶女巫的黑色尖顶帽和一只黑猫;

当哥哥以一个定格动作扑向足球时,他身后的那面砖墙有一片变成了树林,墙上的玻璃碎片变成了一个恐怖故事里的蝙蝠。这种种阴森森的图像给读者留下了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将有诡异的事情发生!”

03

画面里的细节

在绘本中,安东尼用大量的细节与暗示渲染了故事的氛围,营造出一种神秘又略带紧张的环境,更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想象的空间与机会。

比如第5页,文字只是说:“有时,哥哥会爬进妹妹的房间,吓唬她。因为,他知道妹妹怕黑。”

然而作者在画面中传递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让我们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来看。首先,是墙上一幅镶在黑色木框里的画,这是图画书的先驱者、英国画家沃尔特·克莱恩为《小红帽》画的一幅插图。

英国画家沃尔特·克莱恩为《小红帽》画的插图

接下来,是一个大衣橱,一扇木质纹理逼真的门没有关严,一个没有手的胳膊伸了出来(也可以看成是一只淡绿色的衣袖),大衣橱的一边挂着一件红色的连帽外套。

这件挂在阴影里的红色连帽外套,不仅和画框里的小红帽穿的那件连帽外套一模一样,而且就是后来妹妹穿过隧道、陷入那片妖魔一般的森林时穿的那件连帽外套!这时,尽管读者还不知道后面将要发生什么故事,但它已经是一种暗示了。

越过花卉的壁纸,我们看到门被人推开了,鬼鬼祟祟的哥哥戴着恶狼面具,悄悄地爬了进来,他那落在地上的影子看上去既狰狞又可怕。门外的走廊上虽然开着灯,但那条血红色的地毯异常刺眼,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最后,我们的目光移到了妹妹睡着的床上。床上是一本摊开的图画书,床下有一条尾巴伸了出来(也可以看成是一根绳子),还有两只脚(也可以看成是一双倒扣过来的鞋子)。如果读完整本书再回过头来看这幅画,就知道作者的用心良苦了。

从第6页到第15页,作者都是在叙述故事:妹妹与哥哥发生了争吵,被妈妈赶出了家门(这里十分耐人寻味,与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国》一样,妈妈又是画外音,只不过多露出来一只手);哥哥发现了一条漆黑的隧道,钻了进去;妹妹尽管害怕得快要哭出来了,还是跟着钻了进去……

到了第16页,我们看到妹妹埋头从左至右走进了一片森林。这至少不是一片恐怖的森林,树影斑驳,地上还有三只鸟在啄着什么。

但到了下面一幅,也就是第17页,我们发现不对了,穿着红色连帽外套的妹妹似乎也发现不对了,看,她明显加快了步伐。是的,是不对劲了,盘根错节的巨树变得扭曲起来,一种可怕的童话氛围正在弥漫开来:手指形状的树枝、篝火、斧头、树上垂下来的长绳子……

这幅跨页中景描绘的是,两株宛如梦魔一般的虬干曲枝的老树,一株的树干是呼之欲出的断臂熊,树根变成了一个龇着獠牙的野猪头。而另外一株,依靠在树干上的则是一只伸着舌头、拄着拐杖的两人多高的狼,就是妹妹卧室墙上那幅画里的狼!

远景是同样扭曲的树,还有一座小房子和一扇开在另一个时空的拱门。前景是一个女孩在奔逃,这时妹妹的脸转向了我们,一双惊恐万分的眼睛透露出她已经吓坏了,连红色的身影都模糊起来。

这幅画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横移的长镜头,画面上没有一个文字,但我们似乎听到了妹妹的尖叫,似乎听到了巨树的鬼哭狼嚎。

只有安东尼·布朗才能营造出这样一个令人心颤又令人不安的梦幻般的画面。它看起来那么写实逼真,又那么遥远陌生。

佩里·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说到安东尼·布朗为另一本书画的插图时曾这样写道:它们“模仿了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和雷尼·马格里特等人的风格。超现实主义画家通过高度写实的方式描绘非现实的情景,变不可能为奇异的可能”。这句话,完全可以拿来形容这个画面。

最后

安东尼·布朗向来善用绘本来表达家庭问题,他用孩子们熟悉的超现实童话元素,帮助孩子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故事中释放坏情绪,也让父母“看到”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能在获得了多个世界级专业大奖之后,还能被授予“桂冠童书作家”(Children’s Laureate)这一荣誉的原因。

有关于绘本《隧道》的巧思和趣味之处在经过剖析和讲解之后也终于得到了体现,事实上不止是《隧道》,那些经典的、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有味地讨论的图画书都有很深的价值,只是常常不被人所知或被人忽略。

如何欣赏图画书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图画书虽然看起,只是“寥寥几页”,内里却“大有乾坤”,一本图画书的价值将被如何发挥与使用,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读者本人的解读能力,当我们能从实用性、知识性、艺术审美、文化结构、时代价值等不同的视角来对一部优质图画书作品进行挖掘时,图画书的美好将会更生动、全面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想要拥有更强的图画书赏析能力既需要大量作品的泛读基础,也需要由浅入深全面解读的精读思考,通过亲子阅读、读书会、沙龙讲座等形式各样的阅读活动,我们会逐渐从普通的旁观输入者转变为具备广泛知识面与专业能力的输出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