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8年雄居榜首,这是什么样的宝藏大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线上考研机构工作流程是什么 连续18年雄居榜首,这是什么样的宝藏大学?

连续18年雄居榜首,这是什么样的宝藏大学?

2023-06-28 11: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灵秀校园

眼下,又到了毕业生找工作的季节。

日前,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昌首义学院获悉,该校今年毕业生就业和考研成绩亮眼——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科专升本2102班实现100%就业。

其中,张平印以笔试第二名、综合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考取公务员;

张涛去年10月就线上签约广州宝伦电子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公司新疆事业部骨干,年薪10万+。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首领科技工作室的14名毕业生成员,或考研成功上岸,或高质量就业,且每人年薪均在10万+。

经济管理学院杜龙晖以全市第一的总成绩,被河南省焦作市组织部录取为选调生。

与此同时,城市建设学院毕业生考研率和录取率也再创新高。

该院60人报考研究生,上线40人,被录取32人,报考上线率达66.7%,上线录取率达80%。

其中,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4个专业上线录取率更是高达100%。

办学23载

武昌首义学院为国家和社会

共输送7万余名毕业生

毕业生质量广获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

学校已连续18年雄居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首

连续9年蝉联中国同类高校专业排行榜首

连续6年蝉联中国同类高校教学质量排行榜首。

这所民办高校缘何盛誉不绝

且培养的人才如此受企业“青睐”?

一流标准建设专业

助力学生好就业

“孩子一毕业就能就业,还能进大企业,我们都很满意,也很感谢学校!”日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周红丽收到了毕业生家长发来的短信。

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有发展后劲,是学生家长报考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考量。而武昌首义学院的毕业生之所以常年被各大企业“哄抢”,缘于该校开设的都是社会急需的紧俏专业,且该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有效做法,为学生培养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了职场竞争力。

专业课学习

近年来,学校在传承华中科技大学紧俏王牌专业基因基础上,积极建设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专业,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地区行业产业升级需求,以一流标准建设优势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唯一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学、土木工程等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学科和专业入选各类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在该校本科招生专业中,入选各类国家级、省级项目的专业超过4成,还陆续开设了机器人工程、智能建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与新媒体、金融科技等一批新兴专业。

好专业助力学生好就业,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精准接轨,为毕业生职场就业增加了决胜“砝码”。

学生课外讨论交流

学校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多年一次性就业率100%。今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科专升本2102班实现就业率100%,且吕寰宇、涂润玲、张超睿、谢婉莹等毕业生,早在4月初就被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讯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抢订;谢卓锦被华中师范大学大学附属小学录用为专职教师。

一流标准培养能力

助力学生就好业

今年毕业季,机电与机动化学院副院长李硕带领的首领科技工作室,14名毕业生成员中,刘世杰、张亦辰分别考取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宇浩、魏星、刘聪、付万鹏等12人成功入职桂林智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康美包(苏州)技术有限公司、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科瑞新能源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且每人年薪均在10万+。马浩宇获学校“就业达人”荣誉称号。

师生开展工程实训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每年校园招聘会上,都有不少知名企业向武昌首义学院毕业生抛出“橄榄枝”,并摆出优渥条件花式“抢人”。更有用人单位称赞:“贵校一个应届毕业生抵过其他高校有三年工作经历的学生,要是有好的人才,一定要及时输送给我们呀!”

学生在湖北省“挑战杯”大赛上展示作品

毕业生就业无忧且就业质量高,得益于该校始终坚持一流标准办学,主动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率先引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全面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教育教学体系。推行“金课”建设体系,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课程。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全方位推进“引企入教”,构建校企“共建共管共融共赢”协同育人模式。与华为、腾讯、中软国际、华中数控等200余家企业共建了3个产业学院,11个本科新工科专业,其中4个获教育部立项建设。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仅两所民办高校入选。55个合作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校企共建班将企业急需课程纳入必修课,直接为企业培养实践能力强、项目经验足的紧缺人才。同时,构建从党政领导班子到专业课教师、一线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校企合作的五级“联动”就业工作责任体系,赋能学生“双高”就业。

学生在融媒体仿真实训中心实操“练兵”

学校还建有74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13个实习实训场所,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化、跨界整合和创新运用能力。如新闻与文法学院通过自主打造的“五个一工程”和媒体融合仿真实验中心等平台,让学生在四年时间里对新闻采编所有内容形态、业务流程进行“大演练”,成长为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全媒型人才。艺术设计学院联手十堰市张湾区西沟乡,以设计为媒,充分挖掘当地文旅特色,并通过项目有效提升学生作品设计的实战能力、服务能力和市场意识。

校内校外“双循环”的实践实训模式,让学生具备了强劲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急需的“双高”翘楚。

一流标准提升素质

助力学生能立业

今年3月,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推报活动中,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动画1901班的尹乐甜获评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去年,该校李智鹏、仇斌两名同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并获“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师生开学典礼上合唱红歌

多来年,学校培养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外交部任职者等为代表的大批优秀毕业生,在校师生中也涌现出团中央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楚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大批优秀典型。

师生经典诵读主题活动

高素质学子扎堆涌现,源于该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将成人成才的养成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深入涵育学生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毕业晚会

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打造科技学术节、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和南湖讲坛“文化四合院”,通过架构科技人文齐头并进的文化体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同时,深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开展校际合作项目、寒暑假短期海外访学项目等,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必修课,孕育出大批“创业明星”。今年毕业生中,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范楚峻、黄杰等人在校期间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带动身边多名同学就业。

图书馆课外阅读

23载办学历程和成果让武昌首义人相信,只要坚持用一流标准办学,不断深入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就一定能培养更多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能力高素质人才。

首义学子憧憬未来

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张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