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纽约教堂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万恶的新浪让我失去了昨天的大幅码字,说过话的话不乐意再说一遍,所以就直接开说吧。

教堂对于广大国内文艺青年来说,无异于一个装13利器,而且大多用于迷惑异性:拍婚纱照要去教堂,结婚要去教堂,我就参加过一次商业的教堂婚礼,大队不知任何教义的人马拖家带口的涌入高大的教堂,神父面无表情的走过场,也不知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作何感想。上海的沐恩堂,一到圣诞节就极其热闹,因为文艺青年们都要涌进去凑热闹,结果把一个小小的教堂弄的像是参观什么珍奇异形,排着队一头进一头出,热热闹闹一点都不严肃。

我当文艺青年那会儿也进去过南京白下路上的一个教堂,结果是觉得阴森恐怖,空荡荡的屋子里光线极差,不见第二个人,我也被迫参加过让人啼笑皆非的商业教堂婚礼,好在我没有在教堂前摆拍结婚照,否则必定悔恨终身。

在纽约教堂无处不在。位于第五大道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是第一站,据说是纽约最大的教堂,我没有考证。我好几次路过这个教堂,看到了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坐在教堂台阶上,摆一个牌子写着"homeless",有人和我说这些人身边肯定都会有一条狗,但是我却没有看到过。我不知道教堂给了这些人怎么样的帮助,或者根本就没有。高大威严的教堂和台阶上的可怜的,也许并不值得怜悯的人,构成了完整的似乎还蛮和谐的画面。我想起来60街Quenesboro大桥下面也住着一些无家可归的人,有些人会对过往人的人大呼小叫,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需要施舍。

这就是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后来去华尔街那次,我进入了很有历史感的圣三一教堂。这个教堂外观黑乎乎的,在里面我想要拍照被一个人制止了,所以感觉也很不好。只是说这的圣保罗教堂(其实应该叫做圣保罗礼拜堂),作为圣三一教堂的分部,被专门划为纪念911世纪大营救的地点,里面展出的物品为人们留住了那个分秒必争的日子,人们在这里休息,各界捐助的物资在这里分配,虽然斯人已去,喧哗不再,教堂却是第一次成为了一个鲜活的形象个教堂见证了很多美国和华盛顿的故事,而且正好面对着华尔街,不自觉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景点。当天下午拜访。

圣三一教堂,黑乎乎的,面对狭窄的华尔街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专职纪念911的保罗礼拜堂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再后来的一个周末,我们去了位于奥尔巴尼Schenectady的Jeff的家。我们居住的旅馆对面是一个漂亮的小教堂,然而Jeff告诉我说这是Dutch Church,而他们去的是English Church。他最终只能成功的告诉我这两种教堂之间的差别很小,究竟是什么差别,我不知道是不是不能问的太清楚。在奥尔巴尼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就是拜访Jeff常参加的English Church,在那里Jeff为我们演奏了可能只有教堂才有的大型管风琴,非常震撼,我们还和那个来自英国的神父聊天,这个神父也花了很长时间在办好了赴美的签证,神的孩子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特别怜悯。我们还遇到了一个来找神父的当地社区的人,叫David,他有很多来中国的经验。我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崇敬,反正觉得在这个教堂里面的人会特别亲切一些。我了解到很多教堂经营惨淡,不得不关门大吉,这些屋子就可能会被改造为学校或者餐馆,甚至仓库。

旅店对面的Dutch Church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English Church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管风琴的键盘部分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因为这次特别的经历,这些教堂的形象似乎不再遥远而神秘,他们只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最后一次我在华盛顿广场周围瞎转悠的时候,信步走进了那个教堂St Grace的教堂,也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教堂的门口写着欢迎您进来参观、休息或者是做礼拜;出去的时候有一个箱子上写着,我们这个教堂开张每分钟需要消耗5美元,您看着捐点。我在里面饶有兴致的,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了好几页的创世纪,后来我知道圣经是40多个作者写的一本合集,前后跨越了千百年,但是这些故事的衔接却很好,也没有前后矛盾,堪称是一个奇迹。 圣格瑞斯教堂 回味纽约之教堂篇

在我离开纽约的前两天,康奈尔医学院的两位中国工作人员为我饯行。他们来纽约并不长久,似乎已经收到了一些宗教组织的邀请,到“弟兄”家里共同研究学习圣经,其中一个开朗的东北女生或,如果教会能给她找到男朋友她就入教。有美国人告诉我说教会和政府是互不相干的两套组织,教会运营不需要纳税,也不会得到政府的自助,有独立财政。小小的教堂可能要为维持运营组织更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获得居民的捐助,而强大的教会则在资助很多大型机构的运行,比如说康奈尔的威尔医学院,工作人员的牌子上就会明确写着New York Presbyterian (纽约长老会)。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我们殚精竭虑的妖魔化了迷信和宗教信仰,然后这些东西丧失了组织和根基,以一种更加杂乱的方式获得的反弹,那些商业化的婚礼,收门票的佛寺和让人远远躲开的清真寺。有一个朋友从国外生活多年,回来后说她入教了,我也确实看到很多华人到了外国从洋人的宗教得到的久违的归属感。

无论如何,经过这次纽约之旅,宗教对我来说不再说交大思源湖边那个幽灵般劝你入教的女生,不是收费的婚礼,不是文艺青年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场所。我依旧不懂这些教义,但是这个体系却不再那么恐怖而陌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