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名故事】纸甲三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纸的来历图片 【武汉地名故事】纸甲三楚 

【武汉地名故事】纸甲三楚 

2023-08-24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众所周知,造纸、印刷、指南针与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南朝·宋·范哗认为,造纸术是公元105 年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其实在蔡伦上奏之前,造纸术在中国北南两方都已经流行了很久,只是皇帝不知道而已。据新疆罗布淖尔汉代遗址和西安灞桥汉代古墓出土的纸张证明,早在西汉时期黄河流域就已经用上了纸。即使在长江以南的江浙地区,纸业也颇为兴旺。熊承芬以为,在六朝时期,江南许多地方都设有专门的造纸机构、官员和作坊,而且建康(今南京)等地一直都是江南造纸业的中心。东晋时分,桓玄还曾令平淮官负责造纸事宜。刘宋永初年间,又于都城设纸官署,隶属少府卿管辖,南朝历代也相沿未衰。

江夏纸坊的造纸技术是从哪里传来的?

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彭敦运先生以为,最大的可能是来自于河南。

晋咸和至太元年间(公元327—377年),河南人避石勒之难大批逃至涂口,不久汝南郡又在沙羡侨置,过了二百一十四年后,他们终于完成了本土化。

汝南是“天下之中”,在汉代就有造纸作坊。汝南人在涂口的两百多年里,不可能不把造纸术带到涂口。但是,涂口的造纸原料远不及纸坊丰富,因此,纸坊出现造纸业,应该比涂口稍晚。是的,这一时期南方的造纸业也很发达,但对江夏的影响却不是很大。这是因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南移,江浙的造纸术是很难逆势扩张的。

纸坊纸业的兴盛应该与中国的第二次人口大迁徙密切相关。由于安史之乱,河南、河北的人口再度迁徙,历史记载这次大约有100万人到了江南。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一直以来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而且也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落后的江南湖沼,促进了这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江夏“纸坊”的勃起应该就在这一时期。

一个地方的造纸要成为“业”并且成为“领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

1.有大批消费纸张的人。

2.有造纸所需要的原料,譬如竹、褚皮(褚,即构树);燃料和水。

3.懂得造纸技术的人。

4.畅通的输出输入手段。

早年的纸坊不缺第二、第四两个条件。郁郁葱葱的青龙山,不仅盛产毛竹(一千五百年后这里依然遍地青竹),而且燃料也极为充足。汤逊湖、梁子湖宽阔的水面,不仅为造纸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而且还提供了畅通的水道。

公元621年,唐朝改江夏郡为鄂州,州治在江夏(今武昌区),并辖江夏等五县。又在大江以北设置了沔州,下辖汉阳、汉川两县,沔州的州治与汉阳县治都在汉阳。大江两岸顿时出现了两个州治、两个县治,一时间这里商贾云集,人潮如流。有资料记载,天宝年间,仅鄂州的户籍就达到19190户,有人口84563人;而沔州在贞观年间早就有户1517,人口有6559人。安史之乱时,黄河、淮河因战乱彼此不通,传统的漕运道路被堵塞了,江淮的财富不得不转由长江、汉水运抵洋川(陕西洋县),再由洋县转运至唐军根据地扶风,以接济京师长安。因此,鄂州就成了唐朝中期后漕粮的转运枢纽和命运支柱。其实,安史叛军也看到了这一点,而且为了切断唐朝的这一经济命脉,多次猛扑过南阳,兵锋直接威胁鄂州,但唐将鲁灵拼死坚守,最终保全了江汉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不久,大唐干臣穆宁来鄂州坐镇,不仅继续确保了漕路畅通,而且促进了地方的文化繁荣。毫无疑问,这都为纸坊造纸业的勃起,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小气候,也提供了一片不错的买方市场,从而使青龙山下的一个小村落,摇身变成了官办的造纸作坊。经济发展必然推动文化繁荣,八分山下也因此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文化胜地。山顶是历代地方主官礼天的祭坛,山下的白云洞是享誉鄂地的佛教洞天,附近还有巍峨的道观,是授徒传道的重要场所。

黑格尔曾说,“名称是一种普遍的东西,是属于思维的,它把复杂的事物变成简单的东西”。也就是这样,“纸坊”成了这一地理实体的名称。

纸坊的衰落,应该与唐朝的命运相关。晚唐时节,农民起义军王仙芝一部曾攻陷鄂州,兵锋扫过纸坊;两年后,黄巢义军再度攻破鄂州,纸坊又遭兵火。经过这两次打击,纸坊已经风光难再了。进入两宋后,这里又成了刀兵频仍之地,反复的战火荼毒,终于将纸坊剔出了历史,留下了一个徒有的空名。等它再度回来,已经是一千多年后的事情了,而且已经与“纸”没有了任何关系。

明清两朝,纸坊虽然东有龙泉山,北矗武昌城,但纸坊的纸业已经失去了与江浙、中原竞争的一切优势,只留下一座明兵部尚书熊廷弼的坟茔,和当年“白云洞”、“慈云寺”、“小观园”、“龙王庙”和“龙井”等一批著名古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