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华第一龙”,为你讲讲它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什么 读懂“中华第一龙”,为你讲讲它的故事

读懂“中华第一龙”,为你讲讲它的故事

2024-02-12 0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蒙古翁牛特旗的“中华第一龙”雕塑

身世之谜

这件玉龙在红山文化玉器的确认及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它的年代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1984年,孙守道先生最先将它确认为红山文化玉器。他通过对比商代、二里头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龙的形象,确认玉龙早于这些时代。例如拿商代玉龙对比的话,商玉龙多有角有耳,而此玉龙无角无耳;商玉龙口张齿露,似虎,而此玉龙口闭吻长,似猪。等等。

左:妇好墓玉龙之一

(图源: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

右:国博馆藏玉龙线图

(图源: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

其次,从工艺上讲,这件玉龙也显得较为原始。如夏商玉器的穿孔已多用管钻,而此玉龙背部之孔是对穿桯(tīng)钻而成,与新石器时代那种环形或有孔石器的穿孔并无二致。另外,它的打磨抛光程度也略逊于夏商同类作品。

这里解释一下桯钻与管钻。大致来说,桯钻是用一根带尖头的实心棍棒来直接钻,其材料有硬木、长条石核或者动物骨角等;管钻是用竹、骨等管状物来打孔处来回旋转,同时不断向槽内加水添沙,用管带动坚硬的沙粒磨擦而钻成圆孔。管钻出现较晚,桯钻出现较早。

左图为管钻示意,右图为桯钻示意

按孙守道先生的观点,这种兽形玉-龙形玉的演变示意如下:

(图源: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

数十年过去了,也有学者对这件玉龙的时代提出了新的看法,如认为其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等。学术研究永无止境,相信随着新的考古材料不断发现,我们对它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

何以为龙

大家逛博物馆,会发现新时期时代的动物造型玉器有很多,如果用后世眼光打量,即凡是杂糅了动物特征的形象都是“龙”,那“龙”的范围也太宽了。孙机先生提出了一种看法:应当以甲骨文“龙”字形象为依据,看相关文物是否与其相似,再来评判是不是“龙”。

在甲骨文中,“龙”的写法之一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这个字的特点是前有大头,后部为几乎蜷曲成环形的短躯。可以说,凡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形象即龙。例如:

红山文化的蜷体玉龙

(图源:孙机《蜷体玉龙》)

孙机先生认为这一类文物都是龙的造型。因此,我们将这件文物命名为“玉龙”,应是可信的。

为什么先民会认为龙是这样的形状呢?求之古文献,则远在中华古史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出现了和蜷体龙相关的记述。《史记索隐》曰:“炎帝火,黄帝土代之,即黄龙、地蜿见是也。”这个“蜿”在古代指躯体盘旋宛曲之虫,据孙机先生考证为蛴螬(qí cáo)。

古代将多种类似甲虫的昆虫之幼虫都叫蛴螬,但主要指金龟子的幼虫。它生活在土壤中,屈曲如环,头尾几乎碰到一起,正如这件玉龙。《论衡·无形篇》曰:“蛴螬化为复育,复育转而为蝉。”蝉的幼虫亦名蛴螬,虽然蝉与金龟子不同,但二者之成长蜕变的生理机制类似。古人一向认为龙“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或许便是观察这类昆虫的生长过程得来的。

1、2为金龟子及幼虫;3、4为豆象及幼虫

(图源:孙机《蜷体玉龙》)

孙机先生通过考证,认为“只有蜷体状才是正统的原 始龙纹。”当然,经过后世不断的艺术创作,龙的形象越来越丰富,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除了玉器,还出现在了铜器、瓷器、书画、丝织品等多种载体上。可谓长盛不衰。

除了这件玉龙,国博还有许多主体为龙或用龙纹装饰的玉器。快来看看它们都长什么样吧!

↓↓↓

新石器·红山文化

卷龙

龙形玉玦

战国

玉夔龙形佩

龙纹玉璧

龙首

云龙佩

玉坐龙

玉龙凤纹执壶

鱼龙形花插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