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在16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索尼广角附加镜能装在其他镜头上吗 【有图】在16

【有图】在16

2024-07-11 0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全画幅与半画幅的理解——从试用广角镜推算视角想到的 这些日由于在胡同里近拍老门脸儿,需用大广角镜头,想到了在16-50头上加装一只简单的广角附加镜,虽然这种方式会有碍画质,但是毕竟方便简单,只需在镜头前置套用,不用更换镜头,加上考虑到要是专为此买入11-20的超广角,也价格不菲?况且这种近拍机会对我来说也并不那么多,所以也就选用了这一简便方案。 这当中最需要了解的就是一个扩张倍数,参看不少两片镜组的大都标明0.7倍,也就是说原本16mm X 0.7=11.2近似等于11,折合成全画幅 x1.5=16.5近似于16,可谓目前流行的超广角了。但这种两片装的附加镜真品也不便宜,况且个头也大还是感觉不便,因此选用了国产卓美单片装,曾经在a55 + 18-250头上使用过,也还不错,于是一百来元购入40.5mm罗口的,它上面标示的放大倍数是0.45,这一看就是山寨特色,于是就必需实测,所以前些时连续发了几篇试用拍摄,其放大倍数通过实测大约也就0.925。 这个实测算法是这样得出来的:拍一张16mm的片子,把它的大小按比例调整到长边宽=24cm,那么它的焦长正好应当是16cm(都按10倍放大),折合成全画幅135制大约是24mm焦长。 加上附加镜拍片按比例放大得到实测结果是26cm,那么等效焦长比应当是:1/(26/24)=0.925,则实际等效焦长=16x0.925=14.8,要是折合成全画幅135制,再乘以1.5=大约是22mm焦长。 看来不够大,又叠加上了一片62mm罗口的附加镜,实测放大结果是27.8cm,等效焦长比应当是:1/(27.8/24)=0.862,则实际等效焦长=16x0.862=13.8,要是折合成全画幅135制,再乘以1.5=大约是20mm焦长。 再来看看把11-20折算一下,1/(36/24)=0.667,则实际等效焦长=16x0.667=10.67,要是折合成全画幅135制,再乘以1.5=大约是16mm焦长。 从这次推算体验也引伸出来另一个问题:全画幅与半画幅作比较的话,有一种说法,主要体现在虚化背景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么?既然半画幅机身也可以使用全画幅镜头,按理来说它只是一种截取方式,应当在同一焦段拍出来的片子,虚化也是同样的!可为什么可还是感觉不一样呢?关键是同一个比如说全画幅50定焦头,所拍出来的片子,在半画幅而言因为截取的关系,会感到焦长长了1.5倍,而它的虚化功能并没有增加1.5倍长焦效果,你要是想达到画面如同全幅大小,那么只能用35定焦头,此刻焦长变短了,自然虚化能力也就降下来了,只好再拼大光圈来补偿了! 为什么想来说这么多?因为自打数码时代一开始,首先接触的是数码鼻祖计算机,这方面的发展我历历在目,高集成小巧化而功能在不断升级飞跃,软件智能的丰富……这是公允的规律!摄影数码虽没几年,但是升级发展之快,恐怕每个摄影人都在淘汰更新之中,有过深刻的体验吧?胶片后期时兴起来的135单反理念,还会那么牢靠吗?当然,遵循惯性定律,人的认识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惯性的表现,我之所以不大喜爱大而全,其实也是受自身年迈所限,背负不动那么些传统家伙了!想自己的辙也就正好符合了我所需求吧! 索性再说一点:为什么敢于启用这种并不公允的扩展方式呢?其实这么使用,无非带来有碍画质种种,在我感到的也只有画面桶型失真比较明显,好在我的PS能力还行,修正起来也较轻松。其它,比如分辨率不放大片也可接受,有的时候强光下与暗影交界处会有紫边产生,也很容易修改。 要说的还是关于虚化问题,会不会因短焦下产生的超焦距现象,而使得画面失去层次感?对此谈一点看法: 因为图像终归还只能在平面上显示,就算是三维拍摄也还得带眼镜方才兑现,平面上的所谓层次是如何体现的呢?我感觉起码有三:远虚近实用的是虚化、远小近大用的是透视、明暗过度用的是投影,这是人眼睛观看环境不可忽视的的三维质感经验,以补足人的两只眼形成的有限立体感? 那么在大广角下,最有看头的当是透视感极强!忽视一点儿虚实,也就不会影响层次了吧? 也欢迎朋友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念,包括这个推算是否合理?相互交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