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糖尿病英文是什么 糖尿病

糖尿病

2023-05-11 07: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5月8日)请邀请适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细节与详情请参见讨论页。 维基百科中的医学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如需获取医疗帮助或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详见医学声明。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世界糖尿病日代表符号“包 圈”(Universal blue circle symbol for diabetes.)[1]读音/daɪəbiːtiːs/ 症状频尿、容易口渴、容易饥饿[2]并发症心血管疾病、非酮症之超渗透压的昏迷(英语:nonketotic hyperosmolar com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风、慢性肾脏病、足部溃疡(英语:diabetic foot ulcer)[2][3]类型glucose metabolism disease[*], particular disease[*]风险因子maternal smoking[*]诊断方法高血糖[2]治疗健康饮食、运动[2]药物胰岛素、metformin[2][4]盛行率4.25 亿 (8.8%)[5]死亡数每年约 320–500 万[5]分类和外部资源医学专科内分泌学ICD-9-CM250MedlinePlus001214eMedicine117739、​117853Patient UK(英语:Patient UK)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Orphanet101952[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糖尿病(拉丁语:diabetes mellitus,缩写为DM,简称diabete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特征是患者的血糖长期高于标准值[6]。高血糖会造成俗称“三多一少”的症状: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对于第1型糖尿病,其症状会在一个星期至一个月期间出现,而对于第2型糖尿病则较后出现。不论是哪一种糖尿病,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引发许多并发症[2]。一般病征有视力模糊、头痛、肌肉无力、伤口愈合缓慢及皮肤搔痒。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酸血症与高渗透压高血糖非酮酸性昏迷[7];严重的长期并发症则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足、以及视网膜病变等[2]。糖尿病有两个主要成因:胰脏无法生产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8]。全世界糖尿病患人数,1997 年为 1 亿 2,400 万人,2014年全球估计有4.22亿成人患有糖尿病[9]。由于糖尿病患人数快速增加及其并发症,造成财务负担、生活品质下降,因此联合国将每年的 11 月 14 日定为“联合国世界糖尿病日”。

目录 1 种类 1.1 1型糖尿病 1.2 2型糖尿病 1.3 妊娠糖尿病 1.4 其他类型糖尿病 2 并发症 3 历史 4 病因及类型 4.1 一型糖尿病 4.2 二型糖尿病 5 诊断标准 5.1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1999) 6 治疗和生活、饮食控制 6.1 口服降糖药物 6.2 胰岛素 6.3 饮食原则 6.4 美国糖尿病诊断标准 7 高危人群 8 糖尿病与感染 9 自我检测 10 参考文献 11 延伸阅读 12 外部链接 种类[编辑] 1型糖尿病[编辑] 主条目:1型糖尿病

由于身体无法生产足够的胰岛素或根本无法生产胰岛素,病理上也被叫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英语: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或是青少年糖尿病(因属于先天性疾病,大多数是在婴儿时期至青少年期间发病,故名),病因目前不明[2]。1型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完全不同,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可能是基因或由于自体免疫系统破坏产生胰岛素的胰腺胰岛β细胞引起的,因此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目前世界上对此病没有治愈方法。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于2009年发布的数据,全世界目前约有3000万1型糖尿病患者[10]。目前人类还无法治愈1型糖尿病,但还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使绝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过上正常的生活,保证他们和其他人有同等的生活品质和寿命。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必须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变、心态调整为前提;以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为原则;同时,必须调动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合作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成人隐匿迟发性自体免疫糖尿病为成年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编辑] 主条目:2型糖尿病

始于胰岛素阻抗作用异常(细胞对于胰岛素的反应不正常、不灵敏)[2]或细胞对胰岛素没有反应,而本身胰脏并没有任何病理问题。随着病情进展胰岛素的分泌亦可能渐渐变得不足[11]。这个类型过去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英语:no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或成人型糖尿病,病因是体重过重或缺乏运动[2],根据一些研究,肥胖为胰岛素阻抗的主因之一,因此肥胖可说是第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子[12]。研究显示,饮食和生活型态改变,可减轻体重,并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13]。另据最新研究显示其与身体长期发炎反应有关,因为有7-8成病患根本不胖[14]。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特征为高血糖,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相对缺乏引起。1型糖尿病与其为之不同的是,1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因为胰脏里的胰岛细胞已经损坏,所以完全丧失了生产胰岛素的功能。 [8]而2型糖尿病是由于进食大量精致饮食及高反式脂肪的食物等原因。 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文明病之一,潜在病人数量不断攀升,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2型糖尿病的典型病征为多尿症、多渴症以及多食症。 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中的90%左右,其余10%主要为1型糖尿病与妊娠糖尿病,因此后者可能被误诊。因遗传因素而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一般认为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肥胖症。

妊娠糖尿病[编辑] 主条目: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也是常见的糖尿病种类,它指过去没有糖尿病病史,但在怀孕期间血糖高于正常值的孕妇[2],是周产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此病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巨婴症以及难产或者死产等并发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最新的诊断标准:

孕妇于妊娠24-28周时,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量(口服)试验,分别测量空腹、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浓度,若

空腹 > 5.1 mmol/L; 餐后1小时 > 10.00 mmol/L; 餐后2小时 > 8.5 mmol/L;

符合其中的任意一项,即可确诊妊娠糖尿病。

其他类型糖尿病[编辑]

一些糖尿病导因有别于第1型,第2型和妊娠糖尿病,这包括:

β细胞基因缺陷(β细胞分泌胰岛素) 遗传性胰岛素抗拒 胰脏疾病 荷尔蒙失调 化学或药物导致 并发症[编辑] 经过光凝治疗的糖尿病患的视网膜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全身微循环的障碍,可以发生在心脏血管、脑血管、眼的视网膜、四肢周边血管及肾脏,也可引起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俗称“糖尿眼”,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甚至视网膜脱离。一般糖尿病出现十年以上的病人开始出现眼底病变,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第1型糖尿病的患者则可能更早出现眼底病变,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 糖尿病肾病:俗称“糖尿肾”,可分成五个阶段,最终可能引致肾衰竭。糖尿病患者患上肾病的机会比非糖尿病人士高出许多,当中约一半二型糖尿病患者受到影响。在晚期时,肾病更可能会导致肾衰竭,患者必须接受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肾功能下降除了和患者的寿命较平均寿命为短有关外,亦会增加其他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例如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俗称“DPN”,因长期代谢失调血管系统功能影响,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常见:下肢、手臂、手指出现剧烈疼痛刺痛、烧灼、麻木感,持续性异感痛,会影响生活品质,睡眠、情绪(焦虑、忧郁)。晚期后遗症包含足部溃疡、夏科氏神经性关节病变、甚至截肢。共病症包含:忧郁、自律神经病变、认知功能障碍、周边动脉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糖尿病足:俗称“糖尿脚”,初期只是脚部伤口难于愈合,若处理不当可引致截肢。 心血管疾病,俗称“糖尿心”,过高的血糖水平会持续影响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多项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更有约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医学界近年提倡在“控糖”之余,同时必须重视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方式包括维持均衡饮食、定期运动、戒烟、维持理想体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压控制与脚部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第1型糖尿病必须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2];而第2型糖尿病则可以使用口服药控制血糖,若有需要也可以搭配胰岛素注射[15]。糖尿病用的部分口服药与胰岛素可能会造成低血糖[16]。对同时患有肥胖症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减肥手术是有效的治疗[17]。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血糖通常会在生产后恢复正常[18]。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的的报告指出全世界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2012年估计有150万人死于高血糖所引起的后果。[9]2012年,糖尿病患中超过80%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9]。 2013年,全球共有三亿八千二百万名糖尿病患者,其中有90%是第2型糖尿病[20][21]。在成年人口中患有糖尿病的比例已达8.5%[9],性别比例则大致相等[22],预期到203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增加至五亿九千二百万名[23]。 2012-2013年间,每年糖尿病了造成一千五百万至五千一百万人死亡,在死因中排名第八[24]。一般而言,罹患糖尿病会使死亡风险加倍[2]。 2013年全球因糖尿病所导致的耗费估计达五千四百八十亿美元[25],2012年单在美国就花费二千四百五十亿美元[26]。另有研究发现,亚洲人(特别是东亚人)更容易患糖尿病,并与以米饭为主食高度相关。 [27][28]

历史[编辑]

糖尿病自古代就已被发现,糖尿病被最早记载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古埃及[29][30],直到西元二世纪,由希腊医师阿莱泰乌斯(Aretaeus of Cappadocia)命名为“diabetes”,意思是“筛”,因为病人一直口渴与排尿,人体好似筛子[31],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饮一斗小便一斗”,是汉医的类似记载。在中世纪以后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直到1900年左右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才被科学实验所证实。1889年,德国科学家约瑟夫·冯·梅林(Joseph von Mering)和俄裔德国科学家奥斯卡·明科夫斯基发现摘除了胰腺的狗出现了糖尿病所有的症状并在不久后死亡。1910年,爱德华·阿尔伯特·沙比-谢弗爵士提出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是因为缺少一种胰腺制造的物质,他建议称这种物质为“insulin”(源自拉丁文“insula”,原意为小岛,中文译为“胰岛素”)。

直到1921年,胰脏在新陈代谢中的内分泌作用以及胰岛素是否真的存在才被进一步的研究所证实。1921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和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重复了梅林和明科夫斯基的实验,然后,他们进一步证明,可以通过注射健康狗的胰岛提取物使患了糖尿病的狗恢复过来。班廷、贝斯特以及他们的同事,特别是化学家科利普(Collip)在多伦多大学继续从事提纯牛胰岛素的工作。直到1922年,第一位糖尿病患者得到了一种有效的治疗——胰岛素注射疗法。班廷和实验室主任约翰·麦克劳德因此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在诺贝尔奖历史上是最快的一次,从发现到获奖只有2年的时间。班廷和贝斯特为胰岛素注册了专利但是并没有收取专利许可费或控制商业生产,这使得胰岛素的生产和使用迅速的遍及全世界。

1936年1月哈罗德·珀西瓦尔·希姆斯沃斯(英语:Harold Percival Himsworth)爵士发表论文指出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其他的划时代的发现包括:

1942年,发明磺酰脲类药物(作用于胰岛的β细胞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1955年,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爵士(Sir Frederick Sanger)确定了胰岛素中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他也因此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 胰岛素的放射性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由罗萨林·耶洛和所罗门·伯森(Solomon Berson )发明,耶洛因此获得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969年,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发现了胰岛素的三维空间结构; 1988年杰拉德·瑞文博士确认了代谢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2006年12月20日,联大通过第61/225号决议,此后每年的11月14日为联合国糖尿病日。这一天是发现了胰岛素功用的加拿大医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的诞辰。

病因及类型[编辑] 此章节需要扩充。 此章节包含过多行话或专业术语,可能需要简化或提出进一步解释。请在讨论页中发表对于本议题的看法,并移除或解释本条目中的行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比较[20] 特征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发作 突发 逐渐 发病年龄 主要发生在儿童 多见于成人 体型 瘦或正常 [32] 经常肥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常见 罕见 自身抗体 有 无 内源性胰岛素 低或无 正常,减少 或增加 遗传力 0.69 to 0.88[33][34][35] 0.47 to 0.77[36] 患病率 每1,00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