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必看!原来有些粤俚语是从粤菜演变过来的,你知道的有多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粤语中的英文衍生 广东人必看!原来有些粤俚语是从粤菜演变过来的,你知道的有多少?

广东人必看!原来有些粤俚语是从粤菜演变过来的,你知道的有多少?

2024-06-29 03: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了让猛火更快锁住食材本身的鲜味,啫啫煲的制作选用定制的锅体薄的砂锅。砂锅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泡水再晾干。锅体薄,让食材更容易受到猛火的作用,泡水,却是为了让砂锅能保证完成唯一的一次烹饪。

粤文化中,情侣吵架都喜欢摔东西,而“摔”在广东话中表达为“掟”,“煲”则指锅。用来制作啫啫煲的一次性砂锅,质薄,一摔就烂。情侣吵架,还摔烂了东西,感情也随之一并摔碎了。因此广东人将情侣间的这种分手行为谐谑为“掟煲”。

【箍煲】

由于烹制啫啫煲的材质砂锅锅体薄,禁不太住猛火急攻的烹饪方式,锅边稍微有点裂

烹制啫啫煲的烹饪工具砂锅虽是特别设计过的,但啫啫煲的砂锅始终不同于普通的砂锅,啫啫煲的锅体薄,而且煲完一次就报废了。在长时间的猛火急攻下,它容易开裂。

因此,厨师发明了一种方法,用铁丝把“煲”箍着,这样能确保烹饪过程顺利完成。于是,人们将物类比于人,恋爱中的人难免会发生摩擦,这时就需要自身或是外人去调停一下,以维护这段感情。由此,“箍煲”一词便衍生而生。

2

炒鱿鱼

衍生词意:被解雇

粤菜有一道名的菜:炒鱿鱼。即炒鱿鱼片。

白透的鱿鱼片混着葱、青椒、辣椒,在胡椒粉和盐的调味下爆炒。一股刺激味蕾的咸味让你嚼后回味无穷。

但是,在广东生活工作的你,如果有天老板请你吃这道菜,千万别高兴太早。因为这意味着,你被解雇了。

你可能会很疑惑,为什么粤语文化里,“炒鱿鱼”代表解雇的意思的呢?“炒鱿鱼”又是怎么衍生过来的呢?

来源

以前,在广东或香港地区打工,是包食宿的。富裕的岭南,吸引了一大批外地人涌来广东或香港淘金。这些背井离乡的打工仔基本上带着轻便的包袱(少量行李,一张被褥)就开始了他们打工寄宿生活。而当员工被解雇,这些员工就要收拾行李走人。

而鱿鱼片在烹饪完成后,熟透的鱿鱼片就会自动卷成圆筒状。正像是这些被解雇卷包袱走的员工。因此,广东人形象地将被解雇比喻成“炒鱿鱼”。

3

炖冬菇

衍生词意:降职

冬菇皮肉厚,经过长期间的炖煮后,入口的冬菇味鲜且爽滑,菇汁香浓醇厚,口齿留香。

来源

“炖冬菇”的说法最早起源于香港警察。在当时,穿便服的警察不论地位还是待遇都比穿警服的警察高,而警察的大盖帽看起来跟冬菇也确实有几分相像。故此,穿便服的警察一旦穿起警服,就意味着被降职,就被叫做“炖冬菇”。后来广东人将此引申为:只要是工薪阶层遭到降职,都称为“炖冬菇”。

4

粉肠

衍生词意:对不屑一顾的年轻人的蔑称

粉肠,一道用猪的粉肠,配以豆蔻、丁香、桂皮、砂仁、白芷等佐料烹制而成的传统粤菜。粉肠含有脂肪,吃下去有些粉状的口感,形状则像肠一样,因而得名。

粉肠这道菜五香味浓,爽口不腻,是很多广东人青睐的粤菜之一。

来源

要有好吃的粉肠,在屠宰前必须让猪只空腹,此段肠子就会有消化液等,所以煮的时候并不需要翻肠子出来洗净,而后段肠子就必须整条倒翻过来洗。粉肠贩卖前,卖猪肉的老板若没事先整理,很可能吃出肠套肠,也就是说粉肠里有大条的蛔虫,这俗称“苦肠”。

一般说的粉肠是指猪的粉肠。虽然牛也有粉肠,但因为质感欠佳,所以很少被人食用。

后来广东人对不屑一顾的男人这样叫法,属粗口,一般用于年轻人。

【粥水篇】

5

老藕汤

衍生词意:泡老女人,姐弟恋

莲藕,性平,补中养神。老藕汤健脾祛湿,是广东老火靓汤中的一种。

老藕汤用瘦肉作汤底,配以带丝的老莲藕、少量新鲜枸杞、红枣作主要汤料。用中小火慢慢煲上大半天,一碗散发着浓郁藕香的老火靓汤便出锅了。

来源

这里取字面意思:指长时间熬煮老的莲藕汤。类似“老牛吃嫩草”的意思。

6

广式粥

衍生词:【煲电话粥】或【煲粥】

词意解析:长时间跟别人打电话闲聊

艇仔粥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作配料,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艇仔粥以粥滑软绵、芳香鲜味闻名,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

及弟粥

及弟粥用猪瘦肉丸、猪肝片、猪粉肠加入粥中煮熟而成。色白鲜明,糜水交融,味鲜香厚。讲究粥底绵滑,白米粥熬到米粒全化。

食用时,舀入小锅烧滚,加猪心、猪肝和猪粉肠,滚熟后盛碗,撒花生米,切碎油条,伴小碟鸡蛋散上桌。猪内脏又称“杂底”,美化为“及第”,成为卖点。口感十分鲜味可口。

来源

“煲”是粤语方言中的特色词。“煲”就是“煮”的意思。广东人煮粥喜欢慢炖细熬,把粥煮得很烂。粥水煮的时间长且食用营养价值不太高,因此广东人称长时间打无聊的电话聊天为“煲电话粥”。

【甜品篇】

7

蛋散

衍生词意:胆小怕事的无用之人。

蛋散,是广东的一种传统小吃。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落油镬炸,炸到浅黄色时捞起,蘸麦芽糖便可吃。制作精良的蛋散,蛋香微甜,松软酥脆,入口即化。

来源

蛋散松脆,一咬即碎,因而广东人用蛋散指代胆小怕事的无用之人。

8

糖不甩

衍生词汇:糖黐豆

词意解析:亲密无间的两人

糖不甩是一道粤菜甜点,广东传统名点之一。糖不甩是汤圆的孪生兄弟,糖不甩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来源

要说糖不甩的取名可是有历史典故的。

旧时,东坑、茶山、横沥各镇的“埔田片”一带男婚女嫁比较保守,男方的家长会带自己的儿子去女方家相亲。女方家长如果相中这个男孩,就会拿出糖不甩这种甜点招待男方家,寓意甩不掉,意思就是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

反之,如果女方家长相不中这个男孩,就会拿出蛋花糖水招待男方家。蛋花糖水是把蛋花打碎的一种糖水,寓意散了、算了,也就是暗示这门亲事吹了。

小编有话要说:

盘点完了这8道粤菜的菜名趣说

如果各位还有好玩的粤菜名趣事,

尽可在评论区留言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