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拉筋的规范规定.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筏板基础的马凳筋设置规范 筏板基础拉筋的规范规定.docx

筏板基础拉筋的规范规定.docx

2023-04-18 1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筏板基础拉筋的规范规定.docx

《筏板基础拉筋的规范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筏板基础拉筋的规范规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筏板基础拉筋的规范规定.docx

筏板基础拉筋的规范规定

筏板基础拉筋的规范规定

篇一:

筏板基础钢筋绑扎

.0

技术交底记录

2012年7月3日鲁JJ-

篇二: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配筋要求_汇总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8~P59墙、柱插筋构造(变)

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150;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

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小于5d(无外伸时,外部插筋),锚固区应设横向钢筋(或箍筋),间距不小于100mm。

增。

当设计指出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连接时,基础底板钢筋应伸至基础顶面。

变。

取消了原图集按插入长度的不同确定弯钩长度的做法。

新提出了锚固区加水平钢筋的做法。

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它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即可。

P60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配筋构造

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S/2处起设。

3。

2.2.1设计时应注意:

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

P6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

1、图集注:

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

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

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不再分“柱内”和“柱外”)。

(变。

原06G101-6,P45:

柱外顶部纵筋锚固长度从柱中心线算起)

P62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

1、图集注:

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2、图集注:

当设计的基础梁宽度小于柱截面宽度时,施工时应按第75页的构造规定增设梁包柱侧腋。

3、基础梁范围内,底板分布筋可以省略,梁外侧50mm起设分布筋。

(新增)

4、基础梁外伸时,底部和顶部纵筋均弯锚12d。

P16~17:

2.3.6当双柱独立基础柱距较小时,通常仅配置基础底部钢筋;当柱距较大时,除基础底部配筋外,尚需在两柱间配置基础顶部钢筋或设置基础梁。

基础梁可以为1跨(JLxx

(1)),也可以一端有外伸(JLxx(1A))或两端有外伸(JLxx(1B)),通常情况下,双柱独立基础宜采用端部有外伸的基础梁。

P63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

1、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的0.9倍。

2、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当该基础某侧从柱中心至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1250mm时,钢筋在该侧不应减短。

P64杯口和双杯口独立基础构造

1、柱插入杯口部分的表面应凿毛,柱子与杯口之间的空隙用比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先填底部,将柱校正后灌注振实四周。

2、双杯口独立基础,当中间杯壁宽度ts<400时按构造配筋,设计不注。

2.2.3杯口上口尺寸按柱截面变长两侧双向各加75mm;杯口下口尺寸为插入杯口的相应柱截面边长每边各加50mm,设计不注。

P65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弯钩6d且≥150mm。

(原为四角筋)P66双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弯钩6d且≥150mm。

(原为四角筋)P67单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弯钩6d且≥150mm。

(原为四角筋)P68双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弯钩6d且≥150mm。

(原为四角筋)P69条形基础底板TJBP和TJBJ配筋构造

1、主要受力方向的底板筋贯通设置,另向搭接b/4。

2、直角拐角处,双向受力钢筋贯通设置,分布筋省略。

3、当条形基础设有基础梁时,基础底板的分布钢筋在梁宽内不设置。

4、在两向受力钢筋交接处的网状部位,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钢筋的构造搭接长度为150mm。

P70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的构造、条形基础板底不平构造、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对应06G101-6P59)

(一)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的构造

1、当条形基础底板长度≥2500mm时,底板配筋长度可取底板长度的0.9倍交错设置。

2图集)

(二)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

1、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设置双向受力钢筋,直径间距同基础底板受力钢筋。

2、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钢筋的构造搭接长度为150mm。

(三)条形基础板底不平构造

底板受力筋沿坡长连续设置。

在距梁边、拐点1000开始设置与底板受力筋设置直径、间距相同的附加分布筋,在拐点处互锚La。

底板分布筋与附加分布筋搭接150mm。

P71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对应06G101-6P56)

(一)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

1、基础梁JL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

补注:

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

相对原图集,取消了基础圈梁JQL的说法,阀板、条形基础、双柱基础梁中的梁统称为基础梁。

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

3

4、图集注:

当两毗邻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配置较小的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

5、图集注:

钢筋连接要求见本图集第56页。

4)当受拉钢筋直径>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6)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

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6、图集注: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区内箍筋设置要求见第55页。

P55: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

搭接区内箍筋直径不小于d/4(d为搭接钢筋最大直径),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5d(d为搭接钢筋最小直径)。

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

本构造图用于梁、柱类构件搭接区箍筋设置。

(二)附加(反扣)吊筋构造

图集注:

吊筋高度应根据基础梁高度推算,吊筋顶部平直段与基础梁顶部纵筋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当净距不足时应置于下一排。

P72基础梁JL配置两种箍筋构造、基础梁JL竖向加腋钢筋构造

1、节点区(柱下区域)按梁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总道数)。

加腋范围内箍筋随腋高的变化而变化。

2、图集注:

当具体设计未注明时,基础梁的外伸部位以及基础梁端部节点内按第一种箍筋设置。

3高而变化。

4、加腋内纵筋分别锚入基础梁和柱内la。

当柱两侧同时加腋时,在柱内直接贯通。

P73基础梁J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一)端部外伸构造:

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

补注:

基础梁(包括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的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端部外伸构造均为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

图集注:

基础梁外伸部位封边构造同筏型基础底板,见本图集第84页。

补注:

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端部外伸构造,均应按第84页封边。

(84页取消了板边缘侧面无封边构造图)

(二)端部无外伸构造:

底部纵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水平段≥0.4lab。

基础梁JL顶部筋伸至尽端内侧弯折15d;顶部筋当直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

图集注:

在端部无外伸构造中,基础梁底部下排钢筋与顶部上排钢筋伸至梁包柱侧腋,与侧腋的水平构造钢筋绑扎在一起。

(原04G101-3P29端部无外伸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

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端部无外伸构造

底部筋伸至尽端弯锚15d。

顶部筋锚固≥12d且至少到中心线。

(三)基础梁JL侧面构造纵筋和拉筋

1、基础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搭接长度为15d。

2、十字相交的基础梁,当相交位置有柱时,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梁包柱侧腋内15d;当无柱时,侧面构造钢筋锚入交叉梁内15d。

3、丁字交叉的基础梁,当相交位置无柱时,横梁外侧的构造纵筋应贯通,横梁内侧的构造纵筋锚入交叉梁内15d。

4、拉筋直径为8mm,间距为箍筋间距的2倍。

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P74基础梁J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基础梁JL底面有高差:

以拐点起算互锚La。

基础梁JL顶面有高差:

以拐点起算互锚La。

柱两边梁宽不同钢筋构造:

多出的钢筋同基础梁JL端部无外伸构造。

(底部纵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水平段≥0.4lab。

基础梁JL顶部筋伸至尽端内侧弯折15d;顶部钢筋当直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

P75基础梁JL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

1、图集注:

除基础梁比柱宽且完全形成梁包柱的情况外,所有基础梁与柱结合部位均按需按构造加腋。

2、当基础梁与柱等宽,或柱与梁的某一侧面相平时,存在因梁纵筋与柱纵筋同在一个平面内导致直通交叉遇阻情况,此时应适当调整基础梁宽度使纵筋直通。

3、加腋宽度50mm筋间距相同,锚入梁内la。

4、当柱与基础梁结合部位的梁顶面高度不同时,梁包柱侧腋顶面应与较高基础梁的顶面一平(即在同一平面上),较高侧腋顶面至较低梁顶面高差内的侧腋,参照角柱或丁字交叉基础梁包柱侧腋构造进行施工。

注意:

梁本位。

本构造适用于条基基础梁、双柱独立基础梁、筏板基础主梁。

(筏板基础次梁无此要求)P76基础次梁JC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基础次梁JCL端部外伸部位构造

1、基础次梁JCL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

补注:

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

(原04G101-3P36JCL在支座处是锚固的概念(≥12d且至少到中心线),现改为连通的概念)

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

3、图集注:

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

梁相互交叉宽度内的箍筋按截面高度较大的基础梁设置。

4、图集注:

基础梁外伸部位构造同筏形基础底板。

见本图集第84页。

5、基础次梁JCL端部无外伸构造:

底部纵筋伸至基础主梁对边弯锚15d,顶部纵筋锚入主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

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端部无外伸构造:

底部筋伸至尽端弯锚15d。

顶部筋锚固≥12d且至少到中心线。

6、基础次梁JCL端部外伸构造:

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

7、底部非贯通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ln/3(从柱边算起)。

P78基础次梁JC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1、基础次梁JCL底面有高差:

以拐点起算互锚La。

2、基础次梁JCL顶面有高差:

低的次梁顶部纵筋伸入主梁≥la且至少到梁中心线。

高的次梁顶部纵筋伸至主梁尽端后弯锚15d。

3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

P79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

1、梁平板LPB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

补注:

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

(原04G101-3P39LPB在支座处是锚固的概念(≥12d且至少到中心线),现改为连通的概念)

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

31/2

4、基础平板同一层面的交叉钢筋,何向纵筋在下,何向纵筋在上,应按具体设计说明。

P80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一)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外伸构造:

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

2、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无外伸构造:

底部纵筋伸至梁对边弯锚15d,顶部纵筋锚入主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

(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1、板底面有高差:

以拐点起算互锚La。

2、板顶面有高差:

低的板顶部纵筋伸入≥la。

高的板顶部纵筋伸至主梁尽端后弯锚15d,当直线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

P81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ZXB与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

1、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需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

2、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净跨长度范围内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柱下板带及跨中板带的顶部贯通纵筋,可在柱网轴线附近1/4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

3、基础平板同一层面的交叉钢筋,何向纵筋在下,何向纵筋在上,应按具体设计说明。

P83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上部、下部变截面均以拐点起算,互锚la。

(同基础主梁JL)

P8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一、端部无外伸构造:

底部纵筋伸至墙(边梁)边,弯锚15d,顶部纵筋锚入墙(边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

(变:

原04G101-3P43端部无外伸时,底部纵筋在墙身或柱宽内≥1.7lae,且至板顶。

)图集注:

当设计指定采用墙外侧纵筋与顶板纵筋搭接的做法时,基础底板下部钢筋弯折段应伸至基础顶面标高处(见本图集58页构造三)。

二、端部外伸部位纵筋构造:

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

板外边缘应封边,构造见本页。

三、外伸部位边缘封边构造(适用于等截面外伸和变截面外伸):

a.U形筋构造封边方式:

U形筋弯钩≥15d,≥200。

侧面构造纵筋设计指定。

b.纵筋弯钩搭接封边方式:

底部与顶部纵筋弯钩搭接150mm。

交错150mm后应有一根侧面构造纵筋与两交错弯钩绑扎。

侧面构造纵筋设计指定。

取消了板边缘侧面无封边构造图。

图集注:

板边缘侧面封边构造同样用于基础梁外伸部位。

补注:

大总结——

所有构件JL、JCL、LPB、BPB外伸构造均相同:

底部和顶部纵筋均弯折12d。

均需要封边。

篇三:

筏板基础中的马凳筋布置问题

筏板基础中的马凳筋布置问题?

最佳答案好评率:

50%

1、施工现场有这种做法,一般长度是整个伐板短向的长度,比如伐板长20000,宽5000,则2#马镫长度就为20000-保护层*2;L2高度根据伐板厚度确定;L3一般取150。

2、在定义筏板属性中,马凳筋参数图选择2,按组织设计中B20的钢筋按1800mm间距通长设置,马凳高度按筏板厚度减去保护层即可。

见图: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