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一等奖说课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材分析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一等奖说课稿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一等奖说课稿

2023-12-26 01: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等知识的基础上,从上节课所讲的三种事件出发,以探索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的大小为目标,并为学生后面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及用频率估计概率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概率的定义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计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问题观察、质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且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概率的定义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

  教学难点:正确地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学法指导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共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类比归纳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求新知。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教学”这一思想,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增大了教学容量,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起到辅助作用。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第二环节:引深拓展,归纳总结

  第三环节:巩固知识,实际应用

  第四环节:试试伸手,找找不足

  第五环节:交流反思,课时小结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拓展升华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判断下列这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

  1.明天会下雨

  2.天上掉馅饼

  3.买福利彩票中奖

  4.一分钟等于六十秒

  5.老马失蹄

  问题1  从分别标有1,2,3,4,5的5根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到的号是5.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吗?抽到5个号码中任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的大小一样吗?

  问题2  抽出的可能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每一种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问题3  掷一枚骰子,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它分别是什么?

  问题4  向上的点数是1、2、3、4、5、6的可能性的大小相等吗?它们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问题5   你认为抽到你和抽到别人的可能性一样吗?

  设计意图

  通过以抽签的方式回答问题,让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这样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安排一方面复习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内容,而且还加深了对三种事件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引申拓展,归纳总结

  概率定义

  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

  表示方法:

  事件A的概率表示为P(A)

  以上两个事件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问:

  特点1   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

  特点2   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从标有1,2,3,4,5的五根签中抽取一根,抽到4的概率是多少?

  2. 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的概率是多少?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

  请6名同学上台来参与模拟抽奖游戏,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   全都没有奖

  第二次   有一部分有奖

  第三次   全都有奖

  从此可以看出,不可能事件A的概率为0,即P(A)=0

  必然事件A的概率为1,即P(A)=1

  随机事件A的概率 0B , q:sinA>sinB。

  4、p:,q:与垂直。

  5、p:,q:。

  6、 p:q:

  7、 p: q:

  8、 p: q:

  9、 p: q:

  10、p: q: s: t:

  设计意图:我将必修1-必修5中易错的知识点编成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两个贴近生活的实例为主线,先是引出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了感性认识;再通过分层次地不断提问、启发、引导,触发了学生的理性思考,并让学生通过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及时有效的点拨,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以提升.

  不足之处:

  在学生举例的教学环节,我只是将同学说的予以纠正,没有将几种数集的关系给予拓展,有点遗憾。作为弥补,出了一道类似的作业T10。

7、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一等奖

  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

  1。5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一、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

  能够在简单的问题情境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概念引入

  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是为大故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是为小故。

  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这充分说明,没有这个必要等,在数学中,也讲充分和必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材第一章第五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二、概念形成

  1、 首先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若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

  (4) 若ab=0,则a=0。

  解答:命题(2)、(3)、(4)为真。命题(4)为假;

  2、请同学用推断符号写出上述命题。

  解答:(1)两三角形全等 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 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 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

  (4)ab=0 a=0。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继续结合上述实例说明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

  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我们称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是这个整数必是偶数的充分条件,可以解释为:只要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成立,这个整数必是偶数就一定成立;而称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是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的必要条件,可以解释成如果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 成立,就必须要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成立

  充分条件:一般地,用、分别表示两件事,如果这件事成立,可以推出这件事也成立,即,那么叫做的充分条件。[说明]:①可以解释为:为了使成立,具备条件就足够了。②可进一步解释为:有它即行,无它也未必不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 x = 0 是 xy = 0 的充分条件,xy = 0不一定要 x = 0。)

  必要条件:如果,那么叫做的必要条件。

  [说明]:①可以解释为若,则叫做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②无它不行,有它也不一定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如 xy = 0是 x = 0的必要条件,若xy0,则一定有 x若xy = 0也不一定有 x = 0。

  回答上述问题(1)、(2)中的条件关系。

  (1)中: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2)中: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条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的必要条件。

  4、拓广引申

  把命题: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的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与,那么,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同与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可分为四类:

  (1)充分不必要条件,即,而

  (2)必要不充分条件,即,而

  (3)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即,又有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又有。

  三、典型例题(概念运用)

  例1:(1)已知四边形ABCD是凸四边形,那么AC=BD是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什么条件?为什么?(课本例题p22例4)

  (2) 是 的什么条件。

  (3)a+b是1,b什么条件。

  解:(1)AC=BD是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充分不必要条件。

  (3)必要不充分条件。

  [说明]①如果把命题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与,则既要对进行判断,又要对进行判断。②要否定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则只需举一反例即可。

  例2:判断下列电路图中p与q的充要关系。其中p:开关闭合;q:

  灯亮。(补充例题)

  [说明]①图中含有两个开关时,p表示其中一个闭合,另一个情况不确定。②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通过图示,深化概念认识。

  例3、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补充例题)

  (1)头发长,见识短。 (2)骄兵必败。

  (3)有志者事竟成。 (4)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说明]通过本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22练习1。5(1)

  2:填表(补充)

  p q p是q的

  什么条件 q是p的

  什么条件

  两个角相等 两个角是对顶角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是平行边形

  a=b ac=bc

  [说明]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新知,反馈教学效果。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

  推断符号,

  充分条件的意义 命题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

  必要条件的意义

  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别步骤:

  ① 认清条件和结论。

  ② 考察p q和q p的真假。

  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别技巧:

  ① 可先简化命题。

  ② 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③ 将命题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后再判断。

  六、课后作业

  书面作业:课本P/24习题1。51,2,3。

  五、教学设计说明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下节课中充要条件与集合的概念一样涉及到数学的各个分支,用推出关系的形式给出它的定义,对高一学生只要求知道它的意义,并能判断简单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由于充要条件与命题的真假、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相互关系紧密相关,为此,教学时可以从判断命题的真假入手,来分析命题的条件对于结论来说,是否充分,从而引入充分条件的概念,进而引入必要条件的概念。

  3、教材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说明,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定义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些熟悉的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充分条件的概念,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引出必要条件的概念。

  4、由于这节课概念性、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学中始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结合相关学科及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去给概念下定义,去体会概念的本质属性。

8、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 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 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

  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上反面朝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以投掷壹元硬币为例,不妨动手做投掷硬币的试验来验证一下.

  说明:现实中不 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的,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对此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也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交流活动打下基础.

  二 、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 的频数及 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注意:

  (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

  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 的猜想出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相信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 引导他们小组合作,进一步探究.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试验的次数,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合作.

  4.全班交流.

  把各组测得数据一一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对数据进行累计,按照书上P140要求填好25-2.并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在25.1-1图上标注出对应的点,完成统计图.

  表25-2

  抛 掷次数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正面向上的频数

  正面向上的频率

  想一想1(投影出示). 观察统计表与统计图,你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述情况,意思正确予以肯定与鼓励.正面朝上的频率在0.5上下波动.

  想一想2(投影出示)

  随着抛掷次数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变化趋势有何规律?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归纳.使学生认识到每次试验中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在试验次数较少时,正面朝上的频率起伏较大,而随着试验次数的逐渐增加,一般地,频率会趋于稳定,正面朝上的频率越来越接近0.5. 这也与我们刚开始的猜想是一致的.我们就用0.5这个常数表示正面向上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说明:注意帮助解决学生在填写统计表与统计图遇到的困难.通过以上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清楚地观察到试验所体现的规律,即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积极合作交流,思考探究.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为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快捷的试验数据,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的课件,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他们能直观地、便捷地观察到试验结果的规律性--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 .

  其实,历史上有许多著名数学家也做过掷硬币的试验.让学生阅读历史上数学家做掷币试验的数据统计表(看书P141表25-3).

  表25-3

  试验者 抛掷次数(n) 正面朝上次数(m) 正面向上频率(m/n)

  棣莫弗 2048 1061 0.518

  布丰 4040 2048 0.5069

  费勒 10000 4979 0.4979

  皮尔逊 12000 6019 0.5016

  皮尔逊 24000 12012 0.5005

  通过以上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电脑辅助演示,历史材料展示,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清楚地观察到试验所体现的规律,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即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同时,又感受到无论试验次数多么大,也无法保证事件发生的频率充分地接近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程度、自信心、是否愿意交流等,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怕困难积极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下面我们能否研究一下反面向上的频率情况?

  学生自然可依照正面朝上的研究方法,很容易总结得出:反面向上的频率也相应稳定到0.5.

  教师归纳:

  (1)由以上试验,我们验证了开始的猜想,即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时,正面向上与反面向上的可能性相等(各占一半).也就是说,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可以使小明与小强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

  (2)在实际生活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在足球比赛中,裁判用掷硬币的办法来决定双方的比赛场地等等.

  说明: 这个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 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在真实数据的分析中形成数学思考,在讨论交流中达成知识的主动建构,为下一环节概率意义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评价概括,揭示新知

  问题1.通过以上大量试验,你对频率有什么新的认识?有没有发现频率还有其他作用?

  学生探究交流.发现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或常数)估计或去描述.

  通过猜想试验及探究讨论,学生不难有以上认识.对学生可能存在语言上、描述中的不准确等注意予以纠正,但要求不必过高.

  归纳:以上我们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刻画了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那么我们给这样的常数一个名称,引入概率定义.给出概率定义(板书):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 记作P(A)= p.

  注意指出:

  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想一想(学生交流讨论)

  问题2.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从定义可以得 到二者的联系, 可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说明概率是个定值,而频率随不同试验次数而有所不同,是概率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说明:猜想试验、分析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十分有益于学生对概率意义的理解,使之明确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也使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为下节课进一步研究概率和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当然,学生随机观念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这节课教学应把握教学难度,注意关注学生接受情况.

  四.练习巩固,发展提高.

  学生练习

  1.书上P143.练习.1. 巩固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2.书上P143.练习.2 巩固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归纳总结,交流收获:

  1.学生互相交流这节课的体会与收获,教师可将学生的总结与板书串一起,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条理化、系统化.

  2.在学生交流总结时,还应注意总结评价这节课所经历的探索过程,体会到的数学价值与合作交流学习的意义.

  【作业设计】

  (1)完成P144 习题25.1 2、4

  (2)课外活动分小组活动,用试验方法获得图钉从一定高度落下后钉尖着地的概率.

  【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25.1.1节随机事件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通过大量重复试验,体验用事件发生的 频率去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而得到概率的定义.

  1.对概率意义的正确理解,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特点,这节课以用掷硬币方法分配球票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猜测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这符合《新课标》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理念.

  贴近生活现实的问题情境,不仅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热情 ,而且会促进他们面对要解决的问题大胆猜想,主动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为寻求问题解决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经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2.随机现象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概率的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对随机事件的探索过程,通过与他人合作探究,使学生自我主动修正错误经验,揭示频 率与概率的关系,从而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概率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在教学中,本课力求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注意评价 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程度、自信心、是否愿意交流等,给学生以适时的引导与鼓励.

9、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其地位

  概率是人教A版高一数学课本(必修3)第三章内容。本节课是第1课时,完成《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这一节作为学习概率的开始,基础地位十分重要。我们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用概率来衡量的,为此必须就首先承认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节教材告诉我们,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认识到随机事件的这种客观规律性。这种规律就是随机事件频率的统计规律。在这之后,教材主要介绍如何用古典概率模型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其前提就是建立这个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概率的统计定义是随机事件频率的统计规律的反映,实际上它本身也是一种求概率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概率的统计定义,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随机现象,能用概率的知识初步解释这些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相关概念,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实践,分析问题,总结问题。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认识频率与概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理解概率统计定义。

  二、教学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进行教学,主要依据如下:

  1、从本节知识的特点看,随机事件概率的定义比较抽象,要正确理解它,必须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力,培育感情,促使学生在知、情、意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组织起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这些目标。

  3、从学情看,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这部分知识。通过高一半年多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探究经验。

  三、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探究过程,突破难点,让学生亲自经历随机事件统计规律的归纳概括过程,这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随机试验,以实现常规教学下难以实现的'目标。

  一、课程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抽奖活动,有些奖金丰富得让人心动,实际上,中奖的概率也有大小。怎样计算呢?板演——“随机事件的概率”

  复习回顾: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

  二、新课讲解

  师:引入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并对学生及时进行针对训练

  出示幻灯片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在一定的条件下,肯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针对训练试判断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数学”开场,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兴趣,引发求知欲。由探究实际转入学科知识探讨。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动脑参与,让学生经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概念的探究和形成过程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

  师:让我们先做两个简单的试验

  学生活动演示试验:

  试验1:抛硬币试验。

  学生活动:统计总试验次数,出现正面的次数,出现正面的频率。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众多数据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讨论并给出答案。

  学生活动演示试验:

  试验2:摸彩球试验。

  再次思考在众多数据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设计意图]:用简洁明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概念。理论转入实际,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消化理解。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应用。让学生挖掘身边的实例,实现内容形象化。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亲身参与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实践得出数据: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化,也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在进行实验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师:引入随机事件的统计定义

  随机事件在一试验中是否发生虽然不能事先确定,但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它的发生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正如我们刚才看到的: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在大量重复的试验中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板演定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如上:记事件A为抛掷硬币时“正面向上”则P(A)=0.5。

  这一数值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统计工作带来很多方便,很有研究价值。

  师:举例,加细理解。明天下雨,手机合格率。提问:从定义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补充并强调。

  理解定义:

  1、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频率”是随机的,稳定在一个常数附近,即“概率”。

  3、随机事件的每一次观察结果是偶然的,但是在多次观察某个随机现象可以知道,在大量的偶然事件中存在着必然的规律。

  4、0≤P(A)≤1。

  提问:怎样求一个事件的概率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强调:

  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对事件的条件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统计所得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强调频率不是概率)

  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及当堂检测反馈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进入互相探究阶段,学生自主分析并归纳结论。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热情。学生自主探究,开阔思维,理解定义,归纳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一等奖说课稿这篇文章共74624字。

相关文章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一等奖说课稿》:1、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等知识的基础上,从上节课所讲的三种事件出发,以探索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的

《最简二次根式简要一等奖说课稿》:1、最简二次根式简要一等奖说课稿  作用与地位  作为二次根式乘、除法与加减法的过渡桥梁的“最简二次根式”这一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先复习与巩固已学过的乘、除法知识。另一方面,本小节的内容,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