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十二夜的故事梗概50字左右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2024-06-26 20: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Three Shakespeare Songs(Op.6)中的前两首《Come Away Death》与《O Mistress Mine》均选自于莎士比亚的喜剧《第十二夜》,考据时发现这是一部挺值得回味的作品,做一下整理与记录。

【故事梗概】

1. 主线:

塞巴斯蒂安(Sebastian)与薇奥拉(Viola)是一对样貌完全相同的孪生兄妹,出生于梅萨林高贵的家族中。他们在某次出海时遭遇船难,兄妹二人失散,均以为对方死去。

薇奥拉流落到伊利里亚,为生计不得不女扮男装,成为奥西诺公爵(Orsino)的侍从,并爱恋着公爵,奈何奥西诺公爵倾心于奥丽维娅伯爵小姐(Olivia)。薇奥拉成为二人之间往来的使者,代替公爵向奥丽维娅求爱,但奥丽维娅却爱上了这位女扮男装的使者,三人组成有趣的三角恋爱关系。

最终,塞巴斯蒂安与妹妹薇奥拉重逢,薇奥拉的女性身份得以揭开,与公爵结合。而与妹妹长相完全相同的塞巴斯蒂安也俘获奥丽维娅芳心,两对伉俪喜结良缘。

简单画了张人物关系图

2. 副线:

奥丽维娅小姐的管家马伏里奥(Malvolio)因平日行事顽固无礼,得罪了府上众多仆役,大家联合起来捉弄管家——假冒主人奥丽维娅的笔迹给马伏里奥写情书,信以为真的管家以为自己可以一步登天,在主人面前出尽洋相。

3. 特别的角色——小丑(Clown)

在欧洲古代戏剧中常出现的角色。在《第十二夜》中,相比于几位主角,他像一个清醒的旁观者,本剧中两首曲目《O Mistress Mine》和《Come Away Death》就都来自于小丑的歌唱,后面会提到两首曲目在剧本中的上下文背景。

【写作背景】

1. 为何题为《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传统上,西方的圣诞节庆时间为12天——开始于12月25日,终止于次年1月6日。首日12月25日为耶稣诞生的日子,而第十二天——1月5日(或6日)为耶稣在约旦河接受洗礼的日子,这一天也被称为主显节(Epiphany Eve)。在很多英语国家,第12夜过后,关于圣诞的装饰就必须撤去,否则是不吉利的。

十二天究竟应该从12月25日开始起算,还是从12月26日开始起算?这一点不同教派有所争议,因此也有把主显节定为1月5日的情况。这完整的12天被称为Christmastide(圣诞节期)。至于12天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公元567年的东罗马帝国,统治者为解决东部地区阴历记法与儒略历(凯撒历法)的不同——导致圣诞节不在同一天,而扩展了圣诞庆祝时间。

1600-1601年冬季,意大利的奥西诺公爵访问伦敦,在此地度过圣诞节,《第十二夜》剧本很可能是莎士比亚为公爵庆祝圣诞第十二夜(主显节)而写,他还以公爵的名字奥西诺来命名其中一位主角。

此外,《第十二夜》剧本和主显节之间还有另一层隐藏的关联:

在圣诞第12夜这天有个特别习俗:人们围坐在一起分蛋糕吃,其中两块蛋糕里塞有花生和豆子,吃到的幸运者会在这一天享有最尊贵的地位,穿上主人的衣服——无论他们之前的身份为何。除了主仆互换身份,男人和女人也会在第12夜互相交换装扮。因此薇奥拉的女扮男装暗合着主显节交换身份的习俗。

另外,在故事的副线中,仆役们联合起来捉弄管家马伏里奥——假冒主人奥丽维娅的笔迹给他写情书,让马伏里奥做起了白日梦,认为自己可以一步登天成为男主人,这也暗合着主显节主仆互换身份的习俗。

因此在这部剧本中,一切身份的混乱、互换,都因为剧名——第12夜而产生合理性。

2. 为何以孪生兄妹为主角?

莎士比亚与妻子安妮·海瑟薇曾生下一对双胞胎兄妹——男孩Hamnet和女孩Judith,Hamnet于1596年去世(11岁),或许为纪念儿子去世,莎士比亚于1600年构思了这个关于孪生兄妹分离与寻找的故事。此外,莎士比亚于次年(1601年)写下著名悲剧《哈姆雷特》(Hamlet),与儿子Hamnet的名字仅一个字母之差,足以体现这个年少早逝的孩子在父亲心中的地位。1592年,Hamnet还在世时,莎士比亚也曾写下以两对双胞胎为主角的戏剧《错误的喜剧》(The Comedy of Errors)。

感受一下时间线: 1585 莎士比亚的双胞胎孩子(孪生兄妹)出生 1592 写下《错误的戏剧》,主角便是两对双胞胎 1596 双胞胎中的男孩Hamnet去世 1600 写下《第十二夜》,以一对孪生兄妹为主角 1601 写下《哈姆雷特》,以亡子命名

【三个不同版本的第十二夜】

以目前国内能找到资源的三个版本为例:

1. 2017年剧场版——Simon Godwin导演,英国国家剧院制作(个人最推荐的一版)

国家剧院版的海报

英国国家剧院(The National Theatre)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泰晤士河南岸,包括The Dorfman, The Lyttelton, The Olivier三个剧场,17版《第十二夜》便上演于其中最大的的Olivier剧场。英国国家剧院的首部剧目《哈姆雷特》于1963年10月22日上演,半个世纪以来,这里成为莎士比亚戏剧及英国本土戏剧的重要阵地。2009年以来, 剧院开启了直播计划——National Theatre Live (NT Live),通过专业拍摄向全世界60个国家、2500个场所提供戏剧的影像播放,包括这一版本的《第十二夜》。(B站可搜索到资源)

有趣的是,该剧导演Simon Godwin在排练前夕也喜得一对双胞胎,大概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

这一版本最大的亮点当属管家马伏里奥(Malvolio)的扮演者Tamsin Greig,出色的演技吸引了不亚于男女主角的关注度,甚至宣传海报也是以她的形象为卖点。这个角色的魅力一半来自于剧本改编,一半则来自于演员Tamsin本身。在莎士比亚原剧本中,马伏里奥本是男性,但17版将这一角色塑造为女性,当她收到奥丽维娅的“假情书”时,被清教徒身份压抑着的疯狂的一面被唤醒,这种微妙的“爱”既有阶级上的错位、又有性别上的错位,因而更加具有戏剧性。而这种性别改编又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主角薇奥拉女扮男装的背景下,这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性别错位的故事。

剧中的马伏里奥

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二夜》最早在17世纪公演时,马伏里奥就是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角色之一,以下是1602年观看了演出的一名观众当时的日记记载:

At our feast we had a play called "Twelve Night, or What You Will", much like "The Comedy of Errors" or "Menaechmi" in Plautus, but most like and near to that in Italian called "Inganni". A good practice in it to make the steward believe his lady-widow was in love with him, by counterfeiting a letter as from his lady, in general terms telling him what she liked best in him and prescribing his gesture in smiling, his apparel, etc. and then, when he came to practice, making him believe they took him for mad.(加粗部分描述的就是关于马伏里奥的情节)

现代社会中,关于性别的sterotype(刻板印象)已被逐渐打破,事实上,每一个人身上都综合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Masculinity和Femininity是一个人的两面,男性可以有柔弱的一面,而女性也可以有霸气的一面。

让我们用这样的观点来看《第十二夜》中几个角色在性别上的模糊性,很有趣:

√ 薇奥拉:薇奥拉假扮成孪生哥哥,一方面是为生计所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缅怀“死去”的塞巴斯蒂安,她通过男性化的举止与形象,让自己可以更靠近思念着的哥哥,从而获得心灵慰藉。而这种假扮,或许无意间激发了薇奥拉性格中男性化的一面,例如“他”在工作中行事果断、在感情中勇于表达(表白公爵)。

√ 塞巴斯蒂安:哥哥塞巴斯蒂安在海难中被船长安东尼奥所救,在异域流浪时,安东尼奥一直在金钱和精神上支撑着他,因此塞巴斯蒂安在剧中始终是一个“被保护者”,这也有悖于传统的男性形象。他曾形容自己“我的心是怪软的,还不曾脱去我母亲的特质,为了一点理由,我的眼睛里就会露出我的弱点来”。

√ 奥丽维娅小姐:身份尊贵的伯爵小姐在爱情中却毫不矜持,对男装的薇奥拉一见钟情后,她就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在莎士比亚所处的伊丽莎白时代,这样大胆奔放的女性角色也是一种对性别政治的反叛。

√ 奥西诺公爵:身为剧本中身份最尊贵的人——伊利里亚的统治者,奥西诺却比两位女主角更加多愁善感,他喜爱孤独,形容陷入爱情的自己像一头小鹿。

以上四个人物都无法用传统的Masculinity或Femininity去定义,因为在我们身为女人或男人之前,“人”才是第一身份,而任何一个人都是两面一体的,这是莎士比亚的超越时代之处。

当薇奥拉女扮男装时,奥丽维娅爱上了“他”,吸引她的究竟是薇奥拉男性的一面,还是隐藏在装扮下的女性本质呢?当真实身份揭开时,“他”成为了“她”,而塞巴斯蒂安以真正的“男版薇奥拉”出现,奥丽维娅要如何自然地面对爱人的这种身份转换?塞巴斯蒂安会是她的最终归宿吗?莎士比亚在剧本中没有探讨这一点,而是以仓促的大团圆作为结局,后世的改编也很少涉及,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的这一版。

同样地,我们再来看奥西诺公爵,在追求奥丽维娅的同时,他也逐渐被男装的薇奥拉所吸引,却迫于性别而抑制了这种情感。当真相揭开时,他事实上也面对着和奥丽维娅相同的困惑,吸引他的究竟是男薇奥拉,还是女薇奥拉?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或许在莎士比亚心中,薇奥拉和塞巴斯蒂安其实就是同一个人的两面,薇奥拉承担了生理女性和性格男性,而塞巴斯蒂安正相反。《第十二夜》关于身份与性别的探索,是它穿越400年却依然可以充满吸引力的原因。

舞台中分隔空间的楼梯

17版虽然做了现代化处理,例如现代的穿着与环境、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加入等,但整体台词仍是完全忠实于原著的。这一版的舞台设计很有趣,圆形旋转舞台以楼梯作为空间的分割者,两扇楼梯分别从舞台圆心出发,像分针和秒针,通过旋转与调整夹角而带来空间的的大小改变。(如上图)

音乐网站上未找到这一部剧的原声带,《O Mistress Mine》与《Come Away Death》分别在剧目的43分09秒处,和56分35秒处,在B站可以看到全片。

剧中Come away death的演唱(演唱者为桌上站着的小丑)

2. 2018年剧场版——Christopher Luscombe导演,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制作(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简称RSC)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位于莎士比亚的出生地斯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包括The Royal Shakespeare Theatre、The Swan Theatre、The Other Place(200座的小型空间)三个剧场。剧院的前身Shakespeare Memorial Theatre于1879年建立,首演剧目为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 Much Ado About Nothing)。RSC除致力于演出莎士比亚的作品外,也会推出一些实验性的现代作品。2013年起,剧院推出直播项目——Live from Stratford-upon-Avon计划,向全世界转播RSC的经典剧目。

剧中的薇奥拉(左)与奥丽维娅(右)剧中的孪生兄妹

这一版本将故事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伊利里亚改换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个兼具现实与浪漫主义的时代),将双胞胎兄妹设定为来自英属印度,除此之外,台词与幕间顺序完全忠实于原著。几位主角的表现与故事呈现都比较平淡,不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个版本,但特别放在这里,是因为挺喜欢剧中版本的《O Mistress Mine》(38:40处),两位老人倾听小丑演唱时,陷入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惆怅中。

特别喜欢真相大白后,下半场63:00时的一幕设计(如下图所示):奥丽维娅看着薇奥拉,伸出右手;薇奥拉望向奥西诺公爵,也伸出右手;奥西诺公爵则注视着塞巴斯蒂安的方向(此处可理解为身份未揭穿的薇奥拉);而塞巴斯蒂安向奥丽维娅伸出双手,四个人无言地看着眼中的爱人,排成逆时针的形状,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幕让人动容。

上面所描述的场景截图

3. 1996电影版——Trevor Nunn导演

如果说剧场版《第十二夜》充满了包裹在喜剧外表下的冷酷与悲伤,电影版则更加童话与梦幻,相比戏剧版省掉了不少台词,所以有些片段的衔接稍显跳跃,但总体依然是忠实于原著的。

小丑的两首曲目分别出现在42:50与74:40处。

电影中的孪生兄妹【歌曲O Mistress Mine与Come Away Death的详细出处】

1. O Mistress Mine

▲ 时间:第二幕第三场 ▲ 地点:奥丽维娅宅中一室 ▲ 人物:3位

√ 托比·培尔契爵士(Sir Toby Belch):奥丽维娅的叔父,一直寄居在侄女家中 √ 安德鲁·艾克契克爵士(Sir Andrew Aguecheek):托比叔父邀请的客人,奥丽维娅的追求者之一 √ 小丑(Clawn):奥丽维娅家的仆人

注:小丑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经常出现的角色,这一职位类似于宫廷中的弄臣,通过插科打诨、戏谑玩笑来取悦贵族们,他们有特许放肆的权力,享有极大的言论自由——即便指摘主人的错处,也不会被处罚。在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中,小丑这个角色作为故事的旁观者,总会适时地穿插其中,或对话,或独白,或歌唱,为观众带来许多金玉良言,例如:

“那些自负才情的人,实际上往往是些傻瓜;我知道自己没有才情,因此也许可以算作聪明人。与其做愚蠢的智人,不如做聪明的愚人。”

“我的仇敌使我好些,我的朋友使我坏些。朋友们称赞我,把我当作驴子一样愚弄;可是我的仇敌却坦白地告诉我说我是一头驴子;因此,亏了我的仇敌我才能明白我自己,我的朋友却把我欺骗了;因此,结论就像接吻一样,两个异性合拢来变成一个接吻,两个否定合拢来等于一个肯定。”

▲ 歌曲O Mistress Mine上下文:奥丽维娅家中,托比叔父和安德鲁爵士两个老酒鬼在深夜喝到酩酊大醉,他们请小丑唱一首歌曲助兴,以下为原文翻译(朱生豪译)

托比:来,给你六便士,唱个歌吧。 安德鲁:我也有六便士要给你呢;要是一个骑士大方起来—— 小丑:你们要我唱支爱情的歌呢,还是唱支劝人为善的歌? 托比:唱个情歌,唱个情歌。 安德鲁:是的,是的,劝人为善有什么意思。 小丑:(唱)(以下为唱词)

O mistress mine, where are you roaming? 你到哪儿去,啊我的姑娘? O, stay and hear; your true love's coming, 听呀,那边来了你的情郎, That can sing both high and low. 嘴里吟着抑扬的曲调。 Trip no further, pretty sweeting; 不要再走了,美貌的姑娘; Journeys end in lovers meeting, every wise man's son doth know. 恋人的相遇终结了行程,每个聪明人全都知晓。 What is love? 'tis not hereafter; 什么是爱情?它不在明天; Present mirth hath present laughter, 欢笑嬉游莫放过了眼前, What's to come is still unsure: 将来的事有谁能猜料? In delay there lies no plenty; 不要蹉跎了大好的年华; Then come kiss me, sweet and twenty, 来吻着我吧,你双十娇娃, Youth's a stuff will not endure. 转眼青春早化成衰老。 安德鲁:凭良心说话,好一副流利的歌喉!

托比:好一股恶臭的气息!

安德鲁:真的,很甜蜜又很恶臭。

歌曲前半部分描绘的是一位小伙向姑娘求爱的场景,“Trip no further, pretty sweeting. Journeys end in lovers meeting.”后半部分则是小伙向姑娘劝谏:爱情就在眼前,切莫辜负大好年华,“What's to come is still unsure:in delay there lies no plenty.”。歌曲本身的色彩是比较轻松愉悦的,但一曲终了,戏剧氛围却变得微妙与消沉,聆听者充满感伤,为什么?原来两位先生都已老大不小,但仍未收获爱情,也许是歌词对时光飞逝、容颜易老的感慨戳到了二人内心痛处,不禁灰心起来。RSC18版对这首歌的意境把握是最好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青春已逝的两位先生唯有今朝有酒今朝醉了。

年轻人的情歌,年老者是不忍听的,安德鲁与托比最后用“恶臭”来形容它,原文是“Contagious”,用当下的网络语言来形容,大概是“爱情的酸臭味”吧,“恶臭”这一形容带着点不甘与嫉妒。也许是这首歌唤醒了托比叔父心中的热情,剧本最后他与奥丽维娅的贴身侍女玛丽娅喜结连理。

2. Come Away Death

▲ 时间:第二幕第四场 ▲ 地点:公爵府中一室 ▲ 人物:3位

√ 奥西诺公爵(Orsino):伊利里亚地区的统治者 √ 薇奥拉(Viola):女扮男装后,化名为西萨里奥,正在奥西诺公爵府上担任侍从 √ 小丑(Clawn):奥丽维娅家的仆人

▲ 歌曲Come Away Death上下文:公爵因为奥丽维娅一再拒绝他的求爱而黯然神伤,为慰藉自己的痴心,他派人将奥丽维娅家中小丑找来唱歌,因为只有这位小丑会唱《Come Away Death》。一曲完毕后,公爵向侍从薇奥拉倾诉自己对伯爵小姐得不到回应的爱,而薇奥拉也借机向公爵暗示,自己的爱同样无法得到回应,以下为原文翻译(朱生豪译)

公爵:啊,朋友!来,把我们昨夜所听见的那支歌儿再唱一遍。听好,西萨里奥(薇奥拉化名),那是个古老而平凡的歌儿,晒着太阳的织布工人,以及无忧无虑的纺纱织女郎们常常唱着它;歌里的话儿都是些平常不过的真理,搬弄着淳朴而古代的那种爱情的纯洁。

小丑:您准备好了吗,殿下?

公爵:好,请你唱吧。(奏乐)

小丑:(唱)(以下为唱词)

Come away, come away, death, 过来吧,过来吧,死神! And in sad cypress let me be laid; 让我横陈在凄凉的柏棺的中央; Fly away, fly away, breath; 飞去吧,飞去吧,浮生! I am slain by a fair cruel maid. 我被害于一个狠心的美貌姑娘。 My shroud of white, stuck all with yew, O, prepare it! 为我罩上白色的殓衾铺满紫衫; My part of death,no one so true did share it. 没有一个真心的人为我而悲哀。 Not a flower, not a flower sweet 莫让一朵花儿甜柔, On my black coffin let there be strown; 撒上了我那黑色的,黑色的棺材; Not a friend, not a friend greet my poor corpse, 没有一个朋友迓候我尸身, Where my bones shall be thrown. 不久我的骨骼将会散开。 A thousand thousand sighs to save, 免得多情的人们千万次地感伤, Lay me, O, where sad true lover never find my grave to weep there! 请把我埋葬在无从凭吊的荒场。

歌词大意是:一位得不到爱的痴情者心如死灰,不再留恋人世,希望被埋葬在无人知晓的地方。公爵认为这首歌“比讲究轻快急速的近代那种轻倩的乐调和警炼的词句更能慰解我的痴情。”(轻倩的乐调、警炼的词句——上一首小丑对两位老先生演唱的《O Mistress Mine》倒是非常符合这种描述呢。)反之,《Come Away Death》是极度伤感甚至绝望的爱之葬歌。

第二幕第四场是整部剧中最惆怅的一段。表面上,小丑唱的是公爵爱而不得、想要赴死的心情,但在这场三角恋爱中,不管是薇奥拉对公爵,还是奥丽维娅对薇奥拉,也同样地爱而不得,同样地痛苦不堪,所以这是一首属于三个人的苦恋曲。而如果以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在《第十二夜》中心碎的可不止这三人——至少还有安德鲁爵士(喜欢奥丽维娅)和管家马伏里奥(同样喜欢主人奥丽维娅),甚至还有一直默默保护塞巴斯蒂安的安东尼奥船长。因此这虽是一部喜剧,悲伤却无处不在,在剧中的大部分时刻,每个人都孤独苦闷、得不到满足,奥西诺公爵说这是甜蜜的痛苦(sweet pang)。如果要在《第十二夜》所有吟唱中选择一首代表情感的主题曲,那么一定是这首《Come Away Death》。

一曲唱罢,看着被失恋折磨的公爵,薇奥拉鼓起勇气吐露了爱意(但并未表明自己的真实性别),“我的父亲有一个女儿,她爱上了一个男人,正如假如我是个女人,也许会爱上了殿下您一样。”

【更多不同版本的两首歌曲】

自莎士比亚1600年完成剧本以来,《第十二夜》在英语国家被无数次翻演,从舞台到电影,几乎每一个版本都会为《O Mistress Mine》和《Come Away Death》重新谱曲。如果在音乐网站中输入歌名或剧名Twelfth Night,会得到众多不同旋律的歌曲版本。上文提到了三个英国版本(国家剧院版、RSC版、电影版),可惜音乐网站上都搜不到,但可以在剧中欣赏。另外再推荐两个比较特别的美国版本:

1. 2009年 纽约Delacorte Theater版

09版原声带专辑封面

导演为美国人Daniel J. Sullivan,其中薇奥拉扮演者为著名演员安妮·海瑟薇,有趣的是她和作者莎士比亚的妻子同名,凭借精彩表演,她获得了纽约戏剧委员会最佳女演员的提名。安妮·海瑟薇在声名大震之际出演《第十二夜》,在当时一票难求。作曲者为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Hem乐队,他们曲风大多以民谣为主,这也体现在这张原声带中,极富民间传说色彩,可以听到风笛的声音。整张专辑初听并不惊艳,但越听越觉得好听。

《O Mistress Mine》链接: http://music.163.com/#/m/song?id=468579459&userid=424359516

《Come Away Death》链接: http://music.163.com/#/m/song?id=468579461&userid=424359516

2. 1998年 纽约林肯中心版

98版海报

该戏剧于1998年7月16日在林肯中心Vivian Beaumont Theater首演,曾在美国PBS电视台转播。导演为英国人Nicholas Hytner,作曲者为美国著名舞台剧作曲家Jeanine Tesori,《第十二夜》的音乐创作为她赢得了1999年纽约戏剧委员会最佳音乐奖( Drama Desk Award),她也曾获得托尼奖。

这一版的曲风明显要现代许多,链接如下:

《O Mistress Mine》: http://music.163.com/#/m/song?id=572454971&userid=424359516

《Come Away Death》: http://music.163.com/#/m/song?id=572454972&userid=424359516

3. 声乐套曲

戏剧之外,还有很多作曲家专门把这两首唱词拿出来谱曲,例如英国作曲家Gerald Finzi1929年-1942年间为男中音谱写了一组声乐套曲Let Us Garlands Bring,其中就包括这两首。这组声乐套曲共五首,全部选自莎士比亚的不同作品。来听听这一版《Come Away Death》,这是目前所听到的最悲凉萧瑟的一版: 《Come Away Death》 http://music.163.com/#/m/song?id=561173036&userid=424359516

《O Mistress Mine》: http://music.163.com/#/m/song?id=561172570&userid=1392872700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英国作曲家Roger Quilter(1877-1953)所创作的声乐套曲Three Shakespeare Songs啦,也是我最喜欢的版本。他也和Finzi一样,单独把《第十二夜》中的这两首唱词拿出来谱曲,另外一首则是选自莎士比亚喜剧《皆大欢喜》的《Blow blow thou winter wind》。(两部剧在情节上有一点共同之处,之后也许会再详考一下)

《O Mistress Mine》: http://music.163.com/#/m/song?id=561172567&userid=424359516

《Come Away Death》: http://music.163.com/#/m/song?id=561172566&userid=424359516

以上两组不同的声乐套曲均由新西兰歌剧演员Teddy Tahu Rhodes演唱。

不知道以上众多版本中,哪一版是你的最爱呢?

【后记补充......】

再额外补充英国Shakespeare's Globe(环球剧院)版的Come Away Death,这一版戏剧的阵容是全男班。曲风有点巴洛克时期的味道,也非常好听! 《Come Away Death》: http://music.163.com/#/m/song?id=552803643&userid=139287270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