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英九背后那幅油画说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九城市干嘛的 从马英九背后那幅油画说起

从马英九背后那幅油画说起

2023-04-08 11: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能在大型公共建筑里陈列巨幅作品,是画家身为画家的终身荣耀。

文 | 姜浩峰

昨天(4月5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了来沪参访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

陈吉宁(右)会见马英九

当相关媒体披露这则新闻之际,有朋友注意到这场会见,双方落座沙发的背后,是一幅油画,画幅看上去还不小。

此前,这幅画确实较少出现在大众视野。那么,这是哪一幅画?作者是谁呢?此类作品,有哪些特点呢?

1

不妨看一看会见全景照片。看到全景,我大致明白了。这幅画应该是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与该院刘商英合作的超大型布面油画作品《日出东海》。

全景照片显示,这幅画应该是范迪安的《日出东海》

回看马英九与陈吉宁会见之前,当天中午曾来到洋山港。当然,他在洋山港所见,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一派忙碌景象。其实,也看到了东海风貌。

想来,当马英九来到《日出东海》这幅画前时,又看到了一种“最大”,或许亦能有所回味。

在第十四届上海市政协常委、收藏家陈海波的文章《范迪安的日出东海》中,他写道:“事实上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布面油画。它的作者,是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范迪安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商英。”

在陈海波看来,这幅画作尺幅巨大,与所在空间的建筑宏伟气势结合,视觉上颇具冲击力。陈海波还认为,这幅画“色调迷人,以蓝紫、粉橙的交相辉映描画东海之上、晨光初露乍现的场景,明亮感之外,更有充满期望的美感祈愿”。

范迪安创作过程 图:微信公众号“瓷海新波”

与陈海波一样,初看到这幅《日出东海》,许多人会想起印象派油画,特别是莫奈的《日出·印象》。但就画面来说,确实《日出东海》还是有不少东方气韵与当代特色的。

按照陈海波文章所说,“油画自西方而来,经过历年历代,在全球文化交汇的情境中,中国的油画艺术家不断将中国文化主题与思想观念融入其中,使之也成为了中国画家表达文化情怀的语言之一”。

陈海波认为,单看《日出东海》这幅作品,在汲取西方油画作品养分的基础上,有范迪安自身“写意油画”的探索。

范迪安创作过程,似乎吊维亚完成 图:微信公众号“瓷海新波”

我却关注到他所发布的有关范迪安创作的过程。因为是创作一幅巨幅的布面油画,画家不仅用了油画刷、喷枪、比普通油画刮刀大得多的木条等等进行创作,还似乎一度吊威亚开工。

是在创作到半途、尚未将画布立起来的情况下,需要挪动身体方便而为,还是有其他讲究?总之,看起来创作此等巨幅作品,不仅需要艺术家的思维,更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还得吃辛吃苦。想来,出生于1955年的范迪安作画时,早已年过花甲,甚至已经接近七旬,有此体力与创作激情,实属不易!

2

我目前尚没有见到《日出东海》这幅油画的草稿、小样之类,想来是有的。

2020年5月23日,在延安文艺纪念馆隆重开馆时,有媒体报道了纪念馆前厅的大型壁画《延安文艺 永恒华章》。比起《日出东海》范迪安与中央美院油画系的年轻人刘商英合作来,这幅壁画他是与壁画系教授白晓刚合作。

《延安文艺 永恒华章》

目测的话,长18.5米、高4米的《延安文艺 永恒华章》画幅还没有《日出东海》来得大。但如今公布出来的草图可不少。

其实,先画草图、小样,再绘制大作,是此类巨大画幅作品的通常创作过程。甚至草图、小样上可以几易其稿,以拓宽创作思路,甚至也可能给定制作品者比选。

《延安文艺 永恒华章》创作草图

至于一幅巨幅作品由两名甚至更多艺术家联袂完成,也是常规操作。譬如人民大会堂所藏那幅著名的完成于1959年的巨幅设色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就是由傅抱石、关山月两位共同创作。

这幅以毛主席《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描绘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呢?

正在创作中的《江山如此多娇》

有种说法是,当年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邀请全国知名画家为新建的人民大会堂作画。原打算请傅抱石和关山月各画一幅山水。但当时发现,从北门拾级而上步入宴会厅的开阔墙面,已经来不及布置大型浮雕了。改用国画代替是否更快?

已经抵达北京的傅抱石、关山月终联袂合作,以《沁园春·雪》意境为创作内容。周恩来总理决定此作名称“江山如此多娇”。

窃以为,这幅作品的创作者还有第三人。毕竟画作左上方“江山如此多娇”为毛主席亲自题写。

2014年3月,人们在人民大会堂欣赏《江山如此多娇》大型画作 图:新华社

记得1991年5月,在当时位于南京西路黄陂北路口的上海美术馆我曾随家父看过傅抱石画展。当时展出了一些大画幅作品,但《江山如此多娇》的小样才是吸引最多人目光的一件。

记得所见几幅小样上是没有题词的。

后来采访画家陈家泠,他跟我说,当下来说,单纯的画家,比如他自己,犹如农民一般,自己拿着画笔“耕耘”,然后“收获”。而近现代以来许多艺术,似乎是工业化的。譬如电影创作,并非一名导演,或者一名演员,就能独自完成创作的。

每每回想起陈家泠所说,总感觉相当精辟。但绘画作品中是否有例外呢?也许,如《江山如此多娇》《日出东海》《延安文艺 永恒华章》这样的国画、油画、壁画作品,是一种例外。如果不能算作“工业化”如电影等门类的艺术作品的话,起码也算“手工业”这样需要分工合作而完成。

3

每每看到一些大型建筑内安放的大型画作,我总还想起上海大剧院中央大堂内那幅朱德群先生的作品《复兴的气韵》。

《复兴的气韵》

与《江山如此多娇》,或者如今的《日出东海》等不同,《复兴的气韵》应该不算是一幅定制作品,而是法籍华裔画家朱德群先生给上海大剧院建成5周年的一份贺礼。

2020年,在朱德群诞辰百年之际,又在上海大剧院首映的纪录片《朱德群》,披露了画家创作、捐献这幅作品的过程——

2002年5月,当时已经八旬高龄的朱德群在老朋友吴冠中陪同下,感受着新世纪上海的新貌,创作期间正逢暮春,朱德群用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风光般的诗意去捕捉春天的韵律,使这幅作品有更多的抒情气质和旋律色彩。

《复兴的气韵》安装上墙

有报道披露,朱德群为了《复兴的气韵》而投入巨大心力。他不但到俄罗斯特别定制了画布、油墨,还耗费了半年多时间全身心投入创作。该幅画作长7.3米、高4.3米,面积达31平方米,是朱德群驰骋画坛数十年创作的最大一幅作品,也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幅抽象画代表作。

总感觉,能在大型公共建筑里陈列巨幅作品,是画家身为画家的终身荣耀。而一座城市不同的公共建筑里,能够陈列不同画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本身也是都市魅力的一种体现。

上海的魅力,马英九这次应该感受到了……

好戏 | 蒋雯丽、明道谈恋爱,辣了眼睛,赢了收视,输了口碑?

“熬到凌晨一两点下班的时候你们在干嘛?”疑中国电科(CETC)员工怒骂领导

马克龙、冯德莱恩访华,印证了许多事!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