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航空弹射座椅的发展(二) 2015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笔记本内胆包价钱 浅谈中外航空弹射座椅的发展(二) 2015

浅谈中外航空弹射座椅的发展(二) 2015

2023-07-12 16: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书生剑客,(https://xueqiu.com/3993902801/199376369)

2015-08-26 空军之翼

如果我们把上篇算做弹射座椅的《历史篇》,那么这一篇,就是弹射座椅研制的《技术篇》。

首先说明一下,本系列文章讨论的只是弹射座椅的相关技术,并未覆盖所有航空逃生装备的类型。

这位问了,除了弹射座椅,战斗机还有别什么救生模式吗?

还真有。

比如,1960年代,为使高空高速飞行中的飞机驾驶员跳伞时免受高速、低温、缺氧等因素的伤害,美、苏两国在弹射座椅的基础上,又首先研制成功密闭和半密闭式的弹射救生系统。所以,侯知健先生的文章说“西方所根本没有想到、也没有做到的;就是将弹射座椅作为一个独立的飞行器看待”,其实值得商榷。美国曾设计了将驾驶舱整体与飞机脱离,即以驾驶员座舱作为逃生系统。比如F-111,就是采用整体座舱逃生。该系统具有18500米和2.5马赫的弹射包线。但是后来因为成本高昂,座舱和战机分离技术更加复杂,因而被后续机型放弃。不过,兵器迷认为,这种思路可以避开下面探讨逃生座椅时遇到的很多弊端,也许未来技术水平提高了,这种超前的座舱整体逃生模式,能够凤凰涅槃,亦未可知。

F-111的整体弹射座舱

回过头来,说弹射座椅。

一、硬件、程序和启动

首先,从硬件上说,弹射座椅型乘员应急离机救生系统主要包括弹射座椅、伞降系统、个体防护装备、供氧系统和救生物品等,涉及十几个个学科,是典型的人-机-环系统工程。

再从程序上说,飞行员气动弹射程序之后,系统动作大致分为抛盖、出舱、空中自由飞、救生伞拉直,救生伞张满、稳降六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稳降其实与一般的伞降已经差别不大,只要前一个阶段救生伞张满时,伞降高度足够,能否安全落地依靠的是伞降环境和飞行员操纵,已经与弹射系统的关系不大了,我们不再讨论。

弹射座椅的工作阶段

前五个阶段,就是飞行员启动弹射程序后,从抛盖一直到救生伞张满,整个过程一般在3秒之内自动完成。在这个数秒中的短暂过程中,弹射操纵、弹射动力、程序控制、人/椅稳定、人/椅分离、救生伞等子系统及相关部件必须高度协同,以确保万无一失。

过去,为了防止飞行员误操作启动弹射,弹射手柄要远离正常飞行操作区,因此设在飞行员头部附近,要举手下拉。但是,如果遇到5G甚至更高的大过载弹射,飞行员全身都被过载死死压着,很难将手臂抬到头部上方启动弹射手柄。因此,现在的弹射座椅一般都把手柄置于两腿中央,中国的弹射座椅基本都是这个布局(参见第一篇的图)。不过,侧杆(side-stick)操纵的战斗机,也有把弹射手柄置于右腿外侧的。这两种低置启动布局,都可以有效降低启动弹射的动作难度,也缩短了下达弹射命令时间。

早期弹射座椅需要拉下防护面帘才能弹射

侧置弹射手柄的弹射座椅,用在X-15研究机上

启动弹射之后,座椅束缚装置将飞行员身体及腿部束紧,避免弹射时身体及腿部与座舱内设备的碰撞。

二、抛盖

弹射启动后的第一阶段,即“抛盖”,就是要在弹射飞行员出舱前,释放座舱锁将座舱盖抛弃,为飞行员弹出战机打开通路,离开飞机座舱,同时拉开之相连的牵引伞保险。按照技术原理,抛盖大概有以下四种方式:

机械抛盖:

原理:早先的抛盖方式,是通过液压或高压空气作为动力,驱动机械部件,将座舱舱盖抛离,然后弹射出舱。

缺点:机械系统重量大,关键是反应速度慢。而且,很多弹射的场景都是飞机已经失控的状态,因此液压或气动系统可能已经失效或基本失效,因此可靠性也受到了质疑。先抛盖再出舱,时间间隔不利于尽早开伞,也是一个重要缺陷。

早期飞机速度慢,使用机械抛盖就行了

物理穿盖:

原理:依靠弹射器本身动力,配合椅背顶部硬物直接暴力拆迁,撞破座舱盖——采用这种方式的座椅一般椅背的两侧都有穿盖叉做冲角。穿盖和出舱同时进行,这样可以比机械抛盖节省约0.3秒的时间。同时,由于穿盖叉是一个固定的金属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枭龙”战斗机弹射座椅顶部的冲角

缺点:

1:万一顶穿不顺利或者只是顶穿了一部分,可能导致飞行员头部和脊椎受伤。

2:由于1的问题,即便顶穿过程顺利,飞行员也会下意识的缩头防止撞上舱盖。可就是这一缩头,就容易导致脊椎受伤。因为出舱时要求脊椎挺直,否则难以承受出舱高过载。

3:197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了整体气泡式座舱盖。所用的材料是聚碳酸酯与丙烯酸酯复合的透明材料,再与钢化玻璃复合,强度高,难以实现可靠穿透。

火药抛盖:

原理:采用火箭或其他火工品,将座舱与飞机的连接解锁抛出后飞行员再出舱。在三代战斗机上相当一部分采用了这种火箭或火药抛盖弹射方式。F-22也使用了爆破抛盖,在座舱盖前缘安装了小型火箭,利用火箭抛离座舱盖,大幅缩短抛盖时间,并且还能利用火箭控制座舱盖抛离的轨迹与方向,避免与后继弹射的飞行员发生意外碰撞。

F-22座舱盖前部的抛盖火箭

缺点:与物理抛盖类似,耽误弹射时间,但间隔相对较短。或者时间配合不好,弹射器早于舱盖被抛,飞行员头部撞到舱盖受伤。

F-16抛座舱盖弹射

战斗机也可以只抛盖不弹射,由飞行员在舱内或地面救援人员在舱外操作

爆破碎盖:

原理:即将软式爆炸索安装在座舱盖上,爆炸索外铺设弹性胶条以减少向座舱散射的爆炸微粒、控制爆炸方向并降低噪音。弹射时通过电点火装置引爆爆炸索,直接把舱盖炸碎,碎盖和出舱几乎同时进行。

缺点:碎盖和出舱几乎同时,因此飞行员穿过碎片区时可能会被割伤。当然,一方面,气流会吹离碎片,再加上头盔、面罩等护具的保护,头部受伤的风险相对很低,但割伤衣服或者手臂还是有可能的。

F-35爆破碎盖弹射,可以看到贴在内侧的爆破索

总的来说,抛盖和穿盖(或碎盖)是两种主要的弃盖方式。从目前的发展看,穿盖是主流。特别对多座和垂直起降飞机而言,更是这样,因为多人弹射时每个人的座椅出舱角度都不同,那么舱盖抛弃是无论是什么轨迹,都有可能伤及飞行员。而垂直起降或者STOVL飞机,比一般战机会有更多的低空、高下沉率弹射,可能根本就没有足够时间先抛盖再弹射。

“鹰狮”战斗机的穿盖弹射测试

其实,三代弹射座椅比二代的优势之一,就是在低空或低速弹射时,开伞时间能比二代快一秒。这一秒钟可以挽救很多飞行员的生命,为此也要花费很多研发和设备资金。在这一秒钟里,有0.3秒,就是穿盖能比抛盖快所带来的贡献。

所以,航空航天科学的进步,就是这般不吝皓首穷思,费劲移山心力,就是这在一秒、一克、一米上下足了功夫啊。

三、出舱

弹射的第二阶段,即“出舱”,上面谈抛盖的时候,已经顺便谈过了出舱。就是安装在座椅后部的导向装置工作,弹射弹被击发,产生气体压力将飞行员连同座椅一起推向舱外。在座椅上升过程中,抗荷服、氧气面罩及耳机等飞行员穿着或佩戴的装置会自动与座舱分离。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飞行员对出舱过载的承受能力。这也是航空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航空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在弹射座椅系统的主要受力要素有四个:

1 过载:根据人体姿势的不同,脊椎能够承受的瞬间过载为16.3-20G。如果弹射出舱时的脊椎承受过载达到18G,则飞行员有10-15%的脊椎损伤概率。如果最大过载达到25G或者更高,就有可能给飞行员的脊椎造成永久伤害。另外,过大的负荷还可能出现飞行员大脑缺血性晕眩,甚至昏迷的情景。

2 速度:出舱弹射的速度控制在150-250米/秒,终速大约16米/秒。

3 时间:弹射出舱的时间应该在0.12-0.18秒以下,受理时间不能太长。

4 受力:最大承受出舱弹射力应控制在1470公斤以下。

此外,飞行员的正确出舱姿势对于加大承受能力和避免伤害也是有帮助的。如果在出舱弹射过程中,飞行员姿势前倾,则脊椎受到挤压甚至会导致压迫性骨折,脊椎骨形变为楔形甚至形成粉碎性骨折。最好的出舱姿势就是仅仅贴住椅背保持头颈正直,不缩不歪,不俯不仰。因此,在飞行员启动弹射手柄后,现代弹射座椅背的惯性绞盘,会在在弹射枪作用前先将肩带、腿带、腰带后缩,使飞行员牢牢确实固定于椅背上,避免弹射过程时因人员姿势不良、脊椎受力不当而受伤。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王立杰先生的文章。

弹射时肢体的固定,以及身体的姿势都非常重要

四:空中自由飞

弹射的第三阶段,即所谓“空中自由飞”阶段,是指从飞行员弹射出舱开始,当座椅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安装在座椅底部的一个或多个火箭包工作,加速座椅离开座舱的过程。人-椅在空中飞行,引导伞和稳定伞先后拉出,初步稳定座椅姿态,直到救生伞从座椅的头靠伞箱射出为止。

说是“空中自由飞”,听起来很浪漫的感觉——人在弹射座椅上坐着,在蓝天白云间自由飞翔,最好多飞一会儿才好,呵呵。

其实呢,这个阶段也大约就是不到2秒钟。比如,中国某型弹射座椅的数据表明,从启动弹射到救生伞射出,大约是2.48秒。

关键是,这个阶段,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救生弹射的成败,在很多时候非常危险,甚至是最危险的弹射阶段。

为什么呢?

因为,飞行员弹射出舱后能否救生成功,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座椅的姿态。在弹射救生领域,座椅的姿态主要是指座椅的滚转角、俯仰角和下沉度。如果座椅的姿态不正常,则会带来三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影响座椅的弹射轨迹,即弹射高度受到损失。而确保一定的弹射高度,是弹射救生的第一要务。一般在零-零弹射中,第三代座椅的弹射高度能够达到60-100米。中国某型二代座椅的弹射高度为60米,某三代座椅的弹射高度为107米。而在姿态不利的情况下,弹射轨迹高度将急剧降低,甚至很快达到负值(后文有详述),从而丧失救生性能。

第二、不稳定的姿态,将可能导致座椅姿态持续恶化。比如座椅后仰,就容易造成座椅翻滚,而倾斜的座椅可能导致持续翻滚,甚至能够把飞行员甩的严重受伤乃至死亡。

第三、不利姿态对弹射救生的后续阶段,如人椅分离、开伞等动作或动作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座椅的前倾(俯),就会导致弹射轨迹的前倾而影响开伞动作。

因此,如果能够控制弹射座椅的姿态保持正常,就会大大提高安全救生的概率。实际上,二代弹射座椅主要解决的是弹射“高度”控制,三代座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速度”控制(就是第一篇谈到的高度+速度双态控制),四代座椅的主要需求目标,就是解决“姿态”控制的问题(即速度+高度+姿态三态控制)。就是这个座椅姿态控制,困扰了各国航空救生机构整整四十年。

这位朋友问了,究竟是什么难点,导致座椅姿态异常呢?在四代座椅的研制中,又是采用何种方法来避免或者纠正这种异常呢?

这架CF-18的低空弹射姿态很不理想,可以看到座椅弹射在纠正姿态,保住了飞行员的性命

第一个难点,就是战机的飞行速度

在飞行员选择弹射时,飞机可能处于不同的飞行速度。试验表明,飞行速度最高在400-600公里时,弹射效果较好,但显然不可能都选择在低速飞行时弹射。而弹射时如果飞行速度过高,即便弹射时座椅初始姿态正常,出舱之后迎面高速气流过大,那么弹射座椅的火箭包动力,就难以克服高速气流带来的气动力,会导致座椅的运动发生较大改变。比如大角度后仰。而座椅的这种姿态变化运动,会反过来改变气动力;接着改变了的气动力进一步改变座椅姿态……这样相互耦合自激励,座椅的空中姿态就会越来越不稳定。

空中自由飞的时间虽然只有2秒多,但在总计3秒的弹射时间里比重是很大的。而且高速飞行时,弹射的双态控制器,会选择开伞时间较晚的程序。这是因为,如果高速时开伞过早,伞会被高速气流撕碎。因此,延迟开伞的持续,就会进一步造成座椅姿态不稳,影响座椅轨迹高度增加,造成弹射性能严重下降。

在下图中,我们看到,国产某三代弹射座椅在相关测试中显示,零-零弹射时,座椅受到的气动力较小,弹射座椅火箭包的推力足以克服气动力造成的座椅抬头力矩。弹射高度超过80米,而在1100公里高速弹射时,火箭包推力无法克服气动力的抬头力矩影响,弹射轨迹最高骤然下降到40米以下。

某型弹射座椅的救生高度轨迹图(纵轴为高度,横轴为时间)

而且,如下图,在1100公里飞行时速时弹射,座椅俯仰角以大约一秒为周期,在-20°-42°之间大幅摆动,瞬时摆动速度甚至超过1000°,飞行员受到的瞬时过载超过40-50G。这种摆动进一步造成了弹射轨迹高度的损失,伤害了飞行员的肌体,大大降低了救生效果。

某型弹射座椅的俯仰角图(纵轴为俯仰角,横轴为时间)

高速飞行弹射除了对座椅姿态的影响,还带来一个问题。这就是超音速弹射时的高速气流,动压太大,对飞行员身体也会造成伤害。因此多数三代弹射座椅,都有弹射速度限制,以避免高速气流伤害飞行员。

弹射座椅的高速导流板设计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二代和三代座椅先后突破了时速850公里(0.7倍音速)、1000公里(0.8倍音速)、1100公里(0.9倍音速)的安全弹射,但此后一直未能再获得大的突破。正如侯知健先生文章所谈“美国海军统计了1976-1989年间的弹射事件,其中弹射速度超过926公里的弹射共计10人;就在这10人中,伤亡高达6死2重伤,只受到轻微伤害的仅有2人”。虽然美国和中国的最新弹射座椅,理论上速度包线都超过了1200公里音速,但在弹射救生的历史上,只有俄罗斯的K-36系列真正实现过超1马赫的弹射救生,且飞行员安然无恙,而且是个案。因此,超音速弹射,这也是四代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只有俄罗斯的K-36系列真正实现过超1马赫的弹射救生,且飞行员安然无恙,而且是个案

第二个难点:就是战机的姿态角度和下沉率

当战机在低空低速、大下沉率和低空高速俯冲时,飞机的滚转角度会加大。也就是说,虽然座椅相对飞机座舱是向上的,但是座椅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可就不一定是垂直向上的了。初等力学告诉我们,随着滚转角度的增大,弹射速度垂直于地面的分量会逐步减小。而当滚转角大于90°,甚至倒飞时,弹射速度的垂地速度分量甚至会达到负值。

有朋友生气了——高中物理我都还给老师了,讲什么“弹射速度的垂地速度分量会达到负值”,这不是要我好看吗?

好好,咱们换个说法:打个比方,飞机倒飞时,弹射座椅会直接向地面弹射,这下明白了吧?

类似同理,大滚转、大侧飞、倒飞、俯仰角为大负值、高下沉率,都会导致高度损失急剧增加,最终结果就是救生失败。

在下图6中,我们看到,国产某三代弹射座椅在相关测试中显示,飞行速度是比较适合弹射的450公里。但飞机俯仰角为-60°,滚转角度大于45°时,座椅弹射后一秒左右,弹射高度就会损失到0,意味着弹射后无法进入降落伞拉直和打开阶段,弹射完全失败。

某型弹射座椅大俯仰角的不同滚转角救生高度轨迹图(纵轴为高度,横轴为时间)

在下图中,我们看到,国产某三代弹射座椅在相关测试中显示,飞行速度是比较适合弹射的250公里。但飞机下沉率为50米/秒,滚转角度大于45°时,座椅弹射后弹射高度也会有很大损失,可能导致弹射失败。

某型弹射座椅大下沉率的不同滚转角救生高度轨迹图(纵轴为高度,横轴为时间)

咱们小结一下:

1 弹射座椅在零-零弹射时,轨迹高度最高,座椅姿态最稳定,救生性能最好。

2 高速弹射时,俯仰角变化,座椅姿态稳定性下降,救生性能下降。

3 低空低速大下沉率,或者低空高速俯冲时,由于滚转角变化和飞机速度分量的变化,救生性能急剧下降。低空大滚转高速弹射,最难以控制的救生姿态,

总之,三代座椅难以保证这些不利姿态的救生质量。

K-36的地面、5000米以下高度、5000米以上高度的弹射模式

因此,有些媒体宣扬什么“某型国产座椅具有零-零弹射功能,技术先进”,就很让人无语了。因为所谓零-零弹射,就是没高度,没速度的弹射,难度其实是很低的,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先进。中国早在1970年代研制的HTY-3就解决了零零弹射,从歼7-III和歼8、强五改等机型就已经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而现如今,哪个弹射座椅做不到零-零弹射啊?

当然,看了上面的难点解释,我们知道,其实速度和高度这两个零还不是最容易的弹射条件,如果俯仰、倾斜、下沉率这三个也是零,也就达到了某航空专家说的“五零弹射”,那才是最理想的弹射姿态。

有人问了?五个零,那是什么情况才会发生这样的弹射啊?

嗯,是很奇葩,不过还真有——就是飞机在地面上停着,飞行员误操作,拉了弹射手柄。就是教科书标准的“五零弹射”。

苏-35UB战斗机进行零-零弹射

因此在实践中,如果飞机需要弹射,那么弹射前,飞行员都会尽量调整飞机,使飞机转入平飞或爬升状态。这样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获得较高弹射轨迹,二是获得有利的飞行姿态,然后再启动弹射。反过来说,飞行员会极力避免在大坡度盘旋、或高速俯冲等大过载、大滚转条件下进行弹射,道理是一样的。

曾经有一个双座机弹射案例,战机失去平衡滚转失控,需要弹射。后座飞行员先弹射,因座椅姿态不利而弹射失败牺牲;反倒是前座飞行员带杆修正姿态,然后再弹射,因为姿态稍好,虽然晚一点弹射,却获得了更高的救生高度而最终获救,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也有反例。如果弹射战机已经存在较大的下沉率和负仰角,则飞行员需要争取弹射时间,尽早弹射离机。尤其对于抛盖方式和多乘员型飞机,由于抛盖机指令弹射系统延时,会进一步加剧高度损失,对弹射时机的把握更是毫秒必争。

此外,在弹射时,人椅的重心位置应与推力轴线保持住一定范围之内,避免重心过于靠前或者靠后,以获得良好的弹射弹道。

五:降落伞拉直-降落伞张满

弹射的第四阶段,即所谓“降落伞拉直”阶段,则是从降落伞从头靠伞箱射出,乘员与座椅的各种约束接触,人-椅分离瞬间开始,到救生伞系统全长拉直为止。那么,什么又算是降落伞全长拉直呢?在专业上,降落伞拉直定义为:

伞绳拉直长度=伞绳长度+伞衣半径

也就是说,当降落伞的全长达到伞绳长与伞衣半径长度之和的时候,降落伞就拉直了。

再往下,就是弹射的第五阶段——“救生伞张满阶段”。是从降落伞拉直开始,直到降落伞第一次充满为止。

降落伞拉直阶段和降落伞张满阶段,人-椅系统的研究对象,变化为人-伞系统。而且大家完全可以理解,随着降落伞的充气体积增大,这个人-伞系统的外形、质量在充气过程中连续显著变化。因此,充气过程的人-伞系统轨迹和开伞动载的计算方法非常复杂,而且到今天都远未完美。国内外关于这两个阶段的模型,其模拟程度并不高。

实际上,空中自由飞阶段如果是正常的,即高度条件、姿态条件、速度条件良好,就能够为后续的降落伞拉直和充满提供有利的条件,那么这两个阶段就会比较顺利。而这些约束条件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GJB1800A-2007 《弹射座椅型乘员应急离机救生系统通用规范》就规定:救生伞第一次张满时,乘员离地高度不得低于6米。这样的细则,我们就不赘述了,

与出舱的时候类似,在出舱之后到开伞,为了避免飞行员身体受到损伤,同样要求适时做出防护动作。即收紧身体,抵抗冲击。但如果弹射过程中飞行员已受伤,就可能无法完成这些动作,导致受到二次伤害。如果造成脊柱损伤,即使跳伞成功,也无法恢复飞行,甚至造成终身残疾。我国著名飞行员徐勇凌在1987年第一次遇险弹射前,准备时间相对充裕,做出了必要的防护动作:蜷曲手脚,保持脊柱直立。身体基本没有受到损伤。而1999年低空、高速弹射时,来不及做出防护动作,出舱时受到冲击而身体受损,开伞时更无力作出防护动作,造成腰部肌肉被严重拉伤。经过康复治疗,徐勇凌后来得以重返蓝天,这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弹射过程中完整的开伞过程

六、低空复杂弹射的首要关键因素

结合前面的讨论,最后再强调一点。这就是,虽然弹射高度对安全弹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仍非低空复杂姿态安全弹射的首要关键。

首先,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弹得更“高”其实是弹得离飞机“远”,但复杂姿态下未必是离地面更高。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的K36系列最新改型弹射座椅,在速度小于650公里/小时,且滚转角度大于90度时,主动力火箭包根本不工作,就是为了避免形成高度损失。退一步,即使弹的确实离地面有高度,如果弹射时飞机下沉率很高,安全高度也会迅速损失。最后,如果仅仅弹射高就能解决一切,那只要增大火箭包弹射力量就好了。但短时间弹射太高,说明弹射载荷很大,飞行员身体也未必受得了。

那么,低空复杂弹射的关键要素究竟是什么呢?

这就是:从启动弹射到降落伞张满这五个阶段的总时长。缩短这个总时长,才是低空弹射的设计关键。只要能够让降落伞尽快张满,哪怕飞行员有每秒60米的下沉率,也会迅速降低到每秒5-10米左右。请大家记住这个关键,我们下一篇分析时要用到它。

第一篇发贴后,CD有网友说“中国的弹射成功率水平是世界倒数的”。这个话说得似乎以偏概全,有失公允。一方面,中国三代机如歼-11系列和歼-10系列的弹射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歼-10自不必说(2014年底为止100%弹射成功),就是歼-11有过惨痛的弹射失败,但弹射成功率高这个事实,还是需要肯定的。另一方面,我军弹射座椅中,弹射失败率较高的,是这样两个机型:

第一、 早期的歼-7,采用米高扬设计的带离式弹射救生装置,系统复杂,质量低劣,很容易失败。到歼-7II已经获得很大改善,1985年全年发生5次弹射,全部成功。

米格-21F-13的带离式弹射救生装置

第二、 早期的轰-6,彼时中国尚未攻克多乘员弹射座椅的折流片侧推技术,弹射程序非常繁琐。6人机组中,2人向上弹射4人向下弹射。从弹射离机到伞张满达10秒以上,低空离机成功概率极低。轰-6装备后的8起一等事故中牺牲了41名飞行空勤人员,只有2人弹射成功。到了轰-6K已经获得解决。

轰-6K已经彻底解决了老轰-6的弹射救生问题

以上两个机型,弹射座椅都有很大的设计缺陷,也附带有质量问题。因此设计和工艺改进后,弹射效果有很大提高。近年来公开媒体报道较多的,反倒是歼轰-7“飞豹”战机的一等事故(机毁人亡)。那么,我们又如何利用上述知识,去分析其具体原因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注:所有资料来自于互联网公开报道和公开出版物,如:

《弹射座椅性能研究》

《弹射座椅性能仿真分析》

《飞行姿态对弹射座椅的影响》

空军之翼侯知健先生的《谈谈我国战斗机的弹射座椅》

空军之翼王立杰先生的文章《飞行安全的最后防线——浅谈弹射逃生》

本文还引用了《兵器知识》等多份军工杂志的信息和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